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楓坐在青林鎮唯一一家旅店的床上,膝蓋上攤開著那本從棲云居帶出來的日記。窗外的雨已經下了整整一天,敲打著鐵皮屋檐,發出令人煩躁的聲響。
她翻到日記的第一頁,再次閱讀那段令她毛骨悚然的文字:
“民國二十六年五月初三,我親眼看見她走進了鏡子...“
字跡工整有力,不像胡言亂語。阮小楓咬著指甲,繼續往下讀。接下來的幾頁記錄了阮明月年輕時在棲云居的日常生活,直到第六頁,又出現了關于“鏡中人“的記載:
“她又來了,這次是在午夜。我醒來時,發現梳妝鏡前站著那個穿紅嫁衣的女人。她沒有回頭,但我能看見鏡中映出她慘白的臉。當我鼓起勇氣起身時,她向前一步,就這么...走進了鏡子里。“
阮小楓的指尖微微發抖。她想起昨晚在庭院里瞥見的紅色身影,胃部一陣緊縮。
日記的第七頁被撕掉了,邊緣參差不齊,像是匆忙中扯下的。第八頁的筆跡變得潦草:
“父親終于告訴我真相。棲云居的詛咒始于祖父那一代,與那面鏡子有關。我們阮家的女子,到一定年齡就會看見'她'。母親是這樣,姑姑也是這樣...現在輪到我了?!?/p>
阮小楓猛地合上日記,胸口劇烈起伏。她需要透口氣。旅店房間狹小悶熱,霉味混合著劣質空氣清新劑的氣味,令人作嘔。
撐起傘,阮小楓走進雨中。青林鎮很小,只有一條主街,兩側是低矮的磚房。她漫無目的地走著,直到看見一家亮著燈的雜貨店。
店內貨架上擺著過期的罐頭和落滿灰塵的日用品。柜臺后坐著一位六十多歲的婦人,正低頭織毛衣。聽到門鈴聲,她抬起頭,眼睛突然睜大。
“你...“婦人放下毛衣針,“你是阮家的姑娘?“
阮小楓僵在原地:“您認識我?“
“眉眼像極了阮小姐?!皨D人站起身,上下打量阮小楓,“昨天就聽說有人去了棲云居,沒想到這么年輕?!?/p>
阮小楓心跳加速:“您認識我姑祖母?阮明月?“
“何止認識?!皨D人繞過柜臺,湊近些,壓低聲音,“我母親曾是棲云居的幫傭。阮小姐...是個好人,就是命苦?!八蝗蛔プ∪钚鞯氖滞?,“姑娘,聽我一句勸,那宅子里的東西會認人。既然出來了,就別再回去?!?/p>
阮小楓感到一陣寒意:“什么東西?您知道什么?“
婦人卻松開手,搖搖頭:“陳年舊事,不提也罷。要買什么嗎?“
阮小楓隨便拿了幾包餅干和一瓶水,結賬時試探著問:“您知道我父母嗎?他們可能三十年前來過棲云居?!?/p>
婦人的手頓了頓:“不記得了。年紀大,記性差。“但阮小楓分明看見她眼神閃爍。
回到旅店,阮小楓繼續研讀日記。后面的內容更加令人不安:
“小妹今天又做噩夢了,哭著說鏡子里有個阿姨叫她過去玩。我必須想辦法,不能讓她重蹈母親的覆轍...“
“請來的道士說鏡子里的怨氣太重,除非找到替身,否則無法超度。我絕不會讓小妹成為替身!“
“父親決定送小妹離開,永遠不要再回棲云居。這是唯一的辦法...“
阮小楓翻到日記最后有字的一頁,日期是民國三十七年:
“他們找來了。小妹已經安全離開,但我必須留下來應付。如果這本日記將來有人看到,記住——鏡子不能打破,地下室不能打開,午夜不能照鏡子。最重要的是,不要相信穿紅衣服的任何人?!?/p>
日記到此戛然而止。阮小楓靠在床頭,思緒紛亂。姑祖母提到的小妹,應該就是父親早逝的妹妹。但為什么說“送她離開“?又是什么人“找來了“?
窗外雨勢漸小,暮色四合。阮小楓做了決定——她要回棲云居。那里有更多答案,也許還有關于父母的線索。她小心收好日記,塞進背包,然后拿起那封姑祖母留給她的信又讀了一遍。
“...無論聽到什么,看到什么,不要害怕。有些真相,值得用恐懼來交換。“
阮小楓深吸一口氣,撥通了律師事務所的電話。
“陳律師,我是阮小楓。關于棲云居...我決定接受繼承?!?/p>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阮小姐,你確定嗎?那座宅子...“
“我知道它有問題?!叭钚鞔驍嗨?,“但我需要知道真相。您能告訴我更多關于我姑祖母的事嗎?“
“我所知有限?!瓣惵蓭煹穆曇糇兊弥斏?,“阮明月女士是我的老客戶,但她很少談及私事。三年前她來修改遺囑,指定你為唯一繼承人時,只說你'最合適'?!?/p>
“最合適?什么意思?“
“她說...“陳律師似乎在斟酌用詞,“'只有小楓能解開這個結,因為她不記得了'。“
阮小楓握緊電話:“她還說了什么?“
“她說如果你接受繼承,就告訴你——'音樂是鑰匙,照片是路標,而真相在地下'?!?/p>
掛斷電話,阮小楓更加困惑。“不記得了“是什么意思?難道她真的曾經住在棲云居,只是忘記了?可五歲的孩子怎么會完全不記得自己住過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阮小楓買了手電筒、蠟燭和一些必需品,再次踏上通往棲云居的小路。陽光明媚,鳥語花香,與上次陰森的氛圍截然不同。
鐵門依然虛掩著。阮小楓深吸一口氣,推門而入。
白天的棲云居顯得寧靜美麗。庭院里的野花在微風中搖曳,主樓的彩色玻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阮小楓繞著宅子走了一圈,發現西側有一扇被藤蔓幾乎完全覆蓋的小門。
她撥開藤蔓,露出銹跡斑斑的鐵門,上面掛著一把大鎖。這應該就是通往地下室的門。姑祖母在日記中警告“地下室不能打開“,但陳律師轉述的話卻說“真相在地下“。
阮小楓暫時記下這個位置,回到正門。客廳里,昨晚自動演奏的鋼琴安靜地立在角落,看起來只是一臺普通的老式鋼琴。她走近檢查,琴鍵上有一層薄灰,不像被人彈過的樣子。
“昨晚到底是誰...“阮小楓喃喃自語,突然注意到琴凳上放著一本樂譜。翻開一看,是《夜來香》的鋼琴譜,扉頁上寫著“贈明月,1936年秋“。
二樓兒童房里,那張神秘的照片依然放在床頭。阮小楓仔細端詳,照片背面的日期已經模糊,只能辨認出“1985“幾個數字。那時她五歲,父母三十出頭,而姑祖母...大約六十歲左右。
照片上的小女孩笑容燦爛,被姑祖母摟在肩頭,父母站在身后。背景是棲云居的庭院,與現在幾乎一模一樣。阮小楓努力回想,卻找不到任何與這張照片相關的記憶。
她決定從主臥開始系統性地搜索線索。姑祖母的臥室整潔得反常,仿佛主人隨時會回來。阮小楓小心翼翼地翻找每個抽屜,在衣柜最下層發現了一個上鎖的小木盒。
木盒上的鎖與姑祖母給她的鑰匙大小吻合。阮小楓插入鑰匙,輕輕一轉——咔嗒。
盒子里是一疊發黃的照片、幾封信和一個小音樂盒。最上面的照片讓阮小楓倒吸一口冷氣:一個穿紅嫁衣的年輕女子站在棲云居門前,面容模糊,但姿勢僵硬得不自然。照片背面寫著“阮家喜事,民國十五年“。
“這就是日記里提到的紅衣新娘?“阮小楓感到一陣惡寒,趕緊將照片放到一邊。
下面的照片比較正常,多是阮明月與不同人的合影。阮小楓注意到其中一張:年輕的阮明月抱著一個嬰兒站在庭院里,照片一角有半個被剪掉的人影。
“這是...我父親?“阮小楓猜測。如果是這樣,被剪掉的可能是她祖父。
信共有三封,都來自同一個叫“林秀蘭“的人。第一封日期是民國三十六年:
“明月姐:
小妹已安全抵達,暫住我家。那些人還在鎮上打聽,但沒人知道她去了哪里。請務必小心,他們不會善罷甘休。另,鏡子已按你說的方式處理過,暫時安全。“
第二封是民國三十七年:
“情況危急。他們發現了小妹的行蹤,正在往南追。我已安排小妹繼續南下,去香港。你那邊如何?那些人有沒有...“
信的后半部分被燒掉了,只剩殘角。
第三封沒有日期,內容也很簡短:
“孩子平安。按約定,她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身世。保重?!?/p>
阮小楓的手不住顫抖。這封信說的“孩子“是誰?與她有關嗎?為什么“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身世“?
她拿起那個小音樂盒,輕輕打開——熟悉的旋律立刻響起,正是昨晚兒童房里那臺留聲機播放的搖籃曲。
“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
音樂盒底部刻著一行小字:“給小楓,五歲生日“。
阮小楓的視線模糊了。這個音樂盒是給她的,證明她確實曾在棲云居生活過??蔀槭裁锤改笍奈刺崞穑繛槭裁此耆挥浀??
窗外天色漸暗,阮小楓決定今晚就住在主臥。她點燃帶來的蠟燭,繼續查看木盒里的東西。最下面是一張剪報,已經泛黃脆化,只能勉強辨認標題:
“青林鎮阮家慘案...三死一傷...唯一幸存者阮明月...“
文章內容大部分無法辨認,只能看到“縱火“、“復仇“等零星字眼。日期是民國三十七年六月。
阮小楓想起日記最后一頁也是民國三十七年,姑祖母寫道“他們找來了“??磥砟且荒臧l生了可怕的事情,與“他們“有關。
夜幕完全降臨,宅子里靜得可怕。阮小楓把所有發現收好,準備休息。剛躺下,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姑祖母警告“午夜不能照鏡子“,而主臥里正好有一面巨大的梳妝鏡。
她立刻起身,用床單將鏡子蓋住。就在這時,樓下又傳來鋼琴聲——還是那首《夜來香》,但這次節奏更慢,更哀傷。
阮小楓僵在原地,心跳如雷。琴聲持續了約一分鐘,然后突然停止。緊接著,她清晰地聽到腳步聲從樓梯上來,一步一步,越來越近...
她迅速吹滅蠟燭,屏住呼吸。腳步聲在門外停下,阮小楓能感覺到有什么東西站在那兒,隔著門板“注視“著她。
不知過了多久,腳步聲再次響起,漸漸遠去。阮小楓癱軟在床上,冷汗浸透了后背。
天剛蒙蒙亮,阮小楓就匆匆離開主臥,決定今天要找到地下室入口。經過書房時,她注意到書桌上的擺設似乎被動過——那本她昨天隨手合上的書,現在翻開了。
阮小楓走近查看,發現那是一本民國時期的相冊,翻開的頁面上貼著一張全家福:正中坐著一位威嚴的老者,應該是她曾祖父;后排站著幾個年輕人,其中一個酷似她父親;而前排最邊上,一個穿紅衣服的年輕女子低著頭,與其他人的笑容形成鮮明對比。
照片下方標注:“阮家全家福,民國二十四年“。
紅衣女子的臉被墨水涂黑了,但阮小楓注意到她的手腕上戴著一只獨特的玉鐲——與昨晚木盒里那張紅衣新娘照片中的鐲子一模一樣。
“她就是那個自殺的新娘?“阮小楓恍然大悟,“她是阮家人?“
相冊后面幾頁被撕掉了,最后一張照片是年輕的阮明月和一個穿西裝的英俊男子站在棲云居門前,男子摟著她的腰,兩人笑容甜蜜。照片標注:“與摯愛周明遠訂婚,民國二十八年“。
阮小楓從未聽說姑祖母結過婚。這個周明遠后來去了哪里?
帶著新的疑問,阮小楓來到一樓,開始尋找地下室的入口。根據建筑結構,入口應該在廚房附近。果然,在碗柜后面,她發現一扇幾乎與墻面融為一體的暗門。
門沒有鎖,但被什么東西從里面頂住了,只能推開一條縫。阮小楓用手電筒照進去,看到一段向下的石階,盡頭是黑暗。
“真相在地下...“陳律師的話在她耳邊回響。
阮小楓深吸一口氣,用力推門——就在此時,樓上突然傳來“砰“的一聲巨響,像是有什么重物倒下。她嚇得手電筒差點掉落,猶豫片刻,決定先上樓查看。
聲音來自兒童房。阮小楓推開門,發現留聲機倒在地上,而床頭那張她五歲時的照片,現在被翻過來扣在桌面上。
她顫抖著拿起照片,發現背面多了一行用紅筆寫的字:
“別下去。他們會看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