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居小廳里,清雅的茶香裊裊。
葉心換了身更顯正式但依舊素雅的月白小襖,由林嬤嬤領著,重新來到外公蘇文山和那位陌生老者面前。她的目光垂著,帶著孩子般的拘謹,小手下意識地抓著袖口。
“心兒,來。”外公蘇文山聲音溫和,帶著一絲引薦的鄭重,“這位是外公的至交好友,江南云麓書院的山長,文仲先生。先生是當世大儒,學識淵博,為人最是和善可親。”他轉向文仲山長,眼中帶著期待和一絲不易察覺的驕傲,“文兄,這便是小外孫女,葉心。”
文仲山長早已收起了初見時的激動,此刻面上是一貫的溫和儒雅,唯有一雙蘊藏著智慧與探究的眼睛,如同能洞察幽微的深海。他仔細端詳著葉心,目光里有著長輩的慈愛,更多的卻是審視。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仿佛能驅散陰霾:“好個鐘靈毓秀的小娃娃。方才在園中所聞天籟,竟是出自你口?”
葉心心頭一跳,果然是為那曲子來的。她抿了抿唇,小腦瓜飛快轉動。實話實說“做夢神仙教的”太過玄乎,“自己編的”又根本解釋不清那跨越千年的意境。電光火石間,她想起了前世偶然翻看過的志怪小說橋段。
“是……”葉心怯生生地抬頭,聲音小如蚊吶,“回先生的話,是…是前幾日心兒病著,夢游太虛仙境,見到許多仙人乘云馭鶴,還有一位撫琴的白胡子老爺爺。那曲子…是在夢里,聽老爺爺哼唱的,我醒來后,只依稀記得幾句……”
她邊說邊努力讓自己的眼神顯得澄澈無辜,帶著幾分孩子氣的不解和困惑。
“太虛仙境?撫琴的仙人?”文仲山長沒有立刻表示懷疑或否定,那雙閱盡世事的眼睛定定地看著葉心澄澈的眸子,片刻后,發出一聲充滿意味的喟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般意境,非胸有丘壑、洞悉天道倫常者,絕難成此千古絕唱!若真出自仙境神授,倒也通靈!只是……”
他話鋒一轉,帶著循循善誘的意味:“娃娃既記得曲調詞意,可還記得那仙境中,仙人可曾教授你其他道理?或說過些什么話?”
葉心內心警鈴大作。這老頭不好糊弄!她立刻做出一副茫然思索又苦惱的樣子,輕輕搖頭,眼神里恰到好處地帶上了一絲后怕:“別的記不清了……就記得那老爺爺好像嘆息了一聲,說‘天道恒常,順逆皆緣法’……后來……就覺得好黑,好冷,就醒了……”她說著,還配合地瑟縮了一下肩膀,仿佛想起了可怕的夢境,小臉瞬間白了幾分。
“天道恒常,順逆皆緣法……”文仲山長低聲咀嚼著這句同樣充滿深意的話語,再看向葉心的目光,除了震撼和探究,更多了一絲深邃。他沉默良久,仿佛在權衡一個極為重要的決定。
終于,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向旁邊的蘇文山,語氣變得無比鄭重:“蘇兄!令外孫女遭逢大變之后,竟能通感天人之際,得聞此等仙音妙語……此乃大機緣!此等資質,萬中無一!若拘泥于閨閣禮教,蹉跎光景,老夫痛心疾首,亦是為天地所棄之大憾!”
蘇文山和林嬤嬤都聽得倒吸一口涼氣。通感天人?大機緣?他們知道葉心遭難后沉默寡言,偶爾行為似乎過于沉靜,卻萬萬沒想到文仲山長會給出如此石破天驚的評價!
“文兄…你是說?”蘇文山的聲音有些發緊。
“讓她入學!入我云麓書院!”文仲山長斬釘截鐵地說出了蘇文山心中不敢想的話,但下一句更是石破天驚:“以男兒身份!”
“什么?!”
“這…使不得!文兄,這…這太離經叛道了!”蘇文山失聲道。林嬤嬤更是直接捂住了嘴,滿眼驚恐。
“離經叛道?”文仲山長神色肅然,眼神銳利如劍,“孔圣人尚言‘有教無類’,何曾明言過只教男兒?漢有班昭續《漢書》,宋有易安詞冠古今!天道之下,才情豈分男女?這娃娃五歲稚齡,心魂便已可感應此等天人哲理,通曉此般‘道’之奧義,其心志絕非尋常孩童!將她困于后宅繡樓學那些針黹女紅、教條規矩,如同將鳳凰囚于鳥籠!那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是最大的‘道之逆’!”
他站起身,踱了兩步,語氣激昂又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智慧:“若以女兒身份入學,書院雖不拘一格,終究難擋流言蜚語,反令其分心受擾。況且,這般才情顯露,一旦傳揚出去,極易招致更大的風波禍患!蘇兄,王權富貴深似海,你比老夫更清楚!讓她女扮男裝,以‘葉星’之名入學,方能護她一時周全,為她開一條坦蕩求知之路!這是她的緣法,亦是她的造化!”
蘇文山陷入巨大的震動之中。他看著文仲山長激切而充滿說服力的眼神,又看向安靜站在一旁、眼神卻莫名帶了幾分堅韌的葉心。那曲子里超越年齡的“天道感悟”,她面對驚變后的沉默沉靜,以及那偶爾流露出的遠超同齡人的……老成?
文仲山長說得對!把這樣一顆蒙塵的明珠,僅僅當成一個需要保護的、柔弱的小女娃,是否才是真正的輕視和浪費?讓她像男孩一樣去讀書明理,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是否才是對她真正的珍視?
權衡利弊,保護與成全在心中激烈交鋒。最終,想到女兒早逝的遺憾,想到外孫女被京中無情放逐的痛楚,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氣涌上蘇文山心頭。他用力一拍桌案:
“好!”
他蹲下身,看著葉心那雙帶著不安又隱含一絲期待的眼睛,沉聲道:“心兒,外公和山長爺爺商量好了,讓你去書院讀書!是‘葉星’,男娃娃‘葉星’!怕不怕?”
怕?葉心微微睜大了眼睛。在聽到“書院”、“男娃娃”的那一刻,她心底屬于現代靈魂的那部分早已歡呼雀躍!那是知識的海洋,是遠離后宅紛爭的避風港,是一個可能讓她重新找回自我價值的地方!那絲不安,比起眼前的生機勃勃的希望,簡直微不足道!
一絲亮光在她眼底燃起,她不自覺挺直了小小的脊背,用力地點了點頭:“外祖父,‘葉星’不怕!”
“好!這才是我蘇家的好孩子!”蘇文山老懷大慰,也下定了決心。
數月后。一場簡單卻鄭重的“拜師禮”在蘇府靜室舉行。
葉心(不,現在該叫葉星了)穿著一身嶄新的靛青色小學童袍服,頭發也規規矩矩地在頭頂挽了個小髻。小小的人兒,盡力挺直腰板,神情肅穆。外婆含著淚,卻又帶著驕傲,手把手教她如何斟茶、敬獻。
文仲山長端坐主位,受了葉星恭敬奉上的茶水,溫聲道:“葉星,自今日起,你便是云麓書院乙字班的學生了。入此門墻,當尊師重道,勤勉向學,明辨是非,敬畏天道倫常,你可記得?”
“學生葉星記得。”葉星鄭重回答,聲音還帶著稚氣,卻努力模仿著大人般的沉穩。她感受到了肩頭的重量,一份改變命運的期望。
踏進云麓書院高大的門楣時,葉星的心是激蕩的。古樸宏大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庭院重重,古木參天,四處可見身著同樣青衫的學子匆匆而過,空氣中彌漫著墨香與書卷的沉靜氣息。遠離了閨閣的逼仄,這里的氣息讓她瞬間活了過來。
但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