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戰鼓聲在北齊都城外的曠野上回蕩。楊堅立于高臺之上,目光如炬地望著那座巍峨城墻。它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橫亙在他與勝利之間。城頭旌旗獵獵,弓弩手嚴陣以待,箭矢如林,石塊堆疊如山。每一塊磚石,似乎都在訴說著這座古都的頑強與驕傲。
“準備攻城。”他低聲下令。
號角長鳴,云梯架起,沖車轟然推進,士兵們整裝列隊,士氣高昂。這是他們等待已久的時刻——攻入北齊都城,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第一波攻勢由精銳前鋒發起,他們在盾牌的掩護下迅速逼近城墻。然而,還未等靠近,城墻上便傾瀉下如雨般的箭矢,夾雜著滾木礌石,將沖鋒的隊伍生生遏制。慘叫聲此起彼伏,血染黃沙。
楊堅眉頭緊鎖,目光掃過戰場,尋找突破口。他的視線落在城墻東側一處較為低矮的區域,那里守軍稀疏,防御稍顯薄弱。他立刻下令:“集中兵力,主攻此處!”
命令傳達,大軍調整陣型,弓箭手開始壓制城頭火力,掩護云梯部隊推進。一時間,喊殺聲震天,火油彈點燃升空,在晨曦中劃出一道道猩紅弧線。
終于,第一批士兵攀上城墻,展開近身搏殺。城頭守軍奮力抵抗,刀光劍影交錯,血肉橫飛。戰斗進入白熱化,每一寸土地都被鮮血浸染。
—
正午時分,戰局逐漸明朗。隨著幾處關鍵地段被突破,北齊守軍節節敗退,城門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倒塌,楊堅大軍如潮水般涌入。
城內巷道縱橫,街道狹窄,敵人利用地形設伏,死戰不退。北齊皇室組織了一批死士,身穿重甲,手持雙刃,見人就砍,毫無畏懼。他們從屋檐、墻角、暗巷中突然竄出,令大軍猝不及防。
“分散作戰!”楊堅果斷下令,“小隊協同,步步為營。”
士兵們分成數隊,彼此呼應,謹慎推進。火把點燃,照亮幽深街巷,火焰吞噬了藏匿敵人的角落,也映出了墻壁上斑駁的壁畫與符文。
一名士兵在清理廢墟時,忽然驚呼:“將軍快看!這墻上刻的是什么?”
眾人圍攏過去,只見一面殘墻上,隱約可見幾個古老而晦澀難懂的符號,排列整齊,仿佛某種預言。
“這是……”謀士皺眉細看,“像是古讖語。”
楊堅凝視良久,心中泛起一絲莫名的悸動。這些符號仿佛曾在夢中見過,又似埋藏在他記憶深處的某個角落。
—
夜幕降臨,戰火未息。皇宮方向傳來陣陣廝殺聲,那是最后的抵抗。
楊堅率親衛直撲皇宮,沿途不斷遭遇零星抵抗,但已無法阻止大局。當他踏入皇宮大殿時,只見滿地狼藉,御座傾倒,龍袍散落,昔日威嚴盡失。
幾名官員跪伏在地,瑟瑟發抖。他并未理會,而是徑直走向藏書閣——他知道,真正的答案,或許就藏在這里。
藏書閣中,燭火搖曳,塵埃飛揚。書籍散亂,卷軸堆積如山。謀士們翻閱典籍,試圖找出有關“天命之子”的線索。
“大人,這邊有一本《太玄讖錄》。”一名隨從捧來一本泛黃古籍。
楊堅接過,翻開扉頁,目光驟然一凝。書中赫然記載著一則古老的預言:
“天命降世,紫氣東來。真龍現形,天下歸心。”
他繼續往下讀,只見后續文字模糊不清,唯有一句清晰可辨:
“當有異象臨世,赤光貫日,雷鳴九霄,天命之子應運而生。”
他心頭猛然一震。他記得,自己出生那日,正是雷電交加,天空突現異象,鄉人皆驚,謂之奇事。
“難道……”他喃喃自語,聲音低沉卻帶著幾分顫抖。
謀士們面面相覷,不敢妄言。他們知道,這句話若屬實,意味著什么。
—
翌日清晨,皇宮已被徹底控制,北齊皇室成員盡數被捕,唯有少數逃亡者尚不知所蹤。
楊堅站在宮墻之巔,俯瞰整座都城。戰火雖熄,空氣中仍彌漫著血腥與焦土的氣息。百姓躲在屋舍中,不敢出門,街道上只有巡邏士兵的腳步聲。
他閉上眼,腦海中浮現那句讖語,以及那些神秘符號。它們仿佛在召喚著他去揭開一個更大的秘密。
“大人。”謀士輕聲喚道,“是否要追查那些逃脫之人?”
楊堅緩緩睜開眼,目光深遠:“不必急于一時。眼下,我更想知道,這個‘天命之子’的預言,究竟是何人所留?又為何偏偏指向我?”
謀士沉默片刻,答道:“或許是巧合,也可能是有人早有預謀。但無論如何,既然天意如此,我們不妨順勢而為。”
楊堅沒有回應,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任憑晨風拂過衣袍。他的內心,第一次涌起了前所未有的疑問與期待。
命運的齒輪,正在悄然轉動。
而他,是否真的就是那個命中注定的人?
遠處,一只孤鷹掠過天際,振翅高飛,消失在云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