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華潮計劃

試水

“文化不是單向輸出,而是雙向共鳴。”

——林然在項目上線后寫下這句話。

清明節當天,“風語者文化”正式上線了“清明節VR掃墓”項目。

這是他們第一個完整推出的文化體驗產品。

項目頁面簡潔而莊重:

主題:“回家——一次跨越千里的思念”

內容:“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還原中國傳統祭祀場景,讓無法親臨現場的人也能完成一次心靈上的祭祖儀式”

功能:“沉浸式環境、語音互動、家族記憶存檔”

用戶只需注冊賬號,即可免費體驗基礎版本。高級功能包括語音留言、個性化場景定制等,支持訂閱制付費模式。

趙琳負責文案撰寫,她在首頁寫了一段話:

“清明,不只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牽掛。

如果你回不去,就讓我們帶你‘回家’。”

項目上線不到兩個小時,后臺數據開始飛速增長。

首日注冊用戶突破8000人,其中75%來自海外華人社群。

有人留言:

“我在加州,已經三年沒回老家了。今天,我終于又看到了爺爺的墳墓。”

“我以為這只是個游戲,結果我哭了。原來,思念是可以穿越屏幕的。”

“這是我第一次理解為什么長輩那么重視清明節。”

這些評論像潮水一樣涌入團隊的后臺系統。

林然看著一條條留言,眼眶有些濕潤。

他知道,他們做對了什么。

李晨將這些用戶反饋整理成一份報告,并分享給投資人凱文。

凱文看完后,沉默了幾秒,然后說:“你們打動人的地方,不是技術,而是情感。”

他補充道:“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奶奶每年清明都會去掃墓。她總說,那不是迷信,是心里的一份念想。”

林然點頭:“這就是我們想做的——把文化變成一種情緒價值。”

蘇瑤也表示:“從數據來看,用戶的平均停留時間超過20分鐘,遠高于其他文化類內容平臺。說明他們在里面找到了歸屬感。”

然而,隨著項目的熱度上升,質疑聲也隨之而來。

一篇名為《虛擬掃墓,是對祖先的不敬嗎?》的文章在網絡上迅速傳播。

文章作者是一位傳統文化研究者,他在文中寫道:

“祭祀是神圣的儀式,必須親身到場,才能表達誠意。用科技手段替代,是對傳統的褻瀆。”

評論區迅速分裂成兩派:

支持派認為:“這是一種新的紀念方式,值得嘗試。”

反對派則堅持:“真正的祭祀必須親身到場,否則就是敷衍。”

林然看到這些爭論,心情復雜。

他找到蘇瑤,問:“我們是不是做錯了什么?”

蘇瑤看著他,語氣堅定地說:“文化從來不是靜止的。它一直在變。我們要做的,不是迎合所有人的想法,而是讓那些真正需要它的人,感受到它的溫度。”

林然點點頭。

他終于明白,文化的意義,不在于是否所有人都接受,而在于是否有人因此獲得慰藉。

幾天后,林然收到了一封來自舊金山的郵件。

發件人是陳叔。

林然:

我原本以為,你們年輕人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祭祀。

可當我戴上那個設備,走進那個虛擬墓園時,我才意識到,你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我們宗親會決定繼續支持你們的項目,并愿意提供更多的真實場景資料,幫助你們優化體驗。

祭祀的方式可以變,但心意不變。

——陳叔

林然讀完這封信,久久不能平靜。

他知道,這是一個信號。

傳統與現代之間,不是對立,而是融合。

項目上線后的第三天,林然召集團隊開了一次復盤會議。

“我們成功了嗎?”李晨問。

“至少,我們邁出了第一步。”林然回答。

“接下來呢?”趙琳問。

林然看向窗外,城市燈火依舊閃爍。

他說:“我們要把這種體驗擴展到更多節日。”

“春節、端午、中秋……每一個節日背后,都藏著一段故事,一種情感。”

蘇瑤點頭:“我們可以做一個系列,打造一個完整的‘中國文化節日體驗平臺’。”

李晨笑了笑:“聽起來像是一個文化IP。”

林然看著大家,眼神堅定:

“沒錯。我們要做的,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品牌——一個能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品牌。

那天晚上,林然獨自坐在辦公室里,看著電腦屏幕上的用戶留言。

他輕輕敲擊鍵盤,輸入一行字:

“文化不是遺產,而是生命。”

然后,他按下保存鍵。

他知道,這只是開始。

但他們已經不再是孤軍奮戰。

任清月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乌拉特后旗| 宁夏| 郸城县| 永寿县| 蛟河市| 诏安县| 开江县| 图片| 郓城县| 临洮县| 关岭| 安新县| 顺义区| 巴林右旗| 大埔县| 湟源县| 新河县| 榆社县| 三明市| 文成县| 威海市| 肥城市| 沂源县| 茂名市| 星子县| 东丰县| 祁连县| 招远市| 温泉县| 正安县| 湟中县| 怀远县| 尼木县| 福鼎市| 定州市| 钟祥市| 稷山县| 青田县| 楚雄市|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