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開始成功時,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p>
——林然在日記中寫道。
“你們做得很不錯?!?/p>
這是凱文第一次正式走進風語者文化的辦公室。他穿著一身剪裁得體的西裝,手里拿著一份厚厚的項目評估報告。
“用戶數據、情感共鳴、技術實現……都達到了預期?!彼仙衔募A,“現在的問題是——下一步怎么走?”
林然看著他:“你什么意思?”
“我建議你們擴大規模?!眲P文說,“清明節VR掃墓只是一個試點,如果你們能把它做成一個系列,比如春節、端午、中秋,甚至婚禮、成年禮等儀式體驗,那這個平臺的價值就不僅僅是文化產品,而是一個全球華人的情感品牌?!?/p>
李晨聽到這里,眼神亮了:“你是說,我們要商業化?”
“當然。”凱文點頭,“資本不會為情懷買單,但會為可復制、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買單?!?/p>
會議結束后,團隊成員留下來繼續討論。
“我覺得可以考慮融資?!崩畛空f,“我們現在需要更多的資源,才能把產品做得更好?!?/p>
“但我們不能只是為了迎合投資人而改變方向。”蘇瑤皺眉,“我們的核心不是賺錢,而是傳遞文化價值。”
趙琳也表示擔憂:“如果我們太急于擴張,可能會失去最初的初心?!?/p>
陳默則保持沉默,只是低頭翻看手機上的用戶反饋。
林然坐在角落,沒有說話。
他知道,這是一次分水嶺。
那天晚上,林然獨自走在望京的街頭。
手機震動了一下,是母親發來的消息:
“聽說你那個項目火了?有人找你投資嗎?”
他回復:“有?!?/p>
母親又問:“那你打算怎么做?”
林然盯著屏幕看了很久,最終只回了一句:
“我不知道。”
他抬頭看著城市的夜空,星星很少,被霓虹燈掩蓋了光芒。
他想起自己當初回國時的信念:讓文化活著。
但現在,他開始懷疑——
如果文化變成了商品,它還是原來的模樣嗎?
幾天后,團隊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
議題只有一個:是否接受投資,加速商業化進程?
李晨率先發言:“我們必須抓住機會?,F在不融資,以后可能就沒機會了?!?/p>
“但我擔心的是,一旦拿了錢,我們就得聽他們的。”趙琳說,“他們要的是回報,而不是文化本身?!?/p>
“我們可以設定條件?!崩畛糠瘩g,“比如保留內容主導權?!?/p>
“問題是,投資人不會永遠支持你的理想。”蘇瑤冷靜地說,“他們會要求增長、利潤、規?;6@些,和我們最初的目標并不一致?!?/p>
會議室陷入短暫的沉默。
林然終于開口:“我想聽聽大家的真實想法?!?/p>
陳默認真地說:“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打磨產品,再談擴張?!?/p>
趙琳點頭:“我也同意慢一點,穩一點?!?/p>
蘇瑤補充:“如果我們真的想做出影響世界的文化產品,就不能急功近利。”
林然聽完,輕輕嘆了口氣。
他知道,這場爭論,不只是關于錢,而是關于初心與現實之間的平衡。
那天晚上,林然回到辦公室,打開筆記本,在日記本里寫下:
“我們到底是在拯救文化,還是在消費文化?”
他反復思考這個問題。
第二天,他給凱文發了一條信息:
“謝謝你對我們項目的認可。但我們決定暫緩融資計劃,先把產品打磨到真正成熟?!?/p>
幾分鐘后,凱文回復:
“我理解你的顧慮。但記住一句話:如果你不做,別人也會做。你想讓誰來講中國的故事?”
林然盯著這句話看了很久。
然后,他按下“保存”鍵。
他知道,這條路,比想象中更難。
但他也知道,只有堅持初心,才能走得更遠。
幾天后,林然召集團隊開了一次新的會議。
“我們不會拒絕資本,但我們也不會為了資本放棄初心?!彼f,“接下來,我們要做一件事——打造一個真正屬于全球華人的文化體驗平臺?!?/p>
趙琳點頭:“我們可以先從春節做起。”
蘇瑤微笑:“我可以優化用戶行為模型?!?/p>
陳默說:“我會負責視覺設計?!?/p>
李晨看著林然,忽然笑了:“你真是個理想主義者。”
林然也笑了:“至少,我們還相信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