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我在九華山見到重生的第一個情人

我在九華山遇見了重生的第一個情人(3)

第十四章硯邊新生

婚后的日子像被溫水泡開的茶,慢慢舒展著清甜。我把書房靠窗的位置改造成了兩人的工作臺,左邊是我的書桌,堆著書稿和古籍;右邊是沈清辭的繪圖板,攤著古建筑測繪圖。陽光好的午后,年糕會蜷在中間的地毯上打盹,把我們的影子都暖得發懶。

沈清辭總說我寫稿時太投入,常常忘了吃飯。她在繪圖板上方裝了個小鈴鐺,到飯點就搖一搖,聲音脆得像當年大學食堂的開飯鈴。有次我正寫到男主角在寺廟里修復壁畫,她搖了半天鈴鐺我都沒反應,最后她直接把畫板搬到我面前,指著上面的斗拱結構圖:“再不吃,你的男主角就要餓瘦了。”

我看著圖上標注的“三踩單昂”,忽然笑了:“當年寫仙俠小說時,要是有你這‘建筑顧問’,也不至于被讀者吐槽‘飛檐高度不符合力學原理’了。”

她拿起我的手稿翻了翻,在某頁折了個角:“這里寫女主角用糯米灰漿補墻,其實應該加桐油,我查過清代的營造法式。”說著從書架上抽出本泛黃的《天工開物》,翻到夾著書簽的那頁,“你看,‘桐油調灰,堅如鐵石’。”

陽光透過紗窗落在書頁上,她的指尖劃過古老的字跡,側臉的輪廓在光影里柔和得像幅水墨畫。我忽然覺得,最好的寫作搭檔,從來都不是懂文字的人,而是懂你筆下每個細節的人。

深秋的時候,出版社要再版我早年的小說,編輯希望我寫篇后記。我對著電腦發呆時,沈清辭遞來杯熱茶:“在想什么?”

“在想該怎么寫那些錯過的時光。”

她拿起我當年那本被她批注的《九華雨》,指著某頁的批注“這里的雨和操場那次一樣急”:“就寫,有些故事晚了十年,但該遇見的人,終究會在硯邊重逢。”

我望著她眼角的痣,忽然想起大學圖書館的燈光,想起九華山的雨珠,想起蘇州護城河邊的糖粥。那些散落在時光里的碎片,終于在這一刻拼出了完整的模樣。

后記的最后,我寫:“獻給所有在時光里等待的人——重逢不是偶然,是早在命運里刻好的榫卯,只差一聲恰到好處的‘咔嗒’。”

沈清辭看完,在末尾加了行小字:“而我,剛好聽見了。”

第十五章檐下四季

開春的時候,沈清辭負責的古建筑修復項目正式啟動,地點在城郊的古寺。她每天早出晚歸,回來時總帶著身木屑和香灰的味道。有天她進門時,我看見她工裝褲的膝蓋處磨破了,手里還攥著塊從梁上掉下來的雕花殘片。

“今天發現個好東西。”她獻寶似的把殘片遞給我,“你看這牡丹紋,和你小說里寫的‘花開見佛’多像。”

殘片上的牡丹只剩半朵,卻依然能看出當年的精致。我想起書稿里寫的那句“殘缺也是圓滿的一部分”,忽然覺得這殘片比完整的雕花更動人。

“我把它做成鎮紙吧。”我說著去找工具,“以后壓你的測繪圖。”

她從身后抱住我,下巴抵在我背上:“陳硯,你說我們老了以后,會不會也像這古寺一樣,需要被慢慢修復?”

“不會。”我轉過身,捏了捏她的臉頰,“我們會像那些榫卯,越磨合越緊實。”

夏天來得猝不及防,帶著場瓢潑大雨。我去古寺接沈清辭下班,看見她正站在大殿的屋檐下,指揮工人用塑料布遮蓋剛修復好的壁畫。雨水打濕了她的劉海,貼在額頭上,像當年在九華山躲雨時那樣。

“快進來躲躲。”我撐開傘跑過去。

她卻指著壁畫笑:“你看這雨打在窗欞上的樣子,像不像你寫的‘雨敲僧窗,如讀經文’?”

雨滴順著飛檐的瓦當落下,在青石板上砸出小小的水花。我忽然明白,那些被寫進書里的句子,原來都藏在真實的日子里,等著某個雨天被喚醒。

秋天的時候,古寺的修復工程到了收尾階段。沈清辭帶我去看新修好的藏經閣,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地板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她站在佛龕前,手里轉著那串紫檀木佛珠,忽然說:“我媽想抱孫子了。”

我愣了愣,看著她泛紅的耳根,忽然笑了:“那我們得加把勁了。”

她轉過身追著打我,裙擺掃過地上的落葉,發出沙沙的聲響。古寺的鐘聲剛好敲響,驚起了檐下的幾只鴿子,翅膀劃過湛藍的天空,像句未完的詩。

冬天第一場雪落下時,我們在藏經閣的墻角發現了個舊木箱,里面裝著幾本民國時期的佛經,還有張泛黃的照片——兩個穿著長衫的年輕人并肩站在銀杏樹下,笑得眉眼彎彎。

“像不像我們?”沈清辭指著照片。

“像。”我握緊她的手,“就是他們沒我們幸運,不知道后來有沒有再見面。”

雪越下越大,給飛檐戴上了頂白帽子。沈清辭靠在我肩上,看著遠處的香爐冒出裊裊青煙:“你說,會不會有人像我們一樣,在很多年后,看見我們的故事,也會覺得溫暖?”

“會的。”我望著她眼角的痣,在雪光里像顆小小的星,“就像這古寺,會記得每對在這里許愿的人。”

第十六章歲月成書

沈清辭懷孕的消息傳來時,古寺剛好舉行了開光儀式。她穿著寬松的棉服,站在佛像前,輕輕撫摸著小腹,眼角的痣在香火映照下,透著溫柔的光。

“寶寶剛才踢我了。”她笑著說,“好像在跟菩薩打招呼。”

我把耳朵貼在她的肚子上,聽見微弱的胎動,像春天里破土的嫩芽。忽然想起那個褪色的筆記本,想起她替我寫的重生故事,原來最好的結局,不是回到過去,而是帶著所有的回憶,走向新的開始。

孕期的沈清辭格外嗜睡,常常靠在沙發上就睡著了,手里還攥著我的手稿。有次我半夜起來看她,發現她在某頁空白處畫了個小小的嬰兒,旁邊寫著“陳硯的小讀者”。

我輕輕吻了吻她的額頭,在嬰兒旁邊畫了個舉著畫筆的小人,標注“沈清辭的小徒弟”。月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進來,落在我們交握的手上,像給這個未出世的孩子,蓋了個溫柔的郵戳。

寶寶出生在第二年的春天,是個女孩,眉眼像沈清辭,眼角也有顆小小的痣。護士把孩子抱給我們看時,沈清辭忽然哭了:“她好像來赴約的。”

我想起九華山的雨,想起蘇州的玉佩,想起那些跨越十年的等待。原來有些約定,真的會穿過時光,在某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輕輕敲開你的門。

給孩子取名時,我們翻遍了古籍。最后沈清辭指著《詩經》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說:“就叫陳琢吧,愿她像璞玉,慢慢打磨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我在旁邊加了句:“小名就叫硯硯,跟我們的玉佩呼應。”

硯硯滿月那天,阿姨抱著她,在陽臺上指著那對淺藍色的窗簾:“你看,這顏色多好,像極了當年那把傘。”

沈清辭靠在我懷里,看著女兒熟睡的臉,忽然說:“你的重生故事,該加個新篇章了。”

我拿出那個早就寫滿的筆記本,翻開新的一頁,硯硯的小手剛好按在上面,印下個小小的掌紋。

“已經開始寫了。”我笑著說,“這次的主角,是三個。”

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照進來,落在掌紋上,像給這個新的故事,鍍上了層溫暖的金邊。遠處的古寺傳來鐘聲,檐下的風鈴輕輕搖曳,像在念誦著未完的歲月。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沒有真正的重生,只有帶著過往的印記,一步步走向未來。那些錯過的、等待的、重逢的,最終都會變成生命里的榫卯,牢牢嵌在一起,構成最堅實的模樣。

而我和沈清辭的故事,還在繼續。在每個清晨的豆漿香里,在每個傍晚的書稿旁,在硯硯咯咯的笑聲中,慢慢寫成一本厚厚的書,書名就叫《歲月》。翻開時,會有九華山的雨,蘇州的糖粥,還有檐下永不熄滅的,屬于我們的光。

啟的后人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江口县| 克山县| 彩票| 福鼎市| 丰县| 内丘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华阴市| 敖汉旗| 公主岭市| 乌鲁木齐市| 垣曲县| 澄城县| 闻喜县| 鱼台县| 晋城| 江永县| 锦州市| 库尔勒市| 文成县| 德安县| 和政县| 普洱| 石嘴山市| 班玛县| 德格县| 习水县| 新兴县| 绿春县| 定陶县| 大兴区| 高唐县| 商城县| 伊吾县| 沿河| 固镇县| 赣州市| 孝义市| 油尖旺区|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