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褶皺里的歲月

第十六章:《火與火的變奏:滇地火把節(jié)的千年余韻與時代回響》

:火把搖曳處;

當(dāng)六月的驕陽把山巒烤成琥珀色,花奶奶總會在院角堆起干透的松木枝,煙桿指著天邊翻涌的火燒云,聲音里帶著不容置疑的鄭重:“小囡們聽好,火把節(jié)的火,能把惡鬼都燒成灰。“她布滿皺紋的眼角微微瞇起,仿佛透過熾熱的霞光,看見了千年前那場未散的硝煙……,男人奔赴戰(zhàn)場的年月,老人們領(lǐng)著孩童在山頭點燃千丈火把,跳躍的火光與震天的山歌交織成網(wǎng),嚇得敵軍誤以為有千軍萬馬駐守,慌忙退兵。火光映紅的不只是夜空,更是山民們刻進血脈的生存智慧與守護家園的無畏勇氣。

夜幕降臨時,城里的火把節(jié)成了沸騰的狂歡海洋。街頭巷尾,人們高舉裹著松明的火把,背著裝滿松香粉的麻袋。當(dāng)松香撲向火焰,瞬間炸開的金色火星如流螢漫天,歡呼聲與噼啪聲混作一團。但花奶奶咂著煙嘴輕輕搖頭,渾濁的眼睛里泛起追憶的漣漪:“早些年可不是這樣瘋鬧的。“她記憶里,頑皮的少年總愛追著姑娘撒火把,燒焦的發(fā)梢和驚叫聲里,所謂“吉利“的狂歡背后,藏著灼傷的痛楚與慌亂。那些躲在柴房里的姑娘,緊攥著衣角聽著院外喧囂,跳動的火光照不進她們惶恐的眼底,只在門檻上投下不安的陰影。

在偏遠(yuǎn)山村,火把節(jié)的模樣卻悄然褪色。曾經(jīng)漫山遍野的火把如同火龍游走,如今只剩村口幾簇微弱的火苗在風(fēng)中搖曳。老人們不再費力刨制松香,孩子們也鮮少體會舉著火把奔跑的酣暢。“準(zhǔn)備柴火太麻煩,年輕人都嫌費事。“花奶奶撫摸著開裂的竹背簍,里面躺著幾根無人問津的松枝,粗糙的指腹摩挲著竹篾上的裂痕,像是觸碰著逐漸消逝的時光。但不變的是那份血脈相連的牽掛……即便女兒已故多年,外孫依然會被接回老宅,桌上永遠(yuǎn)留著阿秀生前最愛的酸角糕,氤氳的甜香里,仿佛她從未走遠(yuǎn)。

而在旅游景區(qū),火把節(jié)正以另一種姿態(tài)重生。篝火晚會、火把巡游、民俗表演輪番上演,游客們穿著租借的民族服飾,在人造火光中拍照打卡。商業(yè)的包裝讓古老節(jié)日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卻也讓部分傳統(tǒng)習(xí)俗淪為表演的注腳。花奶奶望著電視里熱鬧的畫面,沉默許久才輕聲說:“火還是那團火,可味道不一樣了。“她的煙桿在青石板上敲出遲緩的節(jié)奏,仿佛在為逝去的舊時光嘆息。

這簇從遠(yuǎn)古燃起的火焰,在歲月長河中經(jīng)歷著裂變與重生。它曾是抵御外敵的信號,是祈福驅(qū)邪的儀式,也是現(xiàn)代社會里承載鄉(xiāng)愁的符號。當(dāng)山村的火把漸次熄滅,城市的火光照亮夜空,我們或許該明白:傳統(tǒng)的傳承從不是一成不變的復(fù)刻,而是在時代浪潮中尋找新的落點。那些消失的松香粉、藏匿的少女,與景區(qū)里躍動的篝火,共同編織成火把節(jié)的多重面孔……,既是記憶深處溫暖的舊夢,也是面向未來充滿期許的新章,在變與不變之間,延續(xù)著文明的脈絡(luò)……。

《山里的“野食經(jīng)”》

:云南的山啊,就是個吃不完的大菜籃子!開春蕨菜冒尖時,花奶奶總說:“走!薅‘拳頭菜’去!”那蕨苔蜷著小拳頭似的嫩芽,專挑背陰處的摘,掐一把,斷口處還沁著白生生的汁水。回來焯水涼拌,淋上辣子油,酸辣脆爽,能就著吃下三大碗包谷飯!

五六月份,折耳根(我們喊“魚腥菜”)瘋長。紫紅的根莖帶著股沖鼻子的怪味,可老輩人說這是“藥菜”。哪家娃娃咳嗽,阿婆們準(zhǔn)挖上一把,加勺紅糖熬成湯,邊喂邊念叨:“喝了這碗‘止咳神水’,保管不咳了!”馬芹菜、水芹菜也正嫩,切碎了炒臘肉,油汪汪的,香得能把人鼻子勾走。

到了七八月份,蒲草田就是我們的“小廚房”。脫了鞋踩進泥里,手往石頭縫里一摸,滑溜溜的山螺螄就進了簍子。花奶奶蹲在灶邊教我們:“螺螄要拿刷子搓三遍,混著酸辣椒醬一炒,炒起來才過癮!”

這時候,花奶奶最惦記“鬼尿”(魔芋)。瞅見墨綠大葉子、桿上帶紫斑的植株,她立刻掏出木樁子往土里砸:“這寶貝葉子一落就藏進地底,不做記號,來年上哪找?”遇上筷子粗的山藥藤,更是像發(fā)現(xiàn)寶似的,用紅布條纏得里三層外三層:“這藤子越粗,底下的山藥長得越壯實!”

秋天撿豬栗(野生板栗)時,林子里“簌簌”響。我們仰著脖子找刺球,被扎了手也顧不上喊疼。最稀罕的是掰玉米時撞見的大花喜蛛,肥嘟嘟的肚子像小指頭,里頭的“黃”比蟹黃還香。用木棍鏟進兜里,拿回家一炸,“滋啦”一聲,香氣飄滿整條巷子!

花奶奶常說:“山里的東西,認(rèn)得的是寶,認(rèn)不得的是‘索命符’。”這些跟著她采野菜、尋野貨的日子,早把山野的味道,刻進了骨頭縫里……。

《白雨落李滿院香》

:七月的天說變就變,前晌還毒日頭曬得人冒油,轉(zhuǎn)眼就落起“白雨”。我蹲在花奶奶家院壩里玩泥巴,就聽“吧嗒”一聲……,拳頭大的大白李砸在青石板上,濺起星星點點的汁水。她家的大白狗耳朵一豎,箭似的竄過去,叼起李子就往狗窩跑,嚼得“咔嚓咔嚓”響。

“這饞狗!”花奶奶拄著拐杖笑罵,煙鍋頭指著樹上發(fā)白透黃的李子,“快些摘,再等兩日風(fēng)一吹,全便宜別家的豬咯!”大白李掛在枝頭看著不起眼,咬開卻是蜜水似的甜,帶點果酸勾得人直咽口水。可這果子金貴得很,熟透了風(fēng)一吹就往下掉,引得四鄰八舍的豬哼哧哼哧拱進院子。

趕豬成了我們的“苦差事”。花奶奶扯著嗓子喊:“莫放別家豬吃!留著給咱自家的!”可豬群混在一塊,黑的白的花的,誰能分清哪頭是哪家的?我們舉著竹竿猶豫:“這頭像咱家的……又不像?”正犯嘀咕呢,豬早把地上的李子啃得干干凈凈,甩著尾巴晃悠走了。

白李落盡,桃子、大黃梨又接上了茬。花奶奶家那棵老梨樹,枝椏壓得彎彎的,結(jié)的梨密密麻麻。每到這時候,村口的聾啞爺爺就拄著拐杖來了。他比劃著手語,含混不清地念叨:“小龍……好人……借我五塊錢……不用還……”又指著梨樹咿咿呀呀,我們立馬就懂了,蹦蹦跳跳去摘梨。爺爺捧著梨笑得滿臉褶子,含混的笑聲在院子里打著轉(zhuǎn)。

最饞人的還屬地里的黃瓜。跟著花奶奶去豆地除草,我們這群小崽子眼睛總往黃瓜架上瞟。有回實在忍不住,偷偷溜進別家玉米地找黃瓜,被花奶奶逮個正著。她拿煙鍋頭敲我們腦殼:“再偷摸拿人家東西,小心手生瘡!做人要像大白李,看著實誠,心里敞亮!”

那些年的夏天,就藏在白雨里的落李、樹梢沉甸甸的梨子,還有花奶奶嘮嘮叨叨的訓(xùn)誡里。如今想起,滿嘴都是酸甜酸甜的滋味……。

《月光下的歸途:滇南七月半的魂靈敘事,青煙里的血脈回響》

暮色浸透青瓦時,花奶奶總把銅盆擦得锃亮,往里頭添滿新割的稻米、自釀的米酒。“七月半,地門開。“她佝僂著背將托盤端到門檻前,三炷香騰起的煙霧在穿堂風(fēng)里打旋,仿佛真有看不見的魂靈踩著月光歸來。那年我們躲在她藍布衫后,看見隔壁李阿婆跪在石階上,對著虛空絮叨:“阿爹,今年新打的糯米糕,您嘗嘗香不香......“她顫抖的手指拂過祭品,仿佛在撫摸親人的臉頰。

在滇南邊境,七月半是場跨越陰陽的盛大邀約。老人們深信,這日地府的門扉會像竹簾般卷起,祖先們要沿著月光鋪就的銀橋歸家。門神鐵面無私,唯有子孫焚香叩首的青煙,才能為祖輩解開輪回的鎖。八仙桌上,碗筷要按族譜順序擺放……,太爺爺?shù)拇执赏霐[在主位,旁邊是奶奶生前愛用的豁口湯勺,熱菜涼了又換,茶水添了又斟,氤氳的熱氣里,那些空位仿佛真坐著含笑的舊影。

日頭西斜時,送祖的儀式帶著莊重的愴然。女人們端著盛滿瓜果的竹籃,將飯菜恭敬地擺在路口,嘴里念著“路上慢些走“。最后一勺菜湯潑灑在地,劃出深褐的痕跡,是留給孤魂野鬼的慰藉。這時總有些半大男孩躲在榕樹后哄笑:“豬都吃飽了,老祖宗怕是只能啃骨頭!“花奶奶抄起竹掃帚佯裝追趕,皺紋里卻藏著嘆息:“娃娃們不懂,這是給先人捎的盤纏,陰司的路遠(yuǎn)著呢。“她轉(zhuǎn)身時,銀發(fā)在暮色里閃著微光,像撒了把碎銀。

這場延續(xù)百年的儀式,在智能手機的藍光里泛起漣漪。年輕人抱著手機刷短視頻,老人固執(zhí)地用草木灰在院心畫圈……,那是祖先的“餐桌“;電子香燭取代了傳統(tǒng)線香,預(yù)制菜替換了手工糕點,但當(dāng)炊煙從老式院落升起,仍有佝僂的身影在月光下三叩九拜。那些被嘲笑為“迷信“的舉動,實則是刻進血脈的鄉(xiāng)愁密碼,就像老族譜里褪色的墨跡,輕輕一碰,就能暈開滿紙思念。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七月半有著千萬種模樣:徽州古村的河燈載著燭光漂向遠(yuǎn)方,像無數(shù)盞引路的星;川渝地區(qū)的“袱子“在火盆里蜷成灰蝶,灰燼里藏著寫滿思念的黃紙;閩南沿海的普渡宴擺得十里長街,山海珍饈里有對八方魂靈的敬畏。這些迥異的習(xí)俗,都在訴說同一種古老的執(zhí)念……,讓逝去的親人知道,人間仍有人記得他們的音容,記得他們愛吃的酸辣,記得他們講過的老故事。

當(dāng)鋼筋水泥吞噬青石板路,當(dāng)外賣軟件替代灶臺炊煙,七月半的儀式或許會改變模樣,但那份對生命的敬畏、對先人的追思,永遠(yuǎn)不會消散。它像山澗里的暗流,即便地表改道,依然在血脈深處奔涌,帶著記憶的溫度,流向歲月深處。就像花奶奶說的:“青煙不散,魂就不會冷……。

農(nóng)韻子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颍县| 大竹县| 巍山| 土默特左旗| 海安县| 土默特左旗| 新和县| 钟祥市| 河间市| 册亨县| 建德市| 榆林市| 舟山市| 郁南县| 阜城县| 伊春市| 罗源县| 濮阳市| 兴文县| 虎林市| 福鼎市| 陆丰市| 奇台县| 昌吉市| 西和县| 濮阳县| 肥城市| 梁山县| 广灵县| 天水市| 武功县| 永昌县| 获嘉县| 邵武市| 玛多县| 增城市| 萍乡市| 房山区| 漯河市| 庆城县|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