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抽屜里的時光
姜雨晴的書房門鑰匙在鎖孔里轉動的聲音格外清脆。周星辰站在姜曉身后,能聞到她發梢上淡淡的橙花香氣——和他母親生前用的洗發水一樣。
“你確定要這么做?“周星辰低聲問。他脖子上掛著父親寄來的老相機,像護身符般沉重。
姜曉沒有回答。鑰匙卡在第三圈,抽屜發出“咔噠“一聲輕響。里面躺著一本牛皮紙包裹的筆記本和一疊用非洲風格布條捆扎的信件。
“《縫隙中的光》...“姜曉輕聲念出筆記本扉頁上的字跡,“這是養母的處女作,但出版社的版本和這個手稿不一樣。“
周星辰不由自主地按下相機快門,記錄下這一刻。機械快門聲在安靜的書房里格外突兀。
“給我看看你父親相機里的照片。“姜曉突然說。
周星辰調出那張神秘照片——年輕女孩在窗邊寫作的側影,陽光透過紗簾在她臉上投下細密的光斑。姜曉將照片與手稿扉頁的筆跡并排對比,兩人的呼吸同時停滯。
“是同一個人。“周星辰聲音發緊,“你養母年輕時...“
姜曉翻開手稿,夾在中間的一張便簽飄落在地。周星辰彎腰拾起,上面是一行褪色的字跡:“給Y,你說我的故事該有光明的結局,但生活不是小說。——R2003.5.21“
“Y...YZ...“姜曉的手指撫過那個縮寫,“你父親叫什么?“
“周陽,YangZhou。“周星辰的喉結滾動了一下,“醫學教授,無國界醫生,業余攝影師。“他頓了頓,“但我母親叫蘇雯,他們在我十歲時離婚。“
姜曉翻開那捆信件,最上面一封蓋著肯尼亞郵戳。信封上的字跡與手稿便簽相同:“周陽醫生轉姜雨晴女士“。
“我們可能需要更多線索。“周星辰取下眼鏡擦了擦,這是他緊張時的小動作,“我爸的日記本隨相機一起寄來了。“
窗外,暮色漸漸籠罩城市。姜曉打開臺燈,暖黃燈光下兩人頭碰頭地開始閱讀各自手中的文字。房間里只有紙張翻動的沙沙聲和偶爾的驚嘆。
“這里!“姜曉突然指著手稿某一頁,“養母寫到一個醫學院學生在非洲難民營教孩子們用玻璃碎片反射星光...這肯定是你父親!“
周星辰同時翻到他父親日記的某一頁:“2001年9月15日,今天把曉曉交給R。孩子眼睛像星空,R說會讓她成為能自己發光的人。“
兩人目光相遇,一個驚人的事實浮出水面——姜曉的生日正是9月15日。
“等等...“周星辰快速翻動日記,“每年這一天我爸都會...“
“拍攝星空。“姜曉接上他的話,聲音顫抖,“因為我生母...“
周星辰的瞳孔驟然收縮。日記最后一頁夾著他母親蘇雯的死亡證明復印件:2001年9月15日,難民營流彈襲擊。
“我母親去世那天...“周星辰聲音嘶啞,“正是你被送到姜阿姨那里的日子。“
沉默如潮水般漫過書房。姜曉的眼淚無聲地落在泛黃的信封上,暈開了那個肯尼亞郵戳。周星辰下意識伸手想安慰她,卻在半空停住,轉而遞過一張紙巾。
“我們得找林教授談談。“他最終說,“他認識雙方父母。“
姜曉點點頭,小心地將材料放回抽屜。當鎖舌重新扣上的聲音響起時,兩人都感到某種無形的命運之輪開始轉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