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梧桐樹下乘涼

第五章步步驚心

初九

昨夜里的溫馨仿佛還縈繞在枕邊,清晨,陽光透過窗紗輕柔地灑在榻上,喚醒了梧桐與杜蘅。

想起今日要依祖制去拜見太后、皇帝與皇后,她們趕忙起身梳妝。

杜蘅細心地為梧桐挑選了一支碧玉簪,簪身瑩潤。

“這簪子襯你,瞧著端莊又大方。”杜蘅笑著說。

梧桐回以微笑:“有你在旁,我安心許多。”

收拾妥當,兩人邁著輕盈而又略帶緊張的步伐上了轎子。

梧桐一遍遍的捋著一會拜見的話語,千萬不能說錯了什么。

轎子行至壽康宮宮門,還未停穩,便有守在一旁的小太監瞧見,一路小跑著進去通報。

不一會兒,一位年長的太監邁著小碎步匆匆出來,站在宮門口,清了清嗓子,高聲唱道:“梧桐姑娘、杜家姑娘到——”

踏入壽康宮,殿內莊嚴肅穆,檀香裊裊。

梧桐與杜蘅蓮步輕移,至太后座前行禮,聲音清脆而恭謹:“臣女梧桐、臣女杜氏拜見太后,太后萬福金安。”

太后端坐,目光慈愛地打量著她們,緩緩開口:“起來吧,許久未見,桐兒出落得愈發標致了。”

太后雖面容和藹,但眼神中透著歷經歲月的威嚴。

梧桐微微欠身,恭敬回應:“多謝太后掛念,臣女時刻銘記太后教誨,不敢有絲毫懈怠。”

太后微微點頭,目光轉向杜蘅,“你便是杜家丫頭吧,聽聞你術科歲考拔得頭籌,倒也是個聰慧伶俐的。”

杜蘅福身行禮,得體答道:“太后謬贊,臣女不過是勤加鉆研,略懂一二罷了。”

太后微笑著叮囑:“凡事需謹言慎行,莫要失了規矩。”

兩人齊聲應道:“謹遵太后教誨。”

從壽康宮出來,梧桐與杜蘅并肩步入轎子。

轎子輕輕晃動,緩緩前行。

杜蘅微微側身,看向梧桐,輕聲道:“太后氣場當真強大,盡管她神情溫和,可在她面前,我著實有些緊張。”

梧桐微微頷首,神色認真:“壽康宮檀香裊裊,看著一派祥和,太后言語間也透著慈愛,但畢竟身處皇家高位,威嚴自現,難免讓人敬畏。”

杜蘅思索片刻,說道:“我明白太后的威嚴源于皇家規矩與閱歷,這也讓我深知,往后在宮中行事,容不得半點馬虎。不過好在咱們畢竟也沒說錯什么,沒有失了禮數。”

從壽康宮出來,她們前往養心殿。剛至殿外,便能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威嚴。

只見一位太監身著一襲宮裝,衣角與袖口繡著精致的云紋,面料在陽光下隱隱泛著光澤。

他微微佝僂著背,臉上帶著一種久居高位者身邊的謹慎與自得。

手中的拂塵輕輕擺動,開口傳喚時,聲音尖細而悠長,在殿外的回廊間回蕩。

梧桐與杜蘅整了整衣衫,輕聲步入殿內。皇帝身著明黃龍袍,端坐在寶座之上,神色沉穩,目光深邃。

“臣女梧桐、臣女杜氏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她們跪地行禮,聲音沉穩有力。

見她們進來,皇帝微微抬手,語氣中透著關切:“桐兒,杜家丫頭,一路過來辛苦了。桐兒,你自幼不在宮中,往后若有什么難處,盡管告訴朕。杜家丫頭,你與桐兒情同姐妹,朕也希望你能在這宮中多幫襯著她,若有需要,朕自會為你們做主。”

皇帝的目光在兩人身上溫和地掃過,眼神中既有長輩的關懷,又不失帝王的威嚴。

梧桐與杜蘅趕忙跪地謝恩。梧桐說道:“多謝陛下關懷,太后叮囑的話,臣女都牢記于心。陛下放心,臣女定會謹言慎行,不負陛下期望。”

杜蘅也接著說道:“陛下厚愛,臣女定不遺余力,輔助桐姑娘。”

皇帝微微點頭,神色欣慰:“起來吧,在宮中好好適應,莫要拘謹。”

踏入景仁宮,殿中裝飾典雅,朱紅立柱與金黃幔帳盡顯皇家威嚴。

梧桐知道,皇后一定是想讓自己的孩子當上太子,一定不會輕易放過自己,更要注意言辭。

皇后端坐在鳳椅上,儀態雍容。見她們進來,皇后嘴角噙著溫和笑意,眼神中滿是關切:“桐兒,杜家丫頭,快過來讓本宮瞧瞧。這一路從養心殿過來,沒累著吧?”

二人趕忙行禮:“拜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托娘娘的福,并未勞累。”

皇后抬手示意起身,目光慈愛地落在梧桐身上,悠悠說道:“桐兒啊,本宮看著你,就想起自己初入宮時,也是這般青春朝氣。這宮中歲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能留下些什么,全看個人的造化。你此次入宮雖僅十日,但本宮覺得,這也是你與皇家加深情誼的契機。”

她微微一頓,端起茶盞,輕抿一口,繼續道:“本宮時常在這宮中,看著皇子公主們長大,就盼著他們都能有個好前程。”

說到此處“本宮那四皇子,自小就聰慧過人,勤奮好學。在這宮中,也是一刻都不懈怠,一心想著為皇家出份力,為江山社稷謀福祉。這些年,看著他一步步成長,本宮這心里,滿是欣慰。”

梧桐果然猜中了,這不是妥妥的明示嗎。

梧桐立刻恭敬回應:“娘娘,早聽聞四皇子殿下德才兼備,一心為國,臣女欽佩不已。這十日,臣女定會守好本分,若能有幸向殿下討教一二,增長見識,便是萬分榮幸了。”

皇后微微點頭,目光轉向杜蘅,依舊帶著和藹笑意:“杜家丫頭,你和桐兒一起長大,這十日在宮中,你們姐妹相互照應著。這宮廷里的人和事啊,猶如棋局,一子錯,滿盤皆輸。”

杜蘅福身,認真答道:“娘娘教誨,臣女謹記。臣女與桐姑娘定會謹言慎行,珍惜這十日時光,絕不給娘娘添麻煩。”

皇后微笑著,輕輕點頭:“你們都是懂事的孩子,本宮也就放心了。在這宮中,只要規規矩矩的,本宮自會關照。”

皇后眼中笑意未減,可那隱藏在深處的意味,卻如同薄霧后的寒星,看似遙遠,卻又隱隱透著一絲審視。

兩人再次恭敬行禮,緩緩退下。

從宮殿往宮門走去的這段路,仿佛格外漫長。

她們緊緊捏著對方的手,大氣都不敢出,腳步輕緩又謹慎,生怕發出一點聲響打破這令人窒息的寂靜。

終于走到轎子旁,兩人迅速鉆進轎子。直到轎子起轎,離景仁宮遠了些,杜蘅才微微湊近梧桐,用極輕的聲音說道:“皇后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她是在提醒咱們,四皇子才是她心中儲君的人選,讓咱們別輕舉妄動。”

梧桐微微點頭,同樣低聲回應:“哼,她雖話里藏刀,可我又豈會因她幾句警告就退縮。但行事確實得萬分小心,稍有不慎,怕是就會被她抓住把柄。”

杜蘅皺了皺眉,神色有些擔憂:“可咱們如今身處宮中,很多事身不由己。就怕一不小心,就觸碰到了皇后的逆鱗,影響了大計。”

梧桐輕輕握了握杜蘅的手,眼神堅定:“別怕,只要巧妙應對,不主動生事,卻也絕不能任人拿捏。我倒要看看,她能使出什么手段。雖阻礙重重,但我絕不會退縮。”

兩人在轎中輕聲交談著,眼神中既有對未知的擔憂,更有堅定不移的決心。

轎子緩緩前行,朝著貴妃所在的永壽宮而去。

不一會兒,轎子穩穩停在永壽宮門前。門口的宮女笑意盈盈地迎上來,輕聲說道:“桐姑娘、杜家姑娘到啦。”

兩人整了整衣衫,走進宮門。

踏入永壽宮,宮內布置得溫馨雅致,與之前宮殿的威嚴莊重風格迥異。

貴妃早得了消息,親自迎了出來,臉上滿是真切的歡喜,快步上前拉住梧桐的手:“桐兒,可算把你盼來了,快讓姨好好瞧瞧。”

梧桐眼中也滿是親昵,笑著說道:“貴妃娘娘,您瞧我,是不是長高了些?”

杜蘅在一旁福身行禮:“見過貴妃娘娘,娘娘萬安。”

貴妃笑著點頭:“杜家丫頭也來了,都快進來。”

說著,拉著兩人進了內殿。

眾人坐下后,宮女端上茶點。

貴妃看著梧桐,眼神中滿是關切:“桐兒,這一路在宮里,還習慣吧?有沒有人刁難你?要是有,盡管跟本宮說。”

梧桐輕輕搖頭:“回娘娘的話,臣女挺好的,大家都很關照我。剛剛見過太后、陛下和皇后娘娘了,他們也都很和藹。”

貴妃微微皺眉,輕聲說道:“桐兒,雖說如今看著一切平和,但這宮里人心復雜。就說你這塊玉佩,明眼人瞧著,便知大有深意,難免會有人因揣測你可能的身份,而心懷不滿。就像皇后,她一心想讓四皇子登上儲君之位,怕是不會輕易容你。往后行事,你可得萬分小心。”

梧桐感激地看著貴妃:“娘娘,我明白,您的叮囑我都記在心里。我不會莽撞行事,定會步步謹慎。”

杜蘅也接口道:“娘娘放心,我會一直陪在桐姑娘身邊,我們相互照應。”

貴妃欣慰地點點頭:“有你們這樣的心思,本宮就放心多了。在這宮里,你們得學會避鋒芒。如今大家因這玉佩,對你的身份有所猜測,你便在公主皇子們還有其他嬪妃面前裝傻充愣,讓他們低估你,不拿你當回事。

就說當年那位淑妃蘇氏,剛入宮時,故意表現得膽小怯懦,對什么都不懂,其他嬪妃都覺得她沒威脅,便不把她放在心上。可實際上,她暗中觀察局勢,等到合適時機,才嶄露頭角。”

貴妃頓了頓,繼續說道:“這宮里,太出挑容易招人嫉恨,槍打出頭鳥。你且裝作懵懂無知,凡事低調些。暗中觀察每個人的行事作風,摸清他們的脾氣秉性。等到時機成熟,再一擊即中。”

梧桐聽了貴妃突然想到,那宋伯父為什么還要讓自己在宮宴上帶著玉佩招搖呢,祖母為什么還在宴會上刻意提起,到底是有什么深意,還是別的什么。到底是家族想推自己上位,還是皇帝太后另有謀劃?這玉佩是助力還是枷鎖?

“還有,”貴妃目光嚴肅起來,“與人交往,不可全拋一片心。哪怕是身邊看似親近的人,也得留個心眼。就說以前有位順嬪,對身邊的貼身宮女掏心掏肺,結果那宮女被其他嬪妃收買,把她的一舉一動都透露出去,害得她在宮里舉步維艱。你們身邊若有伺候的人,也得小心防范。”

梧桐和杜蘅認真聽著,不住點頭。梧桐說道:“娘娘,您的教誨如醍醐灌頂,我定會銘記于心。往后在這宮中,我和杜蘅定會謹小慎微,等待時機。”

這些東西,梧桐在熟悉不過。這些宮斗里的彎彎繞繞,倒和從前看的古裝劇對上了,只是沒想到親身經歷時,才知每一步都藏著兇險

杜蘅也堅定地說:“娘娘放心,我們不會沖動行事,定按您說的做。”

貴妃微笑著,輕輕拍了拍梧桐的手:“你們明白就好。本宮只盼著你們能平平安安,順利達成心愿。”

三人又聊了些家常瑣事,氣氛溫馨融洽。

日影西斜在養心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太監總管高呼:“起駕——壽康宮!”

儀仗整齊隨行,宮燈在前引路。

宮門口的太監高聲唱喏:“皇上駕到——”太后在殿內聽聞傳喚,微微起身。

皇帝快步走進殿內,恭敬行禮:“兒臣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近日可好?”

太后微笑著示意皇帝坐下,說道:“皇帝有心了,哀家一切都好。今日怎么有空來哀家這?”

皇帝笑著回應:“兒臣許久未向皇額娘請安,心中掛念。再者,也想與皇額娘聊聊宮中諸事。”

太后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關切:“今日見了桐兒那孩子,你覺得如何?”

皇帝神色欣慰:“這孩子確實不錯,進退得宜,說話恭敬有禮,就連她身邊的同伴,也是守規矩的。皇額娘眼光獨到,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太后露出滿意的笑容:“是啊,哀家瞧著也滿心歡喜。既然如此,皇帝為何不直接立她為皇太女,如此一來,也能讓她早日名正言順,免受一些不必要的紛爭。”

皇帝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后說道:“皇額娘,兒臣并非不想早日給她名分。只是這儲君之位,關乎江山社稷,容不得半點馬虎。雖說桐兒目前表現出色,但這宮中局勢復雜,各方勢力盤根錯節。”

皇帝輕嘆一聲,繼續說道:“想當年,兒臣歷經九子奪嫡之苦,深知這條路上的艱難與殘酷。若直接將桐兒推上皇太女之位,看似保護了她,實則剝奪了她成長的機會。只有讓她在這紛繁復雜的宮廷中自己去披荊斬棘,才能真正成長起來,變得足夠強大,擔當起這江山社稷的重任。”

太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皇帝所言極是,這也是對她的一種考驗。只有歷經重重考驗,她才配得上這皇太女之位,日后才能坐穩這江山。”

皇帝和太后相視一笑。

景仁宮中的金絲楠木窗欞透著微光,映得殿內鎏金香爐里的龍涎香靄靄不散。

皇后秦氏斜倚在填漆花鳥紋榻上,護甲輕輕叩著案幾上的茶盞,近身宮女枕月回稟今日請安的細枝末節。

“娘娘,今日那梧桐姑娘來請安時,端的是規矩周到,連跟在一旁的杜家丫頭,都挑不出半分錯處。”

枕月偷覷著皇后神色,又添了句,“不過更打眼的,是她身上那塊玉佩,前幾日端午家宴,好些人都瞅見了。”

皇后擱下茶盞,似笑非笑瞥向枕月:“枕月啊,這宮里的事,最怕的就是是‘瞅見’。當年在王府,淑妃蘇氏懷著大皇子,滿心歡喜盼長子,本宮不過略動些手腳,那孩子便連這世間的光都沒見著;后來賢妃陸氏的三皇子,養到三歲進了宮,本宮尋個由頭叫他‘意外’去了,不也神不知鬼不覺?”

她慢悠悠直起身,眼尾垂著,語調卻帶著股涼颼颼的意味:“二皇子是進了宮才有的,本宮找到下手,誰料到長大竟那般不成器,天助我也。好在四皇子爭氣,本想著儲君之位穩穩當當,可皇上偏遲遲不立太子,本宮心里慌得很,偏還得端著賢良淑德的架子。”

枕月忙不迭賠笑:“娘娘菩薩心腸又聰慧,當年那些事做得干凈,四皇子又是頂好的,往后定……”

話未說完,皇后抬眸,目光透過雕花窗,直直望向宮墻之外,嘴角勾起絲淡得近乎猙獰的笑:“可別叫那些個不安分的,壞了本宮的算計。這后宮,本宮經營了這些年,容不得變數。就像當年處置淑妃、賢妃的孩子,本宮要的,是本宮的兒子穩穩當當,旁人的,都該趁早沒了才是……”

殿內龍涎香繼續裊裊升騰,將這藏著無數罪孽與野心的對話,悄然隱沒在宮廷的日升月落里。

譯梧桐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大姚县| 吴旗县| 昆明市| 南华县| 砚山县| 保定市| 禹州市| 无锡市| 噶尔县| 攀枝花市| 策勒县| 织金县| 六枝特区| 凯里市| 赤城县| 泾源县| 石台县| 昌邑市| 庄河市| 绵阳市| 当涂县| 台中县| 鱼台县| 怀安县| 卢氏县| 绥德县| 固阳县| 沁阳市| 拉孜县| 行唐县| 吉林省| 洞头县| 兴安盟| 普兰店市| 平果县| 阿瓦提县| 如东县| 塔河县| 厦门市|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