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六點,天剛蒙蒙亮,肖華已經坐在書桌前,面前攤開著《物理學史話》和昨晚整理的筆記。窗外的城市還沉浸在睡夢中,只有零星幾盞路燈和偶爾駛過的早班公交車打破這份靜謐。
她揉了揉酸澀的眼睛,將最后幾頁關于電磁學發展史的內容讀完。昨晚幾乎沒怎么睡,反復復習著物理課本和父親借給她的拓展讀物。周老師喜歡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這是父親昨晚臨睡前特意提醒她的。物理學不是公式的堆砌,而是對世界運行規律的探索和思考。
“華華,起來了嗎?“母親林秀芬輕輕敲門,聲音壓得很低,生怕吵醒還在睡覺的丈夫。
“嗯,早起來了?!靶とA合上書,起身開門。
林秀芬看到女兒眼下的青黑,心疼地嘆了口氣:“怎么不多睡會兒?這才六點...“
“睡不著?!靶とA笑了笑,“媽,我穿這件行嗎?“她指了指床上熨好的白襯衫和深藍色牛仔褲。
“挺好,干凈利落?!傲中惴規团畠赫砹讼乱骂I,“周老師是文化人,穿得太花哨不好。你爸說周老師最討厭學生打扮得花枝招展去上課?!?/p>
廚房里飄來煎蛋的香氣。林秀芬堅持要女兒吃了早餐再出門:“空著肚子怎么思考?周老師家那么遠,得坐一個多小時公交呢。“
七點整,肖華背著書包走出家門。書包里裝著筆記本、物理課本和父親借給她的書,還有她整理的二十多個問題——關于運動學、力學和初步的電磁學概念。這些都是她這幾天反復思考后,真正困惑的點。
初秋的晨風帶著絲絲涼意,肖華裹緊了外套。公交車上人不多,大多是早起去公園鍛煉的老人。她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從書包里掏出筆記本,再次復習那些問題。
“為什么慣性系中無法通過力學實驗判斷自身運動狀態?“
“摩擦力本質上是電磁力,為什么宏觀表現與微觀解釋之間存在這樣的差異?“
“電場與磁場本質上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現,這個統一性在麥克斯韋方程中如何體現?“
這些問題,有些來自課本的延伸思考,有些來自拓展讀物的啟發,還有些是她前世工作中積累的零散知識拼湊出的疑惑。作為專科畢業生,她的理論基礎薄弱,但實踐經驗讓她對一些概念有著獨特的直覺。
公交車晃晃悠悠地行駛著,窗外的景色從城市的高樓逐漸變成郊區的低矮建筑,最后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和零星散布的別墅區。周老師退休后住在城東的教師新村,環境清幽,遠離喧囂。
八點四十五分,肖華站在一棟爬滿常春藤的三層小樓前。院子不大,但打理得很精致,幾株月季還在綻放,散發出淡淡的香氣。她深吸一口氣,按響了門鈴。
門開了,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站在門口。他約莫六十出頭,頭發花白但梳理得一絲不茍,穿著樸素的灰色毛衣和深色長褲,鼻梁上架著一副老式黑框眼鏡,鏡片后的眼睛銳利如鷹。
“肖建國的女兒?“聲音低沉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周老師好,我是肖華。“肖華微微鞠躬,聲音不卑不亢。
周老師上下打量了她幾眼,目光在她簡單的衣著和厚重的書包上停留了片刻,微微點頭:“進來吧。“
客廳寬敞明亮,書架上擺滿了書籍和獎杯,墻上掛著幾幅字畫,最顯眼的位置是一幅愛因斯坦的肖像。一張大書桌上攤開著幾本外文書籍和演算紙,旁邊放著一杯冒著熱氣的茶。
“坐。“周老師指了指書桌對面的椅子,“你爸說你想補物理?為什么?“
開門見山的問題,直指核心。肖華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將書包放在地上,端正地坐下,然后才開口:“因為我想真正理解物理,而不僅僅是應付考試?!?/p>
周老師眉毛微微上揚:“哦?高三了,不就是為了考試嗎?“
“考試是目標,但不是目的?!靶とA直視老師的眼睛,“我想學口腔醫學,需要扎實的物理基礎。而且...“她頓了頓,“物理讓我著迷。它解釋世界運行的方式,從蘋果落地到星系運轉,從電流到光波...我想知道為什么?!?/p>
周老師的眼神微微變化,多了一絲興趣。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你爸說你物理課上分析運動圖像不錯,具體說說?“
肖華從書包里拿出筆記本,翻到一頁畫著各種運動圖像的筆記:“李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復雜的v-t圖,包含勻加速、勻速和勻減速三個階段。我想到可以將圖像分割,分別計算各段的'面積'(位移),再相加...“
她詳細復述了當時的分析過程,還延伸到了a-t圖與v-t圖的關系,以及如何從運動圖像反推受力情況。周老師安靜地聽著,不時微微點頭。
“嗯,圖像分析確實不錯?!爸芾蠋煼畔虏璞暗锢聿恢皇强磮D說話。我問你,為什么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可以用v-t圖下的面積表示?“
這是一個關于物理本質的問題,觸及微積分與物理的關系。肖華心跳加速,但很快冷靜下來。她想起《物理學史話》中關于牛頓和萊布尼茨發明微積分的內容。
“因為瞬時速度是位移對時間的導數,反過來,位移就是速度對時間的積分。v-t圖下的面積,正是積分概念的幾何體現...“肖華邊說邊在紙上畫圖示意,“牛頓當初就是為了解決變加速運動問題才發展出微積分的?!?/p>
周老師的眼睛亮了起來:“你看過微積分?“
“只看過一點概念介紹?!靶とA老實回答,“但我理解積分就是求和,把無數微小變化累積起來...“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周老師的問題如連珠炮般襲來,從最基礎的牛頓三定律到稍難的電磁學概念,從物理學史到現代應用。有些問題肖華能對答如流,有些則只能說出部分理解,還有幾個完全超出了她的知識范圍。
“靜電場中的導體為什么內部場強為零?“周老師拋出一個電磁學問題。
肖華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這是高二下學期的內容,她還沒學到。但憑著拓展讀物中的零星知識和前世模糊的記憶,她嘗試回答:“因為...導體中的自由電子會在電場作用下移動,重新分布,直到產生的附加電場與原來電場抵消...?“
帶電金屬球和一個不帶電的金屬球,用導線連接,電荷會怎么分布?“
肖華閉上眼睛,想象這個場景。前世牙科器械中有類似的靜電現象...“電荷會分布在兩個球的外表面,比例與球的半徑有關...因為電荷會盡量遠離彼此,分布在最大表面積上...“
“嗯,直覺不錯。“周老師終于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雖然表述不嚴謹,但思路是對的。“
時鐘指向十一點,肖華的筆記本已經寫滿了十幾頁。周老師突然話鋒一轉:“你為什么想學口腔醫學?“
肖華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這是心理層面的考察。她放下筆,認真回答:“因為牙齒健康對生活質量影響巨大,而我想幫助人們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她摸了摸自己的左上磨牙,“我有過牙痛的經歷,知道那有多痛苦。我想成為能真正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只會機械操作的技工?!?/p>
這個回答半真半假,但情感真摯。周老師凝視她片刻,突然起身走向書架,取下一本厚重的《大學物理》遞給她:“從今天開始,每周六上午九點到十二點。遲到一次就不用來了。第一課,把這本書前三章看完,寫一份讀書報告,重點是你的疑問和思考,不是抄書?!?/p>
肖華雙手接過書,心臟砰砰直跳:“謝謝周老師!我一定認真...“
“別急著謝。“周老師打斷她,“我收你有三個條件:第一,我的作業永遠優先于學校作業;第二,不懂就問,但必須先自己思考三天;第三,如果連續兩次讓我失望,自動退出。能做到嗎?“
“能!“肖華毫不猶豫地回答,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周老師最后看了她一眼,輕輕點頭:“下周六見?,F在,你可以走了?!?/p>
走出周老師家,陽光明媚得刺眼。肖華抱著那本厚重的《大學物理》,感覺像是捧著一把打開未來的鑰匙。她知道,自己剛剛跨過了一道至關重要的門檻。周老師的認可來之不易,而更艱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遠處,一輛黑色轎車緩緩駛過,車尾的“大運“標志在陽光下閃著冷光。肖華注視著它遠去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堅定的微笑。這一次,命運的齒輪,將由她自己來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