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的雪下得急,昭雪司的屋檐下懸著冰棱,像一串倒置的利刃。
謝昭立在法言堂案前,手中攥著一份染血的密報。蘇若雪的手指在“趙王梟首”四字上停頓,聲音發顫:“大理寺今早貼出告示,說趙王謀逆證據確鑿,午門問斬時…竟有百姓拋菜葉辱尸。”
“好。”謝昭將密報拍在案上,熔金的眼眸映著燭火,“百姓恨他,說明我們的《青天律》起了作用。”她起身走向窗邊,望著漫天飛雪,“但瑤華不會罷休。”
話音未落,院外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陳婆婆掀簾而入,枯爪攥著一支帶血的箭鏃——正是瑤華慣用的寒雀羽箭!箭尾系著半張染血的絹帛,上面歪歪扭扭寫著:“子時,冷宮枯井,取你心頭血。”
“瑤華瘋了!”林晚娘從繡繃前跳起,銀針在燭火下泛著冷光,“她兒子才三歲,沒了她,那孩子怎么辦?”
“她兒子?”謝昭冷笑,“趙王的遺孤早被太后接入慈寧宮了。”她捏起箭鏃,指尖劃過箭桿上的瓊花紋路,“這箭,是從冷宮方向射來的。”
蘇若雪突然翻開《青天律》卷三:“陛下昨日批了新律——‘凡皇室宗親犯謀逆罪,親族不得株連’。太后若敢動瑤華的兒子,便是抗旨。”
謝昭的目光驟然銳利:“所以瑤華要魚死網破。”她將箭鏃擲向案上山河鑒,“她要我用金簪取謝昭的血,解她的帝王咒。”
子時,冷宮枯井。
雪片落在井沿,結成薄冰。
瑤華裹著狐裘,坐在青石板上,膝頭放著一個青銅匣。匣中是半支金簪——正是謝昭三年前在刑場遺落的斷簪。她指尖摩挲著簪尾的藍紋,那是承乾心口箭傷的形狀,也是解咒的關鍵。
“你來了。”她的聲音輕得像嘆息。
謝昭立在井邊,靛青斗篷落滿雪,手中提著一盞琉璃燈。燈芯燃著龍涎香,映得她熔金的瞳孔如同兩團活火。
“你要什么?”她直截了當。
瑤華笑了,笑聲里浸著冰碴:“我要你跪下來,用這盞燈照著我的臉。”她指向井邊的青銅鏡,“我要你看清楚,這咒在我臉上爬成了什么樣子。”
謝昭未動。
“或者,”瑤華打開青銅匣,露出半支金簪,“你用這簪子刺進我的心臟。”她的指尖撫過簪尖,“當年先皇就是這樣殺承乾的,你說…他的血,能解我的咒嗎?”
謝昭的呼吸一滯。
她想起刑場上,承乾的血濺在她臉上的溫度;想起阿史那云咽氣前,將金簪塞進她手心的滾燙;想起昨夜,崔珩捧著染血的密信沖進昭雪堂——“瑤華在冷宮設局,她要引你入甕!”
“你以為我會信你?”她反手抽出金簪,簪尾藍紋在雪光中流轉,“這簪子認主,只認承乾的血。”
瑤華的瞳孔驟縮。
她看見謝昭指尖滲出的血珠滴在簪尾,藍紋突然泛起幽光!簪身發出清越的鳴響,竟自行脫離謝昭掌心,懸浮在兩人之間。
“不…”她踉蹌后退,“不可能…當年先皇用這簪子殺了承乾,血應該…”
“血在他心里。”謝昭的聲音輕得像耳語,“承乾的血,從來不在簪子里,在每一個為他平反的人心里。”
她踏前一步,金簪突然暴長!幽藍光芒如游龍般竄向瑤華,瞬間洞穿她的左肩!
“啊——!”瑤華慘叫,鮮血濺在井沿,與積雪融成暗紅。
謝昭的熔金瞳孔里翻涌著龍氣。
她終于看清了——瑤華腕間的“帝王咒”紅痕,根本不是詛咒,而是承乾的血脈印記!是先皇用“帝王咒”鎖了他們的命,卻也鎖了他們的魂。
“你殺了趙王,”謝昭的聲音冷如玄冰,“可他的咒反噬,早把你的命啃得千瘡百孔。”她舉起金簪,“現在,該你還債了。”
瑤華突然笑了,笑聲里帶著釋然:“原來…這才是解脫。”她伸手抓住金簪,任鮮血順著簪身流淌,“替我告訴承乾…他等的人,來了。”
金簪鳴響驟然變調!
藍光裹著瑤華的身體騰空而起,在雪幕中化作點點星屑。謝昭伸手去抓,卻只觸到一片冰涼的空氣。
井底傳來“咚”的一聲輕響。
謝昭低頭,看見井水中浮起半塊玉牌——正是瑤華腕間的“帝王咒”紅痕所化!牌面刻著一行小字:“承乾無辜,瑤華有罪。”
“先生!”林晚娘的聲音從井外傳來,“崔大人說,慈寧宮的太后醒了!”
謝昭猛地回神。
她將金簪收入袖中,轉身沖進雪幕。身后,枯井的水面上,瑤華的笑聲仍在回蕩,混著龍氣的轟鳴,像一首未唱完的挽歌。
次日,昭雪司。
崔珩捧著一卷染血的密報,臉色凝重:“太后醒了,第一件事就是下旨——‘謝昭私闖冷宮,著即下獄’。”
“好。”謝昭將金簪拍在案上,“正好,我要讓天下人看看,這‘帝王咒’的真相。”她轉向蘇若雪,“把《青天律》婚姻十則加印五千份,今夜子時,全城張貼!”
“先生!”陳婆婆急得直搓手,“太后派了瓊花衛圍了昭雪司!”
“圍吧。”謝昭抄起案上的《昭雪報》創刊號,“讓百姓看看,他們護著的‘貴妃娘娘’,到底是人是鬼。”她將報紙塞進林晚娘懷里,“晚娘,帶繡娘去城門口,每賣十張報,送一帕‘法字帕’。”
林晚娘重重點頭,銀針在帕上翻飛如蝶。
謝昭走到院中,望著漫天飛雪。
金簪在她袖中發燙,那是承乾的血在燃燒,是昭雪堂的火種在蔓延。她知道,這場與瑤華、與太后、與整個皇權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但這一次,她不再孤軍奮戰。
身后,昭雪司的燈火徹夜長明,將“法”字的影子,投上汴京的宮墻。
(第二十六章終·咒裂星沉)
冷宮雪落咒魂裂,金簪鳴處見青霄。
報紙千張揭真相,法燈萬盞照心牢。
瓊花碎作星塵散,龍氣騰時恨未凋——
且看下章《法燈明》,九重闕上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