“知道了!”蘇清硯苦笑一聲,她突然問道:“阿秀,你們村的田,大多數是官田?還是民田?大伙兒種的是自家的地,還是租種別家的?”
“回小姐話,咱們老河沿十戶里有八戶種的是官田,自家有地的不過兩三戶。”阿秀心想,小姐怎么突然問起這個問題,“阿成哥家倒是祖上傳下十畝民田,偏生挨著河口洼地,年年夏汛泡得秧苗爛根——村里都管那片叫'龍王收租田',豐年繳完糧也剩不下幾斗,遇上澇年連種子都折進去。”
“哦!”蘇清硯微微點頭,她邊往廚房走邊吩咐道:
“阿秀,你現在就回粥棚,告訴阿成別擔心糧食,明早就派人送去。記著,辰時放粥,申時再放,一日兩頓,不可亂了時辰。避免引起騷亂。”
“小姐放心!南門共有三個粥棚,都有兵馬司的人盯著,差役們不敢懈怠,巡檢司還在外圍設了卡,眼下還算安穩。”阿秀回答干凈利索,
“對了小姐,王捕頭巡街時專門來粥棚看我們。他私下提醒阿成哥,按規矩粥插筷不倒就行,別太稠。”
蘇清硯停住腳步,回頭說道:“王捕頭擔心,我們豐樂樓的做的太實在,引起其它粥棚不滿,也擔心豐樂樓粥棚,排隊的災民過多,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阿秀使勁點點頭,隨后說道:“小姐,阿成哥暗中聯絡了一些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的鄉親,他們都愿意跟著阿成哥做事,阿成哥讓我問小姐,下一步讓他們做什么?”
蘇清硯停在廚房門檻處,轉頭道:“去告訴阿成,明天粥棚結束后,帶他們來豐樂樓見我。”
阿秀應了一聲,轉身離去。
張大有擦著手從灶臺邊迎上來,“東家,我琢磨著酒樓該添幾道我拿手的菜。”另一個廚師也湊近幾步。
蘇清硯微微一笑道:“說說你的想法。”
旁邊的廚師忍不住插嘴:“東家有所不知,張大廚在金陵廚行里,糟菜釀菜都是這個!“他比了個大拇指。
張大有被他這么一說,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連他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
往常有人夸他廚藝,他定要得意好一陣子。
可如今在東家面前,不知怎的就沒了往日的底氣。
“哦!”蘇清硯似乎略感詫異。”
張大有白了旁邊的廚師一眼:“王守義,少在這兒瞎吹,平白讓東家笑話。“
王守義扭頭瞅著張大有,心想:這老張真是轉了性。從前那股牛勁兒,天王老子都不服,別人夸他兩句卻能樂半天。看來經過這次教訓是徹底服氣東家了。
蘇清硯看出張大有的局促,溫聲道:“說說你的拿手菜吧。”
張大有拉過身旁的兒子,穩了穩心神:“回東家,小人最拿手的是糟鰣魚。從前掌...“話到嘴邊突然哽住,那個讓他恨之入骨的名字——李福,又勾起了痛苦的回憶。
他兒子悄悄握緊了父親的手。
王守義見狀連忙接話:“東家明鑒,全金陵能把糟鰣魚做得地道的就兩位,張大廚便是其中之一。早年咱們豐樂樓也賣這道名菜,后來鰣魚斷了貨源,這才從菜牌上撤下來的。”
“哦?還有其他拿手菜嗎?”蘇清硯鼓勵地追問道。
張大有眼睛一亮:“八寶釀鴨!東家,我這道八寶釀鴨,連我師傅嘗了都豎大拇指。”
蘇清硯微微蹙眉:“八寶釀鴨?豐樂樓的菜單上不是寫著桂花釀鴨嗎?這兩者有什么講究?”
“回東家,“張大有認真地解釋道,“桂花釀鴨所用的鴨子偏瘦一些的,以免湯汁過于油膩,掩蓋其清甜風味。廚子通常選用嫩鴨也就是仔鴨,肉質細嫩,更容易吸收甜味與酒香。市面上這類鴨子貨源穩當,于是豐樂樓選擇了桂花釀鴨。”
王守義忍不住插嘴:“東家,不是小的多嘴,金陵城的大酒店家家都有桂花釀鴨。什么桂花酒釀鴨、桂花甜鴨、桂花煨鴨、桂花燒鴨、甜酒鴨,這是一道爛大街的菜,桂花釀鴨這道菜顯不出我們豐樂樓的水準。”
張大有繼續道:“東家,這八寶釀鴨是蒸的,得用皮厚油足的鴨子,才能蒸得軟糯不柴。要做得好,鴨子必須講究,可這種好鴨子貨源不穩。要是能拿到合適,而且長期穩定的鴨子,咱們還能做烤鴨、熏鴨、琵琶鴨、鹽水鴨。”
“鴨子的問題不必擔心。”蘇清硯當機立斷,
“張大有,你把金陵周邊,凡是你認為品質上乘的鴨子,統統收購回來,我們現場試樣。至于長期供應渠道,我會親自對接,確保穩定供貨。”
張大有看著東家利落地安排一切,他悄悄看了王守義一眼,兩人沒說話,卻都從對方眼里看出一個念頭——這豐樂樓,怕是要興旺起來了。
“張大有,我來問你一件事。”蘇清硯忽然開口,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探究,
“豐樂樓從前很有名的那道蟹釀橙,現在為什么不做了?我問過阿泉,他說做這道菜最拿手的大廚走了,如今廚房里沒人能做出原先的味道,所以才從菜單上撤了下來。”
“回東家的話,做蟹釀橙的是我師叔。他去年辭了豐樂樓的差事,回老家去了。”張大有頓了頓,語氣中帶著幾分自信,“蟹釀橙我也做得來,手藝不比我師叔差,要說拿手,它確實是我的看家菜。”
蘇清硯微微挑眉,眼中閃過一絲意外:“那為何現在不做了?”
張大有低頭整理了一下思緒,才緩緩開口:“是這樣的,東家。蟹釀橙是我師叔的絕活,是他老人家的招牌菜,也是他在金陵廚行里的象征。師叔一走,晚輩心里總覺得這道菜不該再輕易端出來。畢竟……那是他的光。他離開了,這道菜就該跟著一起歇了。”
蘇清硯滿意的點點頭,張大有,不僅僅對自己的妻子有情,對自己的師叔也如此有義,哎!只是可惜了蟹釀橙,看來此事先放一放,眼下急于處理的事情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