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曉曉將最后一件竹編工藝品放進紙箱,小心地墊上稻草。這是她和黎虎為第一次正式助農直播準備的樣品——十二個竹籃,八個食盒,還有黎虎最新設計的手機支架和筆筒。
“這樣包裝應該沒問題了,“她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明天就能發出去?!?/p>
黎虎點點頭,繼續埋頭編織一個新樣品。他的手指在竹條間靈活穿梭,額前的碎發隨著動作輕輕晃動,在陽光下泛著棕色的光澤。黎曉曉不自覺地看入了神,直到院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請問,黎曉曉在嗎?“
一個穿著淺藍色襯衫、戴著黑框眼鏡的年輕男子站在門口,手里拿著一個文件夾,胸口別著“青禾村村支書王遠“的工作牌。他看上去二十五六歲的樣子,皮膚白皙,一看就不是本地人。
“我就是。“黎曉曉站起身,疑惑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
王遠眼睛一亮,快步走進院子:“太好了!我是青禾村的大學生村官王遠,看了你的直播,太精彩了!“他的普通話帶著明顯的城市口音,語速很快,“我有個想法,想跟你和黎虎商量商量?!?/p>
黎虎放下手中的活計,警惕地打量著這個不怎么了解的村支書。王遠似乎注意到他的戒備,趕緊解釋:“我不是來干涉你們的,是想看看能不能合作。村委會可以提供場地和設備,把助農直播做得更正規些。“
黎曉曉和黎虎交換了一個眼神。她轉向王遠:“進來說吧,喝杯茶慢慢聊?!?/p>
三人坐在院子里的竹桌旁。黎曉曉泡了一壺菊花茶,王遠迫不及待地打開文件夾,里面是一份精心準備的《青禾村電商助農計劃》。
“我去年大學畢業考了村官,被分配到青禾村,“王遠推了推眼鏡,“說實話,剛來時挺受打擊的。村里老齡化嚴重,年輕人基本都出去了,我想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根本沒人理我。“
他指著文件上的數據:“咱們村有這么多優質農產品,但銷售渠道太單一,基本靠商販收購,價格被壓得很低。我一直在想辦法改變,直到看到你們的直播...“
王遠的眼睛閃閃發亮,手指點著黎曉曉手機上的直播回放:“這種模式太適合我們村了!直接對接消費者,減少中間環節,還能打出青禾村的品牌!“
黎曉曉翻看著計劃書,越看越驚訝。王遠不僅分析了市場需求、物流方案,甚至連包裝設計和品牌logo都想好了——一株稻穗環繞著“青禾“二字,簡潔又富有鄉土氣息。
“你想得很周全,“她由衷地說,“但為什么找我們?你自己也可以做啊?!?/p>
王遠苦笑一聲:“我試過,根本沒人看。村里老人不懂這個,我對著空鏡頭講了半天,尷尬得要死?!八聪蚶杌ⅲ暗銈儾灰粯樱杌⒌氖炙嚕由夏愕溺R頭表現力,已經有了粉絲基礎。如果再加上村委會的支持,一定能做大做強!“
黎虎一直沉默地聽著,此時突然寫道:「村委會其他人同意嗎?」
王遠的表情僵了一瞬:“這個...老村長他們不太懂直播,但只要有效果,他們不會反對的?!八麎旱吐曇簦罢f實話,我在村里推行什么都被否決,這次想先做出成績再說?!?/p>
黎曉曉看向黎虎,后者沉思片刻,輕輕點頭。
“那...我們試試?“黎曉曉伸出手。
王遠激動地握住:“太好了!明天村委會就有空,我們可以先試播一場!“
送走王遠后,黎曉曉和黎虎繼續準備明天的樣品。黎曉曉有些擔憂地問:“你覺得能成嗎?村委會那幫老人...“
黎虎寫道:「為了村里好,他們會支持的。王遠有知識,缺的是接地氣的方法?!?/p>
“那我們正好互補!“黎曉曉眼睛亮了起來,“你有手藝,我有直播經驗,王遠有政策和資源...說不定真能闖出名堂!“
黎虎看著她興奮的樣子,嘴角微微上揚。他繼續編織那個半成品的竹籃,手指動作比平時更加輕快。
第二天一早,黎曉曉換上一條簡單的淺綠色連衣裙,黎虎則罕見地穿了件挺括的白色襯衫。兩人帶著樣品來到村委會,王遠已經架好了設備——一個二手投影儀連著他的筆記本電腦,墻上掛著白色床單當幕布。
“條件簡陋了點,“王遠不好意思地說,“但網絡我升級過了,保證不卡頓!“
黎曉曉調試著手機鏡頭,黎虎則默默調整樣品擺放的角度,確保每件竹編的細節都能完美展示。老村長和幾位村委陸續到來,坐在后排好奇地觀望。
“啞巴虎要上電視了?“老村長瞇著眼睛問。
“不是電視,是直播,老村長,“王遠大聲解釋,“就是讓全國各地的人都能看到咱們青禾村的好東西!“
“哼,花里胡哨,“老村長嘟囔著,但還是坐定了,“我倒要看看能賣出幾個錢。“
十點整,直播準時開始。黎曉曉先向觀眾介紹了今天的特別場地和助農主題,然后鏡頭轉向王遠。這位大學生村官一開始有些緊張,但講到村里的特色農產品時,立刻變得滔滔不絕。
“...我們青禾村的土壤富含礦物質,種出來的紅薯特別香甜,蒸熟了像流蜜一樣!還有李婆婆家的土雞蛋,蛋黃能立筷子...“
黎虎則安靜地在一旁展示產品,每當鏡頭對準竹編時,他都會巧妙地轉動樣品,讓觀眾看清每一個細節。有幾次黎曉曉忘記介紹某個特點,他就會輕咳一聲,或者把那個部位轉到鏡頭前。
「竹匠小哥今天好帥!」
「白色襯衫殺我」
「為什么小哥不說話???」
彈幕里關于黎虎的評論越來越多。黎曉曉看到幾條直接問“竹匠小哥是不是啞巴“的彈幕,心里一緊,趕緊轉移話題介紹下一件產品。她余光瞥見黎虎的睫毛微微顫動,但表情依然平靜。
王遠沒注意到這個小插曲,正興奮地介紹村委會的支持政策:“...所有農產品我們都會嚴格把關質量,物流方面也談好了優惠價...“
直播進行到一半時,院外傳來一陣騷動。三嬸挎著籃子走了進來,后面跟著李婆婆和幾位村民。
“沒打擾你們吧?“三嬸小聲說,“我們帶了點東西...“
她揭開籃子上蓋的布,里面是精心包裝的梅干菜,黑亮亮的,散發著濃郁的香氣。李婆婆則拿出幾罐醬菜:“我家祖傳的配方,平時舍不得拿出來的...“
越來越多的村民悄悄進來,放下自家的特產——劉大爺的山核桃,張嬸的手工紅薯粉,還有幾瓶貼著“青禾“標簽的自釀米酒。很快,直播臺就被各種農產品堆滿了。
黎曉曉眼眶發熱,趕緊調整鏡頭展示這些意外的“嘉賓“。觀眾們被這種樸實的真誠打動,訂單源源不斷地涌入。
「要那個奶奶的醬菜!」
「梅干菜看著太正宗了」
「支持助農,再來兩單!」
老村長坐不住了,拄著拐杖走到鏡頭前:“我老頭子不懂啥直播,但咱們青禾村的東西,件件都是實打實的!買了不吃虧!“
這句樸實無華的“廣告詞“引得彈幕一片歡笑,訂單又迎來一波小高潮。
兩小時的直播結束時,所有準備的樣品和村民臨時拿來的農產品全部售罄,甚至還有幾十個預定單。王遠看著電腦上的銷售數據,手都在發抖:“三千六百多元!抵得上平時一個月的集市收入了!“
老村長和其他村委面面相覷,顯然被這個數字震驚了。老村長拍拍黎虎的肩膀:“啞巴虎,你們年輕人真有一套!“
收拾場地時,王遠興奮地規劃著未來:“我們可以每周固定時間直播,建立穩定的客戶群;再申請個'青禾良品'的商標,把品牌打出去;等規模大了,還能帶動周邊幾個村...“
黎虎聽到“規模“二字時,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復平靜。他默默地幫黎曉曉整理設備,把剩余的包裝材料歸攏好。
傍晚,三人坐在村委會院子里統計訂單。黎曉曉揉著酸痛的脖子,連續兩小時的直播讓她聲音都有些沙啞。黎虎不知何時站到她身后,雙手輕輕放在她肩膀上,開始按摩緊繃的肌肉。
“嗯...“黎曉曉舒服得差點哼出聲,隨即意識到王遠還在對面,趕緊坐直身體,耳根發燙。
王遠假裝沒看見,低頭核對清單,但嘴角微微上揚:“對了,有個問題...觀眾好像對黎虎特別感興趣,下次能不能讓他多說幾句?“
空氣瞬間凝固。黎曉曉感到黎虎的手停頓了一下,然后繼續按摩,但力度變得有些僵硬。
“這個...“她斟酌著詞句,“黎虎更擅長用行動表達。我們可以設計些環節,讓他展示手藝過程,我來解說?!?/p>
王遠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也行。觀眾喜歡真實,不一定非要說話。“
黎虎的手指慢慢放松下來,輕輕捏了捏黎曉曉的肩膀表示感謝。
工作結束已是月上枝頭。王遠堅持送他們到村委會門口,再三道謝:“今天真是太成功了!老村長說下周要開個村民大會,專門討論這事。你們可是幫了我大忙!“
走在回家的路上,黎曉曉和黎虎誰都沒有說話,但沉默并不尷尬。夜風輕柔,帶著稻田即將成熟的香氣。路過小溪時,黎虎突然停下,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竹杯,倒了些自制的金銀花茶遞給她。
“你什么時候帶的?“黎曉曉接過,驚訝地問。
黎虎只是笑笑,自己也喝了一口。月光下,他的側臉線條格外分明,睫毛在臉頰上投下細小的陰影。黎曉曉突然發現,自己的心跳節奏不知何時與黎虎的呼吸同步了,一種奇妙的和諧感油然而生。
“今天...那些彈幕...“她猶豫著開口。
黎虎搖搖頭,表示不在意。他在小本子上寫道:「早就習慣了。他們喜歡我的竹編,這就夠了?!?/p>
黎曉曉突然很想知道,這個沉默的男人究竟經歷過多少這樣的時刻——被人用或好奇或憐憫的目光打量,被當面或在背后議論。但他依然保持著這樣的溫柔和堅韌,像他鐘愛的竹子一樣,外柔內剛。
“黎虎,“她輕聲說,“你的手藝是我見過最棒的。觀眾們真心喜歡,不只是因為...其他原因?!?/p>
黎虎的眼睛在月光下亮得驚人。他慢慢抬起手,輕輕碰了碰她的臉頰,然后迅速收回,像是怕冒犯到她。這個簡單的動作卻讓黎曉曉的心臟漏跳了一拍。
兩人繼續向家走去,肩膀偶爾相碰,又迅速分開。黎曉曉想起今天村民們的支持,想起老村長驚喜的表情,想起王遠眼中重燃的熱情...這一切都讓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歸屬感和滿足感。
或許,人生的意義就是這樣——找到一個地方,一群人,一件事,然后全心投入。而身邊這個沉默的竹匠,不知何時已經成為了這一切的中心。
回到老宅,黎曉曉發現窗臺上又多了一個新的竹杯,這次杯底刻著“曉“字,周圍環繞著稻穗圖案。她將杯子捧在手心,貼在胸口,感受著竹子的溫潤和那個男人無法言說的心意。
明天,將是新的一天,充滿希望和可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