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來享受獨處的寧靜。捧一本書,蜷縮在角落,便能構筑一個只屬于自己的世界。比起出門應酬,周旋于復雜的人際關系,我更貪戀這份獨處的自在。想起踏入大學校門前,我的目標清晰而純粹:四年光陰,一定要泡在圖書館浩瀚的書海里,彌補從小閱讀量不足的缺憾。就是為了那個圖書館,才如此向往大學。支撐我的信念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作者,我必須貪婪地汲取養分。至于學的專業是否真心喜歡,前景是否光明,反倒成了其次。課堂上,除了高數和邏輯學這類需要全神貫注對付的硬骨頭,其他老師的課,我的思緒常常飄向書包里那本“非學科”的書。
四年下來,當圖書館的系統統計出我是同屆學生中借閱數量最多的人時,自己都有些驚訝。許多同學的畢業留言里都寫著類似的話:“阿米總是安靜地抱著書坐在角落看。”當然,為了考試及格,臨時抱佛腳的“死記硬背”功夫也沒少下,所幸那時年輕,記憶力驚人,四年竟也未曾掛科。只是現在想來,這種為了應試的“死記硬背”,雖然幫我們順利通關,拿到了文憑,卻在某種程度上鈍化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可能毀掉了我們探索更多可能性的熱情與勇氣。這讓我暗下決心:將來若有了孩子,一定、一定要支持他/她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方向去學習,哪怕那條路看起來荊棘密布。
耳機里,胡彥斌的《月光》幽幽流淌,那清冽又略帶滄桑的嗓音,伴著窗外淅瀝的雨聲,絲絲縷縷纏繞在心頭:
“過情關,誰敢闖。望明月,心悲涼。千古恨,輪回嘗。眼一閉,誰最狂。這世道的無常,注定敢愛的人一生傷……”
歌詞像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對陸潮言洶涌的思念閘門。新的一年,我最深切的愿望,就是能與他更親近一些。希望我們之間少些誤解的陰霾,多些理解的陽光;希望那些無謂的爭吵能隨風散去,留下溫和的細語。從我遇見他的第一眼起,那個19歲秋天梧桐樹下的驚鴻一瞥,心底就埋下了一個執拗的種子:多么希望,他就是我命中注定的soulmate。年初看到的星座預測信誓旦旦地說,今年會遇到“夢中人”。我一度嗤之以鼻,直到遇見他。除他之外,我的目光再未為任何人真正停留,心跳也再未為他人如此失序。
我曾經近乎賭氣地對自己立誓:如果這一年里,我不主動去找他,我們還能“偶遇”,那便是命運給我的明確答案——他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Dreamlover,此生再不言放棄。而命運似乎真的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回應了我。難道,那個我等待了許久、想象了許久的人,兜兜轉轉,答案竟早已寫在19歲那年的相遇里,他就是陸潮言?
有時感覺,全世界都快要知道Amy心里裝著誰了。他對我而言,其重要性,在父母之外,他是我生命中最珍視、最不愿失去的人。即便長久不聯系,不見面,不發一言一語,我的心底也始終有一個位置,安穩地存放著他。這份存在感,不需要外界的確認,它就在那里,如同呼吸般自然。別的星座或許喜歡“裝深情”,而我這天秤座,卻常常想在工作和生活中,刻意表現得像個“花心”的、對什么都漫不經心的人,仿佛這樣就能掩飾內心的那份專注與執著,保護自己免受窺探或傷害。
可是,我又能做些什么呢?現實像一道無形的墻。主動出擊?害怕唐突,更害怕被拒絕后的難堪。傻傻等待?又覺得像守株待兔,期待天上掉餡餅一樣渺茫。我深知,感情的事,強求不得,即便用盡全力去爭取,也未必能得償所愿。所以,我卑微而虔誠地祈求的,不過是能長久地陪伴在他身邊。陪伴,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笨拙也最長情的告白。像空氣一樣,安靜地存在,希望有一天,他能習慣,甚至眷戀這份存在。
零點的鐘聲,就在這翻騰的思緒和纏綿的雨聲中,越來越近了。窗外城市遠處似乎隱隱傳來人群跨年的歡呼聲浪,被雨聲稀釋得模糊不清。2008年,這承載了太多大悲大喜、個人也歷經轉折的一年,終于走到了最后一刻。
我的下一個本命年,要等到十二年之后。36歲那將是怎樣一番光景?就像12歲那個懵懂的小女孩,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24歲的自己會坐在異鄉的出租屋里,聽著雨聲,為一個叫陸潮言的人心緒萬千一樣。未來的畫卷,此刻仍是空白。但我選擇相信,相信畫筆會描繪出我所期望的模樣。因為我總覺得,自己是個上天眷顧的孩子——一個還算幸運的家伙。這份近乎天真的信念,是支撐我在現實中前行的微光。
雨,還在下。耳機里換成了Lifeislikeaboat動漫《死神》的片尾曲,《死神》是陸潮言分享給我看的動漫,這首歌也是。即使生命如同漂泊的小舟,但在彼此的守望和共同的航向中,我們便能找到前行的力量和意義。
新年的氣息混合著雨水的清冽,透過窗縫滲入房間。寫累了,倒在床上,閉上眼睛。陸潮言的面容在黑暗中浮現。所有的期許、忐忑、思念,都化作一聲無聲的嘆息,融進這歲末的雨夜里。
這萬丈紅塵,終究需要勇氣去闖蕩。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在經歷了漫長的付出、無望的等待、一次次的期盼落空之后,在耗盡阿米的所有心力之后,我會終于學會“無情”,能夠決絕地轉身離開,再不回頭。修煉到無愛的境界,心懷慈悲,破執念,愛眾生,愛世間萬物,卻唯獨不再愛一個人。
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心中的火苗尚未熄滅,那點執念,依然頑固地燃燒著。
至少,在這個走向2009年的雨夜,還不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