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旬有余,韓國被滅,韓王宮是大亂。
嬴雪站在新鄭城頭,望著下方奔逃的宮人和趁亂劫掠的兵卒,手指深深掐入城墻磚縫。這是她第一次親眼目睹亡國的場景——曾經華麗的宮殿冒出滾滾黑煙,街道上散落著綾羅綢緞和打翻的漆器,幾個韓國貴族被秦軍押解著走過,衣冠不整,面色灰敗。
“公主,陛下召您去韓王正殿。“侍衛在身后稟報。
嬴雪攏了攏被風吹亂的鬢發,跟著侍衛穿過混亂的宮苑。一路上,她看到秦軍士兵正在搬運韓王室積累百年的珍寶,有人甚至為爭奪一件玉器大打出手。角落里,幾個宮女被按在墻上,衣衫撕裂,卻無人敢出聲制止。
正殿內,嬴政高坐在原本屬于韓王的寶座上,面前跪著一排韓國宗室。李斯正在宣讀對新征服地區的治理方略,聲音鏗鏘有力:“......韓地改置潁川郡,舊貴族全部遷往咸陽監視居住......“
“父皇。“嬴雪輕聲行禮,站到一側。
嬴政微微頷首,目光仍盯著那些面如死灰的韓國貴族。當李斯念到“反抗者族誅“時,一位年邁的韓國宗室突然撲上前來:
“暴君!你不得好死!“
侍衛立刻將老人按倒在地。嬴政面不改色,只輕輕揮了揮手:“拖出去,車裂。“
殿內一片死寂。嬴雪看到其他韓國貴族眼中燃燒著仇恨的火焰,不禁心頭一緊——這樣的統治,真的能長久嗎?
“雪兒,你有話要說?“嬴政突然問道。
嬴雪一怔,沒想到父親會在這時候詢問她的意見。她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兒臣以為,對韓國貴族或可稍示寬仁。“
李斯立刻投來銳利的目光:“公主此言差矣。六國貴族心懷故國,若不嚴加管束,必為后患。“
“正因如此,才更應區別對待。“嬴雪努力保持聲音平穩,“愿降者厚待,反抗者嚴懲。如此可分化瓦解,減少抵抗。若一概鎮壓,恐逼得他們鋌而走險。“
嬴政眼中閃過一絲興味:“繼續說。“
“兒臣觀察韓國貴族多重視典籍禮器。不妨允許他們攜帶部分祖傳文物遷往咸陽,以示尊重。另可擇其子弟入宮為郎官,既為人質,又可逐步同化。“
殿內安靜得能聽見燭花爆裂的聲音。嬴雪心跳如鼓,生怕自己的建議觸怒父親。出乎意料,嬴政竟點了點頭:
“善。李斯,就按公主所言修改詔令。“
離開正殿時,嬴雪后背已經濕透。她沒想到父親真的會采納她的建議,更沒想到這建議會如此直接地改變無數韓國貴族的命運。
“公主好謀略。“一個聲音從廊柱后傳來。嬴廉踱步而出,臉上帶著似笑非笑的表情,“只是不知,這些喪家之犬值不值得妹妹如此費心?“
嬴雪不想與他糾纏,正要離開,卻聽嬴廉又道:“對了,聽說父皇命你協助處理韓國降臣事務。正巧為兄近日收了幾件韓國珍寶,不如一同鑒賞?“
“兄長自重。私藏戰利品可是大罪。“嬴雪冷冷回應。
嬴廉大笑:“我是奉李大人之命清點財物,何來私藏一說?“他湊近一步,壓低聲音,“妹妹近來風頭太盛,小心物極必反啊。“
嬴雪正要反駁,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們。一個侍衛慌張跑來:“公主,殿下,北偏殿有韓國宮女集體服毒,太醫令不在,無人會解此毒!“
北偏殿一片混亂。十幾個宮女倒在地上,面色發青,嘴角滲出黑血。秦軍醫者束手無策地站在一旁,見嬴雪來了,慌忙行禮:“公主,這是韓國宮廷秘毒'離魂散',臣等不諳解法......“
“能救嗎?“嬴雪急問。
“除非立刻找到解藥,否則半刻鐘內必死無疑。“
嬴雪看著那些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少女,心中一痛。她們寧愿死也不愿落入秦軍之手,這是何等的絕望!
“讓我看看。“一個清朗的男聲從殿外傳來。
眾人回頭,只見一個背著藥箱的白衣青年大步走入。他約莫二十出頭,眉目如畫卻帶著幾分風塵之色,衣袍樸素但異常干凈,整個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劍,銳利而明亮。
“你是何人?“嬴廉厲聲喝問。
“草民白晉,新鄭醫者,奉詔為軍中療傷。“青年簡單行了一禮,已經蹲下身檢查中毒者,“確實是'離魂散',但劑量不足,還有救。“
不等許可,他已經打開藥箱,取出幾味藥材快速研磨起來。嬴雪注意到他的手指修長靈活,動作快得幾乎出現殘影。
“需要熱水和酒,越多越好!“白晉頭也不抬地命令。
嬴雪立刻命人去準備。白晉將藥粉分成兩份,一份用酒調和,另一份倒入熱水中。他扶起一名宮女,捏開她的下巴,將酒灌了進去。
“咳咳......“宮女很快劇烈咳嗽起來,吐出大量黑水。白晉又給她灌下藥湯,然后轉向下一個。
嬴雪看呆了。這個名叫白晉的醫者身上有種奇特的氣質——既專注又疏離,既溫柔又果斷。他救治那些宮女時,眼中沒有絲毫居高臨下的憐憫,只有純粹的職業專注。
“公主可否幫忙扶住她?“白晉突然抬頭,清澈的目光直直看向嬴雪。
嬴雪愣了一下,隨即蹲下身,按照他的指示扶住一名抽搐的宮女。近距離觀察,她發現白晉睫毛出奇的長,在燭光下投下一片細密的陰影,而他的衣袖上沾著血跡和藥漬,顯然已經忙碌了整日。
“為什么救她們?“嬴廉在一旁冷笑,“這些賤婢自己找死。“
白晉手上動作不停:“醫者眼中只有生死,無分貴賤。“
嬴雪心頭一震。這句話如此簡單,卻又如此有力。她看著白晉救治最后一個宮女,額前的碎發已經被汗水浸濕,貼在白皙的皮膚上。
“好了。“白晉終于直起身,長舒一口氣,“再服三日藥,當無大礙。“
嬴雪命人將宮女們安置到側室休息。當她轉身想向白晉道謝時,卻發現他已經收拾好藥箱準備離開。
“白醫師請留步。“嬴雪叫住他,“救命之恩,當重謝。“
白晉回頭,嘴角微微上揚:“公主不必客氣。若真要謝,不妨向陛下進言,善待這些亡國女子。絕望比毒藥更致命。“
他的眼睛在說這話時格外明亮,像黑夜中的星辰。嬴雪突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仿佛這個萍水相逢的醫者看透了她內心最深處的不安。
“你......“嬴雪剛想再說什么,白晉已經拱手告辭:
“軍中還有傷患,草民告退。“
白衣身影很快消失在長廊盡頭。嬴雪站在原地,指尖還殘留著剛才扶宮女時沾上的藥香——那是混合了薄荷、黃連和其他幾種她不認識的草藥的氣味,清苦中帶著一絲甘甜,就像那個名叫白晉的年輕人給人的感覺。
“看入迷了?“嬴廉譏諷的聲音將她拉回現實,“不過是個江湖郎中,也值得公主殿下如此關注?“
嬴雪沒有理會他的嘲諷。她突然意識到,這是她十八年宮廷生活中,第一次與一個完全不屬于這個圈子的人有了交集。白晉眼中的世界,與她所熟知的那個充滿權謀算計的宮廷,是如此不同。
回到臨時下榻的宮室,嬴雪久久不能入睡。窗外,新鄭城的火光漸漸熄滅,但空氣中仍彌漫著焦糊味和隱約的哭聲。她想起白晉說的“絕望比毒藥更致命“,想起那些寧愿服毒也不愿被俘的宮女,想起被車裂的韓國老臣......大秦的鐵騎可以征服六國,但要如何征服人心?
次日清晨,嬴政召集群臣議事,出乎意料地讓嬴雪也列席。當討論到如何在韓地推行秦法時,李斯主張全盤廢除韓國舊制,立即實施嚴刑峻法。
“臣以為當焚毀韓人典籍,禁絕其文字語言,強制改用秦篆秦語。“李斯聲音鏗鏘,“如此方可根除復國之心。“
嬴雪想起昨夜那些宮女的眼神,忍不住開口:“兒臣以為不妥。“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嬴政挑眉:“哦?“
“書同文確有必要,但驟然廢除恐激起民變。“嬴雪謹慎措辭,“不如先并行使用,以利祿誘導韓人子弟學習秦文,自然淘汰舊文。民間私學可暫不干涉,待新一代長成,舊文自消。“
李斯冷笑:“公主婦人之仁。治亂世當用重典!“
“治大國如烹小鮮。“嬴雪引用《道德經》中的句子,“火候過猛,反而壞事。“
朝堂上一片嘩然。公然反駁李斯,這可不是小事。嬴雪心跳加速,卻倔強地站著,等待父親裁決。
嬴政沉默良久,最終做出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李斯主理'書同文'事宜,嬴雪協助。可酌情采納其建議。“
這個折中方案既維護了李斯的權威,又給了嬴雪參與的機會。退朝后,嬴政將女兒單獨留下:
“你與李斯之爭,非止于文字。“
嬴雪心頭一跳:“父皇明鑒。“
“大秦要長治久安,不能只靠武力。“嬴政罕見地多說了幾句,“但變革太快,易生動蕩。你明白嗎?“
“兒臣明白。“嬴雪突然懂了父親的用意——他需要有人扮演溫和的角色,而自己恰好合適。
離開大殿,嬴雪決定去探望昨日那些被救的宮女。穿過幾重庭院,她聽到一間偏房里傳出說話聲。透過半開的門縫,她看到白晉正在給宮女們復診,一邊檢查脈搏一邊用流利的韓語與她們交談。
嬴雪不懂韓語,但從宮女們漸漸放松的表情可以看出,白晉的話起到了安撫作用。她靜靜站在門外,聽著那溫和而堅定的聲音,不知為何感到一絲安心。
“公主?“白晉突然發現了她,起身行禮。
“不必多禮。“嬴雪走進屋內,“她們情況如何?“
“毒素已清,但心結難解。“白晉直視她的眼睛,“其中幾位家中父母兄弟死于戰亂,已無生趣。“
嬴雪胸口發悶。她看向那些面色蒼白的少女,突然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我正需要幾位通曉韓語的侍女。若她們愿意,可隨我回咸陽。“
白晉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轉化為贊賞。他用韓語向宮女們轉達了這個消息。起初她們面露恐懼,但在白晉耐心的解釋下,有三人怯生生地表示了同意。
“多謝公主仁慈。“白晉代她們道謝。
“是你救了她們。“嬴雪輕聲說,“我只是......“她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復雜的心情。
白晉了然地點點頭:“公主心善。“
兩人并肩走出屋子,陽光灑在庭院里,為血腥過后的新鄭王宮帶來一絲暖意。嬴雪鼓起勇氣問道:“白醫師可愿隨我回咸陽?宮中正缺精通六國醫術的人才。“
白晉腳步一頓:“公主厚愛,但草民閑散慣了,恐怕不適合宮廷生活。“
“若為太醫屬編外人員呢?不必常住宮中,只在需要時入宮診治。“嬴雪不知為何如此堅持,“你這樣的醫術,埋沒民間太可惜了。“
白晉沉思片刻,突然問道:“公主可知'醫國如醫人'的道理?“
“愿聞其詳。“
“病在腠理,湯熨可及;在血脈,針石可及;在腸胃,火齊可及;在骨髓,司命所屬,無可奈何。“白晉目光深遠,“今大秦一統天下,看似強盛,實則病在何處,公主可曾想過?“
嬴雪怔住了。這個比喻太過大膽,幾乎是在暗示帝國有病。但奇怪的是,她并不覺得被冒犯,反而有種被點醒的感覺。
“所以你不愿入宮,是因為......“
“草民更愿行走民間,了解真實疾苦。“白晉微笑,“不過,若公主有需,白晉隨時聽召。“
他從藥箱中取出一個小木盒遞給嬴雪:“這是安神香,摻了薄荷與茯苓,可助公主好眠。新鄭之事,不必過于憂心。“
嬴雪接過木盒,聞到一股清冽的香氣,與昨日沾在她指尖的味道一模一樣。她突然有種沖動,想邀請這個年輕人多談談,聽聽他口中的“民間疾苦“到底是什么樣子。但身為公主的矜持讓她只是禮貌地道了謝。
“我們還會再見嗎?“最終,她只問出這一句。
白晉行了一禮,陽光在他的白衣上鍍了一層金邊:“若緣分未盡,自會重逢。“
接下來的日子里,嬴雪忙于協助處理韓國降臣的安置事宜。每當她路過新鄭的街市,總會不自覺地尋找那個白色身影,卻再未遇見。倒是那盒安神香,她每晚都會取出一小塊點燃,在清苦的香氣中入眠。
離開新鄭的前一夜,嬴雪在臨時書房整理文書,突然聽到窗欞輕響。她警覺地抬頭,看到一支細竹管從窗縫中伸入,飄出一縷青煙。
嬴雪立刻屏息,抓起案上的裁紙刀。但煙霧散去后,窗外卻傳來熟悉的嗓音:
“公主勿驚,是白晉。“
窗扇輕啟,白衣醫者利落地翻入室內,身上還帶著夜露的濕氣。嬴雪又驚又喜:“你怎么——“
“冒昧打擾,實有要事相告。“白晉神色凝重,“公主明日啟程回咸陽,途中恐有危險。“
“什么危險?“
“韓國死士計劃在崤山道伏擊鑾駕,為韓王報仇。“白晉從懷中取出一張簡圖,“這是他們計劃的行刺地點。“
嬴雪接過圖,心跳加速:“你如何得知?“
“醫者行走市井,消息靈通。“白晉簡短回答,“請公主務必轉告陛下,改道而行。“
嬴雪仔細查看地圖,標記確實詳細,不似偽造。她抬頭看向白晉,月光下他的輪廓格外清晰:“為何冒險告知?若被發現,你會沒命的。“
白晉微微一笑:“那日公主為韓國宮女請命時,可曾想過為何要冒險?“
嬴雪啞然。她幫助那些宮女,是因為不忍見無辜者受苦;而白晉此刻冒險報信,又是出于什么理由?
“我明白了。“她最終說道,“多謝你,白晉。“
白衣青年拱手告辭,臨行前突然回頭:“公主所贈入宮邀約,白晉改日或會兌現。咸陽再會。“
說完,他如來時一般悄無聲息地失在夜色中。嬴雪握著那張救命的簡圖,指尖微微發燙。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開始期待在咸陽的“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