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移位,太陰當空,萬民仰照。”
景宣帝忍不住將太清殿上表的奏折輕聲念出。
“太陰當空……”
“太陰?”
他面容浮出喜色,將折子一合,趕忙喚人。
“趙岳?趙岳呢?快叫掌印來!”
“回圣上,掌印這個時辰應當還在內閣陪著趙首輔處理政務,今日未返神龍殿。”
小宮女跪趴在地上回話。
“奴婢還有一事要稟:太清宮的元清道長正在殿外候著。
元清道長說,您看完這道折子,自然會傳他進殿面圣。”
景宣帝揮袖道:“快請元清道長進殿。”
“是。”小宮女起身退出神龍殿,將元清道長引進殿內后,屏下一眾太監宮女,又將殿門關好,站在門口守著。
漢白玉廊下傳來兩個小太監的竊竊私語:
“這崔家的小閨女真不是省油的燈,竟然敢趁著掌印不在,偷摸給圣人遞折子!”
自當今圣上登基以來,所有面圣的奏折都要經過司禮監掌印、秉筆太監看過以后,方才呈上。
崔妙真只是剛進宮半年的小宮女,仗著家里是清河崔氏才能在神龍殿做奉茶女使。
最要緊的是,她入宮以來謹小慎微,誰也不得罪,如今竟敢冒著惹惱掌印的風險私自給圣上遞折子,實在是匪夷所思!
另一個小太監抬起頭,他瞅著蓋在頭頂的天。灰藍色的烏云死死地捂著日頭,不泄出一絲暖光。
半晌,他幽幽地說,“該不會是要變天了吧?”
太液池邊上,幾個三五歲大的孩童正蹲在河邊拽蓮葉玩兒。
不知什么時候,侍奉的宮人全部悄無聲息地退下,只留了幾個孩童孤零零地在玩鬧。
池對岸,兩個身量相似的美髯公正在賞荷。
身穿紫袍的那位嘆息道,“太靜,真是毫無生氣。”
另一位著紅袍者笑道,“那我只好安排宮人給義兄助助興。”
話音剛落,忽聽得一聲尖銳的叫喊,隨之而來的是孩童此起彼伏的哭鬧聲。
紫袍男子先是一怔,接著仰天長笑,揮袖離去。
“回稟圣上,三皇子和四公主……歿了。”
那回話的太醫印堂死死地黏在玉磚上,屏氣凝神,全身上下汗毛豎立,絲毫不敢有一絲松懈。
景宣帝緊閉雙目,半晌,終于吐出一句囫圇話:“朕知道了,下去吧。”
當夜寅時正刻,神龍殿里傳出圣旨:
門下:
朕紹承大統,夙夜兢惕,未遑寧處。皇女蕭瀧,毓秀椒庭,稟質清和。然幼失慈恃,朕撫育難周。元清道長奏稟,此女性合清虛,宿具道緣。
敕曰:
準元清所奏。即命皇女蕭瀧,加尊號奉安,隨師赴青城山修道。潛心向道,克紹真傳。
期滿十二載功圓,道業有成,法駕當歸。
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景宣四年四月初八
中書省奉敕行
此時,城外林間小道上,一孩童、一坤道、一老道,趁著月光三人成行。
“姐姐,你頸間掛的玉好圓好大呀!像蓮葉似的,能給我玩一會兒嗎?”
“不行!”
“那你的發冠借我戴戴唄?”
“不行!”
孩童用小蘿卜手戳了戳拂塵,“那這個呢?”
坤道正要嚴詞拒之,一旁的老道卻拉過孩子的手,緩緩地彎下腰與其對視。
他一本正經地說,“奉安,這可是專門從你這么大的小孩子頭上,薅下來的頭發哦~”
小奉安“嗖!”地一下抽出老道被鉗制的小胳膊,飛快地向前奔去。
她邊跑邊大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