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園的桂花開了第三遍時,先帝喪期結束,新帝正式改元“景和“。
姜檀月站在高臺上,看著周景文頭戴十二旒冕,身著玄色龍袍祭天告祖。禮成后,他轉身向她伸出手,她心跳如鼓地邁步上前——
“貴妃姜氏,溫婉淑德,特賜協理六宮之權。“
她伸出的手僵在半空。貴妃?不是...皇后?
周景文似乎看出她的困惑,俯身在她耳邊低語:“朝局未穩,朕需先立太傅之女為后安撫文官集團。待你父交出北境兵權,朕必廢后立你。“
姜檀月勉強扯出笑容,余光瞥見武官隊列最前方的蕭馳野。他一身玄甲,腰間佩劍是新帝親賜的尚方寶劍,可那雙曾對她含笑的眼睛如今冷如寒潭。
冊封禮后,姜丞相被傳入御書房。蕭馳野奉命在門外值守,隱約聽見里面傳來爭執。
“...陛下答應過老臣...“
“丞相多慮了。貴妃之位已是殊榮,難道丞相認為令愛堪當國母?“
蕭馳野握劍的手青筋暴起,卻聽身后傳來環佩叮當。姜檀月端著參湯走來,對他視若無睹。當書房門開合時,他聞到她身上淡淡的杏花香——還是他十二歲時送她的香方。
當夜,蕭馳野潛入宮中秘檔庫。燭光下,他翻出一份密奏,是御史彈劾姜丞相“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的折子,朱批赫然寫著:“暫留中,待秋后。“
“果然...“蕭馳野瞳孔驟縮,立即修書一封,用火漆封好交給親信:“速送北境我父親處。“
與此同時,姜檀月正在寢宮對鏡卸妝。侍女忽然驚呼:“娘娘,窗臺上有支杏花!“
她心頭一跳。花枝上纏著張字條:“青萍之末,將起大風。珍重。“沒有落款,但那筆跡她認得——七歲那年他手把手教她寫字時,就是這樣力透紙背的筆鋒。
“蕭馳野...“她將字條貼近心口,又慌忙扔進香爐。火舌卷上來時,她仿佛看見兒時那個總翻墻來找她的少年,在火光中漸行漸遠。
霜降那日,姜檀月正在繡一幅“喜上眉梢“圖,準備送給皇帝做生辰禮。突然殿門被撞開,春桃滿臉是血地撲進來:“娘娘!相府...相府被羽林軍圍了!老爺和少爺們都被鎖拿下獄!“
繡繃落地,針扎進指尖。姜檀月顧不得更衣,赤著腳奔向乾元殿。殿前侍衛橫戟阻攔,她竟不知哪來的力氣奪過畫戟:“本宮要見陛下!“
殿內,周景文正在批閱奏章,見她闖進來,不急不緩地擱下朱筆:“貴妃擅闖前朝,該當何罪?“
“我父兄何罪?“姜檀月跪在階前,額頭抵在冰冷的金磚上。
周景文使個眼色,太監捧出個木匣。里面是幾封“姜丞相與北戎往來密信“,筆跡與她父親一模一樣。
“這不可能!“她顫抖著抓起信紙,“父親對陛下忠心耿耿...“
“是嗎?“周景文冷笑,“那這些呢?“又扔出一疊紙——全是她這些年為九皇子籠絡朝臣的記錄,如今全成了姜家“結黨營私“的證據。
姜檀月如墜冰窟。原來從始至終,她都是計劃中的一環。
“念在舊情,朕不殺你。“周景文撫摸著龍椅扶手,“即日起褫奪封號,打入冷宮。“
冷宮的月光比別處更冷。姜檀月蜷縮在破敗的床榻上,數著窗欞投下的影子。忽然,一陣熟悉的杏花香飄來——怎么可能?這季節早沒了杏花。
“檀月。“
她猛地回頭。蕭馳野黑衣蒙面,眼中是她多年未見的焦急。
“你來做什么?“她向后退去,“看姜家笑話嗎?“
蕭馳野扯下面巾,露出眉骨那道疤:“三年前北戎刺客潛入你閨閣,這疤是為擋那一刀留下的。“他掏出半塊虎符,“現在信我了嗎?“
姜檀月怔怔看著他遞來的密函——上面詳細記載著周景文如何命人模仿姜丞相筆跡,如何買通邊關守將作偽證。最下面是父親的供詞,墨跡被血跡暈開:“吾女無辜...“
“父兄...還活著嗎?“
蕭馳野沉默地搖頭。姜檀月突然笑起來,笑聲在冷宮里回蕩,像碎了滿地的瓷。
“為什么...為什么救我?“
月光下,蕭馳野解開衣領,露出胸前掛著的青玉佩:“十年前我就說過,戴著這個,無論你在哪,我都能找到。“他單膝跪地,“跟我走。“
遠處傳來打更聲。蕭馳野臉色一變:“子時侍衛換崗,這是最后機會。“他遞來一套粗布衣裳,“東角門有馬車,能送你出城與幸存的姜家人匯合。“
姜檀月望著這個從小守護她的男人,突然想起十歲那年溺水時,救她的人身上有股松木香——和現在蕭馳野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樣。
“你呢?“
“我斷后。“他笑了笑,像小時候每次為她背鍋挨罰時那樣滿不在乎。
姜檀月更衣時,一枚白玉小馬從袖中滾出。蕭馳野彎腰拾起,發現正是他送的那對中的一只,馬鬃已被摩挲得發亮。
“我一直...帶著。“她輕聲道。
蕭馳野突然將她拉入懷中,呼吸灼熱地噴在她耳畔:“等逃出去,我告訴你所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