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方圓心里非常不樂意,但是介于學校的強硬態度,還是同意李思嘉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
李思嘉左思右想不知道掛什么號,隨便瀏覽了一下掛號APP,打開APP發現好幾個醫院都有關于兒童心理科的專科,只是一周內都是約滿的狀態。
再看看大醫院的細分門診,“學習困難門診”、“拒絕上學門診”、“多動癥門診”,還有好多都是針對小學生給家長帶來煩惱的門診名稱,李思嘉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難道很多家庭也有一樣的困擾。
以家長們最容易察覺到的“學習困難”命名,一下子戳中了李思嘉的心酸與無奈。
李思嘉一天打了好幾次電話告訴方圓,不管是普通心理科還是細分出來的“學習困難門診”都是一號難求,她不停地刷手機刷了3天終于等來了一個專家號。
搶到專家號之后,李思嘉更犯愁了,醫生是有了,但是孩子怎么會乖乖去醫院看呢,他現在連家門都不出。
她理智的大腦高速的運轉著,終于想到,孩子一周前要一個電子游戲里的現實裝備模型,準備擺在桌上,上次說過之后他沒在提,現在正是提這個的好機會。
等下班回家,她端著水果笑瞇瞇地打開孩子的房門。天天扭過頭瞪了她一眼。對她說:“你進房間不會敲門嗎?”
他有點兒不好意思,依舊滿臉堆笑的,對天天說:“上次你說要買一個裝備模型。還記得嗎?”
孩子有點兒詫異,這個要求他早忘了,也不太想要。不過不知道他媽媽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看孩子沒說什么,李思嘉繼續笑瞇瞇的對他說:“寶貝呀!我準備給你買了,不過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去趟醫院檢查一下。你看你不去學校的時間也長了。也不能總是不去呀,總需要有個理由。”
“我不去,我沒有病,你才有病呢。”說完他傷感的閉了一下眼睛,睜開之后,眼中暢然若失。
李思嘉看誘導獎勵沒有用,就下意識的說:“如果你不去醫院,班主任和年級組長就要來家里看你,我該怎么解釋呢?”
天天一聽班主任要來家里一下子緊張起來,眼睛轉了好幾下,“那就去吧,去醫院檢查,這樣老師就不會來了”
李思嘉挺奇怪的,孩子為什么那么怕老師呢?
……
到了就診的日子,李思嘉帶著天天早早的來到了醫院。
醫院里擠滿了小小的孩子,早上六七點鐘,兒童心理科門前就圍滿了等待叫號的家長,為了給孩子看病,他們需要掐點守候。
醫生們忙得不可開交,護士們小聲討論著近幾年來看心理病的兒童青少年特別多,以前孩子們的問題很少,不用住院,病情嚴重的孩子也不多。。
現在病房已經增加了床位,加上特需病房,依舊供不應求。
大廳里突然聽到家長大吼的聲音,“你為什么不進去,不上學還有理了,你要干什么……”
這種現象不光出現在了大廳,醫生辦公室有的時候也能聽見家長吼孩子的聲音。
不過多半孩子還都是安靜的在看手機,有抽動癥的孩子,嘴角不停向上提,還有眼睛一直眨的。
李思嘉顧不上觀察等待區的的孩子了,等醫生叫到號碼,立刻領著天天鉆進專家診室,好像怕被誰看到。
天天身體晃晃悠悠的,眼神也不與醫生對視,專家看了看他,露出耐心的笑容,“怎么了孩子,不想去上學是嗎?”
“我不想去,但是我沒病。”
“和我說說為什么不想去”……
專家和孩子聊了一會,眼神時不時轉向我,專家示意我們先出去,讓他和孩子單獨聊聊,我配合的退出診室,在門外候著。
一會兒專家助理開門,讓家長進去,李思嘉輕輕的走進來。
“不用吃藥,開了一些檢查的單子。你們可以做一個家庭系統的治療。有家庭治療的工作室,你們可以找找看。如果找不到我可以推薦。”
聽專家這么一說,看到醫生開了一沓子檢查單,李思嘉心里的大石頭落了下來,值得慶幸。知道還沒有那么嚴重,還沒到需要吃藥控制的地步,但家庭治療是什么。她還不太了解。
專家又說“孩子天性敏感,但很多時候他內心的需求沒有被你們家長看見,平時你們沒有給到孩子積極的回應和足夠的支持,太忽視了他了。”
李思嘉聽專家這么說,覺得很委屈,她以前非常好學,又花了很多時間、金錢在孩子身上,覺得心理問題離自己的孩子很遠,自己帶的很成功。
卻沒想孩子其實早就有信號,專家問她孩子有沒有和她說過:“不喜歡去學校”,“同桌不喜歡他”,“老師太兇了”……最近半年孩子確實和她說了很多次。
但她壓根沒把這當回事,每次的回應都是:“別想太多!”“沒人喜歡沒關系”“別人都行啊,你怎么不行?要尊重老師?!”
專家又說到:“有些孩子能應對負面的壓力,但有些會郁積在心里,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現在,他情況還好,各方面能力都正常,你們要密切關注。”
“孩子該上學上學去啊!”專家也不忘囑咐孩子一聲。
天天在一邊低著頭看著地板,若有所思。
李思嘉趕緊向專家道謝,拉著天天走出了專家診室,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結果都顯示沒問題。
檢查完畢,走出醫院,李思嘉給方圓打電話,告訴他孩子沒有問題。方圓如釋重負,“我就說孩子沒問題,學校老師太較真了,你約一下老師,我要和你一起去學校見老師。”
這個方圓,平時不見人,疫情隔離期間更是6個月沒在家,孩子和他的關系非常冷淡,幾乎幫不上李思嘉什么忙,李思嘉一聽他要去學校,既高興又心慌,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幫倒忙。
孩子檢查結果沒事是個好消息,李思嘉也不想想那么多了,畢竟孩子才是他的心頭寶。
專家開的方子不能怠慢,李思嘉開始著手家庭治療的調研,按照專家的推薦——貝貝老師,一個專業的家庭治療師,很快將要出現在她的生活里,給她暗淡的家庭生活照進來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