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這趟滿載著生命希望的列車,就抵達了省城貨運站。
十幾個小時前,林秋雅接到貨運站的電話。她和號稱要全程見證奇跡的王德發一起,帶著提前聯系好的兩輛貨車,凌晨就出發,趕在貨場八點上班前抵達了這里。
林秋雅是第一次來鐵路貨場,這里像一幅褪色的油畫——鐵軌交錯得像蜘蛛網,生銹的鐵軌在陽光下反光;最顯眼的是龍門吊,斑駁的黃色身影在軌道上緩慢移動,吊著集裝箱晃來晃去,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倉庫都是老式磚混結構,窗戶玻璃碎了不少,墻皮也脫落得厲害。
穿藍布衫的搬運工脖子上大都搭著條毛巾,忙忙碌碌;板車師傅的木頭車被壓得吱呀作響。最忙的是調度員,他們手里的鐵皮喇叭都喊變形了。提貨的司機們,聚在樹蔭下抽煙,腳邊扔滿煙頭。排隊的提貨單都用磚頭壓著,怕被風吹跑。
王德發通過關系找了熟人,打過招呼后再辦手續,果然快了許多。林秋雅已經去調度室對過車皮號,正帶著“領貨憑證”去蓋各種章。王德發也正跟著貨運員,在卡片柜的登記簿上查找貨物的信息,看貨卸在了哪個站臺、哪個倉庫、哪個貨位。
兩人分工合作,很快就在財務科交錢時的算盤噼啪響聲中,辦妥了提貨前的手續,拿到了“小票”,這可是一會兒取貨和出門的通行證。
等待的時間總是很煎熬,林秋雅在心里把驗貨收貨的程序不知演練了多少遍,終于在王德發飾演的“工作人員”的強烈抗議下停了下來。
林秋雅是真的怕,怕萬一再有個“節外生枝”,不單投進去的本錢全部打水漂,貨源和時間也絕不會再給她一絲絲機會。這是母親的救命錢啊,她不允許有任何意外!
也許是“好事多磨”,經過六個多小時的奔波和等待,終于在下午兩點多的時候,把貨提出,完成裝車,踏上了返程。
“王大哥,快喝點水,歇口氣,”林秋雅一手遞上一瓶純凈水,一手擦拭著額頭的汗珠,“這忙了一早上,水都沒顧上喝一口。”
“是啊,這提貨的程序太麻煩了,就這還是找了熟人。”王德發大口喘著粗氣,接過水瓶,打開灌了一大口,“要不,非折騰到下午四點以后了!”
林秋雅從帶的包里取出一個塑料袋,里面裝著她早起做的飯包:“王大哥,這是我做的飯包,你嘗嘗!”
“飯包?什么東西?”那時的桐城還沒有這樣的吃食,王德發確實覺得稀奇。
“這飯包呀,是東北的一種小吃,好吃又方便攜帶,”林秋雅把飯包放到王德發的手里,又取出幾張餐巾紙放在一旁,“昨天接到電話,預料今天忙得可能沒時間吃飯,就提前做了這個,你嘗嘗看。”
王德發打開袋子,看著這個大白菜葉包成的“小包袱”,將信將疑地咬了一口。頓時,醬香、米香、菜香……混合著土豆泥的綿密和花生碎的酥脆,一下在嘴里綻放開來……
“好香啊!”王德發不由感嘆道,“真好吃!小林,你這‘絕活’也太多了吧!”
“呵呵,王大哥,你喜歡就好,我還怕你吃不慣呢!”林秋雅如釋重負,讓人幫了這么久忙,飯都沒顧上吃,屬實有些過意不去,“先湊合墊一點,等回去卸完貨,咱再好好吃一頓!”
“嗯,你別說,這‘飯包’真的不錯,好吃又便攜。哎,你有沒有想過推廣一下?尤其對那些上班族和學生,一定很賣座的!”王德發不愧是做餐飲出身的,一口就“吃”出了商機。
“這個嘛……倒不是不可以,”林秋雅想了想,這是她的下一個計劃,還沒有考慮仔細,“等我們忙完眼前這個事,再具體商量吧。”
“也好。也不知道這幾天你那炸街的宣傳策略效果怎么樣?我還要見證你這個銷售奇跡是怎么誕生的呢!”王德發笑道。
“拭目以待嘍!呵呵。”
-----------------
五天前。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日,桐城人都會記住這個日子。
一場別開生面的營銷宣傳炸響了全城!
上午十點,六輛“全副武裝”的機動三輪車,不知從哪里出發,開始列隊在市區的一馬路、二馬路上進行巡游。
鮮紅的車身四面張貼著比車身還高的醒目的黃底手寫體海報,上面寫著尺許的朱紅色大字:“七月二十五,工人文化宮廣場發大財!憑手氣,免費領衣服!”
走近點,還能看到在靠底的位置,有一行小字:“外貿好貨,數量有限,詳情當日揭曉!”
隨著車輛整齊地在路上行進,車載的喇叭循環播放著海報的內容。
與此同時,桐城的菜市場入口、國營店櫥窗外、工廠家屬院布告欄、郵局門口、中學/職高校門口都張貼上了同樣內容的海報。
這在桐城還是從未有過的先例,盡管辦法很low,但這“土辦法”以病毒般的傳播速度引爆了全市的話題。
林秋雅用最低的成本制造出的神秘感,直擊了小城“熟人社會”的傳播鏈,并高頻刺激著大眾參與的沖動。
-----------------
三天前。
在桐城的城市角落,多了許多“水軍”,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散布在城市每一個人群聚集的地方。
“聽說了沒?有南方的老板送福利,只要25號到文化宮廣場,抽到單數就能免費領一件衣服,抽到雙數也不吃虧!”
“真的假的?別是什么垃圾衣服吧?”
“真的?抽到單數不要錢?”
“怎么可能?是外貿貨。再說到時候去了看,質量好了再動手也不遲!”
“那倒是!到時候一塊兒去吧?聽說活動就一個星期!”
“好,一塊兒去!”
……
他們在各處閑聊,“無意間”透漏出這項活動的關鍵信息:抽到單數不要錢、活動地址在市區最大的三個人群聚集處、活動只有一個星期。
……
關注著這件事的人,并不僅僅是普通市民,嗅覺一向靈敏的媒體也在四處打聽始作俑者為何方神圣,甚至有人已經提前寫好了《神秘商人惠及百姓》的新聞稿件,只等活動正式開始后,第一時間發出報道。
幸好,活動開始的時間這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