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巨大的落地窗外,城市的天際線在初夏的晨光里切割出冷硬的輪廓。
室內恒溫空調吹出的冷風帶著紙張和油墨特有的氣味,一排排整齊的工位間,鍵盤敲擊聲和低聲交談匯成一片沉悶的白噪音。
彌米站在新入職員工培訓的會議室門口,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那點初來乍到的忐忑。
她今天特意穿了剪裁利落的米白色西裝套裙,襯得身形挺拔,臉上是精心練習過的、恰到好處的微笑——熱情而不諂媚,專業又不失親和。頭發一絲不茍地盤在腦后,露出光潔的額頭和一對小巧的珍珠耳釘。
“大家好,我是彌米,新加入編輯部的新人,以后請大家多多指教!”聲音清亮,帶著點不易察覺的南方軟糯口音,瞬間吸引了會議室里十幾雙眼睛的注視。她微微鞠躬,動作自然流暢。
前排幾個年輕同事回以善意的微笑。彌米捕捉到這些細微的友好信號,心頭微暖,目光掃過全場時,卻在后排角落撞上了一道截然不同的視線。
那是個約莫四十歲左右的男人,身材微胖,穿著件熨帖的深藍色條紋襯衫,頭發向后梳得油光水滑,一絲不亂。
他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放在微凸的肚腩上,眼神像探照燈一樣在彌米身上來回掃視,嘴角向下撇著,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和……毫不掩飾的挑剔。
彌米心頭一跳,這大概就是她未來的直屬領導,編輯部的資深主管,溫文超,人稱“溫哥”。
入職前HR隱晦的提醒“溫主管要求嚴格”幾個字,此刻有了具體的形象。
入職培訓的內容無非是公司文化、規章制度、部門架構。主講人聲音平板地念著PPT。
輪到新人互動環節,主講人拋出一個問題:“大家認為,一本暢銷書的核心競爭力,除了內容本身,編輯在其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會議室安靜了幾秒。新人們面面相覷,有點冷場。
彌米定了定神,舉起手。溫文超的目光立刻像探針一樣扎了過來。
“我認為,”彌米站起身,聲音清晰平穩,“編輯不僅是內容的‘質檢員’和‘美容師’,更應該是產品的‘架構師’和‘經紀人’。核心競爭力在于精準定位讀者群體,深度挖掘內容價值點,并通過精妙的編排、包裝和營銷策略,將‘書’打造成讀者無法拒絕的‘體驗’。
比如,在確定選題階段,編輯就需要有強烈的市場嗅覺和用戶思維,預判市場空白點和讀者癢點;
在內容打磨階段,既要尊重作者創作,又要以讀者視角進行引導和優化,確保信息有效傳達和閱讀流暢度;
最后在營銷環節,編輯提供的核心賣點提煉和讀者畫像分析,是推廣成功的關鍵基礎。”
她頓了頓,看到主講人鼓勵的眼神,又補充道,“簡單說,編輯得是連接作者、內容和市場的那個‘超級節點’,懂內容,懂市場,還得懂人心。”
她的聲音不高,但條理分明,觀點新穎,結合了當下流行的“產品思維”,打破了傳統編輯就是改錯別字和調結構的刻板印象。
話音落下,會議室里響起一陣輕微的、帶著認同的嗡嗡議論聲。前排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圓臉女孩甚至悄悄對她豎了下大拇指。
彌米微笑著坐下,手心微微出汗,是緊張的,也帶著一點小小的興奮。她能感覺到后排那道審視的目光溫度又降了幾分,變得更加銳利和冰冷。
培訓結束,人群散開。彌米主動走向離自己最近的幾位同事。
“你好,我是彌米,以后請多關照!”她對著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看起來有些靦腆的年輕男生伸出手。
“啊,你好你好!我叫林小宇,大家都叫我小林,實習生!”小林連忙握住她的手,有點局促地推了推眼鏡。
“我是李衛國,”旁邊一個穿著格子襯衫、頭發有點自然卷、約莫三十出頭的男人爽朗地接口,他身材偏瘦,但眼神很亮,“叫我李哥就行。剛才說得不錯啊,新人很有想法!”他笑著拍了拍彌米的肩膀,動作自然,帶著北方人特有的爽快勁兒。
“謝謝李哥!”彌米笑容真誠了幾分。
她又轉向旁邊一位妝容精致、穿著香奈兒經典粗花呢套裙、看起來頗為干練的女士:“前輩您好,我是彌米。”
那女士撩了下精心打理的栗色卷發,眼波流轉,帶著點審視,慢悠悠地說:“趙雅楠。叫我趙姐就行。”語氣不咸不淡,帶著點老員工特有的疏離和觀望。
彌米笑容不變:“趙姐好。”
氣氛剛有點融洽的苗頭,一個低沉、帶著不容置疑腔調的聲音插了進來,像一塊冰砸進溫水里:
“彌米是吧?跟我來一下。”
溫文超不知何時走了過來,臉上沒什么表情,那雙細長的眼睛透過鏡片盯著彌米,仿佛她剛才在培訓上的發言不是展示能力,而是某種冒犯。
彌米心頭一緊,臉上笑容迅速調整到恭敬模式:“好的,溫主管。”她對李哥、小林和趙姐歉意地點點頭,轉身跟上溫文超略顯沉重的步伐。
溫文超的辦公室在編輯部區域靠里的位置,玻璃隔斷配百葉簾,門牌上“主管辦公室”幾個字透著權威。他徑直走進去,沒招呼彌米坐,自己先在大班椅上沉甸甸地坐下,椅子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
他慢條斯理地打開電腦,鼠標點了幾下,打印機的嗡鳴聲隨即響起。片刻后,他拿起打印出來的一疊厚厚的文件,“啪”地一聲,不輕不重地甩在寬大的辦公桌邊緣,正對著彌米站的位置。
彌米的目光落在那疊文件上。紙頁邊緣泛著陳舊的黃,像是被遺忘在角落很久了。抬頭一行加粗的黑體字刺入眼簾:《都市商海風云錄(2008-2010年合訂本)原始稿件歸檔整理要求》。
“這是編輯部資料庫里的‘古董’,”溫文超身體向后靠進椅背,雙手交疊放在肚子上,鏡片后的目光銳利如鷹隼,牢牢鎖定彌米的臉,捕捉著她可能出現的任何一絲錯愕或不滿,“十年前的老項目,一堆原始手稿、會議記錄、修改批注,還有亂七八糟的采訪錄音轉寫稿,全都混在一起,從來沒系統整理過。占地方不說,要用的時候根本找不到。”
他頓了頓,嘴角似乎向上扯了一下,形成一個極其短暫、近乎嘲諷的弧度。
“新人嘛,從基礎做起。熟悉公司歷史也是融入團隊的重要一步。你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把這堆東西,按照時間線、項目階段、文檔類型,給我分門別類整理清楚。建立詳細的電子目錄索引,每一份文件都要標注清楚來源、日期、主要內容和關聯項目。紙質版按歸檔標準裝訂好。”
彌米看著那厚度堪比兩塊板磚的文件堆,指尖有點發涼。這工程量……別說熟悉業務,這簡直是檔案館級別的專業整理工作。而且,十年舊稿?恐怕連當年經手的人都離職大半了,里面的內容是否還有價值都難說。
溫文超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補充道:“別小看這些‘故紙堆’,里面沉淀的都是公司的底蘊和編輯的智慧。整理好了,對你了解行業、理解選題策劃思路,大有裨益。”
他話鋒一轉,語氣陡然變得不容置疑,帶著一種刻意施加的壓力,“明早九點,我要看到完整的電子目錄索引和整理好的紙質版,放在我桌上。”
明早九點?!
彌米猛地抬頭,撞上溫文超毫無波瀾、卻透著冰冷審視的目光。
窗外,剛才還陽光燦爛的天空,不知何時已陰云密布,鉛灰色的云層低低壓下來,遠處隱隱傳來沉悶的雷聲。
一場醞釀中的暴雨,似乎就要傾盆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