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清晨,母親的咳嗽聲把林秋雅驚醒。她揉著酸痛的脖子,發(fā)現(xiàn)母親正盯著她看。
“你昨晚和那個小醫(yī)生聊啥了?”
“就……隨便聊聊。”林秋雅給母親遞過溫水,努力地組織著語言,生怕表達不當惹怒了母親,“媽!我想做點小生意,你看……”
“什么?”母親的聲音陡然提高,“我供你讀高中進國企,不是讓你去當個體戶的!”
“可現(xiàn)在……”
“沒有可是!”母親又劇烈地咳嗽了起來,“你是不是看上那小醫(yī)生了?告訴你,人家可是大學生,看不上你這……”
林秋雅氣得想笑——當年,她就是受不了母親這種“攻擊”方式而選擇了妥協(xié),返回紡織廠上班的。
“媽!您別生氣。這是大勢,我們左右不了的。”她一邊輕輕拍打著母親的背,一邊耐心解釋著,“咱必須認真地想出路!而越早動手,越能掌握先機!”
“出去!”母親抓著枕頭砸來,“我沒你這么沒出息的女兒!”
“好!好!您先靜一靜,我剛好也出去一趟。”林秋雅輕笑著無奈地搖了搖頭,看著病床上孩子賭氣一樣可愛的母親,心里暖暖的。
林秋雅走出病房時,正好撞上進門的陳明遠。她點頭示意,擦身而過。
“喂!”陳明遠追了上來,“你沒事吧。”
“沒事!”林秋雅抹了把臉,她只是感動于這生動與鮮活,“只是我媽她,一時理解不了。”
“老人家嘛!”陳明遠遞過一張紙巾,“我剛從美國回來時,也這樣。”
“美國?”林秋雅愣住了。
“嗯,約翰霍普金斯的offer,年薪八萬美金。”陳明遠靠在墻上,“但我爸心梗發(fā)作時,我在大洋那邊連張機票都買不起。”
林秋雅瞪大了眼睛:“所以你……”
“所以我回來了。”陳明遠笑了笑,“工資雖然只是原來的十分之一,但至少能陪父母看病。”
林秋雅覺得胸口有什么東西在松動。她望向窗外,晨光中的城市正在蘇醒,自行車流像彩帶一樣在馬路上流淌。
“陳醫(yī)生,你說……如果我想做點小生意,有什么建議?”
陳明遠挑了挑眉:“你會做什么?”
“我……會的好像挺多呢,”林秋雅想起自己前世的經(jīng)歷,“我會做飯、做衣服,還會腌小菜、做烘焙……”
“小菜?”陳明遠的眼睛一亮,“醫(yī)院食堂的咸菜難吃死了,不管是醫(yī)生還是患者、家屬都常抱怨。你要是能做點開胃的……”
“會有人買嗎?”林秋雅有些緊張,心跳加速。
“試試不就知道了?”陳明遠看了看表,“我去查房,空了我可以幫你宣傳宣傳。”
說干就干,林秋雅到菜市場轉(zhuǎn)了兩個小時,先了解了蔬菜和調(diào)料的物價,然后用最后的五十塊錢買了辣椒、黃瓜和調(diào)料。回到租住的房子,她翻出母親腌菜的壇子,清洗干凈,就按照記憶中的本文忙活了起來。
“死丫頭,跑哪去了?”一進病房,母親的罵聲就迎面而來。
“去搞了點好東西。”林秋雅神秘秘地放下背包,從里面取出一個小罐子,“媽,你嘗嘗。”
母親狐疑地打開,酸辣的香氣立刻飄了出來。“這不是我教你的腌菜嗎?好像又不一樣,你……”
“我改良了一下。”林秋雅緊張地觀察著母親的表情,“加了點白糖提鮮、香油增香。”
“……還行。”母親給出了最終的評價,卻又夾了一大筷子。
下午快五點,林秋雅在醫(yī)院門口支了個小攤。
她用廢紙板寫了“開胃小菜”四個字,忐忑地等待著。
第一個顧客是個捂著胃的胖子。
“醫(yī)生說我胃酸過多,但我就好這一口……”胖子嘗了一口,直接買走了三罐。
到傍晚八點,五十罐小菜銷售一空。林秋雅數(shù)著手里皺巴巴的鈔票,手指微微發(fā)抖。這幾乎相當于她一個星期的工資了。
“生意不錯嘛。”陳明遠不知何時出現(xiàn)在了身后,白大褂的口袋里也插著兩罐小菜。
“那是!也不看看是誰做的!”林秋雅故做小小的得意狀,又不好意思道,“陳醫(yī)生,我……”
“叫我‘明遠’就行。”他晃了晃小菜罐,“沒等我宣傳呢,護士站已經(jīng)傳開了,說住院部來了個廚神。”
林秋雅的臉有些熱:“就是些普通家常菜……”
“家常菜才好呀。”陳明遠認真地說,“現(xiàn)在大家缺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他頓了頓,“有溫度的東西。”
回病房的路上,林秋雅的腦海里不斷回響著這句話。
推開門的瞬間,她看到母親正靠在床頭,手里拿著她落在房間里的賬本。
“媽。我……”
“一罐賣三塊?”母親的聲音出奇地平靜,“成本多少?”
林秋雅咽了口唾沫:“大概合八毛。”
母親沉默了很久,久到林秋雅以為她又要發(fā)火。
但最終,老人只是淺淺地嘆了口氣:“明天多做點,我讓老張他們都嘗嘗。”
林秋雅的眼眶瞬間濕潤了。窗外,已經(jīng)沉入地平線的夕陽依然把云層染成金紅色,像極了小菜里的辣椒油。
-----------------
服侍母親睡下后,林秋雅獨自回到住處,她需要好好謀劃一下。
“開胃小菜”讓母親的治療費用有了希望,但她很清楚——這絕對不是一個可以長期持續(xù)獲利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
醫(yī)院,是一個特殊的地方。雖有住院患者(尤其是術(shù)后、化療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普遍存在食欲不振、味覺改變的問題,但也因為患者免疫力低下,任何食源性疾病風險都是災難性的。
若是進入管理者的視線,為了規(guī)避可能的風險,“小菜”的原料采購、加工環(huán)境、儲存條件等等,都會以醫(yī)院及監(jiān)管部門(食藥監(jiān))的特殊要求來審查,太容易被抓住問題了。
所以小打小鬧可能沒問題,一旦規(guī)模擴大,這個項目必然會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被叫停、驅(qū)逐。
形勢依然很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