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我的霸道總裁老公寵妻成魔

第二十八章江南

幾日后,神凰涅槃重塑的本源徹底穩固,碧蘿周身神光內蘊,流轉間比之前更加圓融深邃,那偶爾流露的一絲倦意早已消散無蹤,取而代之的是蓬勃欲發的生機與更為沉凝的力量。她站在文家老宅庭院的梧桐樹下,日光透過枝葉在她金綠色的裙裾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整個人仿佛一株汲取了天地精華的玉樹。

“老公,”她轉過身,眸光清亮,帶著一絲規劃宏圖的興奮,“星火學校的根基已穩,但那只是星火初燃。若要燎原,需得尋一處沃土,建起真正能承載千秋文脈的殿堂。這次,我們去凡間。”

文彥希放下手中的書卷,走到她身邊,自然地替她拂去肩頭一片飄落的嫩葉,眼中是了然的溫柔:“不去仙府洞天,要在人間立學?”

“正是。”碧蘿點頭,語氣堅定,“仙府雖好,終究離塵世太遠。星火之志,在于點燃凡塵眾生的向道之心、求知之欲。我們要找的,是一個扎根于華夏大地,本就承載著無數凡人求學夢想的地方。它要足夠大,能容納從蒙童啟蒙到經世致用的完整學階;它要足夠有名望,其名號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吸引天下英才匯聚;它更要足夠‘普通’,代表的是這片土地上最真實、最普遍的求學渴望與困境。”

她指尖微動,一幅以神力勾勒的華夏輿圖懸浮于半空,山川河流、城池要塞歷歷在目。“這次,我們要找的,是凡間公認的‘文脈鼎盛之地’,一座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大學府!借它的名望為星火揚帆,用我們的理念為它注入新的生機。一條龍……從啟蒙識字的小學,到鉆研經義的中學,直至培養經世濟民棟梁之材的大學,都要囊括其中!這地基,必須足夠遼闊,足夠厚重!”

文彥希凝視著輿圖,目光在幾處著名的文教重鎮上游移:“江南文風鼎盛,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皆聲名遠播;北地亦有嵩陽、應天書院底蘊深厚。老婆心中可有傾向?”

“江南。”碧蘿指尖點在煙波浩渺的江南水鄉之上,那里靈秀之氣氤氳,“江南文氣最盛,才子輩出,學風開放,更易接納新事物。且水系發達,交通便利,便于四方學子往來。更重要的是……”她眼中閃過一絲金芒,仿佛穿透了輿圖,“我神念微動,感應到東南方向,有一股極為龐大且純粹的‘求知愿力’在匯聚,雖夾雜著焦慮、渴望甚至迷茫,卻如同星河般璀璨磅礴,正是我們所需!”

“好,便去江南。”文彥希從無異議,他永遠是碧蘿宏圖最堅定的基石,“何時啟程?”

“即刻。”碧蘿素手一揮,輿圖消散,她眼中閃爍著行動的光芒,“事不宜遲。星火學校的孩子是我們的燈塔,而江南的這座學校,將是我們的旗艦!”

沒有驚動太多人,兩人化作兩道不起眼的流光,自青州文府沖天而起,瞬息沒入云端。這一次,碧蘿駕馭神力的方式更加精妙,并非撕裂空間瞬移,而是踏云而行,如閑庭信步,速度卻快逾奔雷。文彥希伴其左右,身法飄逸,氣度從容。

云海之上,俯瞰大地。山川如黛,江河如練,繁華城鎮星羅棋布。碧蘿的神念如同無形的巨網,細細感知著下方流淌的文氣與愿力。

三日后,他們抵達了江南的核心地帶。在一座名為“臨淵”的巨大城池郊外,文氣陡然變得濃郁起來。循著那磅礴的“求知愿力”源頭望去,只見一片地勢開闊、背依蒼翠山巒、面朝浩渺大湖的平野之上,坐落著一片規模宏大的建筑群。

白墻黛瓦,飛檐斗拱,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邊際。其間有莊嚴的大殿,有精巧的亭臺,有藏書閣高聳入云,有演武場開闊平整,更有大片規劃整齊的學舍鱗次櫛比。一條清澈的河流蜿蜒穿行其間,滋養著兩岸的垂柳與修竹。無數身著各色儒衫的學子身影,或行色匆匆于廊橋甬道,或三五成群于湖畔林下論辯,或靜坐于敞軒之中誦讀,一股濃郁的書卷氣與蓬勃的生機撲面而來。

“臨淵書院!”文彥希低語,眼中也閃過一絲贊嘆,“果然名不虛傳。始建于前朝,已有近五百年歷史,乃江南第一書院,甚至有‘南臨淵,北國子’之稱。其規模之大,門類之全,學子之多,確實冠絕凡間。”

碧蘿懸停云端,金綠色的神眸凝視著下方這片龐大的書院群落。她的感知更為深入:

磅礴的愿力:無數渴望知識、期盼功名、追求真理的念頭如同無形的潮汐,從數以萬計的學子心中涌出,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精神洪流,這洪流中充滿了青春的熱望與求知的純粹,但也夾雜著對科考壓力的焦慮、對未來出路的迷茫、以及貧富差距帶來的隱憂。這正是她之前感應到的“星河”。

深厚的底蘊:書院的地脈之下,隱隱有沉淀了數百年的文華之氣升騰,那是歷代大儒講學、學子苦讀留下的精神烙印,如同沉睡的龍脈。只是這龍脈似乎被某種無形的枷鎖束縛,顯得有些凝滯,未能完全活絡滋養當下。

宏大的格局:書院的整體布局暗合某種古老的陣法,聚靈納氣。從最外圍的蒙學啟蒙區,到核心的經義研習堂、格物致知院、甚至兵法韜略閣、琴棋書畫軒,功能分區明確,確實具備了“一條龍”的雛形。大片預留的荒地顯示著它仍有巨大的擴張潛力。背靠的山巒是天然屏障,面朝的大湖則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交通便利,地理條件得天獨厚。

潛藏的沉疴:然而,碧蘿也敏銳地“看”到了一些問題。一些學舍略顯陳舊擁擠;部分區域文氣浮躁,功利之心過重;貧寒學子居住的“寒士寮”條件明顯簡陋,與富家子弟的精舍形成對比;藏書閣雖大,但許多珍貴典籍被束之高閣,普通學子難以觸及;更有一股因循守舊、排斥新學的風氣在部分年長教習間彌漫。

“就是這里了!”碧蘿眼中神光湛然,帶著一絲發現璞玉的欣喜與雕琢它的決心,“文脈深厚,格局宏大,地域遼闊,足以承載星火燎原之勢!更難得的是,它如同一個微縮的華夏,既有輝煌的積淀,也存在著亟待改變的沉疴。在這里點燃新的火種,其光芒必將照亮更遠的地方!”

她轉向文彥希,笑容明媚:“老公,我們下去。這次,我們不再是以高高在上的神祇姿態降臨施恩,而是以‘尋求合作、共襄盛舉’的求學者身份,好好看看這座‘江南魁首’,看看它真實的肌理與脈搏。星火學校的種子,要在這片最肥沃也最需要新風的土壤里,深深扎下根來!”

兩道身影悄然落下云端,斂去一身神光,化作一對氣質出眾、宛如游學貴胄的年輕夫婦,踏上了通往臨淵書院那巍峨古樸、刻著“道貫古今”四個蒼勁大字的牌樓山道。山風吹拂,帶來書院深處隱約的鐘聲與誦讀聲,一場將深遠影響華夏文教格局的“星火燎原”計劃,即將在這座古老的江南學府,悄然拉開序幕。

文彥希看著妻子眼中跳動的、比神火更熾熱的信念之光,輕輕握住了她的手。他知道,碧蘿看到的不僅是書院現在的樣子,更是它未來在星火照耀下脫胎換骨、成為真正“萬世師表”之地的輝煌圖景。腳下的路,通向的不僅僅是一座學府,更是他們共同守護的、屬于這片土地的未來。

山道蜿蜒,青石鋪就,歷經歲月打磨,光滑溫潤。兩旁古木參天,枝葉交錯,篩下細碎的陽光。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泥土氣息、草木清香,以及一種獨特的、由墨香、書卷氣和年輕活力糅合而成的書院氣息。越接近那巍峨的牌樓,瑯瑯的讀書聲、清越的琴音、還有學子們或激昂或沉靜的辯論聲便越發清晰。

碧蘿和文彥希收斂了所有非凡氣韻,如同尋常的、只是氣質格外出眾的游學夫婦。碧蘿一身素雅的月白云錦長裙,僅用一支青玉簪挽發,文彥希則是一襲天青色儒衫,腰懸一枚古樸玉佩。兩人步履從容,目光帶著恰到好處的好奇與敬仰,打量著這座名震江南的學府。

穿過刻著“道貫古今”的厚重牌樓,眼前豁然開朗。一條寬闊的、由巨大青石板鋪就的“問學道”筆直通向書院深處,兩側是鱗次櫛比的學舍、講堂和齋房。道路兩旁植滿古松翠柏,枝干虬勁,綠蔭如蓋。身著各色儒衫的學子們穿梭其間,有的行色匆匆腋下夾著厚厚的書卷,有的三三兩兩駐足討論,眉宇間或飛揚或沉思。

“果然氣象萬千。”文彥希低聲贊道,目光掃過那些建筑飛檐上精致的雕刻和飽經風雨的痕跡,“這份沉淀,非百年之功不可得。”

碧蘿微微頷首,她的神念如同最輕柔的風,不著痕跡地拂過這片土地,感知著更細微的脈動:

蒙學區:稚嫩的童音齊聲誦讀《三字經》、《千字文》,充滿生機,但學舍略顯擁擠,光線有些不足,一位年邁的夫子正費力地維持著秩序,額角滲著細汗。

經義堂:肅穆莊嚴,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先生正引經據典,講解《大學》,堂下學子或凝神靜聽,或奮筆疾書,氣氛凝重。但碧蘿“聽”到一些年輕學子的心聲中,混雜著對晦澀章句的迷茫和對功名利祿的急切渴望。

格物院:相對活躍,有學子在簡陋的工坊里擺弄著木器、測量著水流,但器具明顯陳舊,實驗條件有限,一位中年教習正因一個損壞的儀器而眉頭緊鎖。

寒士寮:位于書院西北角,幾排低矮的房舍,墻壁斑駁,窗戶紙多有破損。幾個穿著洗得發白儒衫的學子,正借著午后的日光在院中石凳上苦讀,身邊放著的干糧只有幾個粗面饅頭。與不遠處幾棟精致軒敞、甚至帶有獨立小院的“精舍”形成鮮明對比。

藏書閣:高聳巍峨,飛檐斗拱,氣象不凡。然而閣前守衛森嚴,普通學子若無師長手令或繳納不菲的“查閱費”,難以進入高層接觸珍本秘籍。底層雖然開放,但書籍擺放雜亂,檢索困難。

“沉疴與輝煌并存,如璞玉蒙塵。”碧蘿在心中暗嘆,更加堅定了在此扎根的決心。

兩人沿著問學道緩步前行,目標明確——位于書院核心區域的“明倫堂”,那是院長處理院務、接待貴賓之所。沿途學子雖對這氣質非凡的陌生夫婦投來好奇目光,但書院學風嚴謹,倒也沒有人貿然上前打擾。

明倫堂是一座氣勢恢宏的重檐歇山頂建筑,朱漆大門敞開,門楣上懸著御賜的“文教昌明”匾額。堂前古柏蒼勁,更添幾分莊嚴肅穆。一位穿著青色仆役服、面容清癯的老者正在門前灑掃。

文彥希上前一步,拱手施禮,聲音清朗溫和:“老丈請了。在下夫婦二人久慕臨淵書院盛名,特來游學瞻仰。不知可否通稟院長,容我等拜見,請教書院治學之道?”

老者停下手中掃帚,打量了二人一番,見他們氣度不凡,言語有禮,便也客氣回禮:“二位貴人客氣了。院長正在堂中處理院務。只是……”他面露一絲難色,“近日因修繕舊舍、購置新書等事,院長頗為繁忙,恐無暇……”

“無妨,”碧蘿微微一笑,上前一步,她的笑容帶著一種令人心安的親和力,“我等并非俗客叨擾,實乃心向文教,欲為天下學子盡一份綿薄之力。聽聞書院乃江南魁首,底蘊深厚,更想了解其中辦學之精髓與難處。煩請老丈通稟一聲,就說……青州文氏夫婦求見,或可解書院‘三難’之憂。”她話語輕柔,卻仿佛帶著某種奇異的穿透力,讓老仆心頭莫名一振。

老仆眼中閃過一絲驚疑,這“三難”之說,正是近日院長與幾位大教習私下里愁眉不展的癥結——經費之難、設施之難、貧寒學子求學之難!這對夫婦如何得知?他不敢怠慢,連忙躬身:“二位貴人稍候,老仆這就去稟報!”說罷,匆匆轉身入內。

不多時,明倫堂內傳來一陣略顯急促的腳步聲。一位年約五旬、身著深藍色儒衫、面容清癯、眉宇間帶著書卷氣卻也難掩疲憊之色的長者快步迎出。他正是臨淵書院當代院長——陸鴻漸。

“文先生,文夫人?”陸鴻漸目光如炬,迅速掃過眼前這對璧人,心中暗贊好氣度。他拱手還禮,語氣帶著一絲探究和不易察覺的急切,“下人通報,二位言及可解敝院‘三難’?不知從何得知?又何以教我?”他并未直接否認“三難”的存在,顯然是被碧蘿點中了要害。

“陸院長有禮了。”碧蘿與文彥希一同還禮。碧蘿神態從容,目光澄澈,直視陸鴻漸:“不敢言‘教’。我夫婦二人游歷四方,于文教之事略有心得。途經貴院,神往已久,然入得院來,以心觀之,見文氣如星河磅礴,底蘊如山岳厚重,此乃書院之‘盛’;然亦見蒙學擁擠,格物器具匱乏,寒士寮舍凋敝,珍本束之高閣,此乃書院之‘難’。此三難,想必院長心中早有丘壑,日夜憂思。”

陸鴻漸心頭劇震!這女子寥寥數語,竟將書院最核心也最棘手的困境精準道出,分毫不差!這絕非尋常游學士子能有的眼光!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驚濤駭浪,側身肅容道:“二位高人,請入內詳談!”言語間,已帶上了真正的敬意。

明倫堂內,陳設古樸雅致,檀香裊裊。分賓主落座后,陸鴻漸不再客套,開門見山,臉上愁容更顯:“文夫人慧眼如炬,所言正是!敝院看似風光,實則步履維艱。”

經費之難:“官府撥款有限,地方資助杯水車薪。數百學子衣食住行、教習束脩、書冊印刷、房舍修繕……處處需錢。富家子弟束脩尚可支撐,然寒門學子眾多,減免束脩已令院庫捉襟見肘。想擴建蒙學,更新格物器具,改善寒士寮舍,更是有心無力!昨日為購一批急需的算學典籍,老夫……”他苦笑搖頭,未盡之言,是堂堂院長也不得不向城中富商低頭求援的窘迫。

設施之難:“許多房舍,還是前朝所建,年久失修。蒙學之地狹小,不利幼童成長;格物院器具老舊,難窺天地奧妙;藏書閣雖藏萬卷,然維護不易,查閱繁瑣,許多珍本更不敢輕易示人,恐有損毀。欲大興土木,錢糧何來?”他指著窗外遠處一片預留的空地,“那片荒地,規劃為‘博物苑’與‘新格物工坊’已逾十年,圖紙仍在,地基未動!”

貧寒學子求學之難:“此乃老夫心頭最痛!臨淵立院之本,乃‘有教無類’。然寒門子弟,束脩可免,衣食住行、筆墨紙硯、乃至查閱珍本所需費用,皆是沉重負擔。許多聰穎好學的孩子,或因家貧中途輟學,或因心力交瘁于生計而學業難精。‘寒士寮’條件簡陋,冬日嚴寒,夏日酷暑,老夫每每巡視,心如刀絞。長此以往,‘有教無類’恐成空談!”

陸鴻漸越說越是激動,眼中隱有淚光。這些積壓已久的難題,此刻面對這對仿佛帶著“解方”而來的神秘夫婦,終于忍不住傾吐而出。

碧蘿靜靜聽著,神色專注而悲憫。待陸鴻漸說完,她并未立刻提出什么驚天動地的方案,反而問道:“陸院長,臨淵書院占地如此遼闊,除了核心教學區域,外圍那些山林、湖畔的荒地,以及靠近大湖的灘涂,可曾想過善加利用?”

陸鴻漸一愣,沒想到對方問起這個:“荒地?山林湖畔之地,景色雖佳,然遠離教學核心,開發不易,且……并無產出,徒增維護之費。灘涂之地更是貧瘠,漲潮時還會被淹,形同雞肋。”

“雞肋?”碧蘿微微一笑,指尖無意識地在桌案上輕輕劃過,留下幾不可見的金綠色光痕,“院長可知,萬物皆有其用,關鍵在于如何點化。”她話鋒一轉,“方才院長所言三難,歸根結底,皆系于‘財’之一字。開源節流,節流有限,開源方是根本。若臨淵書院不僅能授業解惑,更能‘生財’,以學養學,三難豈非迎刃而解?”

“以學養學?”陸鴻漸愕然,這觀念對他而言頗為新奇甚至有些離經叛道,“書院乃清修之地,豈可與銅臭沾染?”

“院長此言差矣。”文彥希沉穩開口,聲音帶著令人信服的力量,“圣賢之道,在于經世致用。學子所學,若不能用于改善自身、惠及桑梓,豈非紙上談兵?‘開源’并非唯利是圖,而是將學問轉化為滋養學問本身的源泉。”

碧蘿接口,眸光湛然:“譬如,山林可規劃為藥圃、茶園,由精通農學、藥理的教習帶領學子種植培育,既可實踐所學,其產出亦可售賣,補貼書院用度。湖畔荒地,可建暖房,種植反季蔬果花卉,供應書院及臨淵城,所獲之利用于改善膳食、修繕房舍。那‘雞肋’灘涂,若以神力……呃,若以巧妙之法筑堤引流,改良土壤,未嘗不能成為上好的水田或葦塘,產出稻米、蓮藕、魚蝦,甚至可養鴨鵝,不僅供給書院食堂,富余亦可出售。”

她每說一處,指尖便在桌案上無形的輿圖中點亮一片區域。陸鴻漸的目光隨著她的指尖移動,眼中的愕然逐漸被一種豁然開朗的震撼所取代!那些在他眼中毫無價值的荒地,經這女子一點撥,仿佛瞬間化作了流淌著財富的寶地!

“再者,”碧蘿繼續道,指向藏書閣方向,“珍本束之高閣,明珠蒙塵。何不組織精于抄錄、校勘的學子與教習,設立‘印書局’?將珍本善本精心校勘、雕版印刷,制成精良復本。部分留存書院,部分可售予其他學府或愛書之人。既可傳播圣賢學問,弘揚書院文名,又可獲取豐厚收益,用于購置更多書籍、改善藏書環境。此非‘銅臭’,乃是以文養文,功在千秋!”

陸鴻漸聽得心潮澎湃,呼吸都急促起來!藥圃、茶園、暖房、印書局……這些構想大膽而務實,將學問與生計完美結合,既不離圣賢之道,又解了燃眉之急!他仿佛看到了一條金光大道在眼前鋪開!

“妙!妙啊!”陸院長忍不住擊掌贊嘆,看向碧蘿的目光充滿了前所未有的熱切,“夫人大才!此等開源之法,既不離教化本心,又能解書院倒懸之急!只是……”他興奮過后,又面露難色,“啟動這些項目,初始投入亦是不菲。藥種、茶苗、暖房建材、印書雕版、雇工……處處要錢。書院如今,實在是……拿不出這筆本金啊!”

碧蘿與文彥希相視一笑。碧蘿從袖中(實則是從芥子空間)取出一物,并非金銀珠寶,而是一支通體溫潤、筆桿呈青玉色、筆毫潔白如雪的毛筆——正是她之前賜予西南“星火學堂”那位先生的“青梧筆”的仿制品,雖無原版那般強大的清心明志神效,卻也蘊含著滋養精神、提升專注力的微弱靈韻。

“陸院長,”碧蘿將“青梧筆”輕輕放在桌上,“此筆名‘青梧’,乃我夫婦偶然所得。雖非神物,卻也有些許清心凝神、助益思慮之效。以此為信物,院長可持之,前往臨淵城最大的‘匯通錢莊’,找一位姓沈的掌柜。言明是‘青州文夫人’所薦,欲為臨淵書院興學之事借貸本金。利息……可按最低的商貸之利計算,以書院未來三年‘開源’項目的收益為抵押。”

陸鴻漸顫抖著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支“青梧筆”。筆桿觸手生溫,一股難以言喻的清涼舒適感順著手臂蔓延,讓他連日來因焦慮而緊繃的神經都為之一松,頭腦瞬間清明了許多!他雖不知這“青梧筆”具體神異,但僅憑這觸感和對方篤定的語氣,便知這絕非虛言!這簡直是雪中送炭!

“文夫人!文先生!大恩不言謝!”陸鴻激動得幾乎要老淚縱橫,起身深深一揖,“此筆,此信,于我臨淵書院,如同再造之恩!老夫……老夫代書院上下數千師生,拜謝二位!”

碧蘿虛扶一下:“院長不必多禮。振興文教,乃我夫婦夙愿。臨淵書院根基深厚,正宜展翅。不過,”她話鋒微轉,目光變得深邃,“開源只為解一時之困,強健筋骨。臨淵欲成真正的‘萬世師表’之地,光有財源還不夠。其根本,在于‘育人’之道。”

“夫人請講!”陸鴻漸此刻已將碧蘿視若神明,洗耳恭聽。

“其一,蒙學乃根基,需擴建學舍,改善環境,聘請更多耐心細致的啟蒙之師。孩童如幼苗,需陽光雨露,而非擠在陰暗角落。”碧蘿語氣嚴肅。

“其二,格物致知,乃強國富民之本。格物院需重建,引進最新器械圖譜,鼓勵學子動手實踐,探索天地之理。紙上談兵,終是空談。”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碧蘿目光灼灼,直視陸鴻漸,“‘有教無類’,絕不可流于形式!寒門學子,當有與富家子弟同等獲取知識的機會!寒士寮必須徹底翻新重建,冬暖夏涼,整潔舒適!藏書閣珍本,當設立完善的借閱制度,不以貧富設限,唯以學業勤勉、品性端方為憑!甚至可設立專項‘勤學助研金’,資助貧寒學子購買書籍、參與重要的學術交流!臨淵書院的大門,必須真正向天下寒士敞開!”

碧蘿每說一句,陸鴻漸的心便重一分,眼中光芒更盛!這不僅是解決困境的方案,更是為臨淵書院描繪了一幅無比光明的未來圖景!他仿佛看到了嶄新的蒙學館舍里孩童們明亮的眼睛,看到了格物院中熱火朝天的實踐場景,看到了翻新后溫暖明亮的寒士寮里學子們安心苦讀的身影,看到了藏書閣內無論貧富的學子都能平等地汲取智慧之光!

“夫人字字珠璣,振聾發聵!”陸鴻漸激動得聲音發顫,再次深深一揖,“老夫今日,如撥云見日!開源強筋骨,育人鑄靈魂!此乃臨淵書院中興之道!老夫在此立誓,必竭盡全力,推行夫人所示方略!縱有千難萬阻,亦在所不辭!”

“好。”碧蘿含笑點頭,“我與先生會在臨淵城盤桓數日。院長若有疑難,可隨時來城東‘棲云客棧’尋我們。待書院諸事初定,我們再詳談‘星火’與‘臨淵’更深層次的合作——比如,共建一所從蒙童啟蒙直至經世致用之學貫通一氣的‘大學堂’,真正實現‘一條龍’的育才之道。”

“大學堂!一條龍!”陸鴻漸眼中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仿佛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教育盛世的雛形,“老夫……翹首以盼!”

離開明倫堂時,夕陽的余暉為古老的書院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輝。碧蘿和文彥希走在問學道上,身后是陸鴻漸山長久久佇立在堂前、充滿感激與希望的身影。

“你點醒了他,也點燃了這座書院。”文彥希握著碧蘿的手,低聲道。

“是這座書院本身,就蘊藏著燎原的星火。”碧蘿回望那片沐浴在夕照中的宏大建筑群,金綠色的眼眸中映照著跳動的光芒,“我們只是,幫它拂去了塵埃,指明了方向。接下來,就看這位陸院長,如何帶領臨淵,浴火重生了。”

兩人身影漸漸融入書院如織的人流和漸濃的暮色中。臨淵書院數百年的歷史,在這一刻,悄然翻開了嶄新而充滿無限可能的一頁。星火之光,已在這片古老而深厚的土壤中,悄然種下,只待春風吹拂,便可燃遍江南,照亮整個華夏文教的未來。而碧蘿和文彥希的征途,也隨著這所“旗艦”的啟航,邁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Micki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平阴县| 凯里市| 遂宁市| 衡水市| 巴里| 崇仁县| 丹阳市| 乐亭县| 英超| 贡嘎县| 新野县| 堆龙德庆县| 青阳县| 禄丰县| 揭东县| 交城县| 灌阳县| 介休市| 临清市| 鹤庆县| 胶南市| 赣榆县| 安西县| 基隆市| 涿州市| 伊吾县| 康定县| 上饶县| 阳信县| 饶平县| 凤城市| 堆龙德庆县| 四平市| 察雅县| 敖汉旗| 信宜市| 蒙阴县| 兴文县| 临漳县| 金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