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時光里的長詩

第三章竹屜里的星軌

修復室的晨光總帶著三分舊意。七點十五分,溫以寧推開木門時,樟木書架第三層的《金石錄》正往下掉紙屑——是蟲蛀的頁腳經夜風一吹,簌簌落在青石板地面,像誰撒了把碎米。她彎腰去撿的瞬間,鼻尖撞上股熟悉的氣息,比會議室的雪松香淡了些,混著松煙墨的沉,像沈知珩身上的味道浸了半宿古籍的潮氣。

案頭的青瓷硯臺里,昨夜磨的墨還剩小半池。溫以寧執起紫毫筆時,發現筆鋒纏著根極細的纖維,是桑皮紙的絨毛,在晨光里泛著銀白。她往硯臺里兌了點溫水,墨條研磨的“沙沙”聲剛起,就聽見走廊傳來皮鞋聲——不是平日里保潔阿姨的膠鞋聲,是沉穩的“篤篤”聲,鞋跟叩擊地面的節奏,和沈知珩指尖點桌面的頻率驚人地像。

沈知珩站在門框下的光影里,手里拎著的牛皮紙袋沾著露水。深灰西裝換成了米白襯衫,袖口隨意卷到肘部,露出的小臂上有塊淺褐色的印,該是被文件袋上的牛皮紙蹭的。“技術部的評估報告。”他把紙袋往案頭一放,袋角的水滴落在《宋諸臣奏議》的藍布函套上,暈出個深色的圓斑,“AR掃描可以兼容傳統糨糊,但需要調整掃描頻率。”

溫以寧的指尖在函套的裂口處頓了頓。那道上周摔出的豁口,她用桑皮紙補了半寸,此刻被水漬一浸,新補的紙邊微微翹起,像條剛醒的小魚。“頻率調整會影響細節呈現。”她翻開樣本冊,指尖劃過其中一頁,“您看這處蟲蛀的痕跡,放大三十倍才能看清修補時的纖維走向——”

“所以需要你提供修復步驟的高清圖。”沈知珩突然俯身,襯衫領口的氣息漫過來,比昨天更近了些。他的指尖落在樣本冊的折痕處,指甲蓋邊緣沾著點墨,該是今早批注文件時蹭的。“技術部說,要按你的修復節奏來編程。”

溫以寧的耳尖突然發燙。她后退半步時,后腰撞在樟木書架上,第三層的《洪武正韻》“咚”地砸在案頭,夾在里面的竹鑷子掉了出來,鑷尖的細縫正好卡住沈知珩的襯衫紐扣。那是顆牛角扣,邊緣被歲月磨得發亮,和她修復用的牛角柄鑷子是同個質地。

“小心。”沈知珩低頭去解的瞬間,睫毛掃過她的手背。溫以寧猛地縮回手,鑷子“當啷”落在硯臺邊,鑷尖的細縫里卡著根他的頭發,黑得發藍,像極了星圖上的線條。

晨光突然穿過窗欞,在案頭投下菱形的光斑。沈知珩的手還停在紐扣上,溫以寧看見他手腕內側的淺疤——形狀像片銀杏葉,和落在他鞋上的那片紋路重合。“這鑷子……”他撿起工具時,指腹摩挲著鑷尖的細縫,“該換了。”

“用了五年了。”溫以寧的聲音有點發緊。這把竹鑷子是導師送的,鑷尖的縫是去年修復《金剛經》時被銅扣崩的,當時她心疼了好幾天,導師卻說“有痕才好用,知道哪處該輕哪處該重”。

沈知珩沒說話,只是從紙袋里抽出個木盒。盒蓋打開時,一股檀香味漫出來,里面躺著套新鑷子——牛角柄,竹鑷尖,鑷尾刻著極小的“珩”字,刻痕里填著金粉,和她書簽上的“寧”字形成奇妙的呼應。“庫房找的老物件,”他的指尖在“珩”字上頓了頓,“比你的那把輕三克。”

溫以寧捏起新鑷子時,發現鑷尖的弧度經過打磨,剛好能避開紙張的纖維方向。她忽然想起昨天會議桌上的鎏金紋路,此刻晨光在金粉刻字上流動,像把碎星子撒在了牛角柄上。“謝謝。”她低頭去夾桑皮紙樣本,鑷尖卻抖了一下——樣本邊緣的蟲蛀缺口,正好對上沈知珩襯衫上的第二顆紐扣。

“桑皮紙的蒸制方案,”沈知珩突然翻開她的筆記本,昨天寫的“朱砂配比”旁,不知何時多了行小字,是他的筆跡:“古法蒸制需用竹屜,銅器會影響酸堿度”。字跡比項目書上的潦草,末筆的彎鉤處還洇了點墨,像只展翅的鳥,“庫房有批民國竹屜,下午讓人送過來。”

溫以寧的鋼筆在筆記本上頓了頓。筆尖的銥粒刮過紙頁,留下道歪斜的痕。她想起老家灶臺上的竹屜,爺爺總說“蒸紙如蒸茶,火太急則紙脆,火太慢則紙綿”。那時灶間的蒸汽裹著草木香,爺爺的老花鏡滑在鼻尖上,鏡片后的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

“我去庫房看看吧。”溫以寧突然站起身,帆布包帶勾住了桌腿的銅雕鳶尾。沈知珩伸手幫她解開時,指尖擦過她的手腕,比在會議室時暖了些,像春茶剛沏好的溫度。“現在?”他的眉峰微蹙,左眼下的痣在晨光里忽明忽暗,“管理員要九點才來。”

“我有鑰匙。”溫以寧從包側摸出枚銅鑰匙,匙柄是朵鳶尾花,和奶奶書簽上的圖案分毫不差,“導師給的,說我隨時可以去挑材料。”

沈知珩的指尖在鑰匙柄上停了半秒。晨光突然變強,照得他鏡片反光,溫以寧看不清他的眼神,只聽見他說:“我開車送你。”

庫房在基金會后院的老樓里。木門推開時,一股陳腐味漫出來,像百年前的書香全沉在了這里。沈知珩打開頂燈的瞬間,溫以寧看見貨架頂層堆著的竹屜——一共有五只,竹篾的縫隙里卡著稻殼,最上面那只的屜底貼著張泛黃的標簽:“民國二十三年,用于《四庫全書》殘卷修復”。

“就是這個。”溫以寧踮腳去夠的瞬間,沈知珩突然托住她的腰。他的掌心隔著襯衫,傳來沉穩的溫度,像灶間的炭火隔著陶壺暖著手。竹屜落進他懷里時,溫以寧發現屜底刻著行小字:“紙壽千年,人心更甚”。字跡蒼勁,像位老人的筆跡。

“這字……”沈知珩的指尖在刻痕上摩挲,竹篾的毛刺勾住了他的指甲,“像我爺爺的筆跡。”他忽然從口袋里掏出個皮夾,里面夾著張泛黃的照片——穿長衫的老人正用竹屜蒸紙,眉眼間的輪廓,和沈知珩有七分像。

溫以寧的心跳漏了一拍。照片里的竹屜,和他們手里的這只一模一樣,屜底的刻字在陽光下泛著淺痕。“您爺爺……”

“以前在故宮修古籍。”沈知珩的聲音輕了些,指腹擦過照片里老人的手,“時代所迫,把工具全捐了,只留了這張照片。”他把竹屜遞給她時,溫以寧發現他的耳尖紅了,像被晨光曬透的櫻桃。

回到修復室時,案頭的墨已經涼了。溫以寧用新鑷子夾起桑皮紙,蒸制前要先在米水里泡一刻鐘——這是爺爺教的法子,說米水的淀粉能讓纖維更堅韌。沈知珩突然從紙袋里抽出張圖紙,是手繪的星圖,用的是極細的狼毫,筆尖的飛白像真的星光在閃爍。

“昨晚畫的。”他的指尖在北斗七星的位置畫了個圈,“瑤光星的軌道,和桑皮紙的纖維走向很像。”溫以寧湊近去看,發現星圖的紙是特制的仿古宣,纖維里嵌著極細的金箔,在燈光下閃著碎光——和她包里的桑皮紙來自同家作坊。

竹屜在煤爐上“咕嘟”作響時,沈知珩突然說:“AR方案里,我加了個‘時光軌跡’功能。”他用鉛筆在星圖旁畫了道曲線,“用戶掃碼后,能看到古籍從成書到受損再到修復的全過程,像看星星的軌跡。”

溫以寧的鑷子頓了頓。桑皮紙的纖維在米水里舒展,像片縮小的森林。“就像這竹屜,”她指著屜底的刻字,“每道痕都是時光留下的。”

沈知珩沒說話,只是拿起她的筆記本,在“平衡點”三個字旁畫了顆星。筆尖的墨順著紙紋暈開,像道淺淡的溪流,和她的筆跡交匯在一處。窗外的梧桐葉突然被風掀起,光影在星圖上流動,像誰用指尖撥動了銀河,溫柔而綿長。

蒸好的桑皮紙泛著象牙白。溫以寧用新鑷子夾起時,發現沈知珩正盯著她的手——竹鑷子在她指間靈活轉動,鑷尖的細縫避開了所有纖維的走向。“你很會用這個。”他的聲音里帶著點不易察覺的贊嘆。

“練了六年。”溫以寧的耳尖又開始發燙,“剛開始總夾碎紙,導師說我像在捏蝴蝶翅膀。”她忽然想起第一次用鑷子時,指尖被竹刺扎了個小洞,血珠滴在宣紙上,像顆沒干透的朱砂。

沈知珩的目光落在她的指尖。那里有層薄繭,是常年握鑷子磨的,指腹的紋路里還嵌著點紙灰,像藏著片小小的森林。“我爺爺說,”他突然拿起另一把鑷子,笨拙地夾起張廢紙,“修復師的手,能聽懂紙的話。”

溫以寧看著他顫抖的鑷尖,突然笑了。陽光穿過他的指縫,在宣紙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撒了把金粉。“您的手,”她指著他捏鑷子的姿勢,“更適合握鋼筆。”

沈知珩的臉突然紅了。他放下鑷子時,不小心碰倒了硯臺,墨汁在宣紙上洇開,像朵突然綻放的花。溫以寧伸手去扶的瞬間,指尖撞在他的手背上,兩人同時縮回手,墨汁在紙上暈出個更大的圓,把星圖上的瑤光星給蓋住了。

“對不起。”兩人異口同聲。溫以寧低頭去擦的瞬間,發現暈開的墨痕里,藏著片細小的竹屑——是從新鑷子上掉的,在墨色里泛著淺黃,像顆被時光遺忘的星子。

暮色漫進修復室時,竹屜里的桑皮紙已經晾透了。溫以寧用新鑷子夾起時,纖維在燈光下根根分明,像老人手上的青筋卻透著韌勁兒。沈知珩的星圖落在案頭,瑤光星的位置被墨痕蓋住,卻在紙背透出淡淡的光,像顆藏在時光里的眼睛。

“明天我帶點松煙墨來。”溫以寧突然說,“您爺爺當年用的那種。”沈知珩抬頭時,她看見他左眼下的痣在暮色里閃了閃,像星圖上最亮的那顆星。

鎖門時,溫以寧發現帆布包側的銀質書簽,不知何時纏上了根他的頭發。黑得發藍,像星圖上的線條,繞著“寧”字的刻痕打了個結。她輕輕扯了扯,頭發卻越纏越緊,像誰在時光里系了個蝴蝶結,溫柔而執拗。

走廊的路燈突然亮了,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溫以寧的影子里,藏著把竹鑷子;沈知珩的影子里,卷著張星圖。兩個影子在青石板上慢慢靠近,像兩頁即將重合的古籍,在暮色里,悄悄鋪展成未完的篇章。

松煙渡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且末县| 五大连池市| 东至县| 莱芜市| 红桥区| 高碑店市| 遵化市| 凌海市| 育儿| 鸡泽县| 会理县| 开封市| 微山县| 玉田县| 诏安县| 西安市| 林州市| 深州市| 涿鹿县| 大邑县| 孟连| 大埔县| 偏关县| 东乡县| 罗甸县| 福泉市| 手机| 东乌珠穆沁旗| 镇远县| 凤台县| 宁远县| 尼勒克县| 林口县| 亳州市| 巴塘县| 临夏县| 武邑县| 柏乡县| 伊宁县| 晋宁县|