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女子學堂初構想
新式算盤帶來的熱潮尚未褪去,陸府工坊內又一次陷入了緊張而熱烈的氛圍。林小滿站在工坊二樓的窗前,望著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群,目光總是不自覺地落在那些行色匆匆的女子身上。她們或提著菜籃,或抱著孩子,眼神中透著對知識的渴望,卻只能在瑣碎的家務中消磨時光。
“小姐,戶部送來的公文。”燕七抱著一摞厚厚的文書推門而入,打斷了林小滿的思緒,“這次是關于新式算盤推廣到各州府后的核算報告,還有……”燕七頓了頓,壓低聲音道,“不少女眷托人帶話,說她們也想學用算盤,可家中男子不許,只能偷偷打聽?!?/p>
林小滿接過公文,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紙張,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在白鹿書院辯論時,臺下那些只能躲在屏風后偷聽的女學生。她們眼中閃爍的求知光芒,與此刻燕七描述的那些女子如出一轍。靈紋系統在視網膜上突然投射出一組數據:大胤朝識字女性不足總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在工坊工作的女匠人,因接觸活字印刷和新式算盤,學習能力與思維敏捷度遠超普通女子。
“燕七,你說……”林小滿轉身,眼中燃起熾熱的光芒,“我們為何不能辦一所女子學堂?讓這些被埋沒的聰慧女子,也能接受教育,施展才華。”
燕七先是一愣,隨即激動得跳起來:“好主意!可……”她的笑容漸漸收斂,“小姐,您也知道,這世道向來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辦女子學堂怕是會遭人非議?!?/p>
林小滿握緊拳頭:“正因如此,才更要去做?;钭钟∷⑿g讓知識得以廣泛傳播,新式算盤證明女子也能精通算術,我們為何不能讓女子堂堂正正地走進學堂?”
然而,當林小滿將想法告知趙玄璟時,卻遭到了強烈反對。
“陸姑娘,我并非不支持你。”趙玄璟在陸府花園的亭子里來回踱步,月光灑在他緊皺的眉頭上,“但此事牽扯甚廣,禮部向來反對女子拋頭露面,朝中保守派官員定會群起而攻之。就連我父親,也說這是‘有違祖制’?!?/p>
林小滿直視著他的眼睛:“祖制就不能變嗎?當年活字印刷術問世,不也被斥為‘奇巧淫技’?現在呢?它已經成為傳播文明的利器。女子學堂,或許就是下一個改變時代的契機?!?/p>
就在兩人爭論不休時,蘇婉清的身影突然出現在園門口。自從在紫云樓一事后,她被赦免后一直閉門思過,此刻面色憔悴,卻帶著堅定的神情:“趙公子,陸姑娘,可否聽我一言?”
原來,蘇婉清出身書香世家,自幼熟讀詩書,卻因女子身份無法參加科舉,只能將才華埋沒深閨。她顫抖著從袖中掏出一卷手稿:“這是我這些日子整理的女子教育方案,從識字算術到女紅家政,都可納入課程。陸姑娘,若你真要辦女子學堂,我愿助你一臂之力?!?/p>
林小滿接過手稿,快速瀏覽后,眼中閃過驚喜。蘇婉清的方案不僅細致入微,還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據不同女子的需求設置課程。她握住蘇婉清的手:“太好了!有你相助,此事成功的把握更大了?!?/p>
然而,阻力遠比想象中更大。當女子學堂的籌備消息傳出后,街頭巷尾流言蜚語不斷。有人說林小滿“傷風敗俗”,有人甚至在陸府工坊門口張貼告示,稱女子進學堂是“牝雞司晨,必致家宅不寧”。更有甚者,集結了一群人在工坊外鬧事,要“替天行道,阻止妖言惑眾”。
面對這些,林小滿沒有退縮。她再次召開記者會,邀請京城中德高望重的老夫人、有見識的閨閣小姐,以及在工坊工作的女匠人現身說法。一位在工坊擔任賬房的女子,用新式算盤現場演示了復雜的賬目計算,令在場眾人驚嘆不已。
“諸位請看,”林小滿站在臺上,聲音清亮而堅定,“這位姑娘,曾是目不識丁的繡娘,如今卻能掌管工坊的財務。這說明什么?女子并非天生愚鈍,只是缺少學習的機會?!?/p>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臺下竊竊私語的人群:“有人說女子進學堂會敗壞風氣,可我問你們,知書達理的女子,是會讓家庭更和睦,還是更混亂?有人說女子不應拋頭露面,可當國家危難時,花木蘭替父從軍,穆桂英掛帥出征,她們的身影,難道不應該成為所有女子的榜樣嗎?”
臺下漸漸安靜下來,不少人若有所思。就在這時,一位衣著華貴的老夫人走上臺,她是當今太后的親姐姐:“哀家支持陸姑娘。想當年,哀家與太后一同讀書習字,才有了今日的見識。女子若能讀書明理,實乃家國之幸?!?/p>
老夫人的表態,讓局勢發生了逆轉。越來越多的貴族女眷站出來支持女子學堂,就連一些開明的官員也開始上書朝廷,請求批準辦學。然而,禮部尚書卻始終固執己見,在朝堂上慷慨陳詞:“女子應以三從四德為本,若廣開學堂,必致禮崩樂壞!”
關鍵時刻,皇帝的態度成為了關鍵。林小滿得知,皇帝的一位寵妃曾因不識字,在處理家事時鬧了不少笑話。她決定從這一點入手,讓燕七帶著幾位女匠人,進宮為妃嬪們演示新式算盤和活字印刷術。
在后宮的宴會上,女匠人們用活字印刷術現場印制出精美的詩詞卡片,又用新式算盤快速計算出復雜的宴會開支。妃嬪們驚嘆不已,紛紛向皇帝求情,希望能讓自己的女兒進入女子學堂學習。
皇帝看著手中的詩詞卡片,沉思良久,終于下旨:“準陸氏開辦女子學堂,所需資費,朝廷可撥專款支持。但需嚴格審核課程,不得違背綱常倫理?!?/p>
圣旨一下,林小滿喜極而泣。她立刻投入到學堂的籌備中,選址、招聘教師、編寫教材,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蘇婉清成為了學堂的第一任山長,趙玄璟則利用自己的人脈,為學堂聘請了數位名師。
三個月后,京城第一所女子學堂——“明心學堂”正式開學。開學那日,門口擠滿了前來報名的女子,有貴族千金,也有平民女子,她們眼中都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林小滿站在學堂門口,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自豪與欣慰。
她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女子學堂的開辦,不僅是為了讓女子獲得知識,更是為了喚醒整個社會對女性價值的重新認識。在未來的日子里,還會有更多的女子學堂在大胤朝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而她,將繼續為女性的教育事業而奮斗,讓每一個女子都能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