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普通人的四十年

貧瘠深處

窮,不只是口袋里的錢薄得可憐,它更是一種深不見底的圍困。它是一道看不見的墻,橫亙在村子與外面的世界之間。八十年代,我們這些泥腿子連縣城都極少踏足,更別提那遙不可及的城市。外頭世界究竟在發生什么,無人知曉也無人關心。每日所聞,不過是村頭巷尾的閑言碎語,所見的,不過是自家那一畝三分地里綠了又黃、黃了又綠的莊稼。村子成了我們全部的天和地,我們像被圈養的牛馬,日復一日,在命運劃定的圈里打轉,卻渾然不覺這圈子的存在。

這窮困的根,扎在土地的深處,卻更盤踞在人的頭腦里。村里人談婚論嫁,講究的是門當戶對,是“老實本分”;但凡誰家孩子想多讀幾年書,或冒出點出去闖蕩的念頭,便立刻被斥為“心野了”、“不安分”,那眼神與語氣里,充滿了對未知的警惕與對規矩的固執守護。祖輩流傳下來的經驗,如同村頭那棵盤根錯節的老槐樹,根深蒂固地纏繞著每一個人的思想:“守著地,餓不死”,“瞎折騰啥?命里八尺,難求一丈”。這些話如同咒語,禁錮住年輕人蠢蠢欲動的心。

于是,日子便如老牛拉著的破車,吱吱呀呀,沉重而單調地碾過歲月。晨起下地,鋤頭與泥土碰撞的聲響是唯一的晨曲;日頭爬上中天,汗水滴進腳下的土地,咸澀的味道混合著泥土的氣息;暮色四合,拖著疲憊的身子歸家,吃罷粗陋的飯食,便早早熄燈,在無邊的黑暗與寂靜里沉沉睡去,預備著次日毫無二致的輪回。一年四季,不過是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周而復始。時間不是向前奔流的長河,而是原地打轉的磨盤,一圈又一圈,碾碎了少年的神采,碾出了中年的麻木,最后只剩一張溝壑縱橫、目光渾濁的老臉。這日子仿佛一潭死水,連一絲漣漪也欠奉,日子久了,人便如同水底沉默的石頭,連掙扎的念頭都懶得浮起。

這深不見底的窮,窮的哪里是口袋里的錢?分明是心田的荒蕪與頭腦的枯竭。當整個世界濃縮為腳下那一方水土,當所有的可能性都被“種地、鋤草、放牛、割草”這八字真言所框定,心靈便失去了遠眺的窗口,生命便失去了想象的力量。貧瘠的土地上,只能生長出貧瘠的夢想,甚至夢想本身,都成了奢侈品。日復一日的勞苦,如同巨大的石碾,碾壓著人的脊梁,也碾壓著人的心氣,最終只剩下一種聽天由命的疲憊感,一種近乎麻木的認命感。這認命,比口袋空空更為可怕,它抽干了人內在的骨血與精神,使人淪為土地上沉默的影子。

然而,再厚的繭,也總有被啄破的瞬間。村頭那高懸的喇叭,曾日復一日播講著郭靖黃蓉的故事,那聲音曾如一道微弱的光,短暫地刺破過沉悶的夜空。后來,村里終于有了第一臺小小的黑白電視,笨重地擺在生產隊破舊的辦公室里。它的出現,如同在死水潭里投下了一塊巨石。每逢夜晚,那間屋子便擠滿了人,帶著汗味與泥土氣,屏息凝神地盯著那方寸之間閃爍跳動的光影。畫面模糊,雪花飛舞,聲音嘈雜,卻絲毫阻擋不了那份近乎貪婪的渴望。當《霍元甲》的片頭曲響起,當陳真踢出那凌厲的飛腳,當《射雕》里的郭靖在草原彎弓射雕……那一刻,小小的屏幕成了通向外界的唯一窗口。我們這些泥腿子,第一次看到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看到了另一種截然不同、充滿力量與可能的人生。屏幕上的光影變幻,映照著臺下無數雙驟然亮起的眼睛,那里面不再是日復一日的麻木,而是充滿了驚異、向往,甚至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戰栗。

這小小的光亮,雖微弱,卻足以灼痛那早已習慣黑暗的眼睛。它像一把無形的錐子,狠狠地扎進了那層積已久的麻木和認命之中。原來,人生可以如此波瀾壯闊,可以擁有那樣頂天立地的豪情,可以去追求一種叫“理想”的東西!這覺醒是痛苦的,它撕裂了長久以來“本該如此”的幻覺,讓我們痛苦地意識到自身所處的封閉與貧瘠。當看到劇中人為了家國大義、為了個人志向而奮起拼搏時,一種巨大的落差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間淹沒了我們——原來我們長久以來所承受的,并非不可改變的命運,而是一種可以、也應當被打破的禁錮!這種痛楚,混合著不甘與憤怒,在胸膛里劇烈地沖撞、燃燒。

這痛楚,正是覺醒的開始,是掙脫泥沼的第一股力量。它驅散了麻木,催生了不甘。這窮,窮的不僅是物質,更是精神的囹圄與信息的孤島。它如同厚厚的繭,將人包裹在無聲的黑暗里。可當外界的光,哪怕只是一絲微光,刺破這繭壁,我們才驚覺自己長久以來竟如同作繭自縛的蠶。這認知帶來的痛苦與不甘,恰恰是生命深處最原始、最熾熱的吶喊。

終于,有人開始嘗試著笨拙地、不顧一切地啄破這繭殼。村東頭的二栓子,那個平日沉默寡言的漢子,在一個清晨無聲無息地離開了,只留下一張字條:“出去看看。”有人開始省下買油鹽的錢,托偶爾進城的拖拉機手帶回幾本舊書,在油燈下如饑似渴地啃讀那些帶著油墨香的文字,仿佛在汲取救命的甘泉。還有人,在勞作間隙,不再只是倒頭酣睡,而是望著遠處起伏的山巒,眼神里第一次有了焦灼的思索和隱約的渴望。那渴望不再是溫飽,而是關于“我還能成為誰”的探問。

破繭的過程注定伴隨著掙扎與疼痛。那長久束縛我們的、由閉塞、麻木與認命所編織的厚繭,每一層剝離都撕扯著舊有的習慣與安全感。外面的世界光怪陸離,充滿未知的風險,遠不如在繭中“安貧樂道”來得熟悉安穩。我們這些習慣了泥土氣息的人,面對陌生的城市規則與洶涌的信息浪潮,笨拙得像初生的嬰兒。每一次嘗試,都可能碰壁;每一次邁步,都可能跌倒。但那份被喚醒的不甘,那份在內心深處燃起的、對更廣闊天地的向往,支撐著我們一次次從泥濘中爬起,拍掉塵土,繼續向前。這向往,比饑餓更難忍受,比疲憊更難消磨。

多年后回望,才真正懂得當年那深入骨髓的“窮”,窮的絕非僅是口袋。它窮在信息的窒息,窮在思想的牢籠,窮在生命可能性的枯竭。那日復一日的“種地鋤草,放牛割草”,是身體勞作的重復,更是精神在無聲中被緩慢絞殺的酷刑。它扼殺了眺望的欲望,澆滅了改變的火種,使人沉淪于一種溫水煮青蛙般的、對貧瘠的認命與習慣。

而當年村頭喇叭里郭靖的降龍十八掌,破舊電視機屏幕上霍元甲踢出的那一腳,其意義遠超娛樂。它們是在貧瘠心田上猝然炸響的驚雷,是刺破重重精神鐵幕的一道閃電。它們帶來的并非虛幻的江湖,而是一個振聾發聵的宣告:人生,本不該被圈死在這方寸之地!這宣告喚醒了沉睡的靈魂,點燃了掙脫的火把。

我們這一代人,從泥土深處掙扎而出,最痛徹的領悟莫過于此:生命最可怕的貧窮,乃是心魂的枯萎與希望的失聲。當人不再相信腳下之外尚有天地,不再渴望頭頂之上另有星辰,那才是真正的絕境。所幸,總有微光會刺破黑暗,總有聲音能驚醒沉睡。**破繭的痛苦,是生命覺醒的代價,更是靈魂向自由支付的贖金

作家j0vOSK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红河县| 屏南县| 清流县| 城口县| 富阳市| 石嘴山市| 迁西县| 嵊州市| 南陵县| 衡阳县| 彰化县| 台东县| 顺义区| 彰武县| 宁化县| 汉川市| 汕头市| 孟州市| 临桂县| 年辖:市辖区| 石城县| 礼泉县| 绥德县| 金昌市| 饶平县| 中方县| 新巴尔虎右旗| 山丹县| 永德县| 沂南县| 尚义县| 金溪县| 南投县| 石台县| 南通市| 丰台区| 扶余县| 左云县| 上蔡县|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