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移步前往二樓雅間。
大堂兩側各設檀木樓梯,拾級而上時,但見湘妃竹簾半卷,流蘇錦帷輕垂,既顯富貴氣象,又不失文人雅致。
東側樓上,大小雅間皆以“梅蘭竹菊”四君子、“山川湖海”四景為名。推門入內,只見臨窗設黃花梨書案,文房四寶齊備,靠墻立著紫檀書架,典籍排列井然,角落圍棋盤靜置,黑白玉子瑩然生輝,案頭綠植吐翠,瓶中時花含笑,墻上懸掛的字畫皆暗合雅間主題,一室一景,各具風韻。
轉至西側樓時,景象頓變。
甫一登樓,滿目皆是柔粉輕綢,雅間則是以音律為名,室內陳設更是精妙:月洞窗前垂著蟬翼紗,多寶閣上擺著鎏金香爐,每間都特設:云母屏風隔出的更衣處,妝臺上菱花鏡、胭脂盒排列如星,紫檀美人榻供人小憩,蕉葉形琴幾上置著焦尾古琴,弦泛幽光。
室內鮮花點綴,書架錯落有致。墻上所懸非止書畫,更有彩繪紙鳶、刺繡團扇等閨閣雅玩,其間還雜著幾件連秦善德都叫不出名目的精巧物件。
侍候的皆是輕紗覆面的伶俐侍女,行動時裙裾不驚,宛如游魚,進退有度。
“這是專為女客準備的?”江氏環顧四周,眼中閃著驚喜。
江淑言笑答:“回姑母,東樓待男客,西樓侍女賓,如此既保全了閨閣清靜,又免了男女混雜之虞。”
“娘,姐姐們還怕萬一有男客不知,貿然沖撞,還在樓下樓梯處專門留了兩個強壯婆子守著。”秦鈺安說道。
“對,還有那個傳喚機關,樓下婆子只要輕扯紅繩,樓上的銀鈴便會清脆作響,這樣侍女們就可以下樓把茶點端上來了。”秦鈺韻怕被哥哥搶了話,趕緊倒豆子般搶著說了出來。
江氏連連頷首:“既能護女客周全,又全了體面隱私,當真思慮周全。”
秦善德不覺撫掌贊嘆。這般布置,閨閣雅致與禮法分寸相得益彰,更添幾分朦朧韻致。他暗自驚嘆,這三個丫頭竟將女兒家的玲瓏心竅與文人雅趣糅合得如此精妙——東樓可聚名士潑墨,西樓宜邀閨秀品茗,這一剛一柔,一文一秀,恰似陰陽相濟,剛柔并濟。
恍惚間,他仿佛已見京城文人墨客爭相造訪筠風雅筑,只為在此留下一聯佳句、半闕新詞。那西樓紗窗后的倩影,東樓墨香中的談笑,俱化作人間清歡,令人心馳神往。
眾人移步院中時,掌柜早已命人搭起輕紗涼棚。侍從呈上茶單,秦善德展開一看,心中愈發驚嘆——這茶單竟似將四時風物、九州滋味盡數收納其中:
茶品分門別類,蔚為大觀:
傳統:煮茶、點茶、煎茶...
地方:江南七寶擂茶、塞北牛乳茶...
新式:炒青、窨制花茶、蜜漬果茶...
時令:冰鎮飲子、雕花蜜瓜、各色酥山甜碗...
應季茶點:
春日櫻桃畢羅、夏月藕粉涼糕
秋時蟹黃酥盒、冬令琥珀核桃
玫瑰茯苓糕、松仁雪花酥,碧玉團等數十樣聞所未聞的茶點,更有各色飲子時果,名目之新奇,連見多識廣的秦善德都聞所未聞。
“姑父,且嘗嘗這廬山云霧。”江淑言說話間,一位身著青灰長衫的茶博士已捧著竹胎漆器茶具款款而來。只見他三指輕拈天青釉茶甌,手腕微沉間,一線清泉自高沖瀉而下,恰似飛瀑入潭。
江淑言在旁細語解說:“這炒青之法,講究急火快炒,鎖住茶中真味,故香氣最是凜冽;而蒸青工藝,則以水汽潤養,茶性更為醇和。”
“水質之別茶的滋味也判若云泥——今日所用,取自護國寺后山一線泉的泉水,經巖層九轉,既去了火氣,又含著地脈靈氣,水質清冽中自帶甘甜,正合云霧茶之空靈。”
而江氏與蓉姨娘正對著一冊灑金茶單猶豫不決。單是女子茶飲就分作:養生系列,養顏系列,調理系列,時令系列,創新系列,配著精致的瓷器,琉璃盞,直教人不知從何選起。
茶博士沏好茶恭敬的奉給秦善德,秦善德觀其茶湯澄澈如初春山澗,泛著嫩黃透碧的流光。熱氣氤氳間,恍若將遠山的云霅都斂入一盞。
初入口時似山泉般清甜,舌尖剛觸及茶湯便泛起鮮爽的回甘。轉瞬間,微妙的澀感如薄紗掠過舌面,還未及細品就已化作綿長的甘醇。喉韻悠遠,似有若無的蜜香在齒頰間徘徊不去,三巡過后仍覺口中生津,如含著一片帶著晨露的茶芽。
飲盡后空杯留香,秦善德不由連道了幾聲好茶。
江氏輕啜著荔枝紅果茶,琉璃吸管攪動時,荔枝在粉紅色茶湯中載沉載浮。佐一口現蒸的玫瑰酥糕,層層酥皮綻開時,院中仿佛漾起一陣花香。蓉姨娘捧著描金盞,盞中桃膠晶瑩如朝露,與金銀花茶相映成趣。
秦鈺韻捧著翡翠色細瓷碗,碗中芋泥酥酪堆成小山模樣,面上還撒著金桂糖霜。唯獨秦鈺安學著父親品茶,卻對滿桌糕點視若無睹——開張前被三位姐姐逼著試吃各色點心,如今見著這些點心便喉頭發緊。
丫鬟小廝們也各自得了賞。
小桃與忍冬的要了西瓜冰碗,瑪瑙紅的瓜瓤盛在剔透冰盞中,細碎的冰塊晶瑩剔透。
翠竹因當日被江元杰踢斷了肋骨,又傷了耳朵,江淑言不讓她吃冰冷的,只給她上了一盞三七枸杞茶,翠竹只能端著藥茶看別人消暑了,幾個年輕小廝更是貪涼,酥山上澆著的蔗漿正順著碗壁緩緩滑落,幾人笑得見牙不見眼。
涼風掠過紗棚,帶著茶香與笑語輕輕飄散。秦善德望著滿院光景,忽覺這小小茶院,竟似將人間清歡都收攏在這一方天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