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那疊沉甸甸的、散發著油墨清香的英語競賽資料和真題集走出張老師辦公室時,傍晚的風帶著一絲涼意拂過肖華微燙的臉頰。夕陽的余暉將教學樓長長的影子投在地上,也給她懷中的紙張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這份重量,不僅僅是紙張的物理質量,更是一種沉甸甸的期許和全新的責任。
張老師最后那句“有什么困難隨時來找我”,像一顆定心丸,也像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老師的看重和栽培之意清晰可見,但隨之而來的,是絕不能辜負這份信任的壓力。英語風采大賽——筆試、聽力、演講、即興問答——每一個環節都像一座需要翻越的山峰。尤其是即興問答,“天馬行空”、“開闊視野”、“快速組織語言”,張老師強調的這些關鍵詞,在她腦海中反復回響。前世作為專科牙醫,她接觸的英文多是專業文獻和器械說明書,這種綜合性的、考驗臨場應變和思想深度的競技,對她而言是全新的、充滿未知的戰場。
然而,這份壓力之下,涌動著更強烈的興奮與渴望。前世她只能仰望的舞臺,如今向她敞開了大門!這不僅僅是一次比賽,更是通往更廣闊天地的一張可能通行證。自主招生?保送?這些前世與她絕緣的詞匯,如今閃爍著誘人的微光。她用力抱緊了懷中的資料,仿佛抱住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
“肖華!”
一聲清脆的呼喚打斷了她的思緒。陳雨晴背著書包從樓梯口跑過來,臉上帶著興奮和好奇:“怎么樣怎么樣?張老師找你干嘛?是不是表揚你考了148分?太牛了!”
看著好友亮晶晶的眼睛,肖華心中的沉重感被沖淡了一些,露出一絲笑容:“嗯,表揚了。還給了我這個。”她抬了抬手中的資料袋。
“這是什么?”陳雨晴湊近一看,念出資料袋上打印的字:“‘希望之星’高中英語風采大賽…選拔資料…我的天!”她猛地捂住嘴,眼睛瞪得溜圓,“你要參加這個?市級的比賽?肖華!你…你真是要上天啊!”
肖華被她的反應逗笑了,但笑容里帶著認真:“張老師推薦我試試。機會難得,我想拼一把。”
“拼!必須拼!”陳雨晴用力拍了下她的肩膀,隨即又苦著臉,“唉,跟你一比,我感覺自己像個廢物…不行,我也得努力了!不能被你甩太遠!”
兩人并肩走出校門,陳雨晴嘰嘰喳喳地問著比賽的事情,肖華耐心地解答著,分享著張老師給的一些備賽方向。看著好友因為自己而燃起的斗志,肖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重生回來,她不僅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似乎也在無形中影響著身邊的人。
夕陽徹底沉入地平線,華燈初上。告別了陳雨晴,肖華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喧囂的城市漸漸被暮色籠罩,霓虹燈次第亮起,勾勒出高樓大廈的輪廓,像一片由光和鋼鐵組成的森林。她仰頭望著這片璀璨卻冰冷的“森林”,感受著渺小個體身處其中的孤寂感。
前世的記憶碎片不受控制地浮現:私立牙科診所永遠彌漫的消毒水味,老板刻薄的嘴臉,難纏病人無理取鬧的指責,還有那張薄薄的、永遠無法支撐起夢想的工資單…以及,雨夜中那輛疾馳而來的、閃著冷光的黑色大運汽車…身體被拋飛的失重感、刺骨的疼痛、無邊的黑暗…最后定格在意識消散前,那不甘的念頭:“為什么偏偏是我…”
她猛地停住腳步,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帶著汽車尾氣和初秋涼意的空氣。再睜開眼時,眸子里所有的迷茫和脆弱都已褪去,只剩下磐石般的堅定。
“那輛‘大運’…”肖華低聲自語,嘴角勾起一抹近乎冷冽的弧度,“它帶來的,究竟是厄運的終結,還是好運的啟程?”答案不言而喻。它撞碎了她灰暗的前世,將她送回了這個一切皆有可能的起點。
“這一次,”她握緊了拳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帶來清晰的痛感,提醒著她這一切的真實,“方向盤,握在我自己手里!”
推開家門,飯菜的香氣依舊。但與昨晚那帶著試探和破冰意味的氛圍不同,今天家里的空氣似乎更加松弛,流淌著一種心照不宣的暖意。母親林秀芬哼著不成調的小曲在廚房忙碌,父親肖建國坐在餐桌旁,面前攤著幾張紙,似乎在研究什么。
“回來啦?競賽資料拿到了?”林秀芬聽到動靜立刻探出頭,關切地問。
“嗯,拿到了。”肖華把資料袋小心地放在自己房間門口的書包旁。
肖建國抬起頭,目光掃過那厚厚的資料袋,沒有多問比賽的事,而是拿起桌上的紙,用他一貫簡潔有力的語調說道:“周老師那邊,聯系上了。”
肖華的心瞬間提了起來,快步走到餐桌邊:“爸,怎么樣?”
肖建國把其中一張寫著電話號碼和地址的紙條推到她面前:“這是他家的地址和電話。他答應這周六上午九點,讓你去他家一趟,先見個面,聊聊。”
“太好了!”肖華喜形于色,懸著的心放下大半。能獲得見面的機會,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先別高興太早。”肖建國潑了盆冷水,但語氣并不嚴厲,更像是一種提醒,“周老師電話里說了,他退休了,不想太累,收學生要看‘眼緣’和‘悟性’。他尤其強調,高三學生,基礎不牢、態度浮躁的,他堅決不收,免得耽誤彼此時間,還落埋怨。”他頓了頓,目光如炬地看著肖華,“他聽說你在物理課上分析圖像不錯,才松口答應見你。周六,就是你的‘面試’。能不能入他的眼,讓他破例收下你這個高三生,全看你自己能不能拿出真東西,讓他覺得你值得他費這個心。”
這番話,像一塊磨刀石,瞬間將肖華的興奮打磨成更加內斂的鋒芒。周老師的要求,甚至比張老師給競賽的壓力更直接、更赤裸裸。這不是簡單的補課,這是一場關乎能否獲得名師指點的關鍵“考試”。
“我明白,爸。”肖華用力點頭,眼神沒有絲毫退縮,“我會好好準備的。需要我帶什么嗎?以前的試卷?錯題本?”
“帶上腦子,帶上問題。”肖建國言簡意賅,“周老師最討厭學生帶著一堆死材料去,卻提不出像樣的問題。他要看的是你的思路,你的理解能力,還有最重要的——你的求知欲和韌性。物理,尤其是力學和后面的電磁學,光靠死記硬背公式沒用,得理解背后的‘理’。”
肖建國難得地說了這么多關于學習方法的指導,雖然語氣依舊硬邦邦的,但肖華能感受到那份隱藏在嚴厲外表下的、切切實實的關心和指點。父親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她敲開名師之門鋪路搭橋。
“嗯!我記住了!”肖華鄭重地應下。
晚飯的氛圍比昨晚更加自然和諧。林秀芬不停地給肖華夾菜,念叨著“用腦多,營養要跟上”。肖建國雖然話不多,但偶爾也會就著新聞里的時事發表一兩句看法,肖華也能自然地接上幾句,不再像以前那樣沉默以對。那道橫亙在父女之間的冰墻,裂縫似乎又擴大了一些,溫暖的微光正持續不斷地滲透進來。
飯后,肖華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鉆進房間。她主動收拾了碗筷,快速清洗干凈。回到客廳,看到父親還在看新聞,她猶豫了一下,還是輕聲開口:“爸,我想…跟您借幾本書。”
肖建國有些意外地轉過頭:“什么書?”
“物理方面的。不是課本,是…更深入一點的,或者講物理學史、物理思想方法的,都行。”肖華解釋道,“周老師不是說要看思路和理解能力嗎?我想多開闊下眼界,了解物理概念是怎么來的,也許能幫助理解得更深。”
肖建國深深地看了女兒一眼。這個要求再次出乎他的意料。一個高三學生,在課業如此繁重的情況下,主動要求看課本之外的拓展讀物?這需要的不僅是時間,更是一種對知識本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沉默了幾秒,站起身走向書房:“跟我來。”
肖華跟著父親走進那間小小的書房。書架上大多是工程技術和一些管理類的書籍,但也有一小排物理相關的,大多是肖建國年輕時買的。他抽出幾本:《物理學史話》、《從牛頓到愛因斯坦:改變世界的物理學》、《物理學的概念與文化素養》。
“這幾本,講得比較通俗,但也有些深度,你先看著。”肖建國把書遞給肖華,語氣依然平淡,但眼神中多了一絲贊許,“看不懂的地方先放著,周六可以問問周老師。”
“謝謝爸!”肖華如獲至寶,抱著書,像抱著珍貴的秘籍。
回到自己的小房間,關上門,世界瞬間安靜下來。書桌上,臺燈散發著柔和而專注的光芒。左邊,是張老師給的、象征著全新挑戰和機遇的英語競賽資料;右邊,是父親給的、象征著通往名師指點和物理殿堂鑰匙的科普讀物;中間,攤開著數學和物理的習題冊,以及記錄著密密麻麻筆記的課本。
肖華靜靜地坐在書桌前,目光掃過這小小的“戰場”。重生僅僅三天,她的人生軌跡已經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激蕩起層層疊疊、意義深遠的漣漪:
1.**學業的鋒芒初露與更高挑戰:**在課堂上的表現引起了老師關注和同學側目,獲得了寶貴的英語競賽資格,但也將自己推到了聚光燈下,壓力倍增。數學物理的“金手指”需要海量的練習和深入理解去夯實,周老師的“面試”更是迫在眉睫。
2.**競爭格局的悄然變化:**班長劉洋那平靜目光下的探究絕非善意,她的異軍突起,必然觸動某些人的神經,未來的明爭暗斗或許不可避免。
3.**家庭堅冰的持續消融:**父親的行動力超乎預期(聯系周老師),并開始給予更實質性的指導(借書),母親無條件的支持,家庭成為她奮斗最溫暖的后盾,但也意味著她肩負著全家沉甸甸的期望。
4.**重生秘密的維護與轉化:**如何在展現能力(如醫學知識)的同時,找到合理的解釋(如對口腔健康的“切身之痛”)?如何在利用前世經驗時不露破綻?這需要無比的謹慎和智慧。
5.**經濟壓力的隱憂:**家教費用(若能請到周老師,費用必然不菲)、競賽可能的開銷,對于這個普通的工薪家庭,都是額外的負擔。她必須更努力,用成績來證明這份投入的價值。
她的目光最終落在攤開的筆記本扉頁。那句“這一次,我一定要活出不一樣的人生”依然清晰有力。她拿起筆,在這句話下面,用更加堅定、仿佛要刻進紙背的筆觸,添上一行新的誓言:
“以牙還牙?不,以‘智’報‘運’。前路漫漫,歧路荊棘,然吾手握星火(知識、機會、家人之信),足下生風(決心、毅力),當焚盡前塵晦暗,照徹今生征途!”
窗外,城市的燈火如同倒懸的星河,璀璨而冰冷,象征著外界的繁華與喧囂,也象征著前路的廣闊與未知。而在這小小的、被臺燈光暈籠罩的書桌前,一個重生歸來的靈魂,正以超越年齡的沉穩和燃燒般的斗志,審視著眼前的戰場——那是知識的海洋,是競賽的擂臺,是名師的門檻,也是自我超越的階梯。
她翻開周老師家的地址紙條,目光落在“周六上午九點”這幾個字上。然后,她毅然決然地先拿起了那本《物理學史話》。競賽很重要,但周六的“面試”,是她能否獲得頂尖名師指點的關鍵一役,不容有失。她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學的脈絡和思想,而不僅僅是解題技巧。
燈光下,少女的側影沉靜而專注。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書頁翻動的輕微聲響,成為這靜謐房間里唯一的旋律。高三的征途,在重生后的第四天,才真正拉開了它厚重而充滿無限可能的帷幕。那輛名為“大運”的汽車帶來的,究竟是厄運的終結,還是好運的啟程?答案,就在這盞不滅的臺燈下,在她翻動的書頁間,在她筆下的演算里,在她日益堅定的眼神中,被一撇一捺,一字一句,奮力書寫。征途已啟,伏筆深埋,未來,正在腳下延伸,夢,正在腳下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