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詩夢情懷

多彩的童年

中專畢業的閆茹原來分配在煤礦工作。她個子不高,烏黑的秀發梳著一個歪桃辯,襯得臉頰愈發粉嫩,像新剝的菱角。最惹眼的是那雙杏眼,睫毛撲閃時像振翅的蝶,眼底盛著兩汪清透的溪水。她笑起來更顯圓潤的面龐泛起梨渦,露出貝殼般的牙齒,清純可愛。閆茹由于和丈夫兩地分居,老家又有年邁的婆婆,夫妻倆分別辭去了工作,回到了東北鄉村的老家。1965年是蛇年。土屋在隆冬的晨霧里若隱若現,寒風如刀,刮過這片廣袤的黑土地。冬月二十四的夜里閆茹隱隱約約的看到陰云密布,一條黃色巨蟒向她緩緩爬來,到近前變成一條飛龍,隨著一聲巨響,太陽出來了,飛龍又變成一個飄亮可愛的小公主,微笑著說:“媽,我來了。”閆茹感到腹部一陣劇痛,就大叫起來。驚醒了睡在旁邊的丈夫周春生。他推醒了閆茹,知道孩子快生了,忙去找接生婆。婆婆忙著燒炕。接生婆忙了兩個小時,清晨六點,嘹亮的哭聲瞬間打破了鄉村的寂靜,一個又胖又大的女孩降生了。為這個貧寒卻充滿溫暖的家帶來了新的生機,她是父母眼中快樂的小天使。由于從小就如香茗,清醇坦蕩,于是母親給取名叫周茗。

周茗有一兄一弟,是家中唯一的女孩。祖母有些重男輕女,但由于她的聰明睿智,又知道心疼父母,幫父母做許多家務事,父母對她寵愛有加。從小就像一株生命力頑強的野草,身體康健。她的童年是在田野與土屋間度過的,充滿著質樸的快樂。

周茗的父親周春生往車間工裝外披了件洗得發白的藍布褂子。他足有一米八三的身形往廠門口梧桐樹影下一立,工友們仰頭打趣他是“鐵塔上長了朵白玉蘭“——那是因為他總帶著常年伏案看書的白皙面龐,眉眼間卻藏著經年勞作磨出的堅韌紋路。濃眉下一雙含笑的眼睛,笑起來時眼角堆疊的細紋像揉開的云,藏著講不完的故事。他常把車間勞保手套揣進褲兜,手上因長期搬運零件生著薄繭,掌心卻總暖烘烘的,給孩子們遞糖果時,粗糙與溫柔奇妙地融在一處。他仿佛是月光下的故事匣子。

1971年的夏夜,蟬鳴裹著槐花香鉆進周家小院。六歲的周茗盤腿坐在炕席上,哥哥把煤油燈往父親周春生膝頭挪了挪,小弟弟干脆抱著枕頭滾到父親腳邊。三雙眼睛亮晶晶地望著這個身形魁梧的男人,等他搖著蒲扇,打開藏著無數奇妙世界的“故事匣子“。

“話說關云長提青龍偃月刀,單槍匹馬過五關斬六將......“周春生的聲音低沉有力,講到關羽夜讀《春秋》時,特意放輕語調,“讀書明理,方知忠義。你們在學校也要好好認字,莫要辜負老師教誨。”孩子們聽得入神,煤油燈芯“噼啪“爆開火星,映得父親白皙的臉上泛起暖光。

有時故事里會跳出孫悟空的金箍棒。“大圣大鬧天宮,十萬天兵拿他不住,卻栽在如來掌心。“周春生忽然收了折扇敲敲小兒子的腦瓜,“再厲害的本事,也要守規矩。就像你們幫母親洗碗、拾掇院子,雖是小事,做好了就是持家的大道理。“

冬夜的故事總伴著灶膛的火光。講到張飛長坂坡喝退曹軍,周春生故意壓低嗓子模仿:“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三個孩子立刻舉著玉米秸當兵器,在屋里追得團團轉。笑聲中,周春生往灶里添了把柴火:“張將軍雖勇猛,也要聽軍師謀略。做人做事,光靠蠻力可不成。“

年復一年,故事里的桃園結義教會兄弟和睦,唐僧取經的磨難訴說堅持的可貴。當周茗在作文里寫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時,周春生摸著女兒的頭笑了——那些月光下的故事,早已化作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父親教的二十四節氣歌,周茗倒背如流,她邊背邊體會其中的含義。從中學會了種田,知道了農民勞動的辛苦。知道了四季更迭的奧秘。知道了根據季節的變化,什么時候種什么作物,什么時候收什么作物等。

1973年9月的晨風裹著桂花香,7歲的周茗背著母親用花布縫的書包,蹦跳著穿過青石板路。紅磚砌成的校門上,“三家子小學”四個大字被陽光鍍成金色,她仰起頭,鼻尖沾著細碎的桂花,第一次覺得天空如此高遠。

教室里的木桌椅泛著陳年桐油香,杜老師的白襯衫在晃動的光柱里格外耀眼。她第一次看到黑板,當粉筆灰簌簌落在算術本上,周茗的目光卻被窗外掠過的云雀勾走。鄰座扎兩個長辮的女孩金香玉塞來半塊水果糖,甜味在舌尖炸開時,她忽然發現,原來同學的善意可以這樣溫暖。

下課了,周茗想上廁所,于是她就努力找到廁所,直接進入。看見廁所里兩個大男生正在小便。她沒好意思便,等到那兩個男生便完。看到廁所里沒人了,她自己才便。出去后才看到還有個女廁所。原來學校的廁所分男女呀!不象家里大伙都去一個廁所。以后再上廁所才知道去女廁所了。類似的事情,在學校里她見到了許多以前沒見過的東西,覺得一切都那么新鮮,長了許多見識。

學校老師說讓學生放學后去撿糞,第二天交到學校來。于是放學后周茗就帶著五歲的弟弟小軍和鄰居的同學金香玉等四個人一起去撿糞。弟弟小軍非常可愛,圓圓的臉上一笑倆酒窩,是全家人的開心果。總粘著周茗讓給他念小人書。周茗去哪里也要跟著。他們走著走著,弟弟說走不動了,不想去了,想回家,但金香玉她們說沒撿夠,還想去撿。于是周茗就領著弟弟原路返回了。可走了半小時還不見家的位置。周茗四處張望,茫茫的大地,蔚藍的天空,腳下的道路也很寬敞,但就不知道哪里是通往家的路。她第一次感覺到有家難回的迷茫。看見有一家院子里有個人穿的淡藍色絨衣象媽媽的,以為看到了媽媽。剛要高興,再仔細一看那人是個男的,根本就不是媽媽。看看周圍的院子,哪個也不是家。路上也沒有幾個行人。弟弟找不到家哭了。周茗摟著弟弟說不怕,姐能想辦法找到。周茗雖然這樣安慰弟弟,實際上她心中也急,但她明白自己是姐姐,是弟弟的天,此時她必須挺住,想辦法。于是她們看到路上有糞也不撿了。姐倆背著裝著不多糞的背筐,漫無目的的邊走邊找熟悉的標志,但一切都那么陌生,仿佛她從未來過這里。沒辦法,只能求助于路人。于是她碰到人就問:“我家在哪里?”人家問:“你是誰家的孩子。”周茗說:“我們是周春生家的孩子。”人家說:“不認識。”于是周茗領著弟弟還繼續走著,見到人又問,不知道問過多少人了。天都快黑了,最后看見兩個漂亮的二十多歲的姐姐,周茗照樣問。其中一個姐姐說她認識父親周春生,讓跟她走。周茗和弟弟高興極了,終于有希望了。周茗看到兩位姐姐很和善,感覺她們是好人,不是騙子。于是她就相信了兩位姐姐,領著弟弟跟著她們走,大約走了二十分鐘,周茗看到了三姑家,終于松了一口氣,這回她找到家了。三姑把周茗和弟弟送回家。周茗看見祖母在哭,爸爸、媽媽還有鄰居們都出去找她們了。因為媽媽去金香玉家問過,金香玉說“周茗早帶著弟弟回家了。”于是媽媽知道周茗姐弟倆不見了,招呼大家去找,祖母急得大哭。當周茗終于看到媽媽時,她撲到媽媽懷里,終于有了安全感。第一次感覺到家的溫暖,感覺到回家真好。經歷這件事,鍛煉了她遇到困難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后再去哪里從出發時就記好路標,以免回來時走錯。

月光爬上雕花窗欞時,周茗蜷在舊棉被里,白天的新奇經歷仍在腦海翻涌。不知何時,她的夢境飄向了波濤洶涌的海面。深藍綢緞般的海水上,水晶般的樓宇拔地而起,菱形的玻璃外墻折射出彩虹,銀白色的管道像巨蟒般纏繞在建筑之間。

人們穿著流光溢彩的衣袂,腳踏懸浮板掠過開滿發光花朵的林蔭道。街道兩側的店鋪櫥窗里,投影的商品在空中旋轉。更神奇的是,這些夢幻樓宇竟緩緩沉入海底,又在眨眼間出現在周茗熟悉的青石板路上。灰瓦白墻的老房子與未來建筑交疊,她看見父親挑著的木扁擔變成了全自動運輸機器人,母親晾曬的藍印花布化作了智能變色幕墻。

周茗看著這一切,詩興襲來,情不自禁的寫下:

幻境

蜃影浮空映海天,

銀樓玉宇降人間。

青石板上流光溢,

敢向星辰借錦篇。

窗外,第一縷朝陽正染紅東邊的云霞,與她眼中躍動的光芒遙相輝映。周茗醒來,自語道:“原來是夢,要是真能這樣該多好呀!努力學習吧!我要把夢想變成現實。”

金香玉是周茗家的鄰居,比周茗大一歲,長相一般,但心眼很多。兩個長長的辯子垂到腰間。小學一直和周茗是同桌,她們上下學一起走。在校內外都一起玩,幾乎是形影不離。一次周茗拿兩角錢買一個本,找回一角五。她就放在褲子兜里了。金香玉說:“放在褲子兜里,誰偷你不知道,放在上衣兜里誰偷你就能知道了。”于是周茗就放在挨著趙玉香這一側的上衣兜里了。結果不一會錢就不見了。上衣兜淺,偷更方便,正和金香玉說的相反。金香玉說她沒拿,周茗也不好意思翻她兜,這事沒有抓住不能亂賴。但周茗通過這件事明白了別人的話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別人說什么自己該想一想,他說的是否對,確認有道理再做。過一會兒金香玉就買了毛嗑,還給周茗吃。還有一次周茗家買豆腐祖母從小黑箱子里拿出兩角錢,剩下五角錢放回小黑箱子里了,祖母說留著下次買。這一切都被和周茗一起玩的金香玉看見了。然后金香玉和周茗就出去玩了。不一會,金香玉自己回來告訴周茗祖母說找不到周茗了。周茗祖母沒鎖門忙的就出去找周茗。當周茗和祖母一起回家時,看到小黑箱子被翻了,五角錢不見了。周茗和祖母問趙玉香,她還說沒拿。沒辦法,鄰居住著,也不能與大人傷了和氣。只能告訴周茗注意,少讓金香玉來家里玩。那時候誰家都沒錢,周茗和一般同學一樣家里只給買本的錢,從來就不買零食。但金香玉卻總買毛嗑、餅干、罐頭等。她說她干姥給她的錢。周茗還看過金香玉有許多錢包。周茗班級可能還有別人丟過錢。告訴班主任杜老師,都懷疑是金香玉偷的。杜老師知道金香玉總和周茗在一起,就找到周茗問金香玉的情況。周茗實事求是的把她知道的都告訴杜老師了,但周茗就是沒親眼看到過金香玉偷錢。杜老師知道金香玉的錢包可能是從街里大人處偷的。當時一般學生都沒有錢包,大人也就有一個錢包,但金香玉有那么多錢包。于是杜老師找金香玉談了,對她進行教育了,結果怎么樣,杜老師沒在學生中說明,或許是在保護金香玉的名譽吧!但學生背后都說金香玉偷錢。通過這件事周茗明白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靠勞動賺錢光榮,做人要光明磊落,人品第一,不義之財不可圖。這些在父親和祖母的故事里都講過。

小小的周茗看見什么東西都很好奇,并且經常有許多奇思妙想。當時家里的燈開關是按動開關。她就在想一按開關燈就不亮了,肯定是沒電了,但她還不能確定,于是她就擰開開關蓋,用手試著很快摸一下,結果手感覺一陣麻,急忙把手退回來了,還好動作快,沒事。于是她知道了關燈后開關處還有電。她問父母為什么,父母說你就先記住結論,原因等到初中學物理時就明白了。以后不能用手摸沒有絕緣皮的電器設備,很危險,能電死人的。這次教訓她記憶很深,初中學物理時她終于真正明白原因了。以后成為物理教師,她常用自己小時候被電打的親身經歷告訴學生們關燈時開關處也有電,因為開關起斷開電路的作用,開關要接在火線上,開關斷開時,燈處火線斷開,沒電了。開關雖然斷開了,但它的一端還與火線相連,當人接觸開關時電流經過人體傳入大地,會觸電。學生聽著很感興趣,并且聽得很明白。

小學一、二年級算數周茗仿佛有天賦,張口就來,沒有能難住她的題。三年級時接觸到應用題,小周茗有些看不懂題意,她就問正在燒火的母親。周茗蹲在母親跟前,聽著母親講每個字的含義。周茗一下子開竅了,什么應用題都難不倒她了。也不需要問母親了。父親單位人都不會做的題,周茗一邊吃飯,一邊就口算出來,還講得頭頭是道。課堂上老師無論出多難的題,周茗總是第一個算出來的,許多題她都是班上唯一算出來的。小學到初中,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心中的榜樣,父母的驕傲。她數學成績突出,一般都是滿分。班主任杜老師豎起大拇指,說她將來考個理科行。當時同學們就知道北京清華大學是最好的大學,就給她起綽號叫“北京清華大”。周茗幼小的心靈中,也想考北京清華大學了。老師對同學們說:“周茗只所以學習努力,成績突出,因為有遠大的理想,同學們該向她學習。”每年跑運動會,周茗都跑智測,因為她即能跑,又能算。十歲時祖母去世,父母都上班。哥哥不會做,她放學后就承擔起做晚飯的責任。父親經常夸她菜做得比母親好吃,小周茗高興得自信滿滿,做得更認真了。周末及放假時,把房間收拾得干干凈凈,再洗全家人的衣物,來人都夸她。她干得更來勁了。

那時候周茗家所在的生產隊種啤酒花,從八歲開始每到秋天周茗放學后,及周末就去酒花地里摘花賺錢,大約得干一個月。第一次她共賺了十塊錢。小周茗拿著那錢久久的看著,心中泛起波濤,想到辛苦勞動,靠自己終于能賺到錢了,心中的喜悅溢于言表,并決心努力學習賺更多的錢,想買什么就買什么,讓全家人都過上好日子。母親說她賺的錢歸她自己,于是她買了字典,開啟了她的識字生涯,遇到不認識,或不懂的字、詞就查字典,直到徹底明白為止。以后這個字典就成了她的老師,一直陪伴著她,帶她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剩下的錢想買新衣服,又舍不得花,母親讓她存起來,于是她有了自己的錢。也就有了安全感。心中充滿喜悅,寫下:

七律·快樂童年

少年知曉讀書樂,

應用題中跨越難。

運動健身還醒腦,

摘花強體又來錢。

洗衣做飯勤勞做,

好問求知構思談。

母愛父慈無壓力,

修德一世永高攀。

周茗作于1974年秋

每當春秋農忙時節,學校組織所有學生,以班為單位到生產隊勞動。小小的周茗,干起農活來絲毫不輸大人,小小的身軀蘊含著大大的能量,勞動時她總是沖在第一個,汗水濕透了她的衣衫,可她臉上始終洋溢著純真的笑容。十二歲時的一次除草勞動,休息的時候,周茗站在廣闊的田野里,望著蔚藍的天空詩性襲來,于是拿出筆和本寫下。

七律·天地闊

(中華新韻)

青山萬里浮云蕩,

綠水千條碧浪奔。

環顧遍周猶玉界,

獨行高處似超人。

君思駕霧寰球度,

我欲乘風浩宇吞。

滄海魚翔書錦繡,

長空鷹躍展溫文。

周茗作于1977年春

以抒發情懷,抒發對故土的愛,對遠方的向往……

1977年,11歲的周茗看見父親騎自行車,許多年齡大的學生也都學著騎,她也想學。和父親說,父親覺得她太小,怕摔壞了,說等再過兩年,她長大點再學。但周茗還是想學,于是

她看到父親把自行車放在院子里,回屋了。就悄悄的把自行車推走,自己練習騎,先學用一只腳蹬著車,車能走,練熟了。再學掏襠(過去的自行車都有橫梁,小孩就把腿放在橫梁下面騎,經歷無數次跌倒了再爬起來,終于騎熟了,很有成就感。騎累了,再把自行車偷偷放到原地,父親一點沒察覺。就這樣她有空見到自行車就學,很快就又學會了上大梁上騎,騎到大梁上蹬著省力多了。騎熟了,最后一步是上鞍座。在大梁上往上一使勁就能坐到鞍座上。周茗終于坐到鞍座上了,她很高興,自己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但周茗父親個子高,鞍座提的高。周茗腿短,坐在鞍座上兩只腳不能同時蹬到腳蹬子,她只能用腳尖來回拔了著腳蹬子,很費勁。正好這時自行車駛到有沙子的路面上,怎么蹬自行車也不動了,于是連人帶車一起摔倒了。正巧周茗的左臂著地,一陣劇痛。周茗起來把自行車扶起,推著自行車往家走,就覺得左臂使不上勁。但胳膊還能舉起來,周茗以為沒事,就悄悄的把自行車放到原地。因為是偷著騎的,胳膊疼也沒敢和父親說。心里想,過一會兒就好了。于是爬在里屋炕上疼得偷偷的哭。父親發現了就問周茗怎么了,周茗只能如實說出是騎自行車摔了,胳膊疼得厲害。出乎周茗的意外,父親沒說她,細問哪里疼,怎么個疼法,然后領著她去醫院。拍了片,拍片時胳膊拉直,疼得周茗幾乎挺不住了,但還是堅持下來了。結果是骨頭劈了,醫生處理好,就不能上學了,在家呆了一個月。過后周茗偷偷的問父親為什么沒說她。父親說:“都摔這樣了,只有心疼了,還說什么呀!”周茗聽著父親的話,深深的感覺到父愛如山。經過這次教訓,周茗知道了家長、老師不讓做的事自然有他們的道理,以后要聽家長和老師的話。以后兩年再沒騎自行車,直到上初中了,才開始騎,遇到不好的路或者車多的地方就先下來,時刻注意安全,注意保護自己。

在家養傷期間,周茗干不了活了,沒事自己看書,做題還行。一個月后上學了,正趕上全農場舉行數學競賽,全農場十多個村小都參加,三家子小學是中心小學有四個班。結果周茗在她們班第一,但全農場第六。老師先表揚周茗雖然一個月沒上學,還考出這樣好的成績。同學們應該向她學習。但周茗全農場沒考第一。說明天外有天,還需要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父母聽到周茗的成績都很高興。周茗經常聽到父親在別人面前表揚她,心里甜甜的。

那時候沒錢買玩具,周茗就自己用花布縫小口袋,里面裝上玉米踢著玩。大一點了,周茗看著母親用縫紉機做衣服,她也學會了使用縫紉機,并且自己做了條褲子,她很有成就感。

1979年的晨光穿透教室的木格窗,在周茗的課桌上投下斑駁光影。她輕輕摩挲著新發的課本,油墨香混著窗外槐花的甜膩,在鼻腔里釀出奇妙的味道。粉筆灰簌簌落在講臺上,數學老師用帶著鄉音的普通話宣布:“咱們尖子班的第一次摸底考,下周進行。“

教室里泛起細微的騷動,后排男生將課本卷成筒狀輕輕敲打桌面。周茗翻開作業本,工整的字跡鋪滿紙頁,那些在小學時所向披靡的優越感,此刻卻像春日融雪般悄然消退。她抬頭望向黑板上方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標語,忽然意識到,真正的戰場才剛剛拉開帷幕。

考試當天,鋼筆尖劃過試卷的沙沙聲在寂靜中此起彼伏。周茗咬著筆桿,目光在“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題干上停留片刻,便飛速書寫起來。當她第三個交卷時,瞥見鄰桌女生咬斷了鉛筆頭,額角沁出細密的汗珠。

成績公布那天,陽光格外刺眼。周茗站在紅榜前,看著自己的名字以滿分的姿態獨占鰲頭,聽見身后傳來此起彼伏的抽氣聲。“這題我算了三遍都沒得出答案!““她是怎么做到的?“竊竊私語像蒲公英的種子,在教室里四處飄散。

自習課的教室成了小型學術沙龍。扎著麻花辮的女生捧著練習冊擠到周茗桌前:“這道追及問題的單位換算,能不能再講一遍?“男生們把椅子圍成圈,爭論著雞兔同籠的新解法。周茗站在中央,忽然發現,分享知識的快樂遠比獨自領跑更令人心潮澎湃。

然而,愛玩的天性總在規矩的縫隙里野蠻生長。某個悶熱的午后的自習課上,周茗做完作業,從書包里掏出布口袋,和幾個女同學在過道里踢起來。彩色的布袋在空中劃出弧線,驚起窗外麻雀撲棱棱的翅膀。

“都給我站住!“班主任趙老師的怒吼撕破了喧鬧。周茗攥著微微發燙的口袋,看著老師漲紅的臉,第一次嘗到了被罰站的滋味。陽光透過玻璃斜切在她臉上,將委屈和不甘曬得發燙。“學習這么緊張,還有閑心玩?“老師的訓話混著蟬鳴,在耳膜上嗡嗡作響。周茗心里有些不服氣說:“我都學會了,作業也做完了,還學什么?玩一會,放松一下都不行呀!”老師說:“這是自習課,不是課間,你在教室玩會影響到別的同學的學習。”周茗想想是這樣的。做事不能只考慮自己,要換位為別人考慮考慮。于是承認了錯誤。保證以后不在自習課上玩了。

初二的幾何課像一團迷霧,那些復雜的輔助線和證明過程,讓周茗第一次感到力不從心。當她看見同座的王霞邏輯嚴密,對答如流地說出三種解法時,忽然想起小學杜老師常說的“山外有山“。于是周茗一有做不出的題,就問王霞,王霞也耐心講解,只要有一點周茗沒想通的地方被王霞點破了,周茗就全會了。于是兩人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月光爬上窗臺時,兩人還在爭論圓周角定理的拓展應用。

1980年的晨霧裹著槐花的甜香漫進窗欞,周茗蜷縮在被窩里,任憑母親在堂屋喊破嗓子,仍固執地將腦袋埋進枕頭里。當她猛然驚醒時,墻上的掛鐘已指向七點半,早讀課的鐘聲在記憶里轟然炸響。

她抓過衣服胡亂套上,書包帶子斜挎在肩頭,踩著露水狂奔在鄉間小路上。布鞋沾滿泥濘,發絲被風吹得凌亂,卻怎么也追不上漸漸消散的晨霧。值周學生舉著記錄本攔住她時,校門口的梧桐葉正簌簌飄落,在她的白球鞋上投下細碎的陰影。

張老師帶著氣走進教室,他掃視教室的目光像淬了冰。“咱班誰遲到了?“聲音在寂靜中炸開,周茗攥著衣角起身,看見前排同學齊刷刷回頭,目光里有驚訝,也有隱隱的竊喜。

正午的陽光透過教室后窗,在周茗空蕩蕩的胃袋上烙下灼熱的印記。張老師的訓話混著窗外的蟬鳴,在耳畔嗡嗡作響:“時間觀念就是治學態度,連起床都做不到,還談什么攻克數理化?“暮色漸濃時,她拖著發軟的雙腿走出校門,巷口的炊煙早已散盡。

這場刻骨銘心的饑餓,卻意外成為周茗蛻變的契機。她開始在床頭掛起自制的沙漏,在晨光熹微時翻開課本。當物理課上的電流通過導線點亮燈泡,當化學實驗中藍色火焰在試管口躍動,她找到了比被窩更迷人的天地。歷史課上周武王伐紂的故事,語文課上唐詩宋詞的韻律,都化作筆下流淌的文字,在作文本上開出絢麗的花。

物理老師帶來了一摞泛黃的《科幻世界》。他用帶著磁性的聲音講述著《小靈通漫游未來》里的懸浮列車,眼中閃爍著和課本知識截然不同的光芒。周茗發現,原來學習可以是如此奇妙的冒險——那些未解的數學題,像等待破譯的外星密碼;歷史課上的朝代更迭,恍若遙遠星系的文明興衰。

教勞技的是位二十多歲的女老師,高高的個子,長相一般,穿的一條藍布褲子上補了二十多塊小補丁,不知道是她家困難還是故意那樣穿的,以顯得她艱苦樸素。當時周茗看到的所有人沒一個人那樣穿的。周茗不喜歡她。一次周茗忘寫勞技作業了。這位老師不知道誰成績好,下課后找周茗談話說:“你連作業都不做,估計你將來也考不上……”這句話極大的傷害了周茗的自尊心,她將來還想考清華呢。于是周茗不等她說完就反問她:“我要考上呢?”這位老師沒話說了。于是讓周茗把作業補上。經過這事,周茗知道作為老師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傷學生的自尊心。周茗后來當老師時,從不把話說絕。

與此同時,周茗與小學好友金香玉不在一個班,漸漸疏遠了。金香玉讀完初二就不念了。偶爾在路上相遇,對方欲言又止的神情,和尖子班同學們熱烈討論的身影形成鮮明對比。某個雨天,周茗望著窗外發呆時忽然明白,人生的分岔路口,往往始于不經意間的選擇。

時光在公式與詩句間悄然流淌。當周茗在初三的物理競賽中再次拔得頭籌時,她忽然想起那個被罰站的午后。或許正是那些或明亮或晦暗的時刻,共同編織成了青春最璀璨的圖景。窗外的槐樹又開了,細碎的白花落在作業本上,像撒了滿紙的星辰。

放學后周茗到家一邊忙碌,一邊哼著《社會主義好》,簡單的旋律在土屋里回蕩,伴隨著鍋碗瓢盆的碰撞聲,構成了一首獨特的生活樂章。

然而英語課始終像團散不開的迷霧。代課老師用濃重的鄉音讀著單詞,黑板上的語法講解如同天書。周茗將單詞抄在紙條上貼滿房間,卻總是在清晨醒來時發現,那些蝌蚪般的字母又游回了混沌之中。“我不出國,學英語有什么用?“她賭氣似的合上課本,窗外的月光正靜靜地鋪滿窗臺。

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沒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過年是孩子們天天盼望的。只有每年過年母親給孩子們每人做一身新衣服。周茗的童年在父母的呵護下被快樂填得滿滿當當,她在玩耍、勞作與學習中茁壯成長,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

中考放榜那天,烈日炙烤著成績單上刺眼的數字。數理化近乎滿分的輝煌,終究抵不過英語九分的刺痛。新立屯二高中的錄取通知書輕飄飄落在桌上,周茗望著遠處重點高中的紅榜,突然想起張老師說過的話:“人生的每一分鐘,都在為未來鋪路。“

晨霧依舊在每個清晨漫過校園,只是這一次,周茗總會早早站在操場,看著朝陽穿透薄霧,將英語單詞的發音,融進第一縷陽光……

S一杯香茗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揭东县| 潍坊市| 永昌县| 温宿县| 峨眉山市| 永川市| 蓬莱市| 射洪县| 信阳市| 沛县| 东乡| 简阳市| 涿鹿县| 左贡县| 章丘市| 兰考县| 吉隆县| 东海县| 南雄市| 巴里| 子洲县| 张家口市| 临洮县| 北票市| 电白县| 视频| 闽清县| 建始县| 长寿区| 瓮安县| 灵宝市| 古丈县| 蒙自县| 陇南市| 屏山县| 尼木县| 兴仁县| 德庆县| 庆安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