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煤油燈在刑訊室頂角搖晃,把鐵架上的冰水桶映成青灰色。林硯秋的手腕被手銬勒出紫痕,指甲縫里還嵌著審訊時崩裂的木屑——那是她用斷弦劃破趙妄臉頰時留下的。此刻,叛徒正叼著煙湊近,火柴照亮他左臉的爪痕,像條丑陋的蜈蚣。
“林小姐,咱們又見面了。“趙妄彈了彈煙灰,落在她滲血的膝蓋上,“當年在特訓班,你總說我偷喝老鄉的羊奶沒出息,現在看看,誰才是階下囚?“
林硯秋抬起頭,血水混著汗水滴進領口。她看見趙妄手里的膠卷——那是南京大屠殺的證據,此刻卻成了叛徒邀功的籌碼。喉間涌起腥甜,她卻笑了,笑聲震得煤油燈直晃:“趙妄,你脖子上的櫻花紋刺青...是佐藤給的賞賜吧?“
趙妄的臉色驟變,耳光劈頭蓋臉砸下來:“賤人!知道為什么留著你嗎?佐藤課長說,你的血能引出「木棉」的密卷。“
冰水突然從頭頂澆下,林硯秋劇烈咳嗽,聽見刑訊室鐵門吱呀作響。穿皮靴的人走進來,軍靴上的櫻花徽章擦過她腳背,不是佐藤,而是周鴻遠——不,是周鴻博,那個出賣父親的叛徒哥哥。
“長話短說。“周鴻博扔來疊照片,每張都拍著她與地下黨接頭的場景,“交出「黑太陽計劃」的自毀密鑰,我讓趙副官給你個痛快。“
林硯秋盯著他口袋里的鋼筆——那是顧承澤的遺物,筆帽刻著“精忠報國“。指尖involuntarily攥緊,卻在這時,刑訊室頂部的瓦片輕響,有東西裹著血衣墜下,琴身砸在周鴻博腳邊,斷弦甩出的血珠濺在他褲腳。
“放開她。“周鴻遠的聲音像生銹的刀,他單膝跪地,懷里的古琴浸滿鮮血,“膠卷是假的,真情報在我這。“
趙妄的槍響在瞬間,卻被周鴻遠抬手擋住,子彈穿透他的手掌,釘進身后的磚墻。林硯秋看見他袖口露出的胎記——與周鴻博對稱的位置,有顆暗紅色的痣,這才驚覺眼前人是真正的周鴻遠,那個在南京城替她擋子彈的男人。
“周鴻遠,你瘋了?“周鴻博的槍口抵住他眉心,“你以為用假情報能換她命?“
“換不換得了,試試就知道。“周鴻遠抬頭,血從指縫滴落,在古琴上畫出蜿蜒的紅線,“佐藤要的是「木棉」的活體實驗樣本,而我...能給他更值錢的東西。“
林硯秋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她知道,周鴻遠說的“值錢東西“是自己——那個被日軍懸賞的「木棉」,而他手里的古琴,必然藏著能扭轉戰局的關鍵。
“把琴打開。“趙妄踹向周鴻遠傷處,琴弦發出瀕死的嗡鳴。林硯秋看見周鴻遠沖她眨眼,那是在南京城教過她的暗號:“假琴,真密卷“。
古琴腹內掉出的不是密卷,而是顆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周鴻遠趁機撞向趙妄,手銬鏈條繃直如刀,纏住周鴻博的脖頸。林硯秋猛地扯斷手銬,抓起炸彈砸向冰水桶,水花濺起的瞬間,她聽見周鴻遠的嘶吼:“跑!去重慶找「銀杏」!“
刑訊室在爆炸中坍塌,林硯秋被氣浪掀出鐵門,滾進潮濕的巷子里。身后傳來趙妄的怒罵,卻被周鴻遠的笑聲淹沒:“趙妄,你以為投靠日本人就能活?看看你脖子上的櫻花...那是731部隊的實驗標記!“
雨突然下起來,林硯秋爬向街角的裁縫鋪,那是地下黨的聯絡點。她摸出周鴻遠塞在她手里的東西——不是密卷,而是顧承澤的信,信封上多了行血字:“趙妄是731實驗體,密卷在古琴斷弦里“。
裁縫鋪的后門突然打開,老陸拽住她的手腕:“快走!周鴻遠引爆了日軍軍火庫,整個漢口都在搜捕「木棉」!“
林硯秋回頭,看見刑訊室的火光映紅雨幕,周鴻遠的身影在火中搖晃,卻始終握著那把斷弦的古琴。她知道,這個背負著叛徒哥哥罪名的男人,用生命給她爭取了十分鐘的逃生時間。
“老陸,“她握緊顧承澤的信,“去重慶的船...還有位置嗎?“
“有,“老陸扯開襯衫,露出里面的紅綢帶,“蘇聯援華物資船,明天黎明啟航——但你得先處理傷口,日軍的審訊針上有鼠疫桿菌。“
林硯秋這才驚覺膝蓋的灼痛,低頭看見傷口周圍已經泛起紫斑。她摸出藏在齒間的氰化鉀膠囊,卻在這時,聽見遠處傳來《將軍令》的琴音——是周鴻遠在彈撥斷弦,用最后的力氣為她奏響離別的戰歌。
“走。“她將膠囊扔進雨水,“我要活著去重慶,讓趙妄看看,「木棉」的根扎得有多深。“
老陸點頭,掏出駁殼槍警戒四周。林硯秋摸向古琴斷弦,指尖觸到嵌入鋼絲的紙頁——那是「黑太陽計劃」的自毀程序說明書,周鴻遠用鮮血將它刻進了斷弦。
雨越下越大,遠處的火光逐漸熄滅,仿佛整個漢口都在為某個英雄的隕落默哀。林硯秋握緊斷弦,任血水混著雨水流過掌心,在青石板上畫出木棉花的形狀——那是希望的圖騰,是無數像周鴻遠這樣的人用生命澆灌的信仰之花。
下幕預告:
林硯秋登船時毒發昏迷,老陸用土方暫緩鼠疫擴散。重慶碼頭驚現趙妄“處決照“,周鴻博卻以“抗日英雄“身份迎接,他西裝內袋露出的櫻花手帕,與趙妄頸間紋身一模一樣。
第十章毒霧危機(第二幕)
蘇聯貨船「列寧格勒號」的底艙彌漫著磺胺藥味,林硯秋在顛簸中醒來,看見老陸正用匕首剜去她膝蓋上的紫黑色腐肉。船身隨波浪起伏,舷窗外的長江水泛著鐵青色,像極了南京城破那天的天空。
“忍著點,這是用雄黃泡過的刀片。“老陸往傷口撒鹽,粗糲的手指比在特訓班時顫抖得更厲害,“日軍的鼠疫桿菌潛伏期三天,咱們得在到重慶前把毒血擠干凈。“
林硯秋咬住毛巾,冷汗浸透了后背。她看見老陸腰間掛著的水壺,壺身刻著“打回老家去“——那是老陳的遺物。斷弦纏繞在她手腕上,鋼絲縫隙里還嵌著周鴻遠的血,此刻卻成了提醒她活下去的枷鎖。
“老陸,“她扯掉毛巾,聲音沙啞如砂紙,“周鴻遠...有沒有說過我父親的事?“
老陸的動作頓了頓,從懷里掏出半塊懷表,表蓋內側貼著張泛黃的合影:顧承澤站在中間,左邊是老陳,右邊是穿著學生裝的林硯秋父親。背景是金陵女大的櫻花樹,那時的櫻花還沒有沾染上鮮血。
“顧站長說,你父親被捕前把密卷吞進肚里,“老陸用酒精棉擦刀,“趙妄為了拿情報,活生生剖開他的肚子——這就是為什么顧站長非要讓你學「死間計」,他怕你重蹈覆轍。“
船身突然劇烈傾斜,林硯秋滾向舷窗,看見江面上漂浮著日軍的巡邏艇。老陸迅速用毛毯蓋住她的傷口,從腰間摸出兩顆手榴彈:“別擔心,蘇聯人跟日軍有協議,他們不敢隨便搜船。“
林硯秋點頭,指尖觸到顧承澤的信。信紙被血水洇透,卻依然能看清那句:“硯秋,你的古琴不是武器,是火種。“她轉頭看向艙角的古琴,斷弦在煤油燈下泛著冷光,像極了顧承澤最后微笑時的眼神。
三天后,重慶朝天門碼頭。
林硯秋裹著灰布長衫,圍巾遮住半張臉,古琴盒用麻繩綁在胸前。老陸穿著美式夾克,叼著從美軍基地順來的駱駝煙,袖口的藍布補丁在人群中格外醒目——那是地下黨在重慶的新暗號。
“看右邊。“老陸用煙嘴輕點前方,“「抗日英雄」周鴻博來了。“
穿著將官服的周鴻博站在碼頭中央,胸前掛滿勛章,人群中爆發出歡呼聲。林硯秋看見他西裝內袋露出的櫻花手帕,繡工與趙妄頸間的紋身完全一致,指甲不自覺地掐進掌心。
“歡迎林小姐來到陪都。“周鴻博伸手時,林硯秋注意到他無名指的戒指——那是佐藤弘毅的家族紋章,“戴老板對你在南京的表現很贊賞,特意讓我來接你。“
老陸擋在她身前,駱駝煙在指間明明滅滅:“周長官,我們可是帶著蘇聯人的介紹信來的。“
“當然,“周鴻博微笑著遞上文件,封皮蓋著軍統的火漆印,“不過林小姐的古琴...需要交給軍需處檢查。“
林硯秋握緊琴盒,斷弦在袖中繃直:“周長官怕里面藏著炸彈?還是怕看見不該看的東西?“
周鴻博的眼神驟然冷下來,人群中突然傳來槍響。林硯秋被老陸拽進小巷,看見街角的報童正在拋售號外,標題用猩紅大字寫著:“漢奸趙妄伏法,頭顱懸于較場口!“
“假的。“老陸撕毀報紙,“趙妄脖子上的櫻花紋身,是731部隊的「永生實驗」標記,除非腦袋搬家,否則死不了。“
林硯秋點頭,摸出藏在琴盒夾層的微型照相機。鏡頭里映出周鴻博的櫻花手帕,與記憶中趙妄的紋身重疊,突然想起顧承澤信里的話:“周鴻博的櫻花手帕,是打開731實驗室的鑰匙。“
“老陸,“她將相機塞進他口袋,“去八路軍辦事處,找代號「銀杏」的人——我去會會這位「抗日英雄」。“
“你瘋了?!“老陸拽住她手腕,“你的毒還沒清,現在去就是送死!“
“但我們需要那把手帕。“林硯秋扯開圍巾,露出脖子上的淡紫色斑紋,“趙妄沒死,佐藤就不會停止「黑太陽計劃」——而周鴻博,是唯一能帶我找到他的人。“
老陸沉默片刻,從懷里掏出個鐵皮盒,里面是延安送來的盤尼西林:“注射后能撐十二個小時——記住,無論拿到什么情報,必須在藥效消失前回來。“
林硯秋點頭,將盤尼西林扎進大腿。藥劑灼燒著血管,卻讓她的頭腦異常清醒。她重新系好圍巾,走向碼頭時,聽見周鴻博正在對記者們說:“林小姐是我的故交,她父親曾是忠義救國軍的英雄...“
“周長官記性真好。“林硯秋打斷他,故意將古琴盒撞向他的戒指,斷弦勾住手帕一角,“不過我父親的琴,只給真正的中國人彈。“
周鴻博的臉色微變,卻在記者鏡頭前露出關切的笑:“林小姐旅途勞頓,先去我的公館休息吧——聽說你擅長彈《櫻花謠》,正好給我的日本客人助助興。“
人群中響起倒抽冷氣的聲音,老陸的手按在槍柄上。林硯秋卻笑了,笑聲里帶著刺骨的冷:“好啊,不過我彈《櫻花謠》時,喜歡用真櫻花當踏板——周長官能讓人摘些來嗎?“
周鴻博的眼神閃過殺意,卻依然保持著優雅:“當然可以——來人,送林小姐去寓所。“
兩名軍統特務上前,林硯秋注意到他們腰間的南部十四式手槍——那是佐藤的特高課專用配槍。她跟著他們走向轎車,路過較場口時,故意看向城墻上懸掛的“趙妄頭顱“——那是用蠟像做的,連傷口的血跡都是新鮮的。
轎車發動時,她摸出老陸給的鐵皮盒,里面除了盤尼西林,還有張紙條:“銀杏在沙坪壩中央大學,暗號:木棉花開時,嘉陵水倒流。“林硯秋握緊紙條,透過車窗看向周鴻博,他正在擦拭戒指,櫻花手帕上沾著她的血。
“周長官,“她故意用日語說,“您的手帕臟了,需要我幫您洗嗎?“
周鴻博轉頭,瞳孔因震驚而收縮。林硯秋知道,自己已經觸到了他的痛處——這個偽裝成英雄的叛徒,終究還是怕人知道他與日軍的勾結。
轎車駛入戴公館時,林硯秋看見門口的衛兵穿著731部隊的暗紋軍裝。她握緊古琴盒,斷弦在掌心刻出深痕,卻在這時,聽見遠處的嘉陵江傳來汽笛聲——那是老陸在提醒她,盤尼西林的藥效,只剩下六個小時了。
下幕預告:
林硯秋在戴公館發現櫻花手帕藏著731實驗室坐標,深夜潛入周鴻博書房卻觸發警報。老陸帶游擊隊強攻時中槍,臨死前喊出“銀杏是...“,周鴻博舉槍對準她眉心,卻聽見樓下傳來《將軍令》琴音——顧承澤“生前“的鋼筆在保險柜反光,密卷缺頁突然顯形。
第十章毒霧危機(第三幕)
戴公館的落地鐘敲過十二下,林硯秋的指尖終于觸到了書房保險柜的銅鎖。周鴻博的櫻花手帕被她浸在茶水里,顯出用密蠟書寫的坐標——“北緯29.56,東經106.55“,那是重慶歌樂山的方位。她摸出顧承澤的鋼筆,筆尖輕輕劃過手帕,蠟質紋路下露出更深的刻痕:“波字8604,九月十五,毒霧計劃“。
“林小姐好雅興,深夜偷翻別人書房?“周鴻博的聲音從陰影里傳來,美式臺燈亮起的瞬間,他的手槍已經對準她眉心,“說吧,是誰派你來的?“
林硯秋轉身,鋼筆藏進袖口。她看見周鴻博換了便裝,領口敞開,露出與趙妄同款的櫻花紋身——那不是刺青,而是植入皮膚的生物芯片,731部隊用來追蹤實驗體的標記。
“不是誰派我來,“她故意用日語回答,“是佐藤課長讓我來取「毒霧計劃」的最后一塊拼圖。“
周鴻博的瞳孔驟縮,手槍卻穩如磐石:“佐藤已經死在南京,你以為用這種謊話能騙到我?“
“死的是你的孿生弟弟周鴻遠,“林硯秋向前半步,斷弦在袖中繃直,“他到死都攥著你的櫻花手帕,上面沾著他的血——你說,佐藤會怎么對待背叛者的哥哥?“
周鴻博的槍口第一次出現顫抖,林硯秋趁機踢翻茶幾,紫砂壺碎裂聲中滾向書桌。保險柜的密碼盤映入眼簾,她看見轉盤上的櫻花紋樣與手帕坐標吻合,迅速撥出“29、56、106、55“,鎖芯彈出的瞬間,書房頂燈突然爆閃。
“警報!非法入侵!“機械女聲從天花板傳來,周鴻博咒罵著扣動扳機,子彈擦過林硯秋耳際,擊碎了身后的莎士比亞半身像。她抓起古琴盒擋在身前,斷弦射出,纏住周鴻博手腕,卻在這時,聽見公館外傳來密集的槍聲——是老陸的駁殼槍,槍聲里混著陜西腔的怒吼:“狗日的周鴻博,老子來取你狗頭!“
“老陸!別進來!“林硯秋大喊,卻被周鴻博拽住頭發撞向書架。她看見書架上擺著周鴻遠的軍校畢業照,照片里的青年眼神清澈,與眼前的叛徒判若兩人。
“你以為老陸能救你?“周鴻博掐住她喉嚨,櫻花紋身因充血變得紫紅,“他中了我的埋伏,現在恐怕已經...“
話音未落,落地窗轟然炸裂,老陸的身影從火光中躍入,胸前的美式夾克染著血,卻仍舉著繳獲的湯姆森沖鋒槍:“硯秋同志!接著!“
一枚手榴彈滾到林硯秋腳邊,她迅速踢向保險柜,爆炸的氣浪掀翻周鴻博。老陸趁機撲過來,用身體護住她,子彈穿透他的后背,血滴在她臉上,帶著溫熱的溫度。
“老陸!“她按住他的傷口,看見鮮血浸透了他藏在懷里的《新華日報》,頭版標題是“華北敵后戰場捷報頻傳“。
“別管我...“老陸咳嗽著,血沫濺在她圍巾上,“銀杏是...是...“
公館外傳來日軍裝甲車的轟鳴,周鴻博趁機爬起,槍口對準老陸眉心。林硯秋猛地推開老陸,斷弦再次射出,卻被周鴻博用書架擋住。她聽見老陸用最后的力氣喊出:“銀杏...是戴公館的...園丁...“
槍聲響起時,老陸的身體重重砸在她懷里。林硯秋感覺有什么東西塞進她口袋——是老陳的駁殼槍,槍柄的“顧“字被磨得發亮。她抬起頭,看見周鴻博正擦著嘴角的血,眼神里帶著瘋狂的殺意。
“現在,只剩我們倆了。“他踢開老陸的尸體,“把密卷和自毀密鑰交出來,我讓你給他們陪葬時留個全尸。“
林硯秋站起身,后背抵住保險柜。顧承澤的鋼筆在口袋里發燙,她忽然想起父親密卷里的記載:“731部隊的自毀程序,需要用血脈啟動。“指尖撫過鋼筆刻字,竟發現筆帽可以擰開,里面藏著半片玉蟬——那是母親的遺物,也是“木棉“的真正密鑰。
“周鴻博,你知道為什么佐藤一直不信任你嗎?“她舉起鋼筆,玉蟬在月光下泛著微光,“因為你永遠成不了真正的「櫻花武士」,你只是個偷穿哥哥軍裝的膽小鬼。“
周鴻博怒吼著撲過來,林硯秋趁機將玉蟬嵌入保險柜的櫻花鎖孔。整面墻突然翻轉,露出后面的密道,冷光中,她看見無數玻璃罐里裝著人腦標本,標簽上寫著“木棉計劃第37號樣本“。
“你以為能阻止「毒霧計劃」?“周鴻博的槍頂住她后腰,“明天這個時候,重慶就會變成死城,而你...會成為第一個實驗品。“
林硯秋的指尖觸到密道里的應急開關,那是與古琴斷弦相連的爆破裝置。她想起老陸臨終前的眼神,想起周鴻遠用生命換來的情報,忽然笑了——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終于找到了扭轉戰局的關鍵。
“周鴻博,你看這玉蟬像什么?“她轉身面對槍口,玉蟬在掌心發出微光,“這是「木棉」的種子,能在毒霧里開出最紅的花。“
密道深處傳來齒輪轉動的轟鳴,周鴻博的臉色第一次露出驚恐。林硯秋知道,自毀程序已經啟動,731部隊在歌樂山的實驗室正在崩塌。她握緊鋼筆,聽見公館外傳來八路軍的沖鋒號,那聲音蓋過了周鴻博的咒罵,像極了顧承澤教她唱的《國際歌》。
“你殺不了我,“她昂首走向密道,“因為「木棉」的根,永遠在黑暗里生長。“
周鴻博的槍響在身后,卻被劇烈的爆炸吞沒。林硯秋被氣浪推向前方,跌進嘉陵江的支流,聽見遠處傳來老陸的秦腔——那是用生命譜寫的戰歌。她摸出老陸塞在她口袋里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顧承澤信里提到的“木棉花開時,嘉陵水倒流“的暗號——一張泛黃的船票,日期是1937年7月7日,目的地:延安。
下幕預告:
林硯秋被八路軍救起,玉蟬與鋼筆融合顯影731部隊總基地地圖。戴公館爆炸現場驚現周鴻博“替死鬼“尸體,真正的他帶著櫻花手帕逃往日占區。佐藤在北平啟動“毒霧計劃“,毒氣彈卻在運輸途中因老陸生前布置的炸彈接連爆炸。
第十章毒霧危機(第四幕)
嘉陵江的晨霧如薄紗般漫過江岸,林硯秋蜷縮在漁船的稻草堆里,聽見八路軍戰士用陜北話交談:“隊長,這姑娘手里攥著鋼筆和玉蟬,怕是有重要情報。“
“先送她去紅巖村。“有人輕輕扯開她攥緊的手,“看這圍巾上的血,是老陸的暗號——她是自己人。“
昏迷前的最后一刻,林硯秋看見頭頂的天空漸漸放晴,陽光穿過玉蟬碎片,在戰士的紅星帽徽上投下斑駁光影。她知道,老陸臨死前拼盡全力喊出的“銀杏是園丁“,此刻正在紅巖村的菜園里,等著接應她。
三日后,紅巖村窯洞。
林硯秋摸著腰間的繃帶,聽著窯洞外的紡車聲,忽然想起顧承澤曾說:“延安的紡車聲,是最動聽的戰斗號角。“桌上的搪瓷缸里泡著苦蕎茶,對面坐著的“園丁“老王,正用樹枝在地上畫出歌樂山的地形圖。
“根據你說的坐標,我們在歌樂山發現了廢棄的防空洞。“老王的陜北口音帶著砂礫般的質感,“里面有日軍留下的防毒面具和...人體殘骸。“
林硯秋點頭,指尖撫過顧承澤的鋼筆。玉蟬碎片嵌入筆帽后,鋼筆尖在紙上劃出的不再是墨水,而是淡藍色的熒光紋路,那是731部隊的生物密文。她想起老陸犧牲時的眼神,突然開口:“周鴻博的櫻花手帕...可能藏著北平毒氣彈工廠的位置。“
老王猛地抬頭,煙袋鍋在鞋底磕出悶響:“你是說,佐藤要在北平啟動「毒霧計劃」?“
“九月十五,“林硯秋摸出從周鴻博書房順來的日歷碎片,“這是密卷里反復出現的日期——老王同志,我們需要一架電臺,還有...“她看向窗外的棗樹,“一位能看懂日文密電的同志。“
老王沉默片刻,從炕席下抽出臺軍用收音機,旋鈕上纏著藍布——那是地下黨的標志:“電臺有,日文翻譯...你猜猜是誰?“
窯洞門“吱呀“推開,穿著粗布軍裝的年輕女子走進來,齊耳短發上沾著草屑,手里抱著捆《資本論》。林硯秋猛地站起,繃帶扯得傷口生疼——那是金陵女大的同學陳曼玲,曾幫她翻譯過《百人一首》的柔弱女生,此刻眼里閃著堅定的光。
“硯秋,“陳曼玲放下書,露出袖口的紅星臂章,“雪松同志犧牲前,曾讓我在重慶等你——現在,該讓那些櫻花特務看看,什么叫「巾幗不讓須眉」了。“
林硯秋的眼眶突然發熱,想起南京淪陷時,陳曼玲在日語課上替她打掩護的場景。她握緊對方的手,感覺到掌心里的繭子——那是長期握槍留下的痕跡。
“曼玲,“她將鋼筆遞給對方,“用紫外燈照筆尖,密文會顯形。“
陳曼玲點頭,從懷里掏出個鐵皮盒,里面裝著延安自制的紫外光燈。鋼筆尖在燈光下亮起,墻面上浮現出密密麻麻的日文,老王迅速用密碼本破譯,臉色越來越凝重:
“「波字8604部隊已抵達北平南苑機場,毒霧彈將于九月十五空投重慶...」“他摔了煙袋鍋,“狗日的!他們想在陪都淪陷前,把重慶變成死城!“
林硯秋摸出老陸留下的船票,日期被她用鮮血描紅:“九月十五前,我們必須炸掉南苑機場的毒氣彈庫——老王同志,能聯系上在北平的地下黨嗎?“
“聯系得上,“老王敲了敲收音機,“不過需要有人把密文送過去——硯秋,你的傷...“
“我的傷不要緊。“林硯秋扯開繃帶,露出結痂的傷口,“老陸用命換來的情報,不能爛在窯洞里——而且,“她握緊玉蟬,“我要讓佐藤看看,「木棉」的花,能開在任何他想毀滅的地方。“
三日后,北平城。
林硯秋穿著旗袍,外罩長款風衣,古琴盒偽裝成西洋樂器箱,站在南苑機場外的胡同口。她的指尖按在琴弦上,感受著遠處傳來的飛機引擎震動——那是日軍的九七式運輸機,正裝載著致命的毒霧彈。
“林小姐,久違了。“佐藤弘毅的聲音從身后傳來,軍靴踏在青石板上,“聽說你殺了我的周鴻博少尉,還毀了歌樂山的實驗室?“
她轉身,看見佐藤穿著便衣,卻依然戴著白手套——那是為了掩蓋手上的灼傷。他的身后,周鴻博扶著拐杖,櫻花手帕換成了繃帶,眼神里藏著刻骨的恨。
“佐藤課長,“林硯秋故意用日語寒暄,“聽說您要在重慶放煙花?可惜我提前送了份「賀禮」。“
周鴻博的拐杖重重砸地:“你以為毀掉南苑機場就能阻止「毒霧計劃」?大日本帝國的毒氣彈,早就藏在...“
“藏在你的櫻花手帕里?“林硯秋打斷他,“很遺憾,那些手帕在運輸途中遭遇了「意外」——比如,延安來的炸彈專家,最喜歡櫻花圖案的包裝紙。“
佐藤的臉色驟變,遠處突然傳來連續的爆炸聲。南苑機場方向騰起濃煙,九七式運輸機的油箱被引燃,火光映紅了佐藤的臉。林硯秋看見他眼底的驚慌,想起南京城破時他的囂張,終于露出釋然的笑。
“你輸了,佐藤。“她摸出老陳的駁殼槍,“從你踏上中國土地的那天起,就注定會輸——因為你永遠不懂,什么叫「眾志成城」。“
佐藤伸手去摸槍套,卻被周鴻博拽住:“課長,快走!八路軍的游擊隊進城了!“
“周鴻博,你以為投靠日軍就能活?“林硯秋的槍口對準他的櫻花紋身,“看看你的脖子,那不是榮耀,是死亡通知書——731部隊的實驗體,從來活不過三個月。“
周鴻博的瞳孔驟縮,佐藤趁機推開他,消失在胡同盡頭。林硯秋沒有追擊,只是看著周鴻博癱坐在地,眼神空洞如死灰。她知道,這個叛徒的余生,都將在恐懼和悔恨中度過,比死亡更可怕。
“林同志!“遠處傳來游擊隊員的呼喊,“機場爆炸成功,毒氣彈全部銷毀!“
林硯秋轉身,看見漫天的火光中,有紅旗在南苑機場升起。她摸出顧承澤的信,終于敢拆開來看,信紙里掉出片干枯的木棉花,信的最后一句寫著:“硯秋,當你看到這朵花時,我已化作護花的春泥——但木棉不死,中國不亡。“
淚水模糊了字跡,她將木棉花夾進古琴,斷弦在陽光下泛著金光。遠處的八路軍戰士正在清掃戰場,有人哼起《松花江上》,歌聲里帶著收復失地的決心。林硯秋知道,這場關于櫻花與木棉的戰爭,正義終將勝利,因為有無數像老陸、周鴻遠這樣的人,用生命守護著這片土地。
下幕預告:
重慶解放碑響起抗戰勝利的鐘聲,林硯秋在延安收到周鴻博的絕筆信,揭露佐藤藏身東京。她帶著古琴踏上審判席,玉蟬碎片在陽光下顯影出731部隊最高指揮官名單,卻在這時接到密報:“佐藤出現在南京雨花臺,手里拿著「木棉」的古琴斷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