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下去。他們會看見你。“
阮小楓盯著照片背面那行刺眼的紅字,手指不受控制地顫抖。字跡新鮮,墨跡似乎還未干透,像是剛剛寫上去的。可這間兒童房里明明沒有別人。
她猛地回頭,環顧四周。晨光透過窗簾縫隙照進來,在木地板上投下細長的光帶。房間里靜得出奇,連窗外常有的鳥叫聲也消失了。
“誰在這里?“阮小楓聲音嘶啞,喉嚨發緊。
無人應答。
她再次看向手中的照片。那行警告與姑祖母日記中的說法矛盾——日記說“真相在地下“,而這行字卻警告她不要下去。該相信哪個?
阮小楓深吸一口氣,將照片塞進口袋。無論如何,她必須查明真相。如果真有什么危險,至少要知道危險是什么。
回到一樓廚房,那扇暗門依然半開著,仿佛在邀請她進入。阮小楓檢查了手電筒,又從櫥柜里找出一把生銹的廚刀握在手中,然后用力推門。
門后傳來重物摩擦地面的聲音,但這次門開得更大,足夠一個人側身通過。一股霉味混合著某種草藥氣息撲面而來,讓阮小楓打了個噴嚏。
石階陡峭狹窄,布滿青苔。阮小楓小心翼翼地往下走,手電筒光束在潮濕的墻壁上晃動。大約下了二十級臺階,她來到一個方形的地下室。
手電筒光照亮的瞬間,阮小楓倒吸一口冷氣——
地下室中央擺著一張紅木供桌,上面放著一面被紅布遮蓋的橢圓形鏡子,鏡框雕刻著繁復的花紋,像是民國時期的古董。供桌兩側點著已經熄滅的白蠟燭,蠟油凝結成詭異的形狀。
但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四面墻壁——上面貼滿了黃色符紙,用朱砂畫著扭曲的符文,有些已經褪色,有些看起來是新的。墻角堆著幾個陶罐,罐口被紅布密封,用墨線纏繞。
“這是什么地方...“阮小楓喃喃自語,聲音在地下室里回蕩。
她走近供桌,注意到桌上除了鏡子,還擺著幾個小物件:一把木梳、一個胭脂盒、一枚銀戒指。這些物品看起來都是民國時期的女性用品。
阮小楓伸手想揭開鏡子的紅布,卻在即將觸碰的瞬間停住了。姑祖母在日記中警告過“鏡子不能打破“,但沒有說不能看。她咬了咬下唇,一把扯下紅布。
鏡面出奇地干凈,沒有一絲灰塵。阮小楓看到自己蒼白的臉映在鏡中,眼睛因為恐懼而睜大。她松了口氣,正要轉身查看其他地方,突然發現鏡中的影像沒有跟著動。
鏡中的“阮小楓“依然直視前方,嘴角慢慢上揚,露出一個詭異的微笑。
“啊!“阮小楓踉蹌后退,撞到了身后的陶罐。罐子倒地碎裂,一堆黑色灰燼灑落出來,中間夾雜著幾塊細小的骨頭。
當她再看向鏡子時,里面又恢復了正常,只有她自己驚恐的表情。但鏡面似乎比剛才模糊了些,像是蒙上了一層霧氣。
霧氣中,漸漸浮現出一個模糊的紅色身影——一個穿嫁衣的女子背對鏡面站立,長發垂至腰際。
阮小楓渾身僵硬,無法移開視線。紅衣女子緩緩轉身,就在即將露出正臉的瞬間,樓上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像是有什么重物砸在地上。
鏡中的影像立刻消散。阮小楓如夢初醒,大口喘息,這才發現自己的衣服已經被冷汗浸透。她顫抖著將紅布重新蓋回鏡子,決定先上樓查看情況。
轉身時,手電筒光束掃過墻角一個不起眼的木箱。箱子上用朱砂寫著“阮“字,看起來比周圍的東西新一些。阮小楓走近查看,發現箱子沒有上鎖。
箱子里是一疊用油紙包著的文件,最上面是一張泛黃的照片——阮小楓五歲生日時的獨照,背景是棲云居的客廳。照片上的她穿著粉色連衣裙,站在那臺老式鋼琴旁,笑容燦爛。
照片背面寫著:“小楓五歲生日,希望她永遠不要記得這一天。“
阮小楓的太陽穴突突跳動,一陣尖銳的疼痛從腦海深處炸開。模糊的畫面閃過——鋼琴聲、笑聲、突然的尖叫聲、濃煙、被人抱起奔跑...
“啊!“她抱住頭,照片從指間滑落。疼痛稍減后,她顫抖著拾起照片,發現下面還有一封信,信封上寫著“明月親啟“,落款是“林醫生,1985“。
信紙已經發黃脆化,阮小楓小心翼翼地展開:
“明月:
孩子的情況已經穩定,記憶抑制很成功。按照你的要求,我使用了最新技術,她不會記得火災和之后一周發生的任何事情。但這種方法有風險,未來某天如果受到強烈刺激,記憶可能會復蘇。你必須確保她永遠不再回到棲云居,否則...“
信的后半部分被燒掉了,只留下幾個殘缺的字:“危險“、“詛咒“、“鏡子“。
阮小楓的雙手劇烈顫抖。這封信證實了她的猜測——她五歲時確實在棲云居住過,經歷了一場火災,然后記憶被人為消除了。父母和姑祖母一直在隱瞞這段往事。
“為什么...“她喃喃自語,“為什么要這樣做?“
木箱底部還有一個小布包,里面是一把銅鑰匙和一張字條:“地下二層,西墻第三塊磚。“
地下還有二層?阮小楓環顧四周,沒看到其他出口。她仔細檢查每面墻,終于在符紙覆蓋下發現一扇幾乎與墻面融為一體的鐵門,門上掛著沉重的鐵鎖。
銅鑰匙正好匹配。隨著“咔嗒“一聲,鎖開了。鐵門后是向下的螺旋樓梯,深不見底。
阮小楓猶豫了。照片背面的警告在腦海中回響:“別下去。他們會看見你。“但好奇心和對真相的渴望最終戰勝了恐懼。她握緊手電筒,踏入黑暗。
樓梯又窄又陡,旋轉著向下延伸。空氣越來越冷,呼吸在面前形成白霧。大約下了三四十級臺階,阮小楓來到一個圓形的地下室,比上層小很多。
這里沒有符咒,只有光禿禿的石墻。西墻前放著一個木箱,上面擺著一盞油燈。阮小楓試著點燃它,燈芯竟然還能燃燒,昏黃的光線照亮了狹小的空間。
按照字條指示,她找到西墻第三塊磚,輕輕一推——磚塊松動,露出后面的暗格。暗格里放著一個鐵盒,上面布滿了奇怪的劃痕,像是被什么尖銳的東西反復抓撓過。
鐵盒沒有鎖,但生銹的蓋子很難打開。阮小楓用廚刀撬了半天,終于“砰“的一聲彈開。
里面是一本更早的日記,封皮已經破損,內頁發黃脆化。扉頁上寫著“阮明鏡,民國十五年“。
阮明鏡?阮小楓想起全家福中那個穿紅衣的低頭女子。這是她的日記?
翻開第一頁,日期是民國十五年春:
“父親今天宣布了我的婚事,對方是周家長子。我不愿意,但身為阮家女兒,沒有選擇的權利。至少周家少爺相貌堂堂,聽說還留過洋...“
接下來的幾頁記錄了阮明鏡對婚姻的恐懼和對未來的迷茫。然后,民國十五年冬:
“婚禮定在下月初六。昨晚我做了噩夢,夢見自己穿著嫁衣站在鏡前,鏡子里的人卻不是我...我把這個夢告訴姐姐明月,她說我想太多了。“
民國十五年臘月初五,婚禮前一天:
“今天試嫁衣時,我又看見了鏡中的'她'。這次更清楚了,她穿著和我一樣的嫁衣,但臉色慘白,眼睛...沒有眼睛。姐姐說我臉色很差,讓丫鬟煮了安神茶。希望明天一切順利。“
最后一篇日記寫于民國十五年臘月初六,婚禮當天,字跡潦草顫抖:
“她來了!就在鏡子里!她說要借我的身體,說這是阮家欠她的...我逃回房間,但每面鏡子里都有她。姐姐說會想辦法,讓我先別告訴任何人。天啊,救救我...“
日記到此為止。阮小楓翻到背面,發現用不同筆跡添加的一行小字:
“明鏡于婚禮當晚自縊身亡,享年十九歲。詛咒開始了。——明月“
阮小楓脊背發涼。看來阮明鏡就是那個自殺的紅衣新娘,而她的死似乎開啟了某種“詛咒“。姑祖母一直在調查這件事,試圖破解詛咒。
鐵盒里還有一張剪報,報道了阮家小姐婚禮前夕離奇自殺的消息,但隱去了詭異細節。最下面是一張阮明鏡的獨照,她穿著嫁衣站在棲云居門前,面容哀傷。照片背面寫著:“記住她的樣子,她會偽裝成別人。“
阮小楓仔細端詳照片,突然發現阮明鏡右手腕上的玉鐲與全家福中一模一樣。而更令她震驚的是,阮明鏡的眉眼與自己有幾分相似。
“這就是為什么姑祖母說我最合適...因為我和她長得像?“阮小楓自言自語,聲音在石室里回蕩。
就在這時,樓上突然傳來腳步聲,很輕但很清晰,正從一層向地下室移動。阮小楓渾身僵硬——她確定自己進來時鎖好了所有門,而且鎮上沒人知道她來了棲云居。
腳步聲越來越近,已經到了地下二層入口。阮小楓迅速熄滅油燈,躲到墻角,握緊那把生銹的廚刀。
鐵門被推開,一道手電筒光束掃過石室。
“有人嗎?“一個男聲問道,音色低沉,“阮小姐?如果你在這里,請回答。我是來幫忙的。“
阮小楓屏住呼吸,不敢出聲。
手電筒光束照到她藏身的角落,男子嘆了口氣:“我看到你了。別害怕,我是周昱,周明遠的孫子。“
周明遠?阮小楓想起書房相冊里姑祖母的未婚夫。她猶豫片刻,慢慢站起來,但依然緊握廚刀。
手電筒光線下,男子約莫二十七八歲,身材高大,穿著深色沖鋒衣,眉眼間有幾分英氣。他看到阮小楓手中的刀,挑了挑眉:“看來阮小姐繼承了明月的警惕性。“
“你怎么知道我在這里?“阮小楓沒有放松警惕。
“鎮上雜貨店的李嬸告訴我你回來了。“周昱走近幾步,手電筒光照到自己臉上,示意沒有惡意,“我一直在等你。明月奶奶臨終前囑托我,如果你回到棲云居,一定要幫你。“
阮小楓注意到他對姑祖母的稱呼很親近:“你和我姑祖母什么關系?“
“我祖父周明遠是她的未婚夫,民國三十七年那場大火后失蹤了。“周昱的聲音帶著一絲悲傷,“明月奶奶一直不相信他死了,直到最后都在尋找真相。“
“大火?“阮小楓想起那封林醫生的信中提到火災,“你是說1985年那場?“
周昱搖頭:“民國三十七年先有一場,死了三個人;1985年又一場,你父母差點...抱歉,我以為你知道。“
阮小楓胃部一陣絞痛:“我父母怎么了?“
周昱面露難色:“也許我們該上去談。這里...不太安全,尤其是對她來說。“他指了指阮小楓手中的阮明鏡照片。
阮小楓警覺地看著他:“你知道阮明鏡的事?“
“知道一些。“周昱點頭,“明月奶奶晚年一直在研究如何破解這個詛咒。她認為關鍵在你身上。“
“為什么是我?“
周昱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彎腰撿起地上那本日記,翻到最后一頁:“因為你是唯一一個在接觸'她'后還能活下來的人。“
阮小楓如墜冰窟:“什么意思?“
“五歲生日那天,你在地下室遇到了'她',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周昱的聲音變得異常嚴肅,“明月奶奶相信這是有原因的。現在你回來了,'她'一定會再次找上你。“
阮小楓突然想起照片背面那行警告:“'他們會看見你'...這個'他們'是誰?“
周昱的表情變得警惕:“先上去。這里不安全。“
他們回到地下一層,周昱熟練地重新用紅布蓋好鏡子,檢查了所有符咒,然后示意阮小楓上樓。回到一樓廚房,他鎖好暗門,又用櫥柜堵住。
“現在可以說了吧?“阮小楓追問。
周昱環顧四周,壓低聲音:“'他們'是一群追尋永生的人,從民國時期就盯上了阮家。他們認為阮明鏡的死創造了一種...通道,可以連接生死兩界。而你姑祖母一直在阻止他們利用這個通道。“
阮小楓聽得一頭霧水:“這太荒謬了!“
“是嗎?“周昱直視她的眼睛,“那你怎么解釋昨晚的鋼琴聲?怎么解釋鏡子里的人影?怎么解釋你五歲時的記憶空白?“
阮小楓無言以對。她確實經歷了這些超自然現象,但要相信什么“永生組織“,還是太難接受了。
“我需要證據。“她最終說道。
周昱從口袋里掏出一張老照片:“這是民國三十七年大火前拍的,后排左邊那個人,就是現在鎮上'青林歷史文化研究會'的會長趙世昌。他當年二十歲,現在看起來頂多五十歲,你不覺得奇怪嗎?“
照片上的年輕人確實與阮小楓在鎮上見過的趙會長有七分相似。她皺起眉頭:“也許是他父親?“
“趙家獨子,沒有兄弟。“周昱搖頭,“而且...“他話未說完,突然警覺地看向窗外,“有人來了。“
阮小楓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庭院外的樹叢間確實有個人影閃動。
“是趙會長的人。“周昱迅速拉上窗簾,“他們一定發現你回來了。阮小姐,你現在有危險。“
“叫我小楓吧。“阮小楓下意識地說,隨即為自己的輕信感到驚訝。這個陌生男子出現得太過巧合,卻對阮家的事知道得一清二楚。
周昱似乎看出她的疑慮:“你不必相信我。但至少讓我幫你離開這里。他們不會在白天動手,但天黑后就難說了。“
“動手?“阮小楓瞪大眼睛,“你是說他們會...殺我?“
“不,他們需要你活著。“周昱的聲音冷得像冰,“但他們不介意讓你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