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以為,那張“姐妹同框照”之后,我已經傷透了心。
但事實證明,人總是會一次次被同一個人狠狠擊中——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事情發生在一個看似平靜的早晨。
我剛到公司,打開微信就看到涂菊芮發來的消息:
“我和黃麗絕交了。”
緊接著,她發來一張截圖——微信聯系人頁面上,黃麗的頭像變灰,名字后面有個小紅嘆號:“對方已被你拉黑。”
她還附了一句:“我想通了,有些人不能再放在心里。”
我愣住了幾秒,沒立即回應。
這不是我沒想過的畫面,而是來得太突然。
昨天她們還一起發照片,今天她就發截圖表示“斷交”?這反差,未免太戲劇了點。
我猶豫著回了一句:“你是認真的嗎?”
她回得特別快:“當然!我現在只想把該斷的斷掉,重新好好對待真正的朋友。”
這句話,像是某種撫慰,也像是老套的對白。
但當時的我,心里竟然還是有一點點……動搖。
她發了好幾條信息,說自己“意識到黃麗太假”,“對不起以前沒聽勸”,“現在只想回歸單純的友情”。
我看著那些文字,竟然開始懷疑,是不是我太狠心了。
直到——葉果找我說話。
那天傍晚,他發來一張照片,是在某個商場門口,他從車里抓拍的。
照片里,菊芮正和黃麗一起走出ZARA,手里大包小包,說笑著往外走。
我盯著那張照片,第一反應不是憤怒,而是一股莫名的羞恥和愚蠢。
她說她和黃麗絕交了,說她清醒了,可現實卻是:她還在和黃麗如常逛街、吃飯、結賬笑鬧。
葉果語音發過來說:“小小,我不知道該不該告訴你這個,但我覺得你該知道真相。”
我心里翻江倒海,一邊是感謝,一邊是……怒意。
不是對葉果,而是對那種被當成“猴子耍”的感覺。
可還沒等我主動找她對質,她卻反過來先發火了:
“你為什么要背著我跟葉果說話?”
“你是不是又在說我壞話?”
“你到底是不是我朋友?”
一連串質問,像倒水一樣砸過來。
我忍不住回復:“你騙我說你和黃麗絕交,那張截圖是假的嗎?”
她沉默了一分鐘,接著甩來一句:
“是黃麗教我截屏發你的,反正你喜歡看截圖不是嗎?”
那一刻,我屏住呼吸。
黃麗教她怎么騙我,她就真的照做了。
不是一時口誤,不是誤會,是精心策劃的欺騙。
“你當我是猴子嗎?”我只打了這一句話。
對話框久久沒有回應,仿佛連她也知道,自己這一次過了頭。
我關掉微信,手機幾乎差點被我摔在地上。
腦子里一遍遍回響著那句:“反正你喜歡看截圖,我只是和做你喜歡的給你,你要知道我是獨立的,我也有自己的交友自由。。”
原來,在她眼里,我不過是一個靠截圖維系信任的傻子,一個會因為幾張圖就滿心歡喜的觀眾。
這一次,我真的痛了。
不是心痛,是那種深層的、對一個人徹底失望的痛。
晚上的時候,葉果又發來一條:
“她以前不是這樣的,我也不知道她怎么變了。”
我沒有回。
我不想再聽任何人為她辯解。
她變了,變得我不認識了,也不值得我再認識。
她曾經說過:“無論發生什么,我們都不要背叛彼此。”
可現在她做的,不止是背叛——她親手捏碎了我對友情最后的一點幻想。
那晚,我發了一條朋友圈,沒有配圖:
“原來最疼的不是被人討厭,是你發現你從未真正被放在心上。”
很快,我把她刪除了。
但我知道,她很快就會換個賬號或偷偷來我的抖音看看我最近過得怎樣。
我沒必要封鎖任何人,因為我過得如何,已經不需要她來驗證。
這段友情,早就死在那張截圖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