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芷閣的晨鐘剛剛響過,蘇隱月就被一陣輕柔的敲門聲驚醒。
“姑娘,該起身了。“門外是宮女青杏的聲音,這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是南宮昭臨指派來伺候她的。
蘇隱月睜開眼,一時間不知身在何處。頭頂是淡青色的紗帳,身下是硬邦邦的檀木榻,空氣中飄著陌生的熏香氣息——這一切都在提醒她,她已經在這座千年古宮中住了三天。
“進來吧。“她揉了揉太陽穴,昨夜在藏書閣待到深夜,那些古籍中的信息讓她輾轉難眠。
門被輕輕推開,青杏帶著四名小宮女魚貫而入,手里捧著銅盆、布巾、香胰子等洗漱用具。蘇隱月依舊不習慣被人伺候洗漱,但多次拒絕無效后,只能勉強接受這種宮廷規矩。
“今日姑娘想穿哪套衣裳?“青杏打開衣櫥,里面掛著十幾套為她新制的衣裙,“陛下命尚衣局連夜趕制的。“
蘇隱月隨意指了件淡青色的襦裙。幾名宮女立刻圍上來為她更衣,動作嫻熟得像在打扮一個人偶。當她們碰到她齊肩的短發時,蘇隱月還是捕捉到了她們交換的眼神——好奇中帶著幾分訝異。在古代,女子短發簡直驚世駭俗。
“姑娘的發式...“青杏小心翼翼地問,“要梳成什么樣式?“
“簡單束起就好。“蘇隱月看著銅鏡中的自己,這張臉在古裝襯托下竟毫無違和感,仿佛她本就屬于這個時代。
梳洗完畢,早膳已經擺在廳中的矮幾上——清粥小菜,幾樣精致的點心和一壺花茶。比起現代食物,這些菜肴清淡許多,但三天下來,她的味蕾已經開始適應這種原汁原味的古法烹飪。
“陛下有旨,姑娘用完早膳可去藏書閣看書,或是在御花園散步。“青杏一邊布菜一邊說,“但觀星臺和紫宸殿后殿不得靠近。“
蘇隱月舀了一勺粥,熱氣氤氳中掩飾著自己的表情。南宮昭臨這是給了她有限的自由,既滿足她研究歷史的興趣,又能將她控制在視線范圍內。那位帝王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夜大人吩咐,姑娘出門需佩戴這個。“青杏取出一塊白玉腰牌,上面刻著“蘭芷閣“三個小字。
夜大人?想必就是那個冷面影衛夜無塵了。蘇隱月接過腰牌,觸手冰涼。這不僅是通行證,更是一個標記——佩戴它,皇宮中的耳目都能立刻認出她的身份。
早膳后,蘇隱月決定先去藏書閣。穿過庭院時,她注意到假山后有人影閃動,樹叢中傳來輕微的沙沙聲——監視者無處不在。她假裝沒發現,繼續向前走,卻在拐角處突然轉身。
一個瘦小的太監來不及躲藏,尷尬地僵在原地。
“跟著我做什么?“蘇隱月直截了當地問。
“奴、奴才奉命保護姑娘安全。“太監結結巴巴地回答,眼睛卻不住地往她胸前瞟——確切地說,是瞟她藏在衣襟下的玉佩。
蘇隱月冷笑一聲,不再理會,徑直走向藏書閣。這已經是第三天了,南宮昭臨既沒有繼續審問她,也沒有解釋為何要將她留在宮中,只是任由她在有限范圍內活動。這種看似寬容實則控制的做法,反而讓她更加不安。
藏書閣的老掌書已經認識她,恭敬地引她到常坐的位置——靠窗的一張紫檀木案,光線充足又不刺眼。
“姑娘昨日看的《璇璣圖考》已經放回原處,今日想看什么書?“老掌書問道。
“有沒有記載陛下...呃,當今圣上早年事跡的典籍?“蘇隱月試探性地問。既然暫時無法離開,不如多了解一些南宮昭臨的信息。
老掌書花白的眉毛挑了挑:“姑娘對圣上感興趣?“他蹣跚著走向最里側的一個書架,取下一本裝幀精美的絹冊,“這是《昭臨紀事》,記錄圣上登基前的經歷,原本不對外人開放,但陛下有旨,姑娘想看什么都可以。“
蘇隱月道謝接過,心中暗忖:南宮昭臨連這種私人記錄都允許她查閱,是自信她看不出什么,還是另有用意?
翻開第一頁,是一幅精細的工筆畫——年輕的南宮昭臨站在雪地中練劍,眉目如畫,神情堅毅。畫旁題著兩行小字:“昭臨十二年冬,習劍于梅園,雪落無聲。“
蘇隱月的手指不自覺地撫過畫像。這個年輕的南宮昭臨與她夢中見過的身影重疊在一起,讓她心頭微顫。
繼續翻閱,書中記載了南宮昭臨從皇子到太子的成長歷程:他如何師從大儒學習經史,如何在獵場一箭雙雕,又如何在十四歲那年提出改革稅制的建議...每一段文字都配有精美的插圖,栩栩如生。
當翻到“昭臨二十三年春“這一章時,蘇隱月的手突然僵住了。這頁描繪的是南宮昭臨站在一座高臺上仰望星空的場景,高臺的形制、他衣袍的樣式、甚至背景中星辰的排列,都與她穿越前的那個夢境一模一樣!
“這不可能...“她喃喃自語,胸口處的玉佩突然變得滾燙,仿佛在呼應她的震驚。
“什么不可能?“
一個低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蘇隱月猛地合上書,轉身看到南宮昭臨不知何時已經站在她身后,一襲玄色常服,異色雙瞳中閃爍著探究的光芒。
“陛、陛下。“她匆忙起身行禮,膝蓋不小心撞到案幾,疼得倒抽一口冷氣。
南宮昭臨似乎被她的狼狽逗樂了,唇角微揚:“免禮。“他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書上,“對朕的過去這么感興趣?“
蘇隱月將書放回案上,心跳如鼓:“只是...想多了解龍國的歷史。“
“是嗎?“南宮昭臨走近幾步,身上淡淡的龍涎香氣息籠罩過來,“那為何看到這一頁時如此驚訝?“
他修長的手指翻開書頁,正好停在那幅高臺觀星圖。蘇隱月注意到,當他靠近時,自己胸前的玉佩和他腰間的隱月玉同時泛出微光,雖然微弱,但在昏暗的藏書閣內清晰可見。
南宮昭臨似乎也察覺到了,金色瞳孔微微收縮,但他很快控制住表情:“這幅畫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蘇隱月決定冒險一試:“我...夢到過這個場景。“
南宮昭臨的手指在畫上停頓了一秒:“什么時候的夢?“
“來龍國之前。“她如實回答。
這個回答顯然出乎南宮昭臨的意料。他深深看了蘇隱月一眼,突然合上書:“陪朕走走。“
這不是請求,而是命令。蘇隱月默默跟上,兩人一前一后走出藏書閣。陽光明媚得刺眼,南宮昭臨抬手示意侍從退下,獨自帶著蘇隱月走向御花園深處。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走在蜿蜒的石徑上,南宮昭臨突然問道。
蘇隱月謹慎地回答:“學術界對此尚無定論。“
“學術界。“南宮昭臨輕笑一聲,“你說話的方式總是這么...特別。“
御花園中奇花異草爭奇斗艷,許多品種在現代早已絕跡。蘇隱月一邊走一邊暗自記錄這些珍貴的植物資料,直到南宮昭臨在一座白玉亭前停下。
“坐。“他示意亭中的石凳。
蘇隱月坐下后才發現,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遠處的觀星臺——那座高聳的建筑在陽光下泛著青銅色的光芒,臺頂的儀器隱約可見。
“三天后的月圓之夜,“南宮昭臨順著她的目光說道,“九星連珠的天象將會出現。“
蘇隱月心頭一跳:“陛下之前提過...要舉行儀式?“
“嗯。“南宮昭臨的目光變得深遠,“一個等待了三十三年的儀式。“
三十三年。這個數字再次出現。蘇隱月想起李慕白提過的“歷史斷層“,以及南宮昭臨試圖改變的“某個事件“。她鼓起勇氣問道:“什么儀式?“
南宮昭臨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小的錦囊:“打開看看。“
蘇隱月接過錦囊,倒出里面的東西——是一塊晶瑩剔透的石頭,表面布滿奇特的紋路,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這是...“
“天外隕玉的碎片。“南宮昭臨解釋道,“與你的玉佩同源。“
蘇隱月手中的碎片突然變得溫熱,與她胸前的玉佩產生共鳴。更奇怪的是,當她凝視那些紋路時,眼前竟浮現出模糊的畫面——一座燃燒的城池,一個站在雨中的玄衣男子...
“啊!“她手一抖,碎片落在地上。
南宮昭臨彎腰拾起碎片,動作優雅:“看來你對它的反應比朕預想的更強烈。“他將碎片收回錦囊,“這證明朕的猜測沒錯。“
“什么猜測?“蘇隱月聲音發緊。
南宮昭臨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時候不早了,朕還有朝務要處理。“他頓了頓,“明日朕要去獵場,你可隨行。“
說完,不等回應便轉身離去,玄色衣袍在風中輕輕擺動,很快就消失在花木深處。
蘇隱月呆坐在亭中,思緒萬千。南宮昭臨的每一句話都像是謎題,那些欲言又止的表情,那些意味深長的停頓...他顯然知道更多關于她穿越的秘密,卻不肯一次性說明白。
回蘭芷閣的路上,蘇隱月故意繞道而行,試圖摸清皇宮的布局。轉過一處假山時,她突然聽到兩個宮女的竊竊私語:
“...聽說了嗎?月圓之夜的大典,欽天監已經準備了三個月...“
“...噓,小聲點。夜大人吩咐過,不得議論...“
聲音戛然而止。蘇隱月假裝欣賞路邊的牡丹,眼角余光卻看到兩名宮女匆匆離去的背影。
月圓之夜的大典...就是南宮昭臨所說的儀式嗎?她必須想辦法了解更多信息。
回到蘭芷閣,蘇隱月發現案幾上多了一本嶄新的書——《九星志》。翻開扉頁,一行蒼勁有力的小字映入眼簾:“讀此或可解汝之惑。——昭臨“
這是南宮昭臨的親筆!蘇隱月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書中詳細記載了九星連珠的天文現象及其在龍國歷史上的每一次出現。最令她震驚的是最后幾頁——那里記載著三十三年前的一次九星連珠,旁邊還有南宮昭臨的親筆批注:
“天啟三年,九星連珠,朕欲逆天改命,未料時空錯亂,史書斷層。今時機將至,當撥亂反正。“
蘇隱月的手指微微發抖。這短短幾行字證實了李慕白的說法——南宮昭臨確實嘗試過改變歷史,而且導致了某種時空錯亂。而所謂的“時機將至“,顯然是指三天后的月圓之夜。
窗外,日影西斜。蘇隱月合上書,走到窗前遠眺觀星臺。那座神秘的建筑在夕陽下投下長長的陰影,如同一個巨大的謎團。
而在她看不見的角落,影衛首領夜無塵正將今日觀察到的一切詳細記錄在冊,準備呈報給那位深不可測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