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活兒,全跟著節令的步子走,一樁樁、一件件,緊得讓人喘不過氣。剛把小麥收完入了倉,緊接著就得忙著“點棒子”。啥是“點棒子”?說白了,就是種玉米。這活兒可費力氣了,得拿著鎬頭,一鎬一鎬地在地里刨坑,每個坑之間的距離都得拿捏得準準的。坑刨好后,往每個坑里放上兩三粒玉米種子。放完種子,還得用腳把刨出來的土踢回坑里,最后再給地澆一遍水。過個四五天,玉米苗就從土里冒尖兒了。
點棒子的時候,我爸總會在地里順便種上些甜泵。這甜泵,模樣跟高粱差不多,可吃起來甜滋滋的。跟冬天的甘蔗不一樣,它的皮好咬,桿兒又青又嫩。等掰棒子的時候,甜泵也熟了。這對我們來說,可真是個大驚喜。在地里干活,又渴又餓的時候,啃上幾口甜泵,既能解渴,又能解饞,讓我們干活更有勁頭。
雖說講起來就這么幾句話的事兒,可真干起來,那滋味兒可不好受。每天在地里忙活,就跟麥收時一樣,得帶一大塑料桶水。到中午回家,桶里的水保準喝得一滴不剩。在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地里,這兒一伙、那兒一群的村民,都在不停地干活,一刻都不停歇。在所有干活的人里,恐怕只有農民一年到頭都沒有個休息日。除非你不指望莊稼有個好收成,不想靠土地吃飯,不然這一年到頭的農活,根本忙不完。
傍晚時分,太陽慢慢往西落,紅彤彤的,一點點往山后頭藏。陽光照在每個人臉上,就像給大伙都涂了一層金。那時候我在地里干活,能看得清清楚楚,太陽一點點往下落,雖說越來越低,可光還是那么亮堂。要是現在有手機,拍個視頻,肯定好看極了。太陽落下去后,我們再干個把小時,就該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遠遠地望著不遠處的村子,家家戶戶都冒著炊煙,一層薄薄的煙,像塊輕紗,輕輕地罩在村子上頭。看到這景象,心里就覺得暖烘烘的,滿是溫情。這就是實實在在的農村生活啊,鄉親們收入不高,靠著自己種、自己用,把日子過下去,才吃得飽、穿得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