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照在青禾村的田野上。黎曉曉推開“曉院“的木質大門,一股清冷的空氣撲面而來,她不由得裹緊了身上的棉麻開衫。眼前的景象讓她屏住了呼吸——整個村莊仿佛被撒了一層細鹽,草尖、樹枝、屋頂都覆蓋著晶瑩的霜花,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真美啊...“黎曉曉呼出的白氣在空中短暫停留又消散。她掏出手機,拍下這霜染大地的畫面發到“曉院“的預約群里,配文:“青禾村的初霜問候,靜候各位光臨?!?/p>
霜花在晨光中漸漸消融,化作細小的水珠滾落。遠處清水河上升騰著裊裊霧氣,幾只早起的白鷺在淺灘處覓食,偶爾發出清脆的鳴叫。村東頭的老槐樹上,一群麻雀嘰嘰喳喳地爭奪著最后幾顆干枯的槐實。
今天是“曉院“正式開業的日子,第一批客人將在中午抵達。雖然只是兩對預約三天兩晚的情侶,但黎曉曉和黎虎已經準備了整整一周。她搓了搓冰涼的手,轉身回到院子里開始最后的檢查。
主屋的兩間客房分別命名為“竹韻“和“禾風“,已經布置妥當。黎虎親手制作的紫竹床架鋪上了嶄新的棉麻床品,淡青色的被套上繡著細小的竹葉紋樣。窗邊的小茶幾上擺著野菊花和山茱萸插花,橙紅與金黃相映成趣。墻上掛著村民們送的竹編裝飾——一幅精致的竹簾畫描繪著青禾村的四季景色。
每間房還配備了黎虎特制的竹杯,上面刻著客人的名字——這是他們準備的歡迎禮物。杯子內壁被打磨得光滑如玉,杯底巧妙地鑲嵌著一片紫竹片,倒水時會產生美麗的折射效果。
廚房里飄出陣陣香氣,李婆婆正在灶臺前熬制迎客的桂花甜湯。老人見黎曉曉進來,笑瞇瞇地揭開鍋蓋:“嘗嘗,今年的新桂花,加了點蜂蜜?!?/p>
黎曉曉接過描著青花的小瓷碗,甜湯呈琥珀色,上面漂浮著點點金黃的桂花。她小心地啜了一口,桂花的馥郁和蜂蜜的甘甜在舌尖綻放,暖流一直蔓延到胃里?!疤煤攘?!李婆婆,您這手藝絕了!“
“老方子啦,“李婆婆用圍裙擦了擦手,“霜降喝桂花湯,暖胃又暖心。對了,咸菜我都備好了,蘿卜干、霉豆腐、辣白菜,都是按老法子做的?!?/p>
黎曉曉打開角落的陶缸查看,各種腌菜整齊排列,散發著誘人的咸香。青翠的辣白菜上點綴著鮮紅的辣椒片,琥珀色的蘿卜干透著晶瑩的光澤,灰白的霉豆腐上覆蓋著一層細密的菌絲。她突然想到什么,掏出手機對著腌菜缸拍了幾張特寫:“這些傳統手藝也得讓客人們見識見識?!?/p>
正說著,院門被輕輕推開,黎虎扛著一捆新鮮竹子走了進來。晨霜沾在他的睫毛和發梢上,在陽光下像撒了一層碎鉆。他穿著深藍色的粗布棉襖,腰間系著一條磨得發亮的皮圍裙,腳上的膠鞋沾滿了泥巴和草屑??吹嚼钑詴?,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放下竹子,從懷里掏出一個還冒著熱氣的油紙包。
“紅薯餅?“黎曉曉接過紙包,香氣撲鼻,“你一大早去陳嬸家買的?“
黎虎點點頭,又指了指她身上的單薄開衫,皺起眉頭。他脫下自己的棉外套遞給她,做了個“穿上“的手勢。
“不用不用,“黎曉曉連忙擺手,“我這就去加衣服。你快吃早飯,李婆婆煮了桂花湯?!?/p>
黎虎卻執意將外套披在她肩上,寬大的衣服帶著他的體溫和淡淡的竹葉清香,讓黎曉曉一時語塞,只能小聲道謝。外套袖口磨出了毛邊,但洗得很干凈,領口處還縫補過,針腳細密整齊。
三人簡單用過早餐,立刻投入最后的準備工作。黎虎檢查每間房的竹器是否穩固,他跪在地上,用手輕輕搖晃床架,確保每一個榫卯都嚴絲合縫;黎曉曉則布置餐桌和公共區域,她在竹制餐墊旁擺放著用竹筒做的筷子架,每個里面插著一雙黎虎削制的竹筷;李婆婆忙著準備午餐食材,菜刀在案板上發出有節奏的噠噠聲。
院子里,幾張竹桌椅圍著一處小篝火坑,這是晚上用來烤紅薯和講故事的場所。黎虎昨天特意挖了個淺坑,四周壘上河卵石,旁邊堆放著干燥的松木和果木柴,散發出淡淡的樹脂香氣。
上午十點,王遠帶著幾個村民來幫忙。男人們幫著懸掛紅燈籠和彩旗,女人們則端來自家拿手的小菜和點心。陳婆婆的兒媳還送來幾束剛摘的野菊花,插在竹筒做的花瓶里,擺在每個房間。
“咱們村第一家民宿開業,必須熱鬧!“王遠擦了擦額頭的汗,對黎曉曉說,“路修好后,肯定會有更多客人來,你這'曉院'就是咱們村的招牌!“
黎曉曉感激地看著大家:“謝謝鄉親們!等盈利了,我一定把經驗分享出來,幫大家都辦起特色農家樂?!?/p>
眾人忙活到中午,第一批客人的車終于出現在村口。是一輛白色SUV和一輛紅色轎車,緩緩駛入“曉院“前剛平整好的停車場。輪胎碾過碎石發出嘎吱聲響,驚起了路邊灌木叢中的幾只麻雀。
黎曉曉整理了一下衣襟,和黎虎一起迎上前去。車上下來兩對年輕情侶,都穿著休閑戶外裝,好奇地打量著四周。其中一對看起來二十五六歲,男生戴著黑框眼鏡,女生扎著馬尾辮;另一對年紀稍長,男生留著短須,女生一頭齊肩短發。
“歡迎來到青禾村'曉院'!“黎曉曉微笑著上前,“我是黎曉曉,這位是黎虎,我們的竹藝師。“
戴眼鏡的男生伸出手:“你們好,我是方明,這是我女朋友小雨。我們在網上看到你們的直播和報道,特地來體驗一下?!?/p>
另一對也自我介紹叫阿杰和小悠,是看了《鄉村發展》雜志的報道慕名而來。
黎虎默默接過行李,引導客人們進入院子。一進門,兩對情侶就發出驚嘆——白墻藍窗的主屋在陽光下格外清新,院子里的竹桌椅和篝火區充滿野趣,幾株掛著零星紅葉的楓樹點綴其間,宛如一幅油畫。墻角處,一叢晚開的菊花倔強地綻放著金黃的花朵。
“比照片上還漂亮!“小雨掏出手機不停拍照,“這空氣,聞著都是甜的!“
確實,院子里飄蕩著桂花、竹子和柴火的混合香氣,清新中帶著暖意。一只花斑貓從廚房溜出來,好奇地打量著新來的客人,隨后又優雅地鉆回了屋里。
黎曉曉帶客人們參觀房間,詳細介紹每處設計。“竹韻“房的竹制家具和裝飾讓客人們愛不釋手——從床頭燈罩到衣架,每一件都展現了竹子的天然美感;“禾風“房的農耕主題則喚起了他們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墻上掛著的蓑衣、斗笠和幾束金黃的稻穗,營造出質樸而溫馨的氛圍。
“這杯子...是專門為我們做的?“小悠驚喜地發現竹杯上刻著自己的名字。
黎曉曉點點頭:“是黎虎親手刻的,每位客人都有專屬竹杯,離開時可以帶走?!?/p>
兩對情侶感動不已,方明甚至當場拍下杯子照片發朋友圈:“民宿見過不少,這么用心的第一次見!“
午餐在院子里的長竹桌上進行。李婆婆準備了地道的農家菜——竹筍燉土雞、清炒時蔬、臘肉蒸飯,還有她拿手的霉豆腐和辣白菜。黎虎則端出早上現挖的紅薯,烤得外焦里嫩,香氣四溢。每道菜都裝在樸素的粗陶碗盤里,更添鄉土氣息。
“這紅薯...太甜了!“阿杰咬了一口,金黃的紅薯芯冒著熱氣,“和城里買的完全不一樣!“
“霜降后的紅薯最甜,“黎曉曉用竹夾子給每人分了一塊,“糖分都沉淀了。我們下午可以帶你們去地里挖,體驗一下農趣。“
“太好了!“小雨拍手,腕上的銀手鐲發出清脆的碰撞聲,“我還從沒挖過紅薯呢!“
飯后,黎曉曉提議帶客人們去附近的山坡看秋色。黎虎走在前面帶路,一行人沿著清水河向上游走去。深秋的山林如同一幅打翻的調色盤——楓樹紅得熱烈,銀杏黃得燦爛,松柏綠得深沉,間或還有幾株不知名的灌木掛著紫色小果,美得令人屏息。腳下的落葉發出沙沙聲響,偶爾有松鼠快速掠過,攪動起一片彩色的葉浪。
“哇...“小悠停下腳步,眼睛濕潤了,“我從沒見過這么美的秋天?!?/p>
黎虎示意大家看向遠處——一片開闊的山坡上,村民們正在打板栗。男人們用長竹竿敲打樹枝,婦女孩子們則在落葉間撿拾掉落的板栗,笑聲在山谷間回蕩。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灑下來,在人們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要去試試嗎?“黎曉曉問。
兩對情侶立刻響應。黎虎找村民借了幾根竹竿,教大家如何敲打板栗樹而不傷樹枝。起初,城里來的年輕人們動作笨拙,不是打空就是力道太大,但在黎虎耐心示范下,漸漸掌握了技巧。
“中了!“方明成功打下一簇板栗,興奮得像孩子一樣跳起來。帶刺的板栗殼裂開,露出油亮的褐色果實。
小雨小心翼翼地撿起來:“原來板栗是這樣長的!外面這層刺真扎手?!?/p>
“用腳輕輕一搓就開了,“黎曉曉示范著,用鞋底碾壓板栗殼,“看,里面的果實多飽滿?!?/p>
眾人邊打邊撿,不知不覺就裝滿了兩籃子。黎虎用隨身帶的砍刀在路邊砍了幾根細藤,靈巧地編成小網兜,將板栗分裝給客人。他的手指在藤條間靈活穿梭,不一會兒就編出了四個精致的網兜,每個都帶著獨特的紋樣。
“黎師傅手真巧!“阿杰贊嘆道,“這網兜比塑料袋環保多了?!?/p>
回程路上,黎曉曉帶大家繞道去了紅薯地。深褐色的藤葉已經枯萎,但撥開就能看到泥土微微隆起的地方,下面一定藏著飽滿的紅薯。黎虎找來幾把小鋤頭,教客人們如何不傷到紅薯完整挖出。
“看我這個!“小悠舉起一個足有巴掌大的紅薯,泥土還沾在上面,“好有成就感!“
夕陽西下時,一行人滿載而歸。黎曉曉和黎虎背著裝滿板栗和紅薯的竹簍,客人們則興高采烈地拎著自己的收獲,臉上洋溢著城市生活中罕見的純粹快樂。遠處的村莊升起裊裊炊煙,空氣中飄來柴火飯的香氣。
晚餐在篝火旁進行。黎虎烤著下午挖的紅薯和村里送的玉米,黎曉曉則用新鮮板栗做了板栗燒雞,香氣引來不少村民湊熱鬧。孩子們圍著篝火追逐嬉戲,老人們則坐在一旁講著青禾村的古老傳說?;鸸庥痴赵诿總€人臉上,溫暖而生動。
“我們村有個說法,“李婆婆用沙啞的嗓音講道,“霜降這天打的板栗最甜,因為霜姑娘在上面親了一口?!?/p>
小雨托著腮幫子聽得入神:“真浪漫啊。“
夜色漸深,客人們依依不舍地回房休息。黎曉曉和黎虎收拾著篝火余燼,兩人的影子在火光中忽長忽短。院子里安靜下來,只剩下幾聲秋蟲的鳴叫和遠處清水河的潺潺水聲。
“今天很成功,“黎曉曉輕聲說,往火堆里添了根柴,“他們真的很喜歡這里。“
黎虎點點頭,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竹哨遞給她。哨子精致小巧,上面刻著一朵茉莉花,在火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給我的?“黎曉曉驚喜地接過,放在唇邊輕輕一吹,清亮的哨音劃破夜空。
黎虎眼中含笑,指了指天空——一輪明月正從云層后露出臉來,銀輝灑在初霜覆蓋的村莊上,美得不似人間。遠處山巒的輪廓如同水墨畫般朦朧而深邃。
三天后,客人們離開時,不僅帶走了黎虎制作的竹器和滿滿的回憶,還每人辦了一張“曉院“會員卡,承諾路通后會常來。黎曉曉站在村口揮手告別,看著車尾燈消失在轉彎處。身后是默默注視著她的黎虎,和這個他們共同守護的、霜染的美麗村莊。
回院的路上,黎曉曉發現黎虎的外套口袋里露出一個小竹雕的一角。趁他不注意,她悄悄抽出來看——那是一個精巧的村莊模型,正是“曉院“的微縮版,連院里的楓樹和竹桌椅都分毫不差。翻過來,底座上刻著一行小字:“給曉曉的家“。
她的眼眶突然濕潤了,趕緊把竹雕塞回原處。走在前面的黎虎似乎察覺到了什么,回頭投來詢問的目光。黎曉曉搖搖頭,快步跟上,與他并肩走在鋪滿落葉的小路上,兩人的影子在夕陽下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