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展設在老火車站的候車廳。林深把修復好的藤箱、鐵盒、木馬都擺在展臺上,最顯眼的位置放著那幅碎布拼貼的幕布,上面用銀線繡著完整的纏枝蓮。
開展那天,蘇芳奶奶坐著輪椅來了,手里攥著奶奶的信。當她看見幕布上自己年輕時的藍印花布碎片時,突然顫聲說:“阿林……她總說我手笨,其實是想讓我多去看她。”
人群里突然傳來抽氣聲。林深回頭,看見一個穿鐵路制服的老人對著鐵盒發呆,正是男孩的爺爺。“這焊錫的紋路……”老人摸著鐵盒上的銀河,“和他爸爸修橋時畫的圖紙一樣。”
這時,陳靜舉著手機跑過來:“媽!深圳的志愿者找到了當年誤投信件的郵局記錄,原來……”她突然捂住嘴,屏幕上是張泛黃的包裹單,寄件人是“林秀蘭”,收件人“蘇芳”,包裹內容寫著:“櫸木小柜一個,內附瓷片半朵,盼君歸。”日期是二十年前的雪天。
展廳的燈光突然暗下來,天花板投下月光般的光束,照在銀蓮幕布上。林深看見奶奶的縫紉機被搬到展臺中央,針腳在光影里明明滅滅。她想起修復木柜時,銀線穿過碎瓷片的聲音,像極了奶奶踩縫紉機時,線團滾落在木地板上的輕響。
“姐姐,”男孩拉著她的手,“你看,錫補的裂痕在發光。”
林深低頭,看見鐵盒上的錫線正映著頂燈,像一條凝固的銀河。而展臺下,張嬸正給蘇芳奶奶喂著熱湯,李奶奶在教陳靜辨認藍印花布的紋樣,王大哥則對著木馬講述兒子幼時的趣事。這些聲音混在一起,像首關于時光的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