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風止于盛夏

第七章大學的自由,原來是有邊界的

大學的門扉,是被烈日和迷彩服撞開的。

為期半個月的軍訓,像一塊粗糙卻有效的磨刀石,硬生生把我們六個來自天南地北的生面孔,磨出了最初的溫度和輪廓。

清晨五點多的哨聲尖銳地劃破睡意,操場上此起彼伏的“一二一”帶著未醒透的沙啞。汗水是忠實的刻度,從額角滾落,在嶄新的迷彩服上洇開深色的印記。站軍姿時,陽光灼烤著后頸,腳掌在硬邦邦的膠鞋里發麻,目光只能盯著前排同學后腦勺微微顫動的碎發。偶爾偷偷交換一個“好累啊”的眼神,或者趁教官轉身的瞬間迅速擦一把汗,成了枯燥訓練里心照不宣的小默契。

宿舍長叫陳薇,一個做事利落、嗓門不小的姑娘。解散回宿舍的路上,她一句帶著濃重鄉音的抱怨,像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我們之間那層薄冰。

“哎呀媽呀,這太陽曬得人冒油咧!”我愣了一下,隨即驚喜地回應:“你也這個縣的?”鄉音在陌生的環境里成了最暖的暗號。共同的抱怨(食堂的菜太咸,教官太嚴,腿酸得抬不起來),共同的狼狽(曬成黑炭的臉,磨紅的腳后跟,永遠捋不齊的內務豆腐塊),像無形的絲線,飛快地將606的六個人纏繞在了一起。休息時癱在宿舍地上分享防曬霜,晚上打著手電互相挑腳底的水泡,抱怨著又忍不住笑出聲,最初的友誼,就在這汗水和疲憊的發酵中,悄然誕生了。

當迷彩服脫下,換上自己的衣服,我們才真正意識到,大學這幅畫卷鋪開了。圖書館的書架高聳入云,小路上的銀杏葉開始泛黃,食堂的窗口飄出誘人的香氣……一切都閃爍著自由探索的光芒。

然而,這自由很快被一道無形的墻圈住了。

“非必要不出校”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像一枚冰冷的印章,蓋在了所有對外界的想象上。校門成了看得見卻摸不到的風景線,保安的身影是界限分明的注腳。那些憧憬了很久的城市景點、特色小吃街、甚至只是校門外街角那家飄香的奶茶店,都成了地圖上可望不可即的標記。想象中的周末短途旅行、跨校聯誼,統統被鎖在了手機相冊的攻略截圖里,漸漸蒙塵。

最深的失落,是關于林嘉南的。

我們明明在同一片省域的天空下,呼吸著相似的空氣。地圖上兩個光點的距離,曾經是“一張車票就能抵達”的溫暖承諾。如今,這承諾被疫情輕易地撕碎了。那道校門,隔開的不僅是空間,還有觸手可及的體溫和并肩而行的時光。

手機屏幕依舊每晚亮著,視頻里他的背景從宿舍換到了圖書館的角落。我們分享著各自被封住的日常:我抱怨宿舍網速拖垮了搶課大業,他調侃食堂新出的“黑暗料理”;我給他看齊雅新種的多肉,他給我看他新淘到的絕版書。話題依舊,笑聲依舊,可指尖劃過屏幕,觸到的只有玻璃的冰涼。

那些積攢了一個學期、想要當面分享的細碎小事,那些想一起走過的秋天落葉的路,都被壓縮成了一句帶著嘆息的“等放假吧”。

寒暑假,成了日歷上被反復摩挲的幾個紅色數字。

只有那時候,那道無形的墻才會暫時消失。我們才能回到那個熟悉的小城,在冬日的暖陽里或夏夜的蟬鳴中,短暫地拾起被擱置的親近。老地方的小吃攤,街心公園的長椅,成了我們拼命補課的據點,想把錯過的時光都塞進這短暫的假期里。

每一次相見,都帶著一種失而復得的珍惜,卻又在倒計時的滴答聲中,提前染上了離別的微澀。返校的日子逼近,那句“下次見”,總顯得格外沉重。

大學的自由,原來是有邊界的。

它廣闊在思想的碰撞和知識的海洋里,卻也被現實框定在幾棟樓、一片操場和一圈冰冷的圍欄之中。我們在這有限的天地里學習、生活、交友,努力呼吸,而關于遠方的想象和近在咫尺的思念,都成了窗臺上那盆多肉,在有限的陽光里,頑強地、沉默地生長著,等待真正解凍的那一天。

大學的日子像一本被反復翻閱的書,雖然少了林嘉南和秋秋的身影,卻依然被陽光曬得溫熱。

我和舍友們踩著晨光去上課,擠在食堂的長桌前搶最后一份糖醋排骨,半夜守著電腦瘋狂刷新選課系統,結果還是被服務器踢出局。大二那年,我和齊雅面面相覷地看著選課界面,所有心儀的課都被搶光,最后只能硬著頭皮勾選了“法語入門”。誰能想到,這門被迫的選擇,后來成了我們倆在宿舍里笑得最歡的記憶,我們對著視頻學發音,把“Bonjour”念得像“笨豬”,笑得滾作一團。

寒暑假的界限被疫情模糊,開學日期像被橡皮擦反復涂抹的字跡,遲遲定不下來。我們只能在家里對著屏幕上課,偶爾在群里哀嚎:“好想回學校啊!”盡管回去也不過是換了個地方隔離。

大三的冬天,疫情突然變得兇狠。學校里的人像退潮一樣迅速離開,宿舍樓很快空了大半。我和齊雅沒走,倒不是因為勇敢,只是覺得,既然回不去,不如做點什么。我們報名了學校的志愿者,每天穿著防護服,拎著物資袋,穿過空蕩蕩的走廊,一間一間敲門:“同學,飯放門口了。”

那段時間,世界安靜得可怕。校園里沒有往日的喧鬧,只有風吹過枯枝的沙沙聲。我們倆走在路上,呼出的白氣在口罩里凝結成水珠,齊雅突然說:“等疫情結束,我一定要去吃火鍋,點最辣的鍋底。”我點點頭,心想,等疫情結束,我一定要去見林嘉南。

后來疫情稍緩,導員催我們趕緊回家。我和齊雅匆匆收拾行李,像逃難一樣離開了學校。直到回家后,我才知道,林嘉南也瞞著我,偷偷報名了我們縣城的防疫志愿者。

我們視頻時,他穿著防護服,只露出一雙眼睛,聲音悶在口罩里,卻還是那么熟悉:“你不要擔心,我大學學的就是醫,能有什么問題?反而是你,才要好好保護自己。”

我盯著屏幕,突然有點鼻酸。原來我們都一樣,怕對方擔心,所以選擇沉默;怕對方孤單,所以假裝輕松。

疫情偷走了很多,自由的大學時光、說走就走的旅行、隨時能見的擁抱。但它也讓我明白,有些東西,是偷不走的。

比如舍友在宿舍里和我一起傻笑的日子。

比如林嘉南隔著屏幕,卻從未遠過的聲音。

比如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笨拙地、固執地,守護著彼此。

請叫我煎蛋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繁昌县| 建水县| 灯塔市| 贡山| 北川| 新竹市| 阳谷县| 攀枝花市| 昌宁县| 鄯善县| 阿瓦提县| 茌平县| 民和| 九龙坡区| 扎赉特旗| 拜泉县| 河曲县| 潢川县| 依安县| 上高县| 象山县| 广灵县| 察哈| 连州市| 体育| 黔西县| 临夏县| 万盛区| 泾源县| 德安县| 左贡县| 郑州市| 德阳市| 弋阳县| 塘沽区| 灵武市| 湘潭市| 天峨县| 德保县|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