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如果他們不愿走進博物館,那就讓博物館走進他們的生活。”
——林然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說。
那天晚上,林然做了一個夢。
他夢見自己站在一個清明節(jié)的墓園前。天空灰蒙蒙的,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氣息。遠處有人燒紙錢,煙霧繚繞。他跪在地上,給爺爺上香,嘴里輕聲說著話。
可當他睜開眼,發(fā)現自己正坐在BJ望京的出租屋里,窗外是霓虹閃爍的城市夜景。
他坐起身,打開筆記本,在空白頁上寫下:
“虛擬節(jié)日體驗館”
他想起蘇瑤說過的一句話:“文化不是靜態(tài)的,它是流動的?!?/p>
那么,為什么不把那些傳統節(jié)日變成一種“流動的文化體驗”?
第二天,林然召集團隊開了一次緊急會議。
會議室里坐著李晨、蘇瑤、趙琳和陳默。大家都還沒完全清醒,只有林然眼神發(fā)亮。
“我想做一個項目?!彼f,“叫‘虛擬節(jié)日體驗館’。”
“什么意思?”李晨問。
“就是用VR技術,還原中國傳統節(jié)日的真實場景?!绷秩唤忉尩溃氨热缜迕鲯吣?、春節(jié)貼春聯、端午包粽子……用戶戴上VR設備,就能身臨其境地參與這些習俗?!?/p>
趙琳皺眉:“你是說,像游戲一樣?”
“不完全是。”林然搖頭,“它不是游戲,而是一種沉浸式的文化體驗。你可以看到祖墳前的環(huán)境,聽到風聲,聞到紙錢的味道,甚至可以‘對話’?!?/p>
“這聽起來很科幻?!标惸f。
“但也很真實?!绷秩豢粗蠹?,“如果我們能讓海外華人遠程祭祖,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度,是不是比一張照片、一段視頻更有意義?”
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
蘇瑤率先開口:“從數據角度來說,這個想法有潛力。我們的用戶畫像顯示,超過70%的海外華人希望有機會‘回到家鄉(xiāng)’,哪怕只是虛擬的?!?/p>
“但我們得考慮成本。”李晨說,“VR設備普及率不高,而且開發(fā)周期長?!?/p>
“我們可以先做移動端版本。”趙琳建議,“比如AR掃描現實環(huán)境,疊加節(jié)日元素。”
“或者做成互動式網頁?!标惸J真地說,“讓用戶不需要下載任何軟件,也能體驗?!?/p>
林然點頭:“我們可以分階段來做。第一步是清明節(jié)VR掃墓,第二步是春節(jié)廟會,第三步是中秋賞月……逐步構建一個完整的文化體驗平臺?!?/p>
當天下午,蘇瑤就開始著手分析項目的可行性。
她調出一組全球VR市場數據:
VR頭顯用戶數量逐年上升,2023年已突破1億
主要用戶集中在北美、歐洲、日韓等地
海外華人群體中,有45%的人擁有VR設備或愿意嘗試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能做出高質量的內容,是有市場的?!彼f。
但她也提醒林然:“我們要做的不只是技術實現,更重要的是情感共鳴。”
“你什么意思?”林然問。
“你的目標不是讓人‘看’文化,而是讓人‘感受’文化?!碧K瑤看著他,“所以內容必須真實、細膩、有溫度。”
林然沉思片刻,緩緩點頭:“我明白了?!?/p>
幾天后,團隊開始著手制作第一個原型——“清明節(jié)VR掃墓”。
趙琳負責文案和故事線設計,她采訪了幾位華僑長輩,記錄下他們對祖先的記憶與情感。
陳默負責視覺呈現,他在網上搜集了大量老宅、墓園的照片,試圖還原真實的場景。
蘇瑤則搭建了一個簡單的交互模型,用戶可以在虛擬環(huán)境中“走動”,點擊不同區(qū)域觸發(fā)語音回憶。
林然親自測試了這個原型。
當他戴上VR設備,進入那個熟悉的墓園時,心跳突然加快。
他聽見風吹過樹葉的聲音,看見陽光透過云層灑在青石板上。他蹲下身,點燃一炷香,耳邊響起爺爺的聲音:
“小然啊,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有用的人?!?/p>
他閉上眼睛,眼淚悄悄滑落。
他知道,這不是技術的勝利,而是文化的勝利。
原型完成后,林然把它發(fā)給了幾個海外華僑社群進行測試。
很快,他收到了第一波反饋。
一位來自舊金山的華裔女孩留言:
“這是我第一次理解為什么清明節(jié)對父母那么重要。我以為這只是個形式,但現在我知道,這是一種連接?!?/p>
另一位加拿大用戶寫道:
“我在多倫多長大,從來沒回過老家。但通過這個項目,我仿佛看到了爺爺的墳墓,聽到了他的聲音。謝謝你讓我‘回家’?!?/p>
林然看完這些評論,久久不能平靜。
他知道,這條路雖然艱難,但他們已經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那天晚上,林然獨自坐在辦公室里,看著電腦屏幕上的項目進度表。
他輕輕敲擊鍵盤,輸入一行字:
“文化不是遺產,而是生命?!?/p>
然后,他按下保存鍵。
窗外,城市的燈光依舊閃爍,而他的心中,已經燃起了一團火。
他知道,真正的變革,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