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鬧鐘還沒響起,李安然已經睜開了眼睛。窗外泛著灰藍色的光,雨后的空氣透過紗窗滲進來,帶著濕潤的泥土氣息。她盯著天花板上那道細小的裂縫,那是去年地震時留下的。五年前父親被捕的那個夜晚,也下著這樣的雨。
手機屏幕亮起,6:15。鎖屏上是陳默昨晚發來的“晚安“后面跟著的月亮表情,現在看起來像是某種無言的約定。她輕輕摩挲著屏幕,指腹能感受到玻璃表面細微的劃痕。
“安然?“母親的敲門聲比往常輕了許多,“豆漿我放在門口了。“
腳步聲漸漸遠去。李安然赤腳走到門前,陶瓷杯的溫度透過門板傳來。她將額頭抵在冰涼的門上,聽見母親在廚房里輕聲哼著父親最愛的那首《橄欖樹》。
洗漱時,她發現鏡中的自己眼睛布滿血絲。冷水拍在臉上,昨夜夢境的碎片又浮現出來——父親站在被告席上回頭微笑,陳默在北電的校門口舉著相機,鏡頭對準的卻是她自己。最可怕的是夢里母親撕碎志愿表時那張慘白的臉。
餐桌上擺著煎餃和豆漿,母親正在整理藥箱。“今天要去醫院復查。“她頭也不抬地說,手指顫抖著擰開維生素瓶,“你放學直接去張阿姨家吃飯吧。“
“我陪您去。“李安然咬了一口煎餃,韭菜的辛辣在舌尖炸開。
“不用。“母親突然提高了音量,藥片撒了一地,“我是說…你明天不是要確認志愿嗎?今天好好準備。“
陽光突然穿透云層,照在滾落地板的白色藥片上,刺眼得像無數個小鏡子。李安然蹲下身,發現母親的手腕上有一道新鮮的抓痕。
自行車棚里彌漫著鐵銹和雨水混合的氣味。陳默的車已經不在原位,車鎖扣上掛著一個透明塑料袋,里面裝著熱乎乎的飯團和一張便利貼:“早餐。PS:放學后教務處見。——C“
便利貼上的太陽圖案被雨水暈開了一些,像在流淚。李安然把便利貼折好塞進校牌夾層,飯團的溫度透過塑料袋傳到掌心。
教學樓前的玉蘭樹下,周小雨正在和幾個女生竊竊私語。看見李安然走來,她突然提高音量:“聽說今年北電導演系只招15個人!“
“李安然肯定沒問題啦。“另一個女生插嘴,“她爸爸不是…“
聲音戛然而止。周小雨尷尬地咳嗽一聲,遞過來一個牛皮紙袋:“陳默讓我轉交的。他說你昨晚沒回他短信,擔心你手機壞了。“
紙袋里是一部老式翻蓋手機,和她現在用的一模一樣。開機后收件箱里只有一條未讀短信:“備用機。記者會前保持聯系。“
教室里彌漫著粉筆灰和雨水的味道。陳默的座位空著,桌面上放著一本攤開的《電影攝影基礎》,書頁邊緣密密麻麻全是筆記。李安然鬼使神差地伸手撫摸那些字跡,墨水在指尖留下淡淡的藍色痕跡。
“他去教務處交材料了。“林薇突然出現在身后,眼鏡片上反射著窗外的烏云,“你們倆最近…“
上課鈴刺耳地響起。物理老師抱著一摞試卷走進來,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模擬測驗“四個大字時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響。李安然盯著試卷上的電磁感應圖,耳邊卻回響著昨天陳默在天臺上那句未完成的“等這一切結束…“
課間操因為積水取消了。走廊的公告欄前擠滿了人,最新貼出的北電招生簡章上被人用紅筆圈出了幾個數字。李安然踮起腳尖時,有人在她耳邊輕聲說:“攝影系在二樓東側。“
陳默的氣息拂過耳際,帶著薄荷糖的清涼。他沒等她回頭就消失在樓梯拐角,白襯衫下擺像鳥的翅膀一閃而過。
教務處門口排著長隊。李安然躲在轉角處的飲水機旁,看見陳默正在和招生老師交談。他今天換了黑色襯衫,顯得肩膀更加挺拔。老師遞給他一個厚厚的信封,他接過來時手腕上的表帶反射出一道銀光——那是她去年送他的生日禮物,表盤背面刻著“ToC:定格時光“。
“李安然同學?“教務主任突然出現在身后,“你的志愿確認表還沒交。“
辦公室里的空調開得太足。李安然搓了搓手臂,看著主任從抽屜里取出一張表格。“你父親的事…“主任推了推眼鏡,“學校很重視。如果有什么困難…“
窗外的云層又厚了起來。李安然盯著表格上“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那幾個字,鋼筆突然在紙上洇開一團墨跡。她想起昨天陳默說攝影系時的表情,那種隱秘的期待像陽光下的肥皂泡,美麗而易碎。
“謝謝老師。“她最終在確認欄簽下名字,筆跡比平時潦草許多,“我能問一下…陳默同學報的是哪個專業嗎?“
主任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你們不是經常一起拍短片嗎?他報的當然是攝影系。“說著從文件夾里抽出一張作品集,“這是他交的附加材料,取景構圖很有想法。“
第一頁照片上是被雨水打濕的校園小路,構圖巧妙地將水洼中的倒影與現實交織。李安然突然認出這是去年冬天她摔跤的地方,當時陳默蹲在地上幫她系散開的鞋帶,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
午飯時間食堂人聲鼎沸。李安然端著餐盤尋找座位時,看見陳默獨自坐在角落,面前攤開著那本《電影攝影基礎》。她剛要走過去,周小雨突然拽住她的胳膊:“你媽媽剛來電話,說在醫院等你。“
雨又下了起來。李安然站在校門口攔出租車時,一把黑傘無聲地罩在頭頂。陳默的手指擦過她的耳垂,將傘柄塞進她手里:“記者會流程發你郵箱了。“他的聲音比雨聲還輕,“明天見。“
出租車后窗上,陳默的身影越來越小,最終變成雨幕中的一個黑點。李安然低頭發現傘柄上貼著一張便利貼,這次的太陽圖案畫得歪歪扭扭,下面寫著一行小字:“記得你答應過要拍畢業作品。“
醫院走廊的消毒水味讓李安然打了個噴嚏。母親坐在候診區的角落,正盯著手機屏幕發呆。李安然走近時,她慌忙鎖屏,但那一閃而過的新聞標題已經映入眼簾——《明日十點:五年前金融案關鍵證據將公開》。
“醫生說我貧血。“母親強打精神笑了笑,手腕上的淤青在熒光燈下格外刺眼,“開了些補鐵的藥。“
回家的公交車上,母親靠著車窗假寐。李安然悄悄點開郵箱,張叔叔發來的記者會流程足足有十頁。最后附注里用紅色字體標出:“陳同學主動要求擔任現場攝影,已獲批準。“
雨點打在車窗上,模糊了外面的世界。李安然想起陳默總說雨天的光線最適合拍情緒鏡頭,那種潮濕的質感能讓畫面呼吸。她鬼使神差地回復郵件:“同意陳默擔任攝影。另:能否安排我母親坐在后排?“
手機震動起來,是陳默發來的照片——教務處窗臺上的茉莉花,在雨水中顯得格外潔白。沒有文字,只有一個小小的太陽表情。
晚飯時母親異常沉默。電視里播放著天氣預報,女主播用甜美的聲音說明天將是“久違的晴天“。李安然注意到母親切牛排的手在發抖,餐刀在瓷盤上刮出刺耳的聲響。
“明天…“母親突然開口,又猛地灌了一口水,“你幾點去學校確認志愿?“
“上午九點。“李安然盯著湯里漂浮的蔥花,“然后…可能和同學去圖書館。“
掛鐘的滴答聲在沉默中放大。母親起身收拾餐具時,一個藥瓶從口袋滾落,標簽上“安眠藥“三個字在燈光下格外刺目。
臥室里,李安然翻開那本《電影藝術概論》。第137頁的長鏡頭理論旁邊,陳默用鉛筆寫著一行小字:“想用長鏡頭拍你的一天,從日出到星空。“字跡很輕,像是怕被人發現。
窗外,最后一批雨滴從屋檐墜落。李安然打開備用手機,相冊里只有一張照片——去年校慶時她和陳默的合影,他站在她身后半步,目光卻落在她的側臉上,那種專注的神情像在拍攝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幀畫面。
她點開短信界面,手指懸停在鍵盤上許久,最終只發出兩個字:“晚安。“
月亮從云層中露出半邊臉。李安然望著墻上父親的照片,五年來第一次清晰地感覺到,明天之后,有些東西將永遠改變。而陳默那句未說完的話,或許會成為這場漫長雨季里,第一個真正放晴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