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被雨水洗得透亮的玻璃,在董妤的枕邊投下細長的光束。她緩緩睜開眼,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已經停了,取而代之的是濕潤的微風裹挾著青草香氣,輕輕拂動著窗臺上綠蘿的葉片。胃部的隱痛尚未完全消退,但經過一夜的休整,已經不再如昨日般尖銳。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床單上的藍白條紋,那觸感讓她想起曲松驛站老板娘織的羊毛護膝,同樣帶著讓人安心的溫度。老舊的木鐘在墻角發出輕微的滴答聲,與遠處傳來的早市吆喝聲交織成獨特的晨曲。
手機在枕邊震動起來,董妤順手解鎖屏幕,置頂對話框里跳出兩條消息。是凌晨五點就發來的語音,雪山村老板娘的聲音還帶著清晨的倦意,卻滿是關切:“妤丫頭,到映川了嗎?也不知道你路上順不順利...你這孩子,走的時候還偷偷留錢,在我這兒住哪能收你的費用呢?“緊接著是另一段語音,背景里傳來柴火燃燒的噼啪聲,還夾雜著陶罐在灶臺挪動的輕響,“天還沒亮我就起來煮酥油茶了,總想著你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要是想家了,就回來,雪山村的門永遠為你開著。“熟悉的鄉音讓她鼻尖發酸,仿佛看見老板娘裹著厚披肩,在晨光微熹時就為她忙碌的身影。她趕緊回復:“早就到啦!這邊可暖和了,您別操心,自己也要按時吃飯!“發送時特意附上三個擁抱的表情,把昨夜胃疼的狼狽藏得嚴嚴實實。
她裹著被子坐起身,又看到曲松驛站老板娘發來的語音:“丫頭,到地方安頓好了吧?這邊開始轉暖,你記得把厚衣服收進包里。“帶著高原特有的爽朗語調,讓她忍不住嘴角上揚。回復消息時,她特意在末尾畫了個笑臉表情,將那些未說出口的經歷繼續封存。翻出隨身攜帶的牛皮筆記本,看著昨晚寫下的字跡,墨跡在臺燈下泛著微光,那些未說出口的狼狽與感動,都化作了筆下未干的印記。筆記本邊緣還粘著幾片干枯的格桑花瓣,是離開雪山村時老板娘偷偷塞進行李的。
簡單洗漱后,董妤決定在民宿好好休整一天。她向老板娘借了把藤椅,擺在二樓的小陽臺上。陽光像融化的蜂蜜般傾灑在身上,帶著雨后特有的清新,混著遠處傳來的梔子花香,還隱隱飄來樓下早餐鋪蒸籠里的包子香氣。她攤開從縣城帶來的手繪地圖,又在手機上搜索映川市周邊的山脈資料。平板電腦的冷光與地圖上暈染的水彩標記相映成趣,原來這座城市被群山環繞,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青嵐山,那里不僅有保存完好的古棧道,據說還藏著幾處隱秘的瀑布;而紅葉谷雖然現在不是最佳觀賞季節,但山間分布著不少珍稀植物,是徒步愛好者的天堂。她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動,目光被一張青嵐山云海的照片吸引,云霧翻涌間露出半截古亭飛檐,宛如仙境。照片下方的評論區里,有驢友提到古棧道第三段的石階上,刻著宋代文人的題詩。
“咚咚咚——”門外傳來三聲輕響,緊接著是老板娘溫和的聲音:“姑娘,方便開門嗎?”董妤慌忙將散落的資料收攏,快步上前拉開門,便見老板娘端著藍白花紋的瓷盤站在門口,裊裊熱氣中,糯米的清香混著桂花甜香撲面而來。瓷盤邊緣還凝結著細密的水珠,顯然是剛出鍋不久。老板娘鬢角沾著些許面粉,圍裙上印著卡通圖案,“昨天看你淋了雨,這剛蒸好的桂花糕能驅寒,嘗嘗合不合口味?”她眼角笑出細密的紋路,雙手將盤子往前遞了遞,瓷盤底部還墊著藍布隔熱,“我特意多放了些蜂蜜,甜絲絲的吃著暖和。這桂花還是去年秋天在院子里撿的,曬了好久呢。”
董妤慌忙扶住老板娘的手腕,生怕她燙著,指尖觸到對方布滿薄繭的皮膚,與雪山村老板娘的手竟有幾分相似。“您太客氣了!”她聲音發顫,眼眶微微發熱,小心翼翼接過盤子,青瓷的余溫透過指尖傳來。用手指輕輕捏起一塊晶瑩剔透的糕點,咬下時軟糯的觸感在舌尖化開,清甜的桂花香氣漫開,混著蜂蜜的醇厚,“這味道...像極了家鄉的點心。”說著,她轉身從桌上抽出紙巾,執意讓老板娘擦擦額角的細汗,“您快歇著,再這樣我都不好意思住下了。”老板娘卻笑著擺擺手,指了指她膝頭的地圖:“聽說你要去青嵐山?等會兒我給你畫張更詳細的路。我年輕時常去,哪棵樹下有野莓,哪塊石頭容易打滑,我都清楚著呢。”
午后的時光在資料查閱和筆記整理中悄然流逝。董妤在筆記本上畫下簡易的山脈分布圖,又標注出幾個關鍵的徒步入口。她發現青嵐山腳下有個古老的村落,村民們至今保留著傳統的制茶工藝,古法蒸青的茶香據說能飄滿整條山谷;而紅葉谷深處據說有座廢棄的寺廟,墻壁上可能還留存著宋代的壁畫,斑駁的色彩里藏著歲月的秘密。這些發現讓她既興奮又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山間蜿蜒的小徑和未知的風景。她甚至在筆記本上專門開辟了一欄,記錄可能遇到的危險與應對方法,就像老獵人教她的那樣。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在筆記本上投下長長的影子,又慢慢縮短。
傍晚時分,董妤下樓向老板娘打聽去青嵐山的交通。“坐23路公交就能到山腳下,”老板娘一邊說著,一邊從圍裙口袋掏出張泛黃的紙條,用鉛筆在上面勾勾畫畫,字跡工整得像是學生的筆記,還特意在換乘站畫了個小太陽標記,“不過你一個人去可得小心,山里天氣多變,最好帶件雨衣。對了,山坳里的溪流看著清,可別直接喝,容易鬧肚子。”說著,她又轉身掀開櫥柜,取出個油紙包塞進董妤手里,“這是今早新烤的椒鹽餅,放兩三天都不會壞,餓了就掰一塊墊墊,可比那些外賣實在。我還撒了些自己曬的紫蘇葉,香著呢。”油紙包還帶著竹籃的清香,顯然是剛從廚房取出來的。
夜幕降臨,董妤站在陽臺上眺望遠方。遠處的山巒在暮色中若隱若現,山頂縈繞著淡淡的霧氣,宛如一幅水墨畫。路燈次第亮起,將青石板路染成暖黃色,偶爾有晚歸的行人撐著傘走過,腳步聲在寂靜的巷弄里回響。她想起老獵人說過:“山不會拒絕每一個真誠的訪客。”明天,她就要踏上這片新的山脈,去尋找屬于映川的故事。而此刻,她把老板娘給的椒鹽餅放進背包最里層,又摸了摸懷里的奶渣糖——這些來自不同地方的溫暖,終將成為她探索未知的勇氣。手機屏幕突然亮起,是雪山村老板娘發來的新消息:“酥油茶給你凍成磚了,給你留的路費也塞在你之前住的褥子底下了,在外面別虧待自己,不夠了跟我說。對了,你落下的那頂毛線帽,我給你收好了,等你回來拿。”她對著屏幕輕輕笑了,有些牽掛,注定要隔著山海,長成心底最柔軟的力量。夜風掠過耳畔,帶著遠處江水的濕潤,仿佛在訴說著明日的期待,也送來遠方雪山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