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壓壓的人群。
他們從北邊的地平線出現,像潮水涌向曹軍的防線。
巡邏的士兵,握緊了手里的長矛。
“站住!軍事重地,不許靠近!”什長扯著嗓子大喊。
人群沒有停下。
他們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耗盡了全身的力氣。
最前面是一個老頭。他的背彎成一張弓。他手里拄著一根樹枝。他的衣服是破布條。風一吹露出里面的排骨。
老頭的身后,是一個女人。她抱著一個孩子。孩子的頭,歪在一邊沒有聲息。女人雙眼無神,嘴唇干裂出血。
后面陸續來了更多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孩子。
他們的臉是黃蠟色,雙眼無光。
他們不是軍隊,是流民。
夏侯惇站在營寨的望樓上。他看著下面的人群。他的眉頭,擰成一個疙瘩。
“這都是從哪冒出來的?”他問身邊的副將。
“將軍,是從冀州那邊逃過來的。”副將回答,“聽說袁紹為了湊軍糧,把沿河幾個縣都給刮空了。交不出糧食的,就抓去當民夫。百姓活不下去了,只能往南邊跑。”
“一群累贅!”夏侯惇一拳砸在欄桿上,“我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哪有閑飯喂他們?”
他轉身下了望樓。
中軍大帳,曹操的臉,黑得像鍋底。
斥候剛剛匯報了流民的規模。初步估計,至少有五千人。而且,后面還有源源不斷的人,正在路上。
“主公,不能讓他們再靠近了!”夏侯惇第一個開口,“這些人又饑又病,萬一在營外鬧起瘟疫,后果不堪設想!依我看,派一隊騎兵,直接把他們驅散!”
“仲德,你怎么看?”曹操問程昱。
程昱站出來。“元讓將軍言之有理。我軍糧草本就緊張,無力賑濟。但強行驅趕,恐傷天和,也有損主公仁義之名。”他說,“不如,開倉放一些糧食,把他們勸回鄉里去。”
“回鄉?”曹洪冷笑,“他們要是能回去,還用跑到我們這來?回去就是個死。你給他們一點糧食,他們吃完了,還是會回來。”
大帳里,吵成一團。
有人主張驅趕。有人主張安撫。但誰也拿不出一個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郭嘉躺在他的專屬軟榻上。他裹著厚厚的毯子,咳嗽了幾聲。他一句話沒說。
他知道,這種事情,吵不出結果。
就在這時,一個傳令兵走了進來。
“報!鳳老板有急信!”
又是鳳老板。
大帳里,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那個傳令兵手里的竹管上。
曹操伸手。“拿來。”
他打開竹管,抽出里面的布帛。
布帛上,字不多。
“流民不是麻煩,是資源。”
“驅趕,會把他們推到袁紹那邊。賑濟,是無底洞。”
“給我一塊地,給我一批人。我能把他們,變成給你種地的農夫,給你修墻的工匠,給你提供情報的耳朵。”
“我還有秘密武器。”
曹操看完,把布帛遞給郭嘉。
郭嘉看了一眼,笑了。
“主公,鳳老板這是要給你變戲法了。”他說。
“胡鬧!”程昱湊過來看了一眼,立刻反對,“一個女人家,她懂什么軍國大事?安置幾千流民,比打一場仗還難!她憑什么?”
“就憑她有秘密武器。”郭嘉把布帛放下,“主公,你不好奇嗎?”
曹操當然好奇。
這個林鳳兮,腦子里到底裝了多少東西?
“傳令,讓鳳老板過來。”曹操說。
很快,林鳳兮就到了。
她還是那一身干練的男裝。她走進大帳,對著曹操行了一禮。
“你說的秘密武器,是什么?”曹操開門見山。
林鳳兮沒有回答。她拍了拍手。
春禾從帳外,捧著兩個陶罐走進來。
林鳳兮打開第一個陶罐。她從里面,倒出一些圓滾滾,土黃色的東西。大的像拳頭,小的像雞蛋。
“這個,我叫它‘土豆’。”林鳳-兮說,“把它切成塊,埋進地里。不用怎么管。三個月,就能收獲。一畝地,最少能收兩千斤。”
兩千斤!
大帳里,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這個時代的麥子,一畝地能收個兩三百斤,就算豐年了。
“鳳老板,你莫不是在說笑?”荀攸一臉的不信。
林鳳兮不理他。她又打開第二個陶罐。
里面,是金黃色的顆粒。像一顆顆小小的牙齒。
“這個,我叫它‘玉米’。”她說,“種下去,能長得比人還高。一根稈子,能結好幾根。味道,比麥子還好。”
“我稱它們為,神授嘉禾。”林鳳兮看著曹操,一字一句地說,“是上天賜給主公,用來安定天下的。”
神授嘉禾。
這個名頭,太大了。
曹操盯著那些土豆和玉米。他的眼睛里,有懷疑,有審視,還有一絲壓抑不住的興奮。
“這些東西,你從哪弄來的?”他問。
“格物院一直在研究。小范圍試種,已經成功了。”林鳳兮回答,“數據不會說謊。只要有地,有水,有人,我就能讓所有流民,都吃上飽飯。”
她停頓了一下。
“主公,給我三個月。我還你一個安穩的后方,和一支幾千人的預備役。”
大帳里,落針可聞。
曹操看著林鳳兮。
這個女人,總是在他最絕望的時候,給他畫一張最大的餅。
偏偏,他每次都想嘗嘗。
“好。”曹操終于開口,“孤準了。”
他指著沙盤上,官渡大營后方的一片區域。
“這片荒地,歸你。營里的工匠,軍需處的官吏,你隨便調。孤再給你五百親衛,聽你號令。”
曹操站起來,走到林鳳兮面前。
“但是,林鳳兮。你記住了。孤給你三個月。三個月后,如果孤看不到你說的兩千斤...”
“一言為定。”林鳳兮的回答,沒有一絲猶豫。
第二天。
官渡大營后方,那片沉寂了多年的荒地,熱鬧起來。
林鳳兮站在一塊高地上。她手里拿著一根樹枝,在地上畫著圖。
“這里,挖主排水溝。所有生活廢水,必須從這里走。防止瘟疫。”
“那邊,搭簡易營房。男女分開,老弱病殘集中安置,方便照顧。”
“所有青壯年,跟我來!開荒!”
流民們麻木地看著這個發號施令的“年輕人”。
他們不相信,這個看起來文弱的“小官”,能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
直到,林鳳兮在空地中央,架起了十幾口大鍋。
白花花的大米,被倒進鍋里。雖然不多,但混著野菜和一些磨碎的,他們沒見過的土黃色粉末,煮成了一大鍋一大鍋的稠粥。
熱氣,升騰起來。
食物的香味,飄散開。
“所有干活的人,一人兩碗!不干活的,一碗!”林鳳兮的聲音,通過一個簡易的鐵皮喇叭,傳遍整個營地。
流民們,騷動起來。
他們看著那鍋里的粥,吞咽著口水。
終于,一個膽大的漢子,扔掉手里的破碗,拿起一把鋤頭。
“我干!”
有一個人帶頭,就有第二個人。
越來越多的人,拿起了工具。
林鳳兮看著眼前這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心里并沒有放松。
她知道,施粥只能救得了一時。
真正的考驗,是腳下這片土地。
她看向那些剛剛被翻開的黑色泥土。
土豆和玉米,已經種下去了。
它們,能如期發芽,生長嗎?
在這些饑餓的人群里,又藏著多少雙,來自袁紹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