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個世界的記錄者,可以稱我為Y。
我記錄的世界名為隕星,居住著被我們稱為匯光族的鳥族生命。匯光族沒有性別,在各個族群的誕生地里出生,只是因為一個特性,才稱她們為“她們”。
那就是光。隕星的生命靠一種奇特的能量維持,她們稱之為光源。那也許是一種能量與物質的雜合體。光源構成她們的身體,也構成隕星上其它的一切。
她們由光源匯聚而生,死后身體立即消散,光源回歸空間。假如條件適宜,消逝的瞬間過量的光能會催生出植物,甚至是小型的動物。
隕星的植物也與地球有些不同。那里的樹,由落下的樹葉發芽來繁衍,那里的花,摘下后將永不枯萎。
那是一個最純粹的世界。
匯光族有自己的語言,我只能盡量地猜測與翻譯,以自述的形式記下這一段真實的歷史。她們有自己的文明,但她們常變為人類的形態,也的確在某些方面有著人類的影子。
現在你可以翻過這一章了。我接下來要講述的,更適合作為后記。
隕星的故事,要從人類說起。
漫長的探索期后,人類接近了光速,稱霸了宇宙。事實上光速是無法超越的,但只要接近它,宇宙便因時空的扭曲而可以自由航行了。
無數世代的人們探遍了宇宙,惆悵于它的荒涼。有生命的星球不在少數,但再也沒有另一種智慧生命。人類是最高級的文明。
但人類并不孤獨,人太多了。太陽系早已容納不下,基地幾乎擴展到了半個銀河系。地球的生態也早已毀壞了,主要是太陽的緣故。宇宙里其它稀少的天然綠洲星球,大多被保護起來,有些作為研究基地或旅游景點,都嚴禁人們定居。
宇宙浪漫的田園時代,一個人可以擁有一顆星球的時候,有個意外的發現曾轟動一時。
簡單說來,是這樣的:
在一個搜尋暗物質的飛船覆滅的地方,爆炸的余燼中,有星星點點的藍色光點若隱若現。為了找到失事的原因,調查者冒險收集了這種“物質”。
它的狀態介于液體、氣體與光之間,可以聚集成云狀也能分散如水中的油滴。它能穿透所有物質,不能被任何容器盛裝,只能被特殊的磁場約束。
調查者的飛船上,由于磁力控制不當,那不大的藍色光團有一瞬間觸碰到了儲存室收集的外星沙土。
沙土上瞬間生長出尖刺密布的枝條,枝條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卷曲生長,卻纏住了自己,迅速地栽進沙土中。
后來的實驗證實,它的確有催生生命以及維持它們的效果。又經過無數的嘗試,人類發現它能以某種形式從被認為存在暗物質的地方“提取”出來,但并不清楚它與暗物質的關系。
人類偶爾會為了研究提取它,但由于成本等原因提取頻率并不高。而且,它雖然穩定卻蘊藏著極其強大的能量,一旦被激發便極易引發爆炸。那艘失事的飛船究竟是先發現了它并因它覆滅,還是因為自身的事故爆炸而提取了它,并無定論。
這就是“宇宙之力”,universe'spower.
約束它使用的是最合適的磁場與其它手段的復合力量,稱為能量場,也叫量場。
這一發現更像個新聞,似乎與人類的生存無關。它催生的植物并不適合種植,不持續供應能量便會很快消散。
讓它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是一則來自高維的訊息。
總之,人類知道了自己的矇昧。宇宙只是一個三維世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世界,大多是四維世界。四維世界的生命可以有限地穿越時間,五維世界的生命可以穿越平行時空。六維世界只有唯一的一個,能看到包括其他世界在內的所有的平行時空,是全世界的神族。
那個六維的龍族注意到了宇宙。他們要求人類在一億年內,找到一個“觀測者”,作為宇宙加入高級文明盟會的條件。
宇宙是三維世界,平行時空重疊在一起,在太大的尺度上,難免出現時空不一致的情況,也就是不同人所知道的現實不一樣。觀測者的作用,就是統一這一差異,以他看到的現實作為權威的現實。同時他也將是宇宙的代表,負責在必要的時候與別的世界交接,保障宇宙的權利。
龍族指定了一個地點,結界將為合格的人開啟。但是人類不行,他們說,你們全都太脆弱了。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別的提示。
人類想出了兩個方案。一個是AI,但人類終究無法完全信任機器。另一個,就是塵封已久的“宇宙之力”。
它這時的名字是藍膜。人們大量提取它,將它約束起來,形成發出耀眼藍光的空心星球。星隕計劃就在這時成立了。
人們用藍膜在星球上催生生命,懷著渺茫的希望尋找宇宙的觀測者。前四個“隕星”都失敗了,那上面只生長植物,而且生態很快就崩潰了。
第五顆星球,如今的隕星,成功了。
藍膜落上去的第三年,半透明的卵殼開始在葉叢的遮蔽下形成。卵殼周圍形成無形的結界,熒光在其中跳動匯聚。終于在一個夜晚,第一雙望向星空的眼睛睜開了。
隕星最初的族群是星族和月族。人類曾暗中指導過那個世界,因此也給了她們帶來了一些人類的文明。發現藍膜是匯光族的力量來源后,人類急功近利,將所有的藍膜注入在兩個生命的體內:當時的星族族長星穎和月族族長月魄。
顯然失敗了,至少那時候看上去是。人類輸了所有的賭注。
星穎確實去了結界,也進去了,但被關在了里面,龍族說她不合格。月魄沒有進入宇宙,后來成為了第一代上神。
她們都得到了自己無法駕馭的能量,那不是真正屬于她們的。
匯光族對能量的接納似乎有一種“信念”的機制,強烈的決心有助于能量的同化。除了誕生地的光源,隕星上的能量還分化為許多種類,也因族群而異……這其中的東西太復雜。
后來人們失望了,拋棄了那個陷入混亂的世界,決定另尋出路。不過人類也沒有能力毀掉它,就讓它自生自滅。
人們逐漸對隕星失去興趣,星隕計劃也解散了。我在它的最后時光加入了它,或者說被它收留。漫長的千萬年間,只有我一直關注著那個遙遠的星球。
人類沒有失敗。星隕計劃成功了!
我那時寫下這段話:
「我寫了一個最恢宏的故事,最溫柔的故事,最神秘的故事。我歌頌生命懵懂的探索,我歌頌黑暗壓抑了光明,我歌頌希望破繭而出。
我沒有寫,只是記下了那個世界的真實。當然是因為我真的愛著隕星,在所有人或失望或恐懼或淡忘的時候依然愛著,在有更多人向那里投來好奇的目光的時候依然愛著,也說不上來為什么。
我不為了工作而寫,不為了想看的人寫,不為了我自己來寫,我是為了那個珍貴的世界而寫。
“這就是隕星,是宇宙最耀眼的一章。”
我想看到結局,我相信奇跡一定會出現。
我看到了,奇跡確實出現了。」
——我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她。她能勝任這個位置,但她的性格會是個危險因素。她還需要長久的時間的磨礪,也許永遠都不行。
直到一億年期限的最后。人們企盼已久的神明終于出現,宇宙等到了最有資格的守護者。
我要記述的就是這個奇跡:世界是如何在眾人的注目下,緩慢而堅定地走向那個閃耀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