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明月在悅來客棧的第五天清晨,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
“祁娘子!快開門!“是李瑄的聲音,帶著罕見的慌亂。
祁明月披衣而起,剛拉開門閂,李瑄就沖了進來。她今日未施粉黛,眼下泛著淡淡的青色,發髻也略顯凌亂,與平日的端莊判若兩人。
“出什么事了?“祁明月瞬間清醒。
“城南爆發瘟疫,已有多人死亡。“李瑄氣息不穩,“官府封鎖了那片區域,但...“她咬了咬唇,“但那些貧民無處可去,只能等死。“
祁明月心頭一緊。唐代的瘟疫——在歷史書上讀過無數次的詞匯,如今活生生出現在面前。“什么癥狀?“
“高熱、咳血、皮膚現紫斑...“李瑄的指尖不自覺地絞著衣帶,“家父已命人閉門謝客,但我...我不能坐視不理。“
祁明月迅速轉身,從行李中取出一個小布包。“我有些醫術,也許能幫上忙。“
李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希望:“你懂醫術?“
“略通一二。“祁明月含糊其辭。實際上,她的醫療知識來自21世紀的公共衛生課程和急救培訓,對付中世紀瘟疫未必有用,但總比坐以待斃強。
兩人匆匆穿過清晨的長安街道。越靠近城南,空氣中的緊張感越濃。坊門處已有兵丁把守,見到兩位女子靠近,立刻橫戈阻攔。
“閑人勿近!此坊有疫!“
李瑄上前一步:“我乃宗室女李瑄,特來探望染疾的乳母。這位是海外歸來的祁娘子,精通醫術,或可救治百姓。“
兵丁猶豫了。宗室身份雖已沒落,余威猶存。最終他們被放行,但被告知一旦進入,三日內不得離開。
踏入坊門,景象觸目驚心。狹窄的街巷中,病患橫七豎八地躺在草席上,呻吟聲此起彼伏。幾個面黃肌瘦的孩童蹲在角落,呆呆地望著天空。空氣中彌漫著腐臭和草藥混合的氣味。
“這邊。“李瑄領著祁明月拐進一條更窄的小巷,盡頭是一間低矮的土屋。
屋內昏暗潮濕,一位老婦人躺在角落的草鋪上,面色灰敗,呼吸急促。旁邊跪著個十來歲的女孩,正用濕布為老婦人擦拭額頭。
“劉嬤嬤!“李瑄快步上前,跪坐在老婦人身旁。
老婦人勉強睜開眼:“小...小姐?你不該來...“
祁明月已經蹲下身,檢查老婦人的癥狀。高熱、頸部淋巴結腫大、皮膚上的黑斑...她的心沉了下去。這極有可能是鼠疫,在中世紀致死率極高的恐怖疾病。
“我需要熱水、干凈布條,還有...“她轉向李瑄,“能否找到這些藥材?“她列舉了幾種唐代應該已有的草藥,其中一些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李瑄點點頭,對那小女孩說了幾句。女孩飛快地跑出去,不一會兒帶回個枯瘦的老者。
“這位是坊里的郎中。“李瑄介紹道。
老郎中狐疑地打量著祁明月:“娘子懂醫?“
祁明月簡要描述了癥狀和治療思路,故意使用唐代醫學術語。老郎中先是皺眉,隨后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娘子所言極是!老朽這就去備藥。“
趁老郎中離開,祁明月從布包中取出抗生素——這是她最后的底牌,數量有限,只能用于最危重的病例。她掰開一粒,溶于水中,扶起劉嬤嬤服下。
“這是什么?“李瑄好奇地問。
“海外...秘方。“祁明月含糊道,隨即轉移話題,“最重要的是隔離病患和保持清潔。疫病多通過接觸和跳蚤傳播。“
她取出隨身攜帶的酒精凝膠,示范如何清潔雙手。“這種...藥液可以殺死病邪。“
李瑄學著祁明月的樣子,將凝膠涂在手上,驚訝于它迅速揮發帶來的清涼感。“真神奇!“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祁明月和李瑄在坊內奔波,檢查病患,指導隔離措施。祁明月將現代公共衛生知識與唐代實際條件結合,提出了一系列改良方案:煮沸飲水、焚燒死者衣物、用醋熏蒸房屋...
李瑄則發揮她在本地的人脈優勢,動員未染病的居民協助。令祁明月驚訝的是,這位看似嬌弱的貴族小姐毫不避諱臟活累活,親自為病患擦洗換藥,安撫驚恐的孩童。
日落時分,兩人累得幾乎站不穩,在老郎中提供的一間空屋暫歇。李瑄的發髻早已松散,幾縷青絲貼在汗濕的額前。祁明月自己的仿唐服裝也沾滿了藥漬和塵土。
“你為何冒險來此?“祁明月遞給她一杯煮沸過的水,“劉嬤嬤雖是你乳母,但完全可以派下人來...“
李瑄雙手捧著陶杯,目光低垂:“母親就是死于瘟疫。那時我十歲,眼睜睜看著她...卻無能為力。“她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發誓,若再遇瘟疫,絕不袖手旁觀。“
祁明月心頭一熱。在這個醫學落后的時代,面對瘟疫大多數人選擇逃避,李瑄卻迎難而上。她忍不住伸手,輕輕握住李瑄的手腕:“我們會救更多人。“
李瑄手腕的脈搏在她指尖下跳動,溫暖而鮮活。
三天后,坊內疫情初步控制。祁明月的抗生素救回了最危重的七人,包括劉嬤嬤。其他措施也顯著降低了新感染率。官府派來的醫官驚訝于這個坊的死亡率遠低于其他疫區,特意召見了祁明月和李瑄。
“祁娘子醫術高明,不知師承何處?“醫官捋著胡須問道。
祁明月早已準備好說辭:“家父常年在海外行商,曾向大秦醫師學習。“
“原來如此。“醫官點頭,“祁娘子可愿將此法傳授于太醫院?“
祁明月欣然應允。她口述了一份結合古今的防疫方案,省略了抗生素部分,重點強調隔離和清潔。醫官如獲至寶,承諾上報朝廷推廣。
離開疫區時,劉嬤嬤已能坐起,含淚送別李瑄。小女孩追出來,塞給祁明月一個小小的布偶:“這是我唯一的玩具,送給神醫娘子。“
布偶粗糙卻用心,祁明月心頭一熱,從腰包中取出一小包糖果回贈:“謝謝你幫忙照顧大家。“
回城途中,李瑄異常安靜。直到遠離坊門,她才突然開口:“祁明月,你根本不是海外歸僑,對嗎?“
祁明月心頭一跳:“為何這么說?“
“你的醫術...那些'海外秘方'...“李瑄直視她的眼睛,“我讀過不少胡商帶來的異域醫書,從未見過類似之物。還有你的口音、舉止...處處透著古怪。“
祁明月手心滲出細密的汗珠。她該說實話嗎?在這個迷信的時代,暴露身份可能招致殺身之禍。但面對李瑄清澈的目光,她又不想說謊。
“我...“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斷了她。一隊騎兵飛馳而來,為首的官員高聲宣布:“奉圣諭,即刻封閉長安各門,所有人等不得出入!“
“怎么回事?“李瑄拉住一個匆匆跑過的行人。
“城北也爆發瘟疫了!比城南更嚴重!據說已經死了上百人...“
祁明月和李瑄對視一眼,無需言語便達成共識。兩人調轉方向,直奔城北。
城北的疫情確實更為嚴重。由于靠近市場,人員流動大,病患數量是城南的三倍不止。官府已經設立了隔離區,但人手嚴重不足,尸體積壓,情況瀕臨失控。
祁明月和李瑄立刻投入救援。有了城南的經驗,這次效率更高。祁明月冒險加大了未來藥物的使用范圍,甚至教會幾個識字的婦人制作簡易口罩和消毒液。
夜幕降臨時,兩人筋疲力盡。由于城門封閉,他們無法回城,只能在郊外一座破敗的山神廟暫歇。
廟宇殘破,但主體尚存,能擋夜露寒風。李瑄找來干草鋪了一處相對干凈的角落,祁明月則用酒精濕巾擦拭雙手和臉——這個動作已經成為她的習慣。
“給你。“祁明月遞給李瑄最后一片濕巾。
李瑄接過,輕輕擦拭臉頰,隨即皺眉:“這氣味...有些像酒,卻又不同。“
“是一種...提純的酒精,可以殺死病邪。“祁明月解釋道。
李瑄若有所思:“就像用火燒可以凈化一樣?“
“類似道理。“祁明月微笑。李瑄的悟性總是令她驚喜。
夜漸深,廟外蟲鳴陣陣。祁明月從包里取出最后兩塊巧克力,分給李瑄一塊。
“這也是'海外'之物?“李瑄小口咬著巧克力,眼中映著搖曳的燭光。
祁明月點點頭:“很遠很遠的海外。“
“祁明月,“李瑄突然正色,“無論你來自何方,今日你救了上百人。這比什么都重要。“
燭光下,李瑄的臉龐鍍上一層柔和的暖色,眼中似有星辰閃爍。祁明月喉頭一緊,突然有種傾訴的沖動。這個唐代女子,在短短幾天內,已經走進了她的心里。
“如果...如果我告訴你,我來自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遠到你無法想象...你會相信嗎?“
李瑄凝視她片刻,緩緩點頭:“我會。“
祁明月深吸一口氣,決定部分坦白:“我確實不是普通的海外歸僑。我來自一個...學術團體,專門研究各種醫術和奇技。我們有很多不同于常人的知識和工具。“
“像張衡那樣的大匠?“李瑄眼睛一亮。
“類似,但...更超前。“祁明月謹慎地選擇詞匯,“我們的一些理論,比如關于月亮的,可能會被視為異端。“
李瑄沉思片刻:“所以你在詩會上說的...都是真的?“
“千真萬確。“
“那...“李瑄猶豫了一下,“你能告訴我更多嗎?關于星星,關于天空...“
祁明月微笑。她取出記錄儀——在李瑄眼中那只是個奇特的金屬盒子——調出星空圖。為了不嚇到她,祁明月沒有打開全息投影,只是指著屏幕上的圖像解釋。
“你看,這些星星其實和太陽一樣,只是離我們極其遙遠。有些比太陽大千百倍...“
李瑄湊近觀看,發絲垂落,輕輕拂過祁明月的手背,帶來一陣微妙的觸感。祁明月突然意識到兩人之間的距離近得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
“這顆特別亮的叫什么?“李瑄指著天狼星問。
“我們叫它天狼星,實際上是一顆...“
“天狼星...“李瑄輕聲重復,突然抬頭望向破廟漏風的屋頂,透過縫隙可見繁星點點,“我小時候常聽乳母說,人死后會變成星星。“
祁明月順著她的目光望去:“某種意義上,她沒說錯。我們身體里的元素,確實來自星辰。“
“這想法真美。“李瑄輕聲說,然后出乎意料地吟誦道:
“夜宿山寺觀星斗,方知身是宇宙塵。
千年萬年光不滅,一點靈犀照古今。“
祁明月屏住呼吸。這首詩簡單卻深邃,將科學事實與詩意完美融合。“這是...你剛作的?“
李瑄有些羞澀地點頭:“隨口胡謅罷了。“
“不,這很美。“祁明月真誠地說,“你把我說的科學變成了詩。“
燭光搖曳,兩人相對無言。一種奇妙的默契在空氣中流動,仿佛跨越了千年的時空阻隔。祁明月不自覺地向前傾身,李瑄也沒有后退...
“轟隆!“一聲驚雷突然炸響,隨即大雨傾盆而下。兩人如夢初醒,慌忙起身去關搖搖欲墜的廟門。
風雨交加的夜晚,兩人擠在干草鋪上取暖。祁明月講述著星座的故事,李瑄則不時插入唐代的傳說。兩種世界觀奇妙地交融,誰也不覺得對方荒謬。
不知何時,李瑄靠在祁明月肩頭睡著了。祁明月輕輕調整姿勢,讓她睡得更舒適。借著微弱的燭光,她凝視李瑄的睡顏——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陰影,唇角微微上揚,仿佛做著美夢。
祁明月悄悄取出記錄儀,輕聲描述:“第三天,瘟疫得到控制。李瑄今天...她今天...“話語哽在喉頭。她突然意識到,自己記錄的語氣早已從冷靜的觀察變成了充滿情感的描述。
小心地關閉記錄儀,祁明月輕輕將一縷散落的發絲別到李瑄耳后。這個動作如此自然,仿佛已經做過千百次。
雨聲漸歇,蟲鳴再起。祁明月靠在墻邊,守護著李瑄的睡眠,心中涌動著復雜的情感。她開始思考一個從未想過的問題:當瘟疫結束,她真的還愿意回到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