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后跟著一位年輕女孩,推著一個碩大的、古色古香的樟木箱子。
“劉總,”
老奶奶開口,帶著吳儂軟語的腔調,眼神卻異常清亮,
“我是‘漢韻’的老客,姓吳。聽說你們遭了難,面料斷了?”
劉蓓心頭一暖,微微躬身:
“吳奶奶,讓您擔心了。是有小人作梗,但您放心,我們有預案,絕不會耽誤您的定制……”
“我不是來催貨的!”
吳奶奶打斷她,顫巍巍的手拍了拍身邊的樟木箱,
“打開它。”
女孩依言打開箱子。
一股混合著歲月與樟腦的獨特氣息彌漫開來。
里面,整整齊齊疊放著一床大紅色的、光澤溫潤如流水的——蠶絲被!
被面上精致的百子圖刺繡依然鮮艷。
“這是我當年的嫁妝,真正的百分百太湖雙宮繭桑蠶絲,蓋了五十年了!”
吳奶奶撫摸著絲被,眼神充滿懷念,
“聽說你們缺好面料?拿去!拆了它!給我做件貼身的衣裳!”
她抬頭,目光灼灼地看著劉蓓,
“我穿過那么多大牌,只有你們‘漢韻’的內衣,不勒,不悶,貼著心口,是真心為女人著想的好東西!好東西,不能斷在那些黑了心肝的人手里!”
一瞬間,服務區嘈雜的人聲仿佛都消失了。
所有“漢韻”的員工、跟車的客戶,目光都聚焦在那床承載著半世紀歲月與情意的蠶絲被上。
關玉疾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捻起一絲被角,指尖傳來的觸感讓她這個面料專家都心頭一震——頂級絲光,柔韌無比!
“吳奶奶…這太珍貴了…”
劉蓓聲音有些哽咽,胸中激蕩的情緒讓那身炭黑西裝下的曲線起伏更加明顯。
“東西再珍貴,不用就是死物!”
吳奶奶斬釘截鐵,
“我老了,蓋不動這么沉的被子了。能讓它變成你們的好衣裳,穿在身上,比鎖在箱子里強百倍!拿著!算我老太太,入股你們‘漢韻’了!”
她爽朗的笑聲在陽澄湖畔的風中格外響亮。
張菲的鏡頭早已對準了這感人的一幕,直播間人數瘋狂飆升,彈幕被“淚目”、“致敬”、“這才是國貨精神”刷爆。
關玉紅著眼眶,鄭重地接過樟木箱:
“吳奶奶,您放心!每一寸絲,我都會用在刀刃上!我關玉用這雙手向您保證!”
她挺起胸膛,飽滿的胸線在工裝下繃緊,如同立下軍令狀。
暮色四合,車隊終于抵達燈火通明的蘇州“錦瑟工坊”。
這里原本是蘇繡大師的工作室,古樸的蘇式園林建筑里,現代化的縫紉設備已連夜安裝調試完畢。
迎接場面異常火爆。
不僅錦瑟工坊的繡娘們列隊歡迎,更令人動容的是,工坊門口的空地上,竟自發聚集了二十多位女性!
她們年齡各異,有的提著家用縫紉機,有的背著裝滿針線的工具包,有的甚至推著小推車,上面放著鎖邊機和熨斗。
“劉總!關大師!張菲妹子!”
一位領頭的中年大姐嗓門洪亮,
“我們是‘漢韻’的粉絲群!看到直播了!知道你們有難處,需要人手!我們都是做衣服的老手,不要工錢,管飯就行!幫著趕工!”
劉蓓看著這群素不相識卻熱情似火的女人,看著她們眼中真誠的光芒,連日來的高壓、憤怒、焦慮,在這一刻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暖流沖散。
她豐盈的胸脯深深起伏,強忍住眼眶的酸熱,聲音卻帶著前所未有的力量:
“姐妹們!大恩不言謝!今晚,我們‘漢韻’的食堂,管夠!最好的蘇幫菜!最好的紹興黃酒!吃飽喝足,我們一起,把訂單搶回來!”
工坊內瞬間變成了熱火朝天的戰場。
原有的繡娘、漢韻的核心團隊、跟來的VIP客戶、自發趕來的“粉絲后援團”,近百名女性匯聚一堂。
縫紉機的嗡鳴聲、剪刀的咔嚓聲、熨斗的蒸汽嘶鳴聲、還有女人們互相招呼、鼓勵的說笑聲,交織成一首激昂的勞動交響曲。
關玉成了總調度。
她站在工坊中央臨時搭建的指揮臺上,墨綠色的工裝連體褲襯得她身姿挺拔,飽滿的胸線隨著她有力的手勢起伏。
平板電腦上實時更新著訂單分解和工序流程。
“A組!專攻吳奶奶的蠶絲被!拆解要慢!抽絲要準!李姐負責監工,一絲一縷都不能浪費!”
“B組!‘生命之光’輸液袋面料特殊,走線必須用最小號圓頭針,張力調到最低!王姐,你經驗足,帶三個人專攻這個!”
“C組!基礎款文胸流水線啟動!張菲,你的人負責最后的質檢和手工釘扣!美甲的手給我穩住了!”
“趙蕓!帶著你的質檢儀,每個工位隨機抽檢!標準只能比平時高,絕不能低!”
張菲穿梭在工位間,她的美甲箱成了移動的“戰地急救站”。
看到誰的手被針扎了,立刻消毒貼上創可貼;看到誰的衣服被鉤線了,馬上用同色絲線巧妙修補;
甚至看到有繡娘手指干燥開裂,她立刻拿出“漢韻”的護手精油和滋潤甲油膠,現場給人家做手部護理。
她的七彩短發在燈光下跳躍,亮片裙反射著細碎的光芒,像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點燃著所有人的熱情。
深夜,食堂飄出誘人的香氣。
地道的蘇幫菜擺滿了長條桌:
松鼠鱖魚炸得金黃酥脆,淋著紅亮的茄汁;碧螺蝦仁晶瑩剔透,茶香四溢;響油鱔糊滋滋作響,蒜香撲鼻;還有腌篤鮮、清炒水芹、桂花糖藕……
幾大壇醇香的紹興女兒紅被拍開了泥封,酒香混合著菜香,驅散了疲憊。
劉蓓、諸葛靚、關玉、張菲、趙蕓,以及錦瑟工坊的負責人、吳奶奶和幾位核心客戶代表圍坐一桌。
劉蓓換下了硬挺的西裝,穿著一件柔軟的月白色真絲襯衫,領口微敞,因疲憊和放松而更顯豐腴的胸型在絲滑面料下勾勒出誘人的弧度。
她端起一杯溫熱的黃酒,琥珀色的液體在杯中輕晃。
“這第一杯,”
她的聲音帶著沙啞卻充滿力量,
“敬吳奶奶!您的蠶絲被,是雪中之炭,更是定心之丸!”
吳奶奶笑呵呵地舉杯:
“敬你們這些有骨氣的丫頭!我這老骨頭,能派上用場,高興!”
“第二杯,”
劉蓓目光掃過在場所有人,
“敬在座的每一位姐妹!敬不離不棄的客戶!敬雪中送炭的同行!敬星夜馳援的姐妹!沒有你們,漢韻今夜渡不過這難關!”
眾人動容,紛紛舉杯相碰,酒液激蕩。
諸葛靚也舉杯,她已換上舒適的深綠色絲絨家居袍,卸去了部分妝容,更顯肌膚如玉。
深綠色絲襪換成了柔軟的羊絨襪,赤足踩在棉拖鞋里,難得的松弛。
但眼神依舊清亮睿智。
“第三杯,敬我們的對手。”
她語出驚人,紅唇勾起一抹冷冽又洞悉的微笑,
“是他們用最卑劣的手段,逼我們展示了最強大的凝聚力,暴露了我們最珍貴的財富——不是設備,不是專利,是人心,是信任,是這滿屋子為了同一個目標而燃燒的熱情!這杯酒下肚,明日朝陽升起時,該他們嘗嘗‘人心向背’的滋味了。”
這番話如同冰冷的戰書,讓席間氣氛為之一肅,隨即爆發出更響亮的碰杯聲。
張菲已經喝得小臉緋紅,七彩短發有些凌亂,亮片裙歪在一邊。
她搖搖晃晃站起來,舉著手機:
“家人們!看看!蘇幫菜!女兒紅!還有滿屋子的美女戰士!就問你們饞不饞?燃不燃?黑子們!你們斷得了面料,斷得了我們姐妹同心嗎?#漢韻蘇州之夜#蠶絲被傳奇#姐妹同心其利斷金”
直播畫面里,是滿桌佳肴,是女人們微醺卻明亮的笑臉,是燈火通明、機器轟鳴的工坊,是那床被小心供奉在操作臺正中央、如同圣物般的大紅蠶絲被。
劉蓓看著這一切,胸中暖流涌動,那因權勢和責任而日益飽滿的曲線在月白真絲下柔和地起伏。
她拿出手機,點開前置攝像頭。
畫面里,她微醺的臉龐帶著紅暈,發絲微亂,眼神卻亮如星辰。
背景是喧鬧溫暖的食堂,是那床醒目的紅綢蠶絲被。
她伸出左手,指甲上涂著出發前自己匆匆涂上的“漢韻”經典豆沙紅色甲油,此刻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指尖輕點,發送朋友圈:
“烽火照夜路,蠶絲暖征衣。五十人出滬,八十人抵蘇。這一夜,蘇州的月光,是縫紉機的光,是姐妹眼里的光,是半世紀嫁妝上未滅的榮光。訂單在飛針,希望在走線。敬你,每一個此刻為‘漢韻’點亮自己的人。#破繭之路#恩義如山#為信任而戰[圖片]”
消息發出,瞬間被潮水般的點贊和評論淹沒。
而窗外,蘇州古城的月光溫柔地灑在錦瑟工坊的青瓦白墻上,工坊內燈火通明,縫紉機的嗡鳴如同最堅定的心跳,宣告著一場絕地反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