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繪畫教學開眼界
隨著體育課程在鴻文書院乃至全國書院的蓬勃發展,學子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然而,林小滿在與學子們的交流中發現,盡管數理化等學科激發了大家的理性思維,體育鍛煉強健了體魄,但學子們對于美的感知與表達仍較為匱乏。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一位學子在算術課本空白處隨意勾勒的山水簡筆畫,雖筆法稚嫩,卻透露出對美的天然向往,這讓她萌生了開設繪畫課程的想法。
“玄璟,你看這畫。”林小滿將那本畫著簡筆畫的課本遞給趙玄璟,“這些孩子并非沒有藝術天賦,只是從未接受過系統的繪畫教育。繪畫不僅能培養審美,還能通過圖像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甚至輔助學術研究。”趙玄璟看著那幅充滿童趣的簡筆畫,聯想到朝廷繪制輿圖、工匠設計器物時對繪畫技能的需求,立刻表示支持:“明姝所言極是,若能開設繪畫課,想必能為學子們打開新的世界。”
然而,當林小滿提出開設繪畫課程時,再次遭到了部分夫子的反對。“繪畫不過是雕蟲小技,怎能與經史子集相提并論?”一位老夫子連連搖頭,“學子們應把精力放在治國安邦的學問上,而非沉溺于涂涂畫畫。”面對質疑,林小滿沒有急于反駁,而是開始籌備一場特別的展覽。
她發動鴻文書院的學子和夫子,收集了大量與繪畫相關的資料:從宮廷畫師繪制的精美人物肖像,到民間流傳的生動風俗畫卷;從用于記錄天文星象的星圖,到工匠設計器物的圖紙。展覽當天,書院的長廊被布置成畫廊,一幅幅畫作在展架上徐徐展開。
“諸位請看,這幅《清明上河圖》,通過繪畫生動展現了市井生活百態,為我們研究民生提供了珍貴資料。”林小滿指著一幅臨摹的巨作說道,“再看這張天文星圖,若沒有精準的繪畫技法,如何準確記錄星辰位置?繪畫并非無用,而是能以獨特的方式承載知識、傳遞思想。”
展覽上,還有學子們用簡單線條繪制的物理實驗示意圖、化學變化過程圖,這些圖像讓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易懂。一位原本反對繪畫課程的夫子,在看到一幅用透視法繪制的建筑設計圖后,不禁感嘆:“原來繪畫還有這般實用之處。”
在林小滿的努力下,繪畫課程終于順利開設。她從民間請來擅長人物、山水、花鳥等不同題材的畫師,還邀請了工部的制圖師教授實用繪畫技巧。為了讓學子們更好地理解繪畫原理,林小滿特意將物理課中學到的光學知識融入教學,講解光影變化、透視原理;結合地理課,讓學子們描繪各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第一堂繪畫課上,林小滿帶來了各種繪畫工具:毛筆、炭筆、顏料、宣紙、畫布。“繪畫沒有固定的規則,重要的是用心去觀察、去表達。”她拿起炭筆,在紙上快速勾勒出窗外的一棵樹,“比如這棵樹,大家不要只看到它的輪廓,還要注意陽光照射下樹葉的明暗變化,樹枝生長的動態。”
學子們拿起畫筆,卻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一位學子苦著臉說:“先生,我從未畫過畫,不知從何下筆。”林小滿走到他身邊,握住他的手,引導他畫出第一條線條:“別怕,大膽去畫。繪畫就像說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語言’。”
隨著課程的推進,學子們逐漸放下了顧慮。有人專注于描繪香料園中的花草,用細膩的筆觸勾勒花瓣的紋理;有人嘗試臨摹古畫,在筆墨間感受傳統繪畫的魅力;還有人將課堂上學到的透視法運用到創作中,畫出立體感十足的建筑。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子們的創作熱情,林小滿舉辦了“長安印象”繪畫比賽,鼓勵大家用畫筆描繪自己眼中的長安城。比賽吸引了眾多學子參與,交上來的作品琳瑯滿目:有描繪朱雀大街繁華市井的長卷,有展現大明宮巍峨氣勢的工筆畫,還有用夸張手法表現長安夜市的寫意畫。
在評選作品時,一幅名為《書院晨讀》的畫作引起了眾人的關注。畫中,晨曦灑在鴻文書院的屋檐上,學子們或倚樹讀書,或圍坐討論,畫面充滿了寧靜而美好的氛圍。更令人驚喜的是,作者巧妙地運用光影對比,將清晨的光線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幅畫最終獲得了一等獎,作者在領獎時激動地說:“以前我從未發現,原來我們每天生活的書院如此美麗,繪畫讓我學會了用不同的視角看世界。”
繪畫課程的影響逐漸超出了書院的范圍。長安城的畫師們聽聞鴻文書院的教學方式后,紛紛前來交流學習;工部在選拔輿圖繪制人才時,優先錄用了掌握繪畫技巧的學子;甚至一些商賈也開始邀請學子為商品繪制包裝圖案。
林小滿并沒有滿足于此,她開始思考如何將繪畫與其他學科更深入地融合。她組織學子們為新式教材繪制插圖,讓抽象的文字變得生動形象;鼓勵學習天文的學子用繪畫記錄星象變化,制作屬于自己的天文圖譜;還與化學課結合,讓學子們用繪畫的方式記錄物質變化的過程。
一日,趙玄璟來到繪畫課堂,看到學子們專注創作的模樣,欣慰地對林小滿說:“明姝,你又為學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美的大門。這些畫作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他們認識世界、表達自我的新方式。”林小滿微笑著點頭:“玄璟,我希望通過繪畫教學,讓學子們明白,世間萬物皆有美,而他們手中的畫筆,就是發現美、創造美的工具。這門課程,或許能為他們的人生增添不一樣的色彩。”
夕陽的余暉透過窗欞灑在畫紙上,為學子們的作品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芒。在林小滿的推動下,繪畫課程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學子們的心靈,讓他們在追求知識的道路上,也能擁有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為未來的人生畫卷描繪出絢麗多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