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竟倚著車窗睡去的林秋雅,被忽明忽暗的晨光叫醒。
向窗外看去,列車正緊貼暗紅色砂礫巖崖壁行駛,巖體如刀劈斧削。視野不遠處,垂直高度超200米的“一字峰”展現著極強的壓迫感,巖縫間還有馬尾松在倔強地生長著。
忽然,列車陷入一片黑暗,是進入了“大瑤山隧道群”,持續近10分鐘的黑暗伴隨內燃機轟鳴在洞壁間回蕩。出隧道的剎那,眩目的天光中巖壁泛著紫紅,下方赫然出現U型峽谷深淵,谷底武江如碧色絲帶。
江水清澈見底,老式木制貨船載著竹材順流而下。江心裸露的石灰巖礁石上,白鷺單腿獨立凝視水面。
月北山區?林秋雅向列車乘務員確認了,這里就是那群年輕人援教的地方——月北。
窗外是深邃的綠色和陡峭的山崖,零星散落著低矮的村寨。
林秋雅靠在車窗邊,靜靜地看著這片陌生而貧瘠的土地。
幾天前南下時,那幾個年輕人熱切的臉龐、那盒嶄新的彩色蠟筆、那句“能把孩子們的夢想帶出來,就覺得特別有意義”的話語,無比清晰地浮現在腦海。
她想起了那個想用彩色蠟筆畫太陽的小姑娘,想起了那些可能連一件像樣衣服都沒有的山里娃。
自己這一車“寶貝”,能溫暖家鄉的鄰里,能不能也分一些溫暖,給這些遠在深山的、同樣需要被光照亮的孩子?
一個念頭如同山澗清泉,自然而然地流淌進她的心田。
-----------------
次日清晨,列車終于抵達了闊別已久的西北大地,車輪碾過鐵軌的節奏,也終于從南方的潮濕粘膩換成了北方熟悉的粗礪鏗鏘。
當“安城站”三個褪色的大字映入眼簾時,一種混合著疲憊與踏實感涌上林秋雅的心頭。她隨著人流走下站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西北地區干冽的空氣此刻竟無比的溫暖與清甜。
站臺上,人聲嘈雜,混雜著煤煙和塵土的氣息。她拖著簡單的行李擠出人潮,遠遠的就看見王德發那敦實的身影正踮著腳,伸長了脖子在人群中焦急地搜尋。
一見到她,王德發黝黑的臉上立刻綻開笑容,像見到救星般大步流星地迎上來。
“林老板,辛苦啦!你可算是回來了!”他嗓門洪亮,一把接過林秋雅手里的包,又忍不住壓低聲音,帶著由衷的佩服,“羊城那檔子事兒……厲害!”說著,還豎起了大拇指。
“你怎么知道?”林秋雅很奇怪,她沒有同任何人講過那事,姓鐘的回來,也應該不至于把這糗事到處宣揚。
“嘿嘿,這可是‘第一批勞務輸出’,關注的人多著呢!”王德發聳聳肩,一副“我就是知道”的表情,“當天就有人打電話回來,給家里人說了。然后一傳十、十傳百……現在算是人盡皆知了!”
這位昔日的老大哥不知道什么時候起,竟成了自己的“迷弟”?!澳銊e說,這事……你真行!鐘胖子那號人,就得這么治!”他口中的“鐘胖子”自然是指那位被收買的僑辦鐘干部。
林秋雅疲憊地笑了笑,沒多說什么?!皩α?,貨呢?到了沒?”王德發這會兒才想起來,正事還沒有問。
“沒呢!貨還得兩天才能到安城?!?/p>
“兩天?咱不能一直等著吧?”王德發一愣,這可是他沒想到的。
“當然!這兩天,咱還有幾件重要的事需要辦!”林秋雅不置可否,抬手一揮,調笑道,“走,找個能說話的地兒,順便吃個早飯。也算你給我接個風!”
安城是個美食之都,街面上很容易找到吃東西的地方?;疖囌鞠蚰喜贿h,就有一條煙火氣十足的巷子。
兩人在一個早餐攤前坐下,各點一份“豆漿+油條”,再配上一個茶葉蛋,便是最樸素的早餐了。
吃著家鄉味道的早餐,林秋雅從口袋里取出一張紙放在桌上,將自己在路上想好的計劃娓娓道來——
首先,這趟出去的主要任務是落實勞務輸出人員的安置。現在任務完成回來了,當然要去向僑辦和工會那邊匯報下情況。
其次,這次帶回來的貨主要是品牌方退貨,還有一些加工瑕疵品,和少部分功能缺陷的服裝,需要處理后才能進行銷售。
這個過程比較繁瑣,所以現在有兩個選擇:一是找專業的清洗公司,二是自己想辦法處理。
安城做為省會,就有專門的清洗公司,有能力對這些貨物進行處理,但價格是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
經過商議,兩人決定吃完飯就在先安城找清洗公司進行詢價,然后確定貨到后怎樣處理。然后連夜返回桐城,第二天去僑辦和廠工會匯報工作。
一方面,是爭取政府在宣傳的過程中給予支持。另一方面,如果需要自行對貨物進行預處理,也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
明亮的廠房,轟鳴的大型水洗設備,穿著統一工裝的工人,清洗公司的一切都顯得規范而高效。但對方報出的清洗、消毒、熨燙、分裝一條龍的價格,還是讓有所心理準備的二人暗自吸了口涼氣。
這是他們走訪的第六家清洗公司了,價格雖不算離譜,但疊加到這批數量不小的貨上,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很可能就吞掉了絕大部分的利潤。
“王大哥,”走出清洗公司大門,站在安城喧囂的街道邊,看著夕陽下的車水馬龍,眉頭蹙起,“這價格……有點心疼!”
王德發也咂咂嘴:“是啊。雖然專業、省心,但確實是貴!”
“嗯,這‘省心’的成本太高了!”林秋雅腦中飛快盤算。桐城的影子在她眼前浮現,那些空置的廠房,那些熟悉又帶著焦慮的面孔——大批下崗的工友們。
一個念頭像火花般迸現。
“王大哥,你說……我們能不能把最費人工的‘粗活’——分揀、初洗、分類、簡單修補——搬回桐城做?那邊人工便宜,場地……也有現成的!”
“桐城?”王德發一愣,“哪有那么大又合適的場地?而且誰來做?散兵游勇可不行?!?/p>
“有!”林秋雅眼睛亮了起來,“找廠工會和‘下崗再就業辦公室’!廠里現在不是空著好些車間嗎?我們租用!工友們都是熟練工,分揀、清洗、簡單修補,正是她的的拿手活!只把最后一道消毒和精細分裝交給安城的專業公司,這樣成本能省下一大截!”
王德發琢磨了一下,用力一拍大腿:“嘿!這主要地道!肥水不流外人田,還能幫襯老工友!行,就這么辦!”
主意既定,林秋雅心中那份因羊城經歷而滋長的、超越單純賺錢的責任感,再次涌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