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樓的霉味在雨夜里格外濃重。林微雨用鑷子從食譜中夾出一片薄如蟬翼的紙——這是她在熬制抗議辣醬時,發現書脊裂縫里藏著的。紙張上的字跡被歲月洇染,但仍能辨認出是母親的筆跡:
“給終將長大的微雨:當你找到這頁時,應該已經發現香料街不是地理名詞,而是流動的盛宴。1989年冬,我們七個年輕人在這張地下長桌發誓,要像保護味蕾一樣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如今他們五個已散布地球各處,只有我和哈桑還守著最初的承諾...“
馬克西姆的呼吸在耳邊變得急促。他指著紙頁邊緣的化學式:“這個分子結構...是某種生物堿,和我母親研究的神經語言學催化劑完全一致!“
赫爾墨斯突然自行啟動,投影出交叉分析結果:“筆跡與1991年《跨文化通訊學報》中匿名論文手稿匹配度92%。論文主題:'味覺刺激對語言習得的神經機制影響'。“
林微雨的太陽穴突突跳動。她突然想起六歲時,母親總讓她在背外語單詞前含特定糖果——廣東陳皮記英語、土耳其軟糖記阿拉伯語、法國焦糖記俄語...
窗外閃電劈過,照亮書架深處那本蒙塵的相冊。照片上的母親站在年輕時的哈桑身旁,他們背后的墻上畫著與食譜中完全一致的蝴蝶符號。馬克西姆抓起放大鏡:“看哈桑手里拿的試管!標簽上寫著...‘天堂之翼提取物’?“
雨聲中,樓梯傳來異響。林微雨迅速熄滅臺燈,兩人屏息聽著皮革鞋底碾過木樓梯的聲音。手電光束從門縫下掃過,伴隨著陌生的男聲:“繼續找,那本食譜里肯定有博士當年的實驗數據...“
當腳步聲終于消失,馬克西姆的智能手表突然浮現紅色警告。赫爾墨斯用最小音量匯報:“檢測到關聯信息:搜索者佩戴的徽章與開發商‘新世界集團’無關,而是‘全球語言標準化組織’的標志。“
林微雨撫摸著母親的字跡,那上面還沾著疑似辣椒粉的紅色顆粒。二十年前母親所謂的“意外車禍“,哈桑的突然昏迷,開發商對香料街反常的執著...所有碎片開始旋轉,最終指向那個地下長桌中央的暗格——那里或許藏著能解釋一切的“天堂之翼“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