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靖安侯府,牡丹開得正好。
顧云舒倚在花架下,月白裙裾被風輕輕掀起一角,露出行云流水般的繡紋。她抬手輕掩唇畔,一聲淺咳如碎玉墜地,驚落了枝頭欲飛的蝴蝶。
“小姐,歇會兒吧。”侍女青黛忙扶住她纖細的手臂。
她卻只是笑笑,目光穿過層層疊疊的花影,落在園外那道身影上。
沈辭軒提著書卷走來,步履輕快,衣袂翻飛間,似有春風相隨。他今日穿的是月白長衫,腰間玉佩在陽光下泛著溫潤光澤,映得他眉眼愈發清俊。
“顧家嬤嬤攔我半晌,說是怕我打擾你休養。”他走近時笑了一聲,“可我若不來,你這花園的花,怕是要謝了。”
顧云舒輕咳一聲,指尖輕撫帕子一角的“云”字繡紋:“你若不來,我倒真要謝了。”
兩人并肩坐下,花香盈袖,風過無聲。
他撐傘遮陽,她執筆作畫。墨色暈染間,花瓣飄入硯臺,攪亂了一池春水。
“別動。”沈辭軒忽然伸手,將一片落在她發間的花瓣摘下,指節擦過她耳垂,微涼。
她低頭不語,心口卻突突跳動,仿佛有什么藏不住的秘密,即將破繭而出。
遠處傳來琴音,忽而一聲脆響,打斷了這方寸之間的溫柔。
“誰在那邊?”沈辭軒皺眉。
丫鬟慌張跑來:“是奴婢不小心碰倒了琴……”
顧云舒掩唇一笑,笑意未達眼底,卻讓沈辭軒看得怔住。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她低聲吟誦《詩經》句,眸光流轉間,似有千言萬語未曾出口。
沈辭軒望著她,喉結輕動,手中折扇無意識地輕叩桌面。
風起,花落,情愫暗生。
——
暮色漸濃,園中燈火初上。
顧云舒起身欲回房,卻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驚住。
“小姐!”青鸞匆匆趕來,面色凝重,“宮里來了人,說淑妃娘娘要召您進宮賞花。”
沈辭軒神色一凜,手中的折扇啪地合上。
顧云舒輕咳一聲,緩緩轉身:“此刻?”
青鸞點頭:“說是臨時起意,不容推脫。”
她望向沈辭軒,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警覺。
“我去換身衣裳。”她聲音輕柔,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沈辭軒卻突然開口:“我去跟父親說一聲。”
話音未落,門外已傳來腳步聲。
一名太監打扮之人走了進來,笑容滿面:“顧小姐,娘娘等著呢,馬車已在門口候著。”
顧云舒微微一笑,輕聲道:“勞煩公公稍等片刻,容我更衣。”
太監頷首退下,她卻轉身對青鸞低語:“去查是誰遞的帖子。”
青鸞領命而去,沈辭軒卻遲遲未動。
“你不該這個時候進宮。”他語氣低沉,“淑妃不會無緣無故召你。”
她抬眸看他,眼中霧氣氤氳:“可我若不去,豈不是讓人看笑話?”
他沉默片刻,終是嘆了口氣:“我陪你去。”
她搖頭:“你若去了,反而惹人猜疑。”
沈辭軒握緊手中折扇,指節泛白。
“那你答應我,若遇危險,立刻傳信給我。”
她輕笑:“好。”
轉身離去的背影,單薄卻堅定。
夜色沉沉,花影搖曳,風中似有殺機暗伏。
——
宮門高聳,燈火通明。
顧云舒踏入淑妃寢宮,便覺氣氛詭異。
殿內香氣濃郁,燭火搖曳,映得淑妃紅衣如血。
“妹妹可真是遲了。”她端坐高位,手中金步搖晃動,似笑非笑。
顧云舒行禮:“身體不適,耽擱了些時辰,還請娘娘恕罪。”
淑妃起身,緩步走到她面前,輕撫她臉頰:“瞧你這身子骨,怪可憐的。本宮聽說你與鎮國公府那位公子定親了?”
她心中一震,面上卻不顯:“尚未正式議親,娘娘消息倒是靈通。”
淑妃輕笑:“本宮自然關心你。畢竟……你我皆是京中名媛,理應多多親近才是。”
話中有話,鋒芒暗藏。
“娘娘厚愛,臣女感激不盡。”她低頭輕咳,帕子掩唇,掩蓋嘴角冷笑。
淑妃忽然湊近耳邊,低聲道:“有些人啊,看似溫潤如玉,實則心思難測。你可要小心些。”
顧云舒心頭一顫,卻依舊從容:“娘娘此言何意?”
淑妃后退一步,笑意更深:“沒什么,只是提醒你一句罷了。”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急報:“娘娘!王爺求見!”
淑妃臉色微變,隨即恢復如常:“讓他稍等。”
顧云舒卻趁機告辭:“天色已晚,臣女先行告退。”
“等等。”淑妃喚住她,“本宮新得一味藥膳,贈予你調理身子。”
她接過錦盒,微笑致謝,卻在出門時悄然將盒子交給青鸞。
夜風吹拂,她抬頭望月,心中清明。
這一局,才剛開始。
她不會輸。
也不會再讓任何人,傷害她在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