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進房間,李安然猛地睜開眼睛,鬧鐘的指針剛好指向六點三十分。她伸手按掉還沒響的鬧鈴,昨晚那個奇怪的夢境還清晰地留在腦海中——那條分岔路,北大的校門,上海的街道,還有站在遠處沉默不語的陳默。
她翻身坐起,目光不自覺地落在床頭柜上。那張初中時的陳默照片還靜靜地躺在那里,笑容燦爛得幾乎刺眼。李安然伸手拿起照片,指尖輕輕撫過那個陌生又熟悉的少年臉龐。照片背面用鉛筆寫著小小的日期:2020年5月。
“三年前…“李安然喃喃自語。那時的陳默應該還在讀初二,是什么讓他在三年間變成現在這樣沉默寡言?
窗外傳來鳥兒的啁啾聲,李安然回過神來,匆忙洗漱換衣服。今天有月考,她不能遲到。下樓時,媽媽已經準備好了早餐。
“昨晚睡得不好?“媽媽遞給她一杯熱牛奶,關切地問。
李安然搖搖頭:“做了個奇怪的夢。“她低頭喝了一口牛奶,猶豫了一下,“媽,如果…我是說如果,有一天我必須在北大和另一個選擇之間做決定,你會支持我嗎?“
媽媽驚訝地看了她一眼:“怎么突然問這個?“
“就是…隨便問問。“
媽媽放下筷子,認真地說:“只要你考慮清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媽媽都會支持你。“
李安然點點頭,心里卻更加紛亂。她匆匆吃完早餐,抓起書包沖出家門。
五月的清晨,空氣中還帶著昨夜雨后的濕潤。李安然快步走在去學校的路上,書包里裝著那本《中國當代詩歌批評》和陳默給她的信封。她昨晚反復看了好幾遍,試圖從那張轉學申請表和照片中找出更多線索,卻一無所獲。
校園里已經有不少學生,三三兩兩地走向教學樓。李安然遠遠地看到林小雨站在公告欄前,正和幾個女生熱烈討論著什么。她下意識地放慢腳步,不想被卷入八卦話題。
“安然!“林小雨眼尖地發現了她,興奮地招手,“快來!“
李安然只好走過去,發現她們正在看月考考場安排。
“你在一樓西側3考場,“林小雨指著名單,“我在二樓東側7考場。“她壓低聲音,“猜猜誰和你一個考場?“
李安然的心跳突然加速:“誰?“
“張浩、王明,還有…“林小雨故意拖長聲調,“陳默。“
李安然感覺臉頰發燙:“這有什么好猜的…“
“哦?“林小雨促狹地眨眨眼,“那你知道他今天又提前到校了嗎?現在就在考場里坐著呢。“
李安然抬頭看向一樓西側的窗戶,果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正低頭看書。晨光中,陳默的側臉線條顯得格外清晰。
“我先去考場了。“李安然匆忙說道,快步離開。
一樓的走廊安靜得出奇,大多數學生還在外面吃早餐或聊天。李安然放輕腳步走向3考場,心跳聲在耳邊咚咚作響。透過教室后門的玻璃窗,她看到陳默獨自坐在靠窗的位置,陽光灑在他的課本上,給他整個人鍍上一層柔和的金邊。
李安然深吸一口氣,推開門走了進去。陳默聽到聲音抬起頭,兩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他微微點頭示意,嘴角浮現出一個幾乎不可察覺的微笑。
“早。“李安然輕聲說,走到離他兩排遠的座位坐下。
“早。“陳默的聲音很輕,卻清晰地傳入她耳中,“昨晚…看了嗎?“
李安然點點頭,從書包里取出那本書:“謝謝你的筆記,物理我都復習好了。“
陳默的目光在她臉上停留了幾秒,似乎想說什么,但最終只是點了點頭,重新低下頭看書。
教室里陸續有同學進來,嘈雜聲漸漸大了起來。李安然翻開課本,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她偷偷抬眼看向陳默,發現他已經合上書,正望著窗外發呆。陽光透過樹葉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讓他整個人看起來像一幅靜止的油畫。
“嘿,安然!“張浩的大嗓門突然在耳邊響起,嚇得她差點跳起來,“聽說你和陳默昨天去圖書館約會了?“
李安然的臉“騰“地燒了起來:“胡說什么!我們只是去借書!“
“哦?“張浩促狹地笑著,“那為什么他今天一大早就來學校了?平時他可是出了名的'踩點王'。“
李安然不知如何回答,幸好監考老師走了進來,宣布考試即將開始。張浩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但還不忘回頭對她擠眉弄眼。
第一科考語文。李安然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答題,但余光總是不自覺地瞟向陳默的方向。他答題的速度很快,寫字的姿勢端正而優雅,偶爾會停下來思考片刻,然后繼續奮筆疾書。
作文題目是《選擇》。李安然盯著這個題目看了許久,腦海中浮現出那張被撕碎的志愿表、未完成的轉學申請表,還有陳默問她的那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必須在夢想和…其他重要的事情之間做選擇,你會怎么做?“
她深吸一口氣,開始動筆。文字從筆尖流淌而出,講述著一個關于堅持與妥協的故事,關于如何在現實的桎梏中守護內心的小小火焰。寫到最后一段時,她鬼使神差地引用了北島的那句詩:“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交卷鈴響起時,李安然才發現自己的手心全是汗。她收拾好文具,正準備離開,卻發現陳默站在她桌前。
“作文寫得怎么樣?“他問,聲音很輕。
李安然驚訝地抬頭:“還…還行。你怎么知道我在寫什么?“
陳默的嘴角微微上揚:“猜的。“他頓了頓,“你引用《回答》的時候,筆停了三秒。“
李安然瞪大眼睛:“你…你怎么…“
“考場上太安靜了,“陳默輕聲解釋,“能聽到筆尖的聲音。“他轉身準備離開,又回頭補充道,“下午數學考試,別忘了帶圓規。“
李安然愣在原地,直到陳默的身影消失在教室門口。他怎么知道她經常忘記帶圓規?這個細節連林小雨都未必記得。
上午的考試結束后,李安然在食堂碰到了林小雨。
“怎么樣?“林小雨迫不及待地問,“和陳默一個考場感覺如何?“
李安然戳著盤子里的米飯:“沒什么特別的…就是正常考試。“
“得了吧,“林小雨翻了個白眼,“張浩說陳默考試中途看了你好幾次。“
李安然的手一抖,筷子差點掉在地上:“他胡說!“
“我可沒胡說。“張浩不知什么時候出現在她們身后,手里端著餐盤,“陳默至少往你那邊看了五次,尤其是你寫作文的時候。“
李安然感覺臉燒得厲害,低頭猛扒了幾口飯,假裝沒聽見。
下午的數學考試前,李安然特意檢查了文具盒,確認帶了圓規。她走進考場時,陳默已經坐在位置上,正在筆記本上寫著什么。看到她進來,他微微點頭,目光在她手中的圓規上停留了一秒,嘴角浮現出一絲幾不可察的笑意。
數學題很難,李安然做到最后一道大題時卡住了。她咬著筆帽苦思冥想,余光瞥見陳默已經放下筆,正在檢查答卷。不知為何,這個畫面讓她想起那張照片里拿著獎杯的陳默——那時的他,是否也像現在這樣從容自信?
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李安然勉強答完了所有題目,但心里沒底。她慢吞吞地收拾文具,等教室里的人走得差不多了才起身。
“最后一題,“陳默的聲音突然從身后傳來,“可以用余弦定理。“
李安然轉過身,驚訝地看著他:“你怎么知道我沒做出來?“
“你的橡皮用了四次,“陳默指了指她的桌面,“而且最后五分鐘你一直在轉筆。“
李安然不知該驚訝于他的觀察力還是該尷尬自己的小動作被看得一清二楚。她張了張嘴,卻不知說什么好。
“明天還有英語和理綜,“陳默輕聲說,“別太緊張。“
他轉身離開,背影在夕陽下拉得很長。李安然站在原地,突然注意到陳默的左手腕——今天他穿著短袖校服,那道疤痕清晰地暴露在陽光下,像一條細細的紅線,蜿蜒在蒼白的皮膚上。
放學后,李安然鬼使神差地去了圖書館。她不是去借書,而是想查一些資料。在電腦檢索系統中,她輸入“SH市實驗中學“幾個字,屏幕上立刻顯示出相關信息——這是一所重點中學,以理科見長,每年都有大量學生考入清華北大。
“找什么呢?“圖書管理員阿姨好奇地問。
“呃…就是了解一下。“李安然匆忙關掉頁面,走向文學區。
她在北島的詩集前停下,取下那本《北島詩歌全集》。翻開目錄,她很快找到了《回答》那一頁。詩句旁邊有人用鉛筆做了批注,字跡工整有力:“當所有人都選擇沉默時,發聲就成了一種責任。——C。M。2022。9“
C。M。——陳默的縮寫。李安然的心跳加速,她繼續翻閱,發現好幾首詩旁邊都有類似的批注,日期從2022年9月持續到2023年3月。而最后一條批注是在《一切》這首詩旁邊:“父親的決定不可更改。明天去簽字。——C。M。2023。3。15“
李安然的手指微微發抖。3月15日——那正是轉學申請表上的日期。所以陳默那天本來要去簽字,但最終沒有完成?為什么?
她合上書,腦海中浮現出陳默手腕上的疤痕。一個可怕的猜想突然浮現在心頭:那道疤痕,會不會與這件事有關?
走出圖書館時,天已經黑了。校園里靜悄悄的,只有幾盞路燈亮著昏黃的光。李安然裹緊校服外套,快步走向校門。路過小花園時,她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涼亭方向傳來。
“…我說了我不去!“
是陳默的聲音,但比她平時聽到的要激動得多。李安然下意識地停下腳步。
“你以為你有選擇嗎?“一個低沉的男聲響起,語氣嚴厲,“我已經給你足夠多的時間了。“
“我不會簽字的。“陳默的聲音很堅決,“我要參加高考,我要…“
“要什么?讀中文系?“男人冷笑一聲,“別做夢了。我已經聯系好了上海的學校,下個月就轉學。“
李安然屏住呼吸,不敢移動。她看到涼亭里站著兩個人影——陳默和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應該是他的父親。兩人對峙著,氣氛劍拔弩張。
“為什么?“陳默的聲音突然低了下來,“為什么一定要現在?再給我三個月…“
“三個月能改變什么?“男人打斷他,“你的成績已經下滑了,再這樣下去連一本都考不上!“
“那是因為你根本不給我選擇的機會!“陳默提高了聲音,“從小到大,所有事情都是你安排好的!學校、課外班、未來的專業…我連自己喜歡什么都做不了主!“
“啪!“一記響亮的耳光聲在夜色中格外刺耳。李安然捂住嘴,看到陳默踉蹌了一下,但沒有后退。
“看看你現在變成什么樣子!“男人厲聲道,“整天讀那些沒用的詩,寫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媽媽要是看到…“
“別提媽媽!“陳默突然爆發了,“你沒有資格提她!“
一陣沉默。李安然的心跳得厲害,手心全是汗。她應該離開的,偷聽別人家的私事很不禮貌,但她的腳像生了根一樣無法移動。
“下周一,“男人的聲音冷靜得可怕,“我帶你去上海看學校。這次別想逃跑。“
腳步聲漸漸遠去,涼亭里只剩下陳默一個人。李安然猶豫了一下,還是輕手輕腳地離開了。她的腦海中回蕩著剛才的對話,所有線索似乎都開始連接起來——陳默的轉變、那道疤痕、被撕碎的志愿表、未完成的轉學申請…
回到家,李安然直接進了房間,鎖上門。她從書包里取出那本《中國當代詩歌批評》,翻到陳默標記的那一頁。在《回答》的詩句旁邊,除了那行小字,還有一個幾乎不可察覺的淚痕。
八十五天。她在日歷上劃掉一天。八十五天后,陳默會告訴她什么?而她自己,又該如何面對這些逐漸浮出水面的真相?
窗外,一輪明月悄然升起,清冷的月光灑在床頭的照片上。照片里的少年笑容依舊,但李安然現在知道,在那笑容背后,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痛苦和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