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結(jié)著冰花的窗欞,在董妤的被褥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她輕咳著坐起身,后頸的傷口牽扯出輕微刺痛——老獵人新?lián)Q的七葉一枝花藥泥正沁出涼意,混著艾草燃燒的淡香彌漫在空氣里。隔壁房間傳來陌生的喧鬧聲,夾雜著行李箱滾輪與木地板碰撞的聲響,顯然是新來的客人。
老板娘端著藥湯推門而入時,銅勺碰撞陶碗的聲響驚飛了窗臺上啄食米粒的麻雀。“城里來的旅行團昨兒半夜到的,“她將碗遞到董妤手里,圍裙上還沾著沒拍凈的面粉,“領(lǐng)頭的姑娘拿著個會說話的板子,一直在問有沒有無線網(wǎng)絡(luò)。“藥湯里溶著蜂蜜,苦味被溫潤的甜蓋過,董妤望著老板娘鬢角新添的白發(fā),忽然想起自己在家時,母親也是這樣往藥里偷偷加糖。
收拾背包時,被雪水浸霉的筆記本在炕桌上洇出一圈水痕。董妤用骨梳輕輕刮去紙頁上的霉斑,巖壁素描里模糊的圖騰突然顯影——那只展翅雪狼的輪廓旁,竟多出幾個被水暈開的指紋。這時,房門被輕輕敲響,三個背著專業(yè)攝影設(shè)備的年輕人探進頭來。“姐姐,我們聽老板娘說你在研究古符號?“扎著臟辮的男生眼睛發(fā)亮,“我們是考古系的學(xué)生,正在做雪山文明課題!“
他們不由分說地在炕桌邊坐下,攤開平板電腦里的資料。戴著圓框眼鏡的女生滑動屏幕:“你們看,這是我們在衛(wèi)星地圖上標記的疑似遺址點,和你筆記本里的地形幾乎吻合!“說話間,穿沖鋒衣的男生突然舉起手機:“等等,我拍到了奇怪的畫面!“鏡頭里,樺樹皮樂譜上的符號在逆光下竟投射出動態(tài)的光影,仿佛在緩緩旋轉(zhuǎn)。
午后的陽光終于穿透云層,照在客棧中央的青石板上。旅行團的游客們舉著自拍桿四處拍照,其中幾個大媽圍著老板娘問能不能體驗生火做飯。董妤站在人群邊緣,看著馬幫的伙計們沉默地卸著貨物。突然,一匹花斑馬受驚,馱架上的木箱摔在地上,滾出幾枚裹著獸皮的銅鈴。清脆的鈴聲中,戴智能手表的考古系女生突然驚呼:“這頻率!和我記錄的雪山次聲波數(shù)據(jù)一致!“
老板娘在灶間熬著羊肉湯,蒸汽氤氳中,她忽然說起三十年前的舊事:“那時客棧剛開張,有個穿白袍的先生住了半月,整日在巖壁上拓印什么。“她用木勺攪著湯鍋,羊肉的香氣混著花椒味飄過來,“后來他走的時候,留下個樺樹皮本子,和你那個看著真像。“一旁正在直播的美妝博主突然湊過來:“阿姨,這故事太有畫面感了!能講講更多細節(jié)嗎?我的粉絲肯定喜歡!“
夜幕降臨時,旅行團的篝火晚會在院子里熱鬧開場。董妤隔著窗戶,聽見考古系學(xué)生們圍著火堆討論:“那些銅鈴里的藥籽,成分分析顯示含有未知生物堿。“老貨郎坐在陰影里磨著骨笛,笛聲嗚咽,與游客們播放的流行音樂混在一起。董妤將艾草莖稈按在樂譜上,突然發(fā)現(xiàn)莖稈的分叉點正好對應(yīng)著貨郎骨笛上的指孔位置。她試著吹出幾個音符,笛聲竟讓正在直播的無人機突然失控,墜落在貨郎的包裹旁,掀開獸皮露出半截刻著星圖的石板。
更夫敲過三更時,董妤被一陣激烈的爭吵聲驚醒。她悄悄走到窗邊,看見考古系學(xué)生們正與馬幫伙計對峙,手機閃光燈照亮青石板上的血漬——白天銅鈴滾落的地方,月光下顯露出半幅淺浮雕,圖案竟是一只雪狼銜著青銅環(huán)。“這是重大發(fā)現(xiàn)!必須上報文物局!“女生的聲音在寒夜里發(fā)顫,而馬幫領(lǐng)頭的掌柜不知何時出現(xiàn)在人群后,劇烈的咳嗽聲驚起滿院寒鴉。
客棧的木地板在風(fēng)雪中吱呀作響,董妤攥著樺樹皮樂譜縮進被窩。樓下傳來導(dǎo)游用擴音器提醒游客早睡的聲音,混合著老貨郎斷斷續(xù)續(xù)的笛聲。黑暗中,她摸到口袋里考古系學(xué)生留給她的名片,上面印著“數(shù)字考古實驗室“的字樣。窗外,旅行團的帳篷燈次第熄滅,唯有雪山在月光下泛著冷光,仿佛在注視著這場跨越時空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