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校報編輯部例會。
何念初剛匯報完,正想坐下。
新聞部的部長陳宇推了推眼鏡,開口道:“有個緊急任務。下周學校要和鄰市的S大搞一場校際辯論友誼賽,主題是‘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保護的邊界在哪里?’。我們新聞部要負責賽前預熱報道和賽后深度訪談。念初,你口才好,思維快,這個任務交給你牽頭,再找兩個搭檔,沒問題吧?”
辯論賽?大數據隱私?何念初腦中瞬間閃過沈清嘉在交流會上展示的那些。
這簡直是撞到他槍口上的題目。
“沒問題,部長!”何念初立刻應下,心里一個模糊的計劃開始成形。
散會后,林溪湊過來:“辯論賽?這題目夠硬核的。你打算怎么預熱?”
何念初翻開筆記本,在空白頁寫下“辯論賽預熱”幾個字,筆尖頓了頓,然后抬頭看向林溪,眼神里閃爍著一種豁出去的決心:“你說,如果我們去采訪一下金融系那位‘大數據模型專家’,聽聽他對這個辯題的見解,作為預熱報道的內容,效果會不會爆炸?”
林溪倒吸一口冷氣:“你瘋了?還沒被凍夠?而且,你覺得他會搭理這種‘無關’的采訪?”
“這不是無關采訪,”何念初語速加快,思路越來越清晰,“這是圍繞他專業的探討。上次他拒絕我,是因為我問的是他個人的項目和經驗,屬于‘無關信息’。但這次,是純粹的學術交流,是‘有關信息’!而且,這是為校際活動服務,理由充分正當。”
她想起藝術館里他專注作畫的樣子,或許,對專業本身的探討,才是敲開他那扇門的正確方式?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林溪依然一臉擔憂,“但那可是沈清嘉啊!他那扇門,是銀行金庫級別的!”
“總要試試。”何念初合上本子,眼神堅定,“這次,我們準備充分點,只談專業,不談其他。林小溪,幫我查查他明天的課表!”
第二天下午,何念初特意提前了二十分鐘,守在老圖書館沈清嘉的“專屬座位”附近。
她手里拿著一個文件夾,里面是她熬夜整理的問題。
問題都經過仔細推敲,確保指向清晰,避免再次被他用幾個字打發掉。
她看著沈清嘉如往常一樣,準時出現,落座,打開電腦。
陽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安靜的輪廓。
何念初深吸一口氣,在心里默念了三遍“只談專業”,然后邁開步子,朝他走了過去。
這一次,她沒有選擇直接擋在他面前,而是在他斜前方停下,確保不會給他造成壓迫感。
“沈清嘉同學,”她的聲音比上次采訪時更平穩,也更清晰,帶著認真,“你好。我是校報記者團何念初。”
沈清嘉從屏幕前抬起頭,目光落在她臉上。
依舊是那種沒什么溫度的審視眼神,但他眼底似乎沒有立刻凝結出冰霜。
何念初抓住這個機會,快速地說明了來意。
沈清嘉的目光在她臉上停留了幾秒,然后掃過她手中的文件夾。
他沒有立刻拒絕,也沒有說“說”。
他只是沉默地看著她。
圖書館里安靜得能聽到遠處書頁翻動的聲音。
何念初感覺自己手心有點冒汗,但她努力維持著鎮定和期待的眼神,不讓自己露怯。
幾秒鐘的沉默,漫長得像一個世紀。
終于,沈清嘉的薄唇微啟,吐出的不再是冰冷的單字:“辯題是什么?”
何念初的心猛地一跳!有回應了!而且不是“不”,也不是“說”!
她立刻清晰地重復:“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保護的邊界在哪里?”
沈清嘉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上敲擊。
這是何念初觀察他這么久以來,第一次看到他流露出思考時的小動作。
“邊界……”他低聲重復了一遍這個詞,聲音很輕。
然后,他抬眸,眼神里似乎帶上了一點……興趣?
他的語速不快地回答了問題,邏輯極其清晰,直指核心。
何念初瞬間被他的觀點吸引,完全忘記了緊張。
她立刻進行追問。
一問一答,節奏意外地順暢起來。
何念初拋出的每一個問題,沈清嘉都給出了邏輯嚴密的回答。
何念初飛快地在采訪本上記錄著,內心雀躍不已。
成功了!
雖然依舊沒有笑容,沒有寒暄,但至少,他愿意交流了!
而且交流的深度遠超她的預期!
林溪在不遠處的書架后探頭探腦,激動地朝她比了個“V”字手勢。
大約持續了十五分鐘,沈清嘉看了一眼時間,停下了話頭。
這是結束的信號。
何念初立刻識趣地收住下一個問題,真誠地說:“非常感謝你的分享!沈同學,你的觀點非常深刻,對我們幫助極大!”她臉上是發自內心的笑容,明亮而純粹,帶著對知識的尊重和收獲的喜悅。
沈清嘉的目光在她真誠的笑臉上停留了一瞬。
那眼神依舊沒什么溫度,但何念初捕捉到一絲細微的波動,快到讓她以為是錯覺。
他點了下頭,算是回應她的感謝,然后便重新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電腦屏幕。
何念初知道,采訪時間結束了。
她不再打擾,拿著記滿的采訪本,腳步輕快地離開了。
回到林溪身邊,何念初興奮地壓低聲音:“聽到了嗎?他回答了!還說了那么多!”
“聽到了聽到了!”林溪也激動不已,“雖然還是冷冰冰的,但好歹是正常句子了!念初,你找到鑰匙了!專業!就是專業!”
何念初看著采訪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跡,臉上充滿成就感的笑容。
冰層,終于被她撬開了一絲縫隙。
她在那頁上,用力地寫下兩個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